导航:首页 > 骨折 > 儿童尺骨骨折无移位

儿童尺骨骨折无移位

发布时间:2020-04-13 05:20:59

1、左尺骨鹰嘴骨折,移位不著什么意思

通俗的说。就是左肘有骨折。但伤的不是很重。建议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尽快。希望帮到你

2、手尺骨桡骨远端骨折移位两月至今仍未长骨痂需手术吗

是这样,中老年人没有两月月长骨痂的。一般得三个月以上。可你近期再次受伤(指手法复位)。看起来你的愈合时间还要长一些。根据片子,你的手腕以后活动范围仅有正常的三分之一。尺偏要大受限制(正位桡骨关节面的高点与尺骨腕关节面在同一水平,正常是桡骨关节面的最低点与尺骨腕关节面在同一水平。)。虽然如此,对老年人影响不是很大。手指的功能还在,还可以做事,就是手腕是硬的。如果你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可以不手术。但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现拇指或手掌麻木,要尽早手术切开腕横韧带,以免正中神经损伤不恢复(这是由于骨折后的瘢痕在韧带下挤压正中神经)。这种情况多在骨头长好后,活动手腕时才出现。

3、什么是科雷氏骨折?

科雷氏骨折(英文名Colles)是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一、骨折原因及类型

(一)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背屈掌心触地,前臂旋前肘屈曲。骨折线多为横形。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常为粉碎骨折。骨折远段向背侧,桡侧移位,近段向掌侧移位,可影响掌侧肌腱活动。暴力轻时可发生嵌入骨折无移位。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或合并下桡尺关节韧带断裂,下尺桡关节脱位,分离,或造成尺骨茎突撕脱。

(二)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相反,故又称“反科雷氏”骨折。跌倒时腕掌屈,手背触地发生桡骨远端骨折。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骨折近端向背侧移位。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伸直型骨折移位明显时,可见餐叉状及枪刺样畸形。

1.餐叉畸形 2.枪刺畸形 1.正常 2.科雷氏骨折后量尺与尺骨茎突间距离缩短
尺骨茎突和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量尺试验阳性。放量尺在肱骨内上髁和小指尺侧,量尺与尺骨茎突间距离正常为2cm左右,桡骨下端骨折后。因手向桡侧移位,此距离减少或消失。

正位X片示桡骨远端横形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切线倾斜角小于正常20~25°,甚至变成0°。两断端嵌入缩短,尺骨茎突经常有小撕脱骨片。侧位X片示桡骨下端向背侧移位,桡骨远端向掌侧倾斜的关节面角消失或向背侧倾斜。

三、治疗

(一)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新鲜有移位桡骨远端骨折,应尽早整复、固定。下面以伸直型骨折为例介绍两种复位固定方法。整复前了解移位方向及决定采用手法,局麻或臂丛麻醉。

1.牵抖复位法 适用于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或骨折断端向掌成角,但骨折非累及关节,不是粉碎者。患者坐位或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上臂,术者两手紧握手腕,双拇指放在骨折远端背侧,触摸准确继续牵引,待重迭基本矫正后,稍旋后猛力牵抖,同时掌屈尺偏,骨折得到复位。

2.提按复位法 适用于老年患者,骨折累及关节,粉碎骨折病人。患者平卧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拇指及其他四指,一助手握上臂对抗牵引,待嵌插骨折矫正后,术者先矫正旋转移位及侧方移位,然后双拇指挤按骨折远端背侧,其他手指置近端掌侧向上端提,骨折即可复位。

整复后小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3~4周。无移位桡骨远端骨折仅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3~4周。屈曲型骨折复位方法相似,复位和固定方向相反。

(二)陈旧骨折处理 陈旧骨折,无明显功能障碍,尤其老年人听其自然。骨折仅向掌侧成角,无桡偏及重迭移位,骨折虽达3~4周,仍可按新鲜骨折处理。青壮年骨折畸形愈合,有神经症状或肌腱功能障碍,或者前臂旋转受限,应早期采用手术治疗。

畸形不严重,仅有前臂旋转障碍者可行尺骨头切除术。畸形严重,无前臂旋转障碍者可行尺骨头部分切除及桡骨远端截骨术。因掌侧骨痂隆突引起神经、肌腱刺激受压者,可行骨痂切除等

4、尺骨哪个部位骨折

尺骨为前臂的稳定骨,是两根前臂骨中位于内侧且较长的骨,分二端一体。尺骨骨折是骨折的类型之一,根据尺骨骨折的位置可分为近端骨折和远端骨折,根据骨折原因及是否移位病情,可分为无移位尺骨骨折和移位尺骨骨折。由于不同尺骨骨折患者病情存在差异,所以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如果尺骨骨折没出现移位的情形,那么在治疗方面更多借助安信高分子绷带夹板等外固定方式即可,相反如果是有移位的情形,通过外固定方式显然难以固定受伤的部位,进而不利于愈合,而这种情况这必须借助手术的方式,借助内部钢板,柳丁等方式进行固定,进而给尺骨愈合创造条件。

与儿童尺骨骨折无移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