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折 > 骨折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骨折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13 23:49:39

1、骨折病人的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骨折病人有的需住院手术治疗,有的经门诊复位、石膏固定或其他处理后,即可回家休养治疗。骨折的愈合过程缓慢,一般要6~8周才能达到临床愈合阶段,老年人更长一些,大多需要卧床休养,所以家庭护理显得极为重要。

(1)首先要解除病人骨折后的种种顾虑,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多数病人骨折后心理都较为复杂、这些复杂心理可使病人吃不好,睡不好,更不用说配合治疗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地、亲切地进行说服、鼓励,讲明只有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才能恢复功能,才能早日减轻痛苦。

(2)骨折后常因制动体位、疼痛而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大小便不方便,又使病人不愿多饮水和进食,家人应耐心劝慰,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和爱好,调节花式品种,多吃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肉、鱼蛋类、以及水果蔬菜,以增强骨折创伤的修复力。还要适当进食纤维素食物,以利通便。上肢骨折者需护理喂饭、喂水。

(3)因骨折长期卧床的病人,往往对大小便发愁,一怕大便困难,二怕吃多、便多、尿多,增加他人的麻烦,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做到勤问、勤看、勤处理,协助床上大小便,女病人便后应清洗会阴肛门部。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的形成。排便有困难的,每日做腹部按摩,适当服用缓泻剂,如石蜡油或中药麻仁丸等。

(4)为使卧床骨析病人舒服,心情愉快,应做到“3短”、“3洁”。“3短”是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3洁”是头足会阴清洁、口腔皮肤清洁、床铺清洁。为此,应定期给予洗头、洗脚、擦澡、剪指甲、剃头剃须,及时更换被服。卧床病人应每日作深呼吸运动,定时拍背以利排痰,注意保暖,防止进食呛咳或误咽入气管,在确保骨折部位固定的前提下,尽量有计划地变换体位,长期受压处皮肤要给以按摩,有利于预防褥疮和肺炎。

(5)随时注意病人卧床的姿势正确,如腰椎骨折的应处于腰椎过伸位仰卧姿势,硬板床腰部可垫以枕头。经常检查患肢的情况,如用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患肢皮肤有无受压,指(趾)端的颜色、温度有无改变,以及石膏是否过松或过紧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妥善处理。

一般固定的患肢,可用枕头或被褥抬高,以高于心脏水平为宜,但以不使对好的骨头移位为原则,有利于消肿和血液回流。保持石膏内部清洁,如病人感到石膏内皮肤发痒,可以钝头的织绒线针伸进去轻轻的上下移动止痒(有伤口者不能用),对下肢股骨骨折的病人要保持患肢踝关节呈90°屈曲,防止足下垂,为防止肢体外旋和内收,可在鞋底跟上钉一横板条,保持有效的牵引力。

(6)骨折的愈合,需要复位后确实的固定,这与功能锻炼是一对矛盾,要处理好这矛盾,主要是正确地开展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轻而重,逐步增加,才能既避免患肢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直,又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应鼓励、指导和督促病人在不同的阶段作不同程度的功能锻炼。

骨折后1~2周:主要开展肌肉收缩锻炼,上肢作握掌、提肩,下肢作踝关节伸屈、趾关节活动和作股四头肌绷紧收缩锻炼(在关节不活动的前提下),如因疼痛而炼不起来,可嘱其先炼健肢,再一起炼患肢。

骨折后3~6周:除继续锻炼肌肉收缩外,可开始较多个关节活动,上肢握拳头,继而可练习肩关节伸屈。下肢可逐步练习伸屈髋、膝关节和试验抬腿,四周后可扶拐离床,患肢不着地行走,但必须有人从旁扶持,以免再跌倒。

骨折后6~8周,可增加全面锻炼次数及活动范围。

(7)骨折愈合后,拆去石膏或夹板,经长期石膏包扎的皮肤干燥脱屑,应给用刺激性小的肥皂和温水清洗后涂以冷霜,保护皮肤,如有肿胀,可在睡眠时抬高患肢或穿弹性长统袜,以利血液回流,减轻水肿。恢复后的患肢,仍应继续锻炼,争取及早恢复关节功能,肌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2、骨折后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骨折在出现之后,会造成患者骨骼疼痛,严重地影响到了身体健康。患者应该注意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不同的时期恢复方法不同,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事项,而且要注意保守调理方法,避免造成关节疼痛。

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需要通过X片确定是否有骨折,以及骨折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必要时还需要CT检查或者MRI检查;

