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母猪藤骨折

母猪藤骨折

发布时间:2021-01-27 07:23:08

1、母猪腾熬水喝可以降三高吗?

母猪藤,中药名。为葡萄科乌蔹莓属植物尖叶乌蔹苺的茎叶。植物尖叶乌蔹苺,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具有舒筋活血之功效。主治骨折

2、这种植物有什么功效

乌蔹莓是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的功能,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疖肿、痈疽、疔疮、痢疾、尿血、白浊、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症。

【气味】酸、苦、寒、无毒。

【归经】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疖肿、痈疽、疔疮、痢疾、尿血、白浊、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50克;研末、浸酒或捣汁。外用:捣敷。

【禁忌】本品内服常用量:鲜品15~30克,外用适量。孕妇忌服。[1]

【备注】治咽喉肿痛、乳痈、热疖疮肿及皮肤创伤发炎红肿等症,可单用该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蒲公英、鸭拓草等同用。对热疖疮痈初起及蛇虫咬伤,可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也可用该品焙干研细,用麻油或凡士林适量,调匀,外敷患处。治小便不畅、尿中带血、尿道涩痛等症,可单用该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车前草、马兰根或连钱草、扁蓄草等同用。

临床应用:

⒈治疗化脓性感染取新鲜全草或茎叶洗净,捣烂如泥,敷于患处。或取叶、根研成细末,和凡士林调成20%的软膏;或取其原汁烘干碾粉外用,每日换药1次。

治疗疖肿、痈、蜂窝组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外伤感染创口、烧伤感染残余创面、脓疱疮、天疱疮、冻疮溃烂、湿疹、皮炎等,具有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的作用。

对一般早中期疖、痈等化脓性感染,敷后即感到清凉舒服,经1~2次即可见炎症消退;对破溃或化脓创面,治疗后脓液明显减少,肉芽新鲜,加速上皮生长。

对绿脓杆菌感染创面。经敷药1~2次,可见分泌物培养转阴。鲜草捣泥外敷也可用于关节扭伤和软组织挫伤。

使用中未见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此外,也可配成1:1或1:2的鲜草煎剂内服。

⒉用于接骨及消肿取洗净泥沙、剔去硬结的新鲜根1斤,糯米饭半碗,千捶成膏敷患处。或在秋冬时采根洗净切片晒干,研成粉末,密封,用时以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一般敷药12~24小时,如局部感灼热应立即换药,否则容易发泡。治疗关节炎时,一般敷3~7天即可。曾治1例右手尺骨骨折,断面整齐,患部肿痛,经整复后敷上五将草药膏,固定,3天换药1次,1星期去夹板,半月即愈。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3、母猪藤煮水洗澡可以止痒吗?

这个不可能我也不会这样了,所以说不要随便用什么草药来洗澡啊,以免得不偿失哦。

4、石母猪藤是什么药,那里有,请大家帮帮忙。

只有母猪藤,没有石母猪藤。
治肿毒,恶疮,骨折,风湿关节疼,肺劳咯血,蜂蛰伤等的良性中药。
在食品伙伴网上有。

5、请问这是什么植物?好像是一种药物。对高血压有疗效。

母猪藤,中药名。为葡萄科乌蔹莓属植物尖叶乌蔹苺Cayratia pseudotrifolia W.T.Wang的茎叶。植物尖专叶乌蔹苺,分布于西南及陕属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具有舒筋活血之功效。主治骨折。别称过路边、蜈蚣藤、小拦蛇

6、请问这图片上的什么植物学名为?

