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肺复苏不按胸口按肚子这是什么技术啊?
心跳和呼吸,对生命是极其宝贵的,一旦停止,45秒后瞳孔就会散大,4-6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10分钟后脑组织基本死亡,生命也随之消逝……在这关键的“黄金4~6分钟”里,心肺复苏术(CPR)是挽救生命最重要的手段:
在心脏和呼吸骤停后,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使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为治疗赢得时间。
传统的心肺复苏术是按压患者胸部正中心脏位置:
可是,你知道吗?
胸部按压心肺复苏术自从1960年问世以来,拯救过无数生命,但是它也给病人的后期康复带来了很多麻烦!
按压频率每分钟要达到100次,每次按压力度要达到45~55公斤,每次按压胸廓的深度要达到5cm,这也导致了患者的胸肋骨往往不堪重负,按着按着就骨折了……
医学界曾对1890余名胸部按压心肺复苏术后死亡的患者进行了解剖,结果无一例外,他们的胸肋骨都有不同程度的骨折。
胸肋骨骨折,如果继续进行按压,容易造成患者血气胸等进一步的伤害。
困扰了医务人员数十年的这个难题,如今终于有了解决方法!
8月19日,在成都举办的全国首届西部急危重症联盟论坛上,
来自我国危急重症领域的顶尖专家、中国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王立祥教授,带来了他潜心研究多年、如今已在临床成功应用并转化成果的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不再单一按压胸部,而加上了提压腹部,二者互相配合,扬长避短,可以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啦!
王立祥教授介绍,传统的心肺复苏法有很多局限:
一方面 胸外按压不但有造成肋骨骨折的风险,而且对于本来就有胸部外伤的心脏骤停患者,还可能加重骨折、导致骨折断端伤及肺脏与胸膜。最重要的是,让心肺复苏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 传统心肺复苏法中,血液循环和呼吸不能兼顾,一般是胸外按压30次后停止,再给予2次人工呼吸,这种按压的中断使患者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就失去了血液循环支持。
改成按压腹部,就是为了避免出现按压胸部所造成的以上缺陷。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是在器械的帮助下,通过反复改变腹腔内压来建立血液循环和呼吸,避开了胸肋骨,而且可以持续不断进行,不影响建立呼吸通气。
建立血液循环
为什么提压腹部,也能达到按压胸部一样的促进血压循环的效果呢?
王立祥教授介绍,人体有1/4的血液量集中在腹腔内,提压腹部可以对腹主动脉造成压力,产生“反搏”,增加冠状动脉内血压流,达到和直接按压心脏相似的效果。
反搏
通过机械的方式,使主动脉内收缩期血压降低和舒张期血压增高,以达到辅助心脏做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脑、肾等器官的血流灌注的一种辅助循环方法。
建立呼吸循环
按压腹部,又为什么能让患者呼吸呢?
王立祥教授介绍,肺和腹腔之间有一层膈肌,随着腹腔内压力的增大和减小,膈肌也会带动胸腔的扩张和缩小,让空气进出肺部,达到被动呼吸的效果。
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王立祥教授和多名专家一道,起草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将起“腹”心动的方法推广到全国,实现了心与肺复苏并举的科学理念。
又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和完善,王立祥教授完成了对世界首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的产品转化。
这台仪器,是咱们中国人的首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国产!
