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腰椎小关节炎应该怎么治疗

腰椎小关节炎应该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20-11-29 03:28:19

1、腰椎退变性小关节损伤性关节炎怎么办?

你好,手法复位:可应用旋转复位或斜扳等方法进行小关节半脱位的整复局部保护:配戴腰围或支架。理疗:可选用超短波、微波、频谱等多种物理治疗。等等方法,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2、腰椎小关节炎怎么治疗?

?

3、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

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在急性期主要的治疗是卧床休息,同时可口服止痛解痉剂如安定、舒筋灵等,可缓解和消除腰肌痉挛,减小椎间关节的压力,对于促进嵌顿滑膜的退出十分有效。此外尚可试用。 牵引:病人俯卧位,腹部垫枕,术者两手握踝缓慢牵引达1min,然后慢慢松开,1min后再重复牵引,连续数次后,卧床休息。 针灸:取肾俞、腰阳关、志室、气海俞、阿是穴等,针后可拔火罐。 理疗:急性期可用电兴奋刺激以使肌肉松弛,其余超短波、微波治疗应在恢复期或慢性疼痛时使用。 小关节囊封闭:急性期可止痛解痉,慢性期可镇痛消炎,对本病的康复很有利。 手法治疗:手法可解滑膜嵌顿,使关节位置恢复正常,有缓解痉挛、解除疼痛的。

4、什么是小关节混乱症,应该怎样治疗?

0,释义:腰椎小关节紊乱,是指由于小关节病变产生的腰腿痛症状。可以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导致,也可有小关节退变导致。包括以前所说的关节滑膜嵌顿,关节突错位,部分急性腰扭伤。个人更倾向于使用“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这个病名(本人首次提出)。这个关节紊乱不包括外伤暴力所致及风湿性疾病的关节疼痛。在此文中暂时还继续使用小关节紊乱这一名称。1,解剖。腰椎小关节又称腰椎后关节,是滑膜关节。与椎间盘组成复合关节,是维持脊柱的稳定的重要结构。小关节的关节囊位于关节突后外侧,前内侧被黄韧带代替。滑膜突入关节间隙形成皱襞,所以有一种被称为“滑膜嵌顿”的疑似疾病。小关节既然有滑膜,那么一些通过影响滑膜而导致的关节炎,也是可以发生的。也是临床很容易误诊的,如强直性脊柱炎,肾病性骨营养不良等等。小关节在腰椎前屈时向前上运动,后伸时向后下运动。关节压力在后伸时增高,前屈时减低。所以在复位时在后伸到位时再用力推,是不易复位的,指推力应该早出现,在旋转开始后即使用。后伸过度也会导致关节损伤,出现疼痛加剧。小关节神经支配是脊神经后内侧支发出的神经支配的。内侧支在横突基部的浅沟并在同一平面椎间关节的前下缘被横突间韧带遮盖,其主干继续向下走行发出分支到棘突两旁的肌肉,韧带和皮肤。同时又发出一细支到下一节段的椎间关节。也就是说一内侧支管两个关节,一个关节受两支神经管。临床意义是很明显的,就是说一个小关节炎症,可以出现相邻节段的关节痛,棘突旁肌肉痛,棘上韧带痛,皮肤痛。就是说可以有一个主要压痛点(扳机点)有几个”副压痛点“,可以出现牵涉痛,还好不过膝关节。和腰2.3和3,4突出有时不好鉴别了。急性疼痛时腰僵硬。可以有类似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症状:静息后突然活动加剧,活动后加剧。疼痛可因姿势改变缓解。直腿抬高多为阴性。影像:可以有两侧关节不对称改变。骨质增生改变。以及生理曲度的改变。诊断:根据以上基本可以判断,在小关节部位行利多卡因局部阻滞(注射时务求准确,能在X引导下更好,不能也应在X片测量的基础上进行,阻滞时不可大范围注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可以确诊。三,治疗手法复位小针刀切开滑膜囊小关节封闭制动理疗