第二:判断下一步的治疗方法,如果是单一部位骨折而且移位不明显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一般选择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如果移位明显或者开放性骨折或者全身多发骨折一般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第三:骨折保守或者手术注意事项:保守治疗需要严密观察肢体肿胀情况,一般伤后前三天会肿胀加重,然后逐渐消退,保守治疗存在移位风险,一般发生在骨折石膏固定后1-2周左右。所以保守治疗石膏固定前2周需每周复查X片了解骨折位置;关于手术,一般闭合性骨折伤后一周是手术最佳时机,术后主要是伤口及肿胀注意事项,肿胀也是前三天逐渐加重,然后逐渐消失,一般需要一到二周才可以消失,术后伤口四肢需要2周拆线;

第四:关于随访复查及功能锻炼,一般骨折愈合时间约3个月左右,但是各个部位及骨折情况不同愈合时间不同,愈合最慢的是小腿,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石膏固定时间和部位有关系,各个部位时间不一样,需要听取骨科医生的意见。随访复查很重要,一般骨折治疗后每一月到一个半月需要复查一次X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前是禁止负重的;积极功能锻炼是恢复良好功能的保障,不同部位锻炼方法不一样,需及时向骨科医生咨询;

第五:关于饮食及补钙;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老年人且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不需要补钙,多吃骨头汤及肉类食物即可。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这种情况的出现,而且要注意自我调理方法,合理的进行保健,并且也要注意调理方式有效进行饮食,全面的进行护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补钙有效进行饮食,希望大家注意骨折的出现平时应该小心行事。

3、骨折后最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要掌握骨折的愈合过程,定期拍摄X线片检查骨痂的生长情况,随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另外,康复治疗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加量。
第二、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如增加重力和旋转的活动。
第三、肢体的功能锻炼,上肢以增强手功能为主,下肢以增加负重、步行能力为主。
第四、进行被动活动时,不应急于施行强力的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按摩。任何功能练习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第五、若骨折延期愈合,关节内有骨折相及损伤性关节炎,不宜进行体疗性功能锻炼。
第六、医患配合,医务人员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心中有数,积极主动、科学地进行功能锻炼。

4、骨折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受伤的部位要注意抬高,切不可低垂,否则可能加重肿胀。
2、石膏固定腕关节,但是手指应该多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3、保持石膏干燥、整洁。
4、石膏固定后,注意观察肢端颜色和温度,如果感觉石膏过紧,手指发紫、发凉,则说明石膏过紧或者肢体肿胀加重导致石膏相对过紧,请速回医院处理,否则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石膏固定一段时间以后,可能因为肢体肿胀减轻导致石膏松动,请速回医院咨询主管医生,如有必要,可更换新的石膏外固定,以保证固定效果。
5、遵医嘱按时复查,未经医生许可不可擅自拆除石膏。
拆除石膏之后,外用中药,正.骨活.血.膏,能够促进骨折恢复。
还有就是要多增加营养,特别是含钙营养,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等高钙食品,补充人体对骨折恢复需要的钙质。另外多晒太阳,因为晒太阳能促使人体钙是合成吸收,对加速骨折愈合是很有效果的。

5、骨折后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

你好,定期复查X线片通常为1个月复查一次,但是部分患者术后早期需要提前,可能有3周或者每2周复查一次。术后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相结合:骨折患者手术有效固定后早期关节不负重的功能锻炼一般术后3-7天就开始了,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防治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促进功能恢复。被动运动1.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2.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对早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囊挛缩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功能锻炼注意事项1.功能锻炼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2.功能锻炼应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可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不能操之过急,若骤然作剧烈活动而使骨断端再移位,同时也要防止有些病人在医务人员正确指导下不敢进行锻炼,对这样的病人应作耐心说服工作。3.功能锻炼是为了加速骨折愈合与恢复患肢功能,所以对骨折有利的活动应鼓励病人坚持锻炼,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要严加防止,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外展活动,内收型骨折的内收活动,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直活动,屈曲型骨折的屈曲活动,前臂骨折的旋转活动,胫腓骨干骨折的内外旋转活动,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背伸挠屈活动等都应防止。
祝你早日康复。

6、骨折后恢复中需要注意什么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在各个年龄段都会发生,只是老年人更为常见。这是因为,在老年人的骨头里,胶原含量少,韧性差;钙又缺乏,强度也低。而青少年的骨头里,胶原和钙质都丰富,所以韧性和强度都好,不易骨折。
骨折以后,人往往会消瘦下来。这是由创伤的应激反应所致。创伤后在短期内,体内的分解代谢明显增强,热能代谢水平明显升高。加上创伤后的制动疗法,被迫活动减少,食欲下降。消耗增大,胃口变小,怎能不消瘦呢。所以骨折以后,要选用高能量、高蛋白膳食,尽可能多吃些成骨要素型食物,为胶原形成和钙沉积提供原材料,以利于骨折的修复和伤口的愈合。但要注意,制动期间不可摄入过高的钙质,防止泌尿系统结石。

7、脚部骨折后注意事项

不要吃发的东西,比如:黄豆 ,花生,芋头等,
行动要注意,不要随意活动那只脚
不要湿水

与骨折后注意事项是什么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