“有了仪器的帮助,就能够真正实现胸部按压心肺复苏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的互相配合,更好地拯救生命,”王立祥教授说。
“我们曾抢救过一位86岁的老人,当时用胸部按压了没几下,老人的胸肋骨就断了。我们立即改用腹部提压,抢救了十多分钟,最后把老人救过来了。后来老人康复出院,还提着水果篮自己走进医院,来对我们医务人员表达感谢。
“当时就觉得,对这个方法、这个产品,真的是很自豪的。”
王立祥教授说,中国已经步入老年化社会,在对老年人的抢救中,胸外按压更受局限。
腹部提压能更好地挽救老年人,希望这个方法能更好地推广出去,对“健康中国”意义深远。
新技术真的值得推广,让大家都能受益。
2、心脏复苏把肋骨按断了,请问这属于正常吗
胸骨和来肋骨骨折是心肺复苏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正确标自准地实施心肺复苏操作可以降低其发生,但是是无法完全避免其发生的。因为在反百复按压过程中必然会对骨骼的骨质产生度损伤,积累到知一定程度就很可能发生骨折,这尤其易于发生在那些有骨质疏松的老年道人身上。
3、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时手为什么不能离开胸壁
“胸外按压时掌根不应离开胸壁”,这是一条多次在心肺复苏指南中被提抄到的内容。要知道如果在按压过百程中掌根反复离开胸壁就很可能造成按压点出现位移,最终导致冲击式按压以及按压点偏移后肋度骨异常受力发生骨折的概率上升。
4、骨折两个月为什么还没有恢复迹象
片子上没看到明显骨痂不一定就是一点没有恢复,你按压骨折的地方如果没有疼痛感的话说明骨折端就有一定的连接了,石膏打2个月时间长了,别打了,否则会踝关节僵硬的。
至于下垂青紫,那是淤血,静脉张力差造成的,慢慢会恢复的。
5、出现心脏猝死要怎样处理?
一旦发生猝死,立即进行简易的心肺复苏术(即拳击胸部、心脏按压及口对口呼吸),拳击胸部方法是以紧握着的右拳对着胸骨中点猛击两下,这种较强的刺激可以激发心室搏动,使停跳的心脏恢复功能。如果拳击胸部两次无效,则马上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是将病人仰卧,背部垫以硬板,按压者将右手置于病人胸骨下1/3处,左手放于右手之上,用力将胸骨下段压向脊柱,使胸骨下降3~4厘米时,心脏即被挤压于胸骨及脊柱之间,而将心腔中的血液排出,随后将手腕放松,胸骨因胸廓弹性而复位,产生胸腔负压,使静脉血回流至心脏。如此反复按压,每分钟约用60~70次。按压时用力要均匀,切忌暴力。否则易引起肋骨骨折及内脏损伤。按压是否有效,可在大腿根部摸股动脉搏动,如有股脉动搏动,则证明是有效的。在心脏按压的同时,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方法是将病人头向后仰,颏提高,保持呼吸道通畅,施术者一手将病人鼻子捏住,深吸一口气后,紧贴病人嘴,用力吹一下,这时病人的胸部略隆起,然后由于胸部自身的弹力使气呼出,如此反复动作,每分钟16~18次。如果病人未出现复苏心脏及自主呼吸,简易复苏术应一直持续到由医生接替的电击除颤、静脉给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不应半途而废。
心脏猝死可发生在任何场所,复苏的成败关键是早期识别和早期抢救。早期识别中听心音,测血压均不易做到,可采用一手拍打病人观看神志,另一手同时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的方法,利于早期识别。早期抢救要强调“立即”二字。所以平时要进行必要的手法训练,以利抢救时准确、有效。
6、正确的心肺复苏会不会压断肋骨
胸骨和肋骨骨折是心肺复苏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正确标准地实施心肺复苏操作可以降低其发生,但是是无法完全避免其发生的。因为在反复按压过程中必然会对骨骼的骨质产生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很可能发生骨折,这尤其易于发生在那些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身上。
7、锁骨骨折快三个月,是保守医疗的,现在还没粘上,手用力去动那骨头,就上下有一点点动,还要不要8字固
不需要用八字固定带或者吊带,平常不要用手去摸或按压骨折断端,一般骨折愈合需要三个月,建议您上传最近一次锁骨正位片,看有没有骨痂形成专,有骨痂的话以后会愈合的,时间上说不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如果骨折6个月后骨折位置没有骨痂形成没有愈合,则可诊断为骨折不愈合,到时候可能属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