5、腰椎小关节紊乱如何治疗?病愈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腰椎间小关节紊乱症是腰部急慢性损伤的常见病,属祖国医学“腰部伤筋”或“闪腰”的范畴。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手法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90例腰椎间小关节紊乱症的病人,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男65例,女25例,年龄20~60岁,其中30岁~55岁占90%,病程最短1小时,最长15天。均为弯腰搬物或弯腰起身时受伤。 2 诊断要点 2.1 有急性腰部扭伤史,大多数为弯腰抬重物或弯腰起身时,突然觉腰正中剧烈疼痛而不敢动弹。 2.2 病人主诉腰部正中剧痛,站立位时,髋膝关节微曲,两手扶腰,卧位时屈身侧卧,惧怕别人搬动。 2.3 腰部肌肉紧张,骶棘肌痉挛明显,错位棘突旁压痛,腰后伸试验(+),X线照片,一般无异常体征,部分可能出现腰椎小关节排列不对称,有后凸、侧弯和椎间隙左右不等的表现。 3 治疗方法 3.1 手法治疗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用拇指点揉肾俞、气海俞、委中、阿是穴,力量由轻渐重,约5分钟,点揉完后,在脊柱两侧用手掌循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进行按摩约5~10分钟,以达到镇痛缓解肌肉痉挛的目的。 牵抖法:按摩完后,患者俯卧位,一助手拉住患者两腋下,一助手拉住患者双踝关节,术者在中间轻捶腰部,持续3~5分钟,助手将患者双下肢抬起,使腹部离床,在维持牵引的同时,作肢体腰部的快速抖动。旋转方法:牵抖完后,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患侧髋关节深屈曲,健侧微屈曲,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令患者全身放松,一手扳肩,一手推臀,使上身旋后,骨盆旋前,当活动到最大范围时,术者用力作一下推扳动作,此时即可听到“喀咔”的响声,这是手法复位成功的关键,疼痛可顿时减轻。亦可用坐位旋转法,患者正坐于凳子上,助手固定病人膝部,术者坐于病人患侧,一手穿过病人腋下至颈部,一手拇指压住错位椎体棘突旁,令病人放松,下压病人颈部使上半身弯腰60~90°,向患侧旋转至最大范围时,使患者躯干向后内侧旋转,同时按住棘突的拇指用力顶推棘突,此时可听到“喀咔”的响声,表示复位成功。复位后,再作腰部按摩,上下理顺手法约3~5分钟。 3.2 分型及辩证施治 气滞血瘀型: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以桃红四物汤加丝瓜络、桑枝、牛膝。 寒湿入络型:治疗以散寒化湿,通经活络,补气血,方以独活寄生汤加威灵仙、川加皮。 气血亏虚型:治疗以补益气血,强筋壮骨,舒筋活络,方以八珍汤加土鳖、杜仲、狗脊。 肝肾阴虚型:治疗以滋补肝肾,养阴降火,舒筋通络,方以六味地黄汤加牛膝、土鳖、宽筋藤、秦艽。 湿热型:治疗以清热通络燥湿,方以四妙丸加桑枝、茅根、川木瓜、蚕砂。 4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优良:腰椎间小关节错位1次纠正,复位后,腰痛大部份消失,弯腰60°~90°,后伸10°~30°,左右侧屈15°~30°,腰左右旋转10°~30°,起卧行走自如,2~7天痊愈,功能恢复正常。一般:腰椎间小关节错位2次复位纠正,复位后,腰部剧痛减轻,弯腰40°~60°,后伸0°~10°,左右侧屈5°~15°,腰左右旋转5°~10°,需借助别人搀扶起卧行走,8~12天痊愈,功能恢复正常。差:腰椎间小关节错位没有纠正,腰痛难愈,腰部活动受限,行走不便,反复发作。 90例病人经治疗后,优良75例,一般15例,无差病例。疗程最短3天,最长12天。90例病人经追踪复查半年~1年,无复发。 5 典型病例 患者陈某,男,45岁,于96年3月25日下午弯腰取物起立时,突觉腰部剧痛难忍,站立不稳,举步艰难,被他人送我院治疗,来院时病人腰部板硬,大汗淋漓,膝髋微曲,两手撑腰,不敢弯腰转动,检查病人两侧腰大肌紧张,腰4-5棘突明显压痛,无放射痛,腰后伸试验阳性,舌质红,苔黄稍厚,X线照片,腰椎轻度向左侧弯,生理弯度消失,腰4-5左侧小关节排列不对称,诊断为腰小关节紊乱症(气滞血瘀型),立即给予手法按摩、牵引、斜扳、理筋等手法治疗,患者疼痛当即大减,能弯腰70°,后伸20°,旋转20°,行走自如,但仍感觉腰部有酸痛不适,给予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10克、川红花3克、川芎10克、当归20克、赤芍10克、丝瓜络25克、枳壳10克、牛膝10克。第二天,病者疼痛基本消失,但仍感觉腰部酸倦不适,再行手法按摩理筋15分钟,中药按上方服2剂痊愈。追踪复查半年无复发。 6 体会 6.1 当腰部突然闪挫,或弯腰前屈等活动时,小关节负压增加,突然伸直引起关节错位,小关节错位后,滑膜嵌顿入关节内,引起腰肌反射性痉挛,产生剧烈疼痛,如关节不能及时复位,滑膜不能及时松解,会导致关节滑膜炎症水肿,粘连增厚,产生慢性腰痛,因此临床必须及时诊断,复位。本病须与腰背筋膜扭挫伤,腰椎间盘脱出相鉴别,一般腰背筋膜急性扭伤,疼痛程度没有小关节紊乱症严重,压痛点比较广泛,多在腰背筋膜处,腰椎间盘脱出多有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检查有助鉴别。 6.2 手法的作用 手法能有效地解除肌肉的痉挛,松解嵌顿的滑膜,整复错位的关节,使疾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在手法前,应向病人解释手法的步骤方法,消除病人紧张情绪,使之配合,切忌用暴力,如病人肌肉过于紧张,强行操作不但不能复位,反而会加重损伤。因此,复位前,经过对腰肌的按摩、点揉、牵抖等的手法,令肌肉松驰,疼痛减轻,才能使复位成功。复位时,听到关节复位的响声,这就提示复位成功。临床治疗中,起病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疗时间越短。 6.3 中药治疗 通过临床实践观察,按照中医整体观点的指导思想,对腰部闪挫伤辨证分型治疗,正确选方用药,内外兼治,能大大提高疗效,从而能达到调和气血疏风活络,补益虚损的目的。