乌蔹莓 Herba Cayratica Jeponicae (英)Japanese Cayratia Herb 别名 乌蔹草、五叶藤、五爪龙、母猪藤。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 (Thunb.) Gagnep.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蔓生草本。根茎横走。茎紫绿色,有纵棱,卷须二歧,幼枝有柔毛,后变光滑。叶为掌状复叶,小叶5,排列成鸟爪状,中间的呈椭圆状卵形,小叶柄长2~3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两侧的4枚小叶较小,成对着生在同一小叶柄上,小叶的边缘具较均匀的圆钝锯齿。聚伞花序腋生或假腋生,序梗长3~12cm; 花小,黄绿色,具短梗;萼怀状;花瓣4,卵状三角形;雄蕊4,与花瓣对生,花药长椭圆形;雌蕊1,子房上位,2室。浆果倒圆卵形,直径约7mm,成熟时黑色。种子2~4粒;花期6月,果期8~9月。 生于旷野、山谷、林下、路旁。主产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 采制 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 全草含阿拉伯聚糖(araban)、粘液质、硝酸钾、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黄酮类。根含生物碱、鞣质、淀粉、树胶。果皮中含乌蔹甙(cayratinin)。 性味 性寒,味苦、酸。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用于咽喉肿痛、疖肿、痈疽、疔疮、痢疾、尿血、白浊、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 2 乌蔹莓 乌蔹莓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sjaponica(Thunmb.)Gagn. 的嫩 叶,又名母猪蔓。 乌蔹莓每百克嫩叶含水分83 克,蛋白质4.7 克,脂肪0.3 克,碳水化合 物7 克,钙528 毫克,磷69 毫克,铁12.6 毫克,胡萝卜素2.95 毫克,维生 素B10.09 毫克,维生素B20.27 毫克,尼克酸1.1 毫克,维生素C12 毫克。 乌蔹莓性味苦酸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治痈肿、疔疮、 丹毒、风湿痛、黄疽、痢疾,尿血、白浊。 【别名】母猪藤、红母猪藤、五爪龙、五叶藤、五龙草 【来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的全草。夏、秋采集,切段,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苦、酸,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活血散瘀,利尿,止血。用于咽喉肿痛、目翳,咯血,血尿,痢疾;外用治痈肿,丹毒,腮腺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取汁涂患处。 【备注】 (1)治咽喉肿痛、乳痈、热疖疮肿及皮肤创伤发炎红肿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蒲公英、鸭拓草等同用。对热疖疮痈初起及蛇虫咬伤,可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也可用本品焙干研细,用麻油或凡士林适量,调匀,外敷患处。治小便不畅、尿中带血、尿道涩痛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合车前草、马兰根或连钱草、扁蓄草等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学名:Cayratia japonica (Thunb.)Gagnep. 英文名:Japan Caryatia 科名:葡萄科 Vitaceae 蔓生草本;茎有卷须,有时有柔毛。掌状复叶,小叶5,很少为3或7,排成鸟足状,中间小叶椭圆状卵形,小叶柄长2—3厘米,两侧小叶渐小,成对着生于同一叶柄上,各小叶有小叶柄;叶总柄长3—5厘米。