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粗隆间骨折
粗隆间骨折一般做动力髋、鹅头钉或是空心钉内固定。
内固定后不需要再做外固定。
住院三个月出院,骨折应该已经长好了,而且也可以下地活动。
再过半年左右就可以取出内固定器械,
现在也需要注意一下出院后的恢复锻炼:
1、如果是老年患者,需要注意营养的加强,比如蛋白质、钙质等的摄入(饮食的注意,而非药物)
2、活动仍然不适宜于剧烈情况,可以借助拐杖慢走。注意活动患肢髋关节、膝关节的活动,避免较长时间旷置影响关节活动度。
其他的没有说明特殊的。
知道复诊骨折完全愈合才能负重或是较剧烈活动。
2、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多少时可以下地
手术后两个月的时间是比较安全的
3、股骨粗隆间骨折
一、临床表现:
1.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
2.大粗隆部肿胀、压痛、伤肢有短缩,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还可伴有内收畸形。
二、诊断依据:
1.有外伤史。
2.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疼痛、压痛、外旋畸形等。
3.X线摄片可见骨折。
1.牵引疗法
适应所有类型的粗隆间骨折。尤其对无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并有较重内脏疾患不适合手术者。牵引的优点是可控制患肢外旋,对I、II型稳定性骨折,牵引8周,然后活动关节,用拐下地,但患肢负重须待12周骨折愈合坚实之后才可,以防髋内翻的发生。
对不稳定性骨折牵引的要求是:
a.牵引重量,约占体重1/7;
b.一旦髋内翻畸形矫正后,需保持占体重1/7~1/10的牵引重量,以防髋内翻畸形再发;
c.牵引应维持足够时间,一般均应超过8~12周,骨折愈合初步坚实后去牵引。
2.闭合经距多根斯氏针内固定
先行胫骨结节牵引,进行复位,行全身系统检查,伤后3~7d内在骨折台上手术。用4枚直径3.5mm斯氏针同股骨颈骨折多根斯氏针固定术。
3.钉-板类内固定
本方法适用于成人各种类型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有DHS(动力性髋螺钉)和Charnley滑动加压钉等。
4.Ender钉固定
钉从股骨内髁上2cm处凿孔,在X线电视荧光屏上观察Ender针,穿过骨折部直达股骨头关节面下0.5cm左右。使数根钉端呈扇形或鱼叉样散开,以固定近端骨块。术后施皮牵引或防外旋鞋。
5.Gamma钉固定
90年代初,一些国家采用Gamma钉,即一根带锁髓内针,斜穿一根通过股骨头颈部粗螺丝钉,因主钉通过髓腔,从生物力学分析,力线离股骨头中心近,因此,Gamma钉股骨内侧可承受较大应力,可达到早期下地负重的目的。
4、70老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费用
1,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70岁以上的患者,所以说70岁年龄并不算大,假如平常身体状况好,没有影响手术的内科疾病,加上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差,就应该果断的选择手术治疗。
2,往回一二十年,这种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是选择保守治疗,卧床牵引,但都要3到四个月,这仅仅是对于没有移位的骨折有优势,有移位的仍然存在很大的骨折不愈合的危险,虽然粗隆间的血供丰富,另外特别强调的是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褥疮,肺部泌尿系感染,心肺功能的降低,身体机能的降低,正常年轻人躺几个月不下地身体都会迅速垮下去,何况老年人。另外卧床牵引不能保证骨折端的稳定,40天有明显的骨痂我不敢保证,说可以负重活动,10天就可以治愈,这种说法不科学。
3,美国20世纪60年代统计牵引治疗的病死率为34.6%,我国则更高。
所以非手术治疗已经被放弃,其治疗原则也是主张坚强的内固定,以及患者的早期活动。内科并发症比非手术治疗少且轻。
4,不论稳定或不稳定的骨折,都建议手术治疗,不同的是内固定物的选择。
目前国内用得比较多的是带侧方钢板的加压滑动髋部螺钉(动力髋DHS),锁定板,解剖钢板,髓内钉,甚至髋关节置换。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给骨折端稳定的环境,加上本身的丰富血循,恢复很快。
5,关于术后的恢复,英美发达国家的理论是允许当天做起,下地活动,甚至完全负重。这在国内一般是不允许的,一方面依据骨折的分型以及内固定物的选择,另一方面我国的保守,避免医疗纠纷,建议患者2到3个月时可下地扶双拐部分负重,循序渐进直至完全负重,期间更多的患者肌肉强度的锻炼。
6,假如选择手术
那么一般的就是入院后完善相关的检查,牵引(牵松软组织,便于手术),手术,常规的抗感染,术后的功能锻炼。
7,关于费用,器械的费用因不同厂家国产进口的价格相差很大,除髓内钉外,国产钢板质量其实也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不过价格不低,过长钢板价格手术做下来1万到1.5万之间,不过各地各医院招标的价格又不一样,加上住院其他的费用,总共3万左右,如果有医保,那自己出小部分吧。
这个跟主治医生沟通,他们都可以估计一个大概的。
粉碎性骨折,还是选择手术吧。
5、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多久可以坐
你好,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我们一般建议术后一周内就可 以在床上做膝、踝的屈曲锻炼了。
术后2周,可坐在床边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术后3周,可扶拐患肢不负重行走,行走宜短且有家属陪护。术后4周,做X线检查,根据骨痂的生长情况而定负重行走的时间。待骨折线模糊,有大量骨痂形成之后,可完全负重行走。需注意不要坐矮凳子。祝早日康复!
6、股骨粗隆间骨折怎么治疗?
老年人摔跤后,如果摔到了髋关节(俗称大跨),很容易出现股骨粗隆间骨折,也叫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有大粗隆(也叫大转子)和小粗隆(也叫小转子),骨折发生在两者之间的就叫股骨粗隆间骨折或叫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有以下几方面内容:有外伤史;髋关节不能踩地;患髋外旋短缩畸形;患髋一般会有瘀青,压痛阳性;通常情况是,老人摔倒后,没法站起来走路,疼痛难忍。
如果出现了以上的情况,强烈建议您带老人去医院就诊,拍X线片,了解其髋关节情况,明确诊断。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原则是:能耐受手术的话尽量做手术,将骨折固定后,缓解疼痛,可以早期坐起来、可以下地活动,避免卧床并发症(好多老年人因为骨折去世多是因为:骨折的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
手术选择多选用闭合复位内固定,稳定骨折可以使用DHS 固定,不稳定骨折需要使用髓内钉固定,对于严重的粉碎骨折可以行髋关节置换治疗。
科技和工业的进步,使的医生手术中操作简单快捷,很快就可以完成手术,且可以做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