6、轻度关节炎怎么办,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注意事项?

1)悬垂疗法 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悬垂锻炼实际上是继续进行的牵引治疗,它不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松,而且还增强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2)锻炼疗法 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日早、晚各做1次。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循序渐进。 下面是该病的常见疗法,其中前四项可由患者自己掌握,以增强自我保健,促进疾病痊愈——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利用冷敷、热疗和运动等方式减轻患处疼痛,同时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及扩大运动范围,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恢复关节功能。 冷敷法:关节炎疼痛发作,病人感到发热时,可用毛巾包裹冰袋后置于疼痛关节上,每次不超过10分钟。 热疗法:在炎症消退后,可以用热毛巾热敷患处,也可以泡个热水澡,每次不超过10分钟。 运动治疗:通过适当运动增加关节的活动性及肌肉力量和稳定性:股四头肌力量锻炼、膝盖活动性治疗、膝关节强化治疗等。 尤需注意的是,有不少患者想通过反复蹲起等较为剧烈的动作来“磨合”关节,殊不知这种病理状态下的“磨合”更加加重了关节的磨损,反而加剧了病情的进展。 药物治疗:目前治疗关节炎的第一线药物是“非类固醇抗炎止痛药(NSAIDS)”,如“芬必得、扶他林”等。但是许多患者在服用该类药物时常有胃肠不适等症状发生,甚至出现胃肠溃疡、出血或穿孔。目前国际最新的COX-2专一性抑制剂,如“西乐葆、莫比可”等已经在国内上市,除了具有传统非类固醇抗炎止痛药物一样的疗效外,还能大大地降低胃肠病变的副作用,提高服用药物的安全性,可以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关节炎治疗新契机。但是费用较传统药物昂贵,在医疗保险目录中有严格的适应症要求。除了上述消炎止痛类药物之外,还可以采取抗风湿免疫制剂或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透明质酸钠(“施沛特、阿尔治”等)等疗法,但是疗效有待检验,或有关节感染等风险,需慎重考量。软骨营养(“维固力、葡立”等)、防治骨质疏松等综合治疗对缓解症状、延缓病变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在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病情严重,以传统康复、物理及药物治疗控制效果不好,且有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建议患者手术治疗。针对不同时期、自身需求不同的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病患,有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选择。 关节镜手术:镜下对退变的关节软骨、半月板、滑膜等进行清理、修复,取出关节内游离体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数日即可下地活动。适用于关节畸形不重、以轻中度退变为主的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但由于原发病因未处理,目前国际上对于关节软骨的再生尚未有较好的解决办法,病变有复发,甚至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新兴的关节软骨移植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处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 截骨手术:其作用机制是矫正下肢的机械负重轴线,重建正常的关节应力分布,从而达到纠正畸形、改善症状的目的。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胫骨高位闭合截骨术。其潜在的手术并发症较多,主要包括:手术操作要求高、血管神经损伤、矫形难以准确达到设计角度且难以纠正、胫骨近端改变导致随后可能的关节置换困难等等。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从国外引进的内侧动态撑开截骨法,在减少并发症、改善疗效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效果良好的截骨方法。