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或假顶生;花黄绿色;花萼浅杯状,花瓣4,顶端无小角;雄蕊4;花盘桔红色, 4裂。浆果倒卵圆形,成熟时黑色。花期6—7月,果熟朗8—9月。 江苏各地常见,生于山坡或旷野草丛中;分布于华东和中南各省。 全草入药,有凉血解毒、利尿消肿的效用;根煎汁服,可治乳肿。 全株含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黄酮类;根含粘液质、树胶。 乌蔹莓 【乌蔹莓的功效介绍】: 【中文名】乌蔹莓(《唐本草》) 【类别】全草类 【异名】拔、茏葛(《尔雅》),龙尾、虎葛(《尔雅》郭璞注),五叶莓(陶弘景),笼草、乌蔹草(《蜀本摹》),五叶藤(《履巉岩本草》),五爪龙草(《医学正传》),赤葛、赤泼藤(《纲目》),五龙草(《本草述》),母猪藤(《草木便方》),五叶茑(《现代实用中药》),血五甲(《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过山龙(《南京民间药草》),绞股蓝(《江苏植药志)),猪婆藤、五爪藤、鸡丝藤(《中国土农药志》),五爪金龙(《浙江民间草药》),小母猪藤(《四川中药志》),地老鼠、铁散仙、酸甲藤、五甲藤、铁称陀(《湖南药物志》),五将草、过江龙(江西《草药手册》),地五加(《贵州草药》),野葡萄藤、老鸦眼睛藤、老鸦藤、黄眼藤、鲫鱼藤(《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藤(《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乌蔹莓多年生蔓生草本。 茎紫绿色,有纵棱,具卷须,幼枝有柔毛,后变光滑。 叶为掌状复叶,具小叶5枚,排列成鸟爪状,中间小叶椭圆状卵形长4~6厘米,宽2.5~3厘米,小叶柄长2~3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两侧的4枚小叶渐小,成对着生于同一小叶柄上,但又各具小分叶柄,小时的边缘具较均匀的圆钝锯齿,总叶柄长3~5厘米。 聚伞花序腋生,横径6~15厘米,序梗长3~12厘米;花小,黄绿色,具短梗;萼杯状;花瓣4,卵状三角形;雄蕊4,与花瓣对生,花药长椭圆形;雌蕊1,子房上位,2室。 浆果倒圆卵形,横径约7毫米,成熟时黑色。 种子2~4粒。 花期6月。 果期8~9月。 生长于旷野、山谷、林下。 分布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 此外,尚有变种毛叶乌蔹莓的全草,广西民间称为红母猪藤,亦同等入药。 【化学成份】全草含阿拉伯聚糖(araban)、粘液质、硝酸钾、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黄酮类。 根含生物碱、鞣质、淀粉、树胶。 果皮中含乌蔹甙。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苦酸,寒。 ①《唐本草》:味酸苦,寒,无毒。 ②《履巉岩本草》:甘,寒,无毒。 ③《贵阳民间药草》:苦辛,平,无毒。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肝、胃三经。 【功用主治-乌蔹莓的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治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 用于咽喉肿痛、疖肿、痈疽、疔疮、痢疾、尿血、白浊、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①陶弘景:捣敷疮肿,蛇虫咬处。 ②《唐本草》:主风毒热肿,游丹,蛇伤,捣敷并饮汁。 ③《履巉岩本草》:治痈疽发背,捣烂罨患处。 ④《纲目》:凉血解毒,利小便;根擂酒服,消疖肿。 ⑤《草木便方》:清热解毒,涂疮毒,消结核,九子虚气疡。 补益虚损。 ⑥《分类草药性》:去风散痰。 治五种黄病,母猪风;涂疮毒。 ⑦《江苏植药志》:热水泡,熏腿可止痛。 ⑧《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瘫痪。 ⑨《湖南药物志》:治偏头风,痔疮。 ⑩《闽东本草》:治热泻,血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研末、浸酒或捣汁。 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一切肿毒,发背、乳痈、便毒、恶疮初起者:五叶藤或根一握,生姜一块。 捣烂,入好酒一盏,绞汁热服,取汗,以渣敷之。 用大蒜代姜亦可。 (《寿域神方》) ②治项下热肿,俗名虾蟆瘟:五叶藤捣敷之。 (《丹溪纂要》) ③治发背、臀痈、便毒:乌蔹莓全草水煎二次过滤,将两次煎汁合并一处,再隔水煎浓缩成膏,涂纱布上,贴敷患处,每日换一次。 (《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无名肿毒:乌蔹莓叶捣烂,炒热,用醋泼过,罨患处。 (《浙扛民间草药》) ⑤治臁疮:鲜乌蔹莓叶,捣烂敷患处,宽布条扎护,每日换一次。 或晒研末,每药末一两,同生猪脂三两,捣成膏,将膏摊纸上,贴敷患处。 (《江西民间草药》) ⑥治喉痹:马兰菊、五爪龙草、车前草各一握。 上三物,杵汁,徐徐饮之。 (《医学正传》) ⑦治九子滥痒:母猪藤、九子连环草、何首乌。 炖肉服。 (《四川中药志》) ⑧治肺劳咳血:乌蔹莓根三至四钱,煎服。 或加侧柏、地榆、青石蛋各三钱,同煎服。 (《浙江民间草药》) ⑨治风湿关节疼痛:乌蔹莓根一两,泡酒服。 (《贵州草药》) ⑩治小便尿血:五叶藤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 (《卫生易简方》) ⑾治白浊,利小便:乌蔹莓根捣汁饮。 (《浙江民间草药》) ⑿治毒蛇咬伤,眼前发黑,视物不清:鲜乌蔹莓全草捣烂绞取汁二两,米酒冲服。 外用鲜全草捣烂敷伤处。 (《江西民间草药》) ⒀治蜂螫伤:五爪龙鲜叶,煎水洗。 (江西《草药手册》) ⒁治跌打损伤:五爪龙捣汁,和童尿热酒服之,取汗。 (《简便单方》) ⒂治跌打接骨:血五甲根晒干,研细,用开水调红糖包患处。 (《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⒃小便尿血。 用乌蔹莓阴干,研为末。 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⒄项下热肿(俗名蛤蟆瘟)。 用乌蔹莓捣烂敷涂。 ⒅乳痈、恶疮初起。 用乌蔹莓的藤或根一把、生姜一块。 一起捣烂,加好酒一碗,绞取汁,热服令发汗,同时以药渣敷患处。 方中的生姜,用大蒜代亦可。 ⒆跌打损伤。 用乌蔹莓捣汁,加童便,以热酒送服。 【临床应用】①治疗化脓性感染取新鲜全草或茎叶洗净,捣烂如泥,敷于患处。 或取叶、根研成细末,和凡士林调成20%的软膏;或取其原汁烘干碾粉外用,每日换药1次。 治疗疖肿、痈、蜂窝组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外伤感染创口、烧伤感染残余创面、脓疱疮、天疱疮、冻疮溃烂、湿疹、皮炎等,具有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的作用。 对一般早中期疖、痈等化脓性感染,敷后即感到清凉舒服,经1~2次即可见炎症消退;对破溃或化脓创面,治疗后脓液明显减少,肉芽新鲜,加速上皮生长。 对绿脓杆菌感染创面。 经敷药1~2次,可见分泌物培养转阴。 鲜草捣泥外敷也可用于关节扭伤和软组织挫伤。 使用中未见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此外,也可配成1:1或1:2的鲜草煎剂内服。 ②用于接骨及消肿取洗净泥沙、剔去硬结的新鲜根1斤,糯米饭半碗,千捶成膏敷患处。 或在秋冬时采根洗净切片晒干,研成粉末,密封,用时以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一般敷药12~24小时,如局部感灼热应立即换药,否则容易发泡。 治疗关节炎时,一般敷3~7天即可。 曾治1例右手尺骨骨折,断面整齐,患部肿痛,经整复后敷上五将草药膏,固定,3天换药1次,1星期去夹板,半月即愈。 乌蔹莓(别名五爪龙、母猪藤) 特征及用途:多年生草质藤本。茎紫绿色,有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通常有5片小叶组成,有小叶柄,排列成乌趾状,边缘均有圆齿状锯齿。浆果球形,熟时紫黑色。花期5月。生于山坡、路边的灌木丛中或疏林中。分布于山东和长江流域至福建、广东等地。有抑菌、解毒、消肿、活血、止血作用。药用全草,与硼砂合用,可防治白头白嘴病。 使用方法:治疗白头白嘴病,每亩每日用鲜草2.5~3公斤(5~7ppm),粉碎成浆汁,拌硼砂1.5~2.0ppm全池遍洒,连续3天。

与母猪藤骨折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