适用于合并膝内翻的膝关节早期骨性关节炎。结合关节镜手术效果更为理想。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大致分为单髁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两种,目前亦有单纯髌-股关节置换的报导。一般来说,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有以下几项因素要慎重考量:关节病废的程度(疼痛及关节活动范围、胫-股角、胫-股关节内外侧、髌-股关节、屈曲畸形、神经肌肉状况等)、病人的自身需求及经济能力、年龄及一般身体状况等等。其中单髁置换主要针对畸形不重的胫-股关节内侧间隙病变患者,而全膝关节置换为最后的挽救性手术,目前的手术技术和假体设计等已经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创伤较大,手术要求高,恢复时间相对较长,费用高昂,一旦失败后果严峻,对患者及家庭的经济和精神等方面都是严重的考验,非到不得已而不为。 结论: 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要予以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对大量患者的观察,我们仍建议以综合治疗为主,结合药物、康复治疗,并积极配合日常生活的运动及保护,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最后才考虑手术治疗。但对于合并关节畸形的,应及早纠正,比如“罗圈腿”的矫形等,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以免延误治疗,影响疗效。 3)按摩疗法: 以按摩肾俞穴(两侧腰眼)为主,每日仍是2次。按摩到有酸痛并有向下肢扩散的感觉为度。中医认为,肾俞穴属肾经,常按摩它既能壮肾又能祛腰痛等病。 4)保养疗法 主要是把医生治疗与日常保养有机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注意做到“十不”,即:不久坐、不久站、不负重、不弯腰(急性期)、不抱小孩、不穿高跟鞋、不低头、不坐矮板凳、不劳累、不着凉(腰部)。两护,即:护腰(冬季用纸样薄的塑料泡沫料等围腰,保暖并吸潮湿),护背(穿毛背心和棉背心等)。 以上介绍“四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好的自我保健方法,对防治腰突症亦有较好的效果。 爱心提示:悬垂法和运腰法,通过对腰椎牵拉与运动,有活动腰椎关节和改善症状的作用。但应注意几个问题: 1. 悬垂时应注意放松腰部及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达到牵引腰椎的目的。 2. 悬垂的上下动作一定要轻,避免因跳上跳下的动作过重而损伤腰椎,加重病情。 3. 运腰法在进行弯腰或转腰时动作要缓慢而轻柔,避免剧烈的大幅度活动造成新的损伤。 4. 悬垂法与运腰法的锻炼都要循序渐进,运动量逐渐增加,并持之以恒。 中医认为,按摩法有益无害,手法简便易行,可长期坚持。 5)注意事项 1. 积极正规治疗。在确诊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要到正规医院进行积极治疗,慎重选择治疗方法。 2. 注意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尤其是在发病初期和治疗期间,关节韧带比较松弛,炎症较重,如果休息不好可能加重病情。 3. 先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疗法,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约占总数的5%。绝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4. 不要单纯依赖内服药或外用药。药物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减轻症状,但很难促使突出物变位。 5. 不要连续长时间内服或注射激素类药物。过量应用激素类药物可导致骨质疏松、肥胖、痤疮、易受感染等,重者可致股骨头坏死、糖尿病、高血压、胰腺炎等。尤其是在非正规医院治疗时,大量应用激素可迅速明显减轻疼痛,给患者以疗效显著的假象,但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6. 注意腰部保暖。腰部受凉所致的腰肌纤维炎、痉挛常引起腰椎关节的僵硬,椎间盘突出复发,神经根水肿。由于腰部肌肉损伤,血液循环较差,腰部比其它部位更容易受凉。 7. 注意腰部活动姿势。为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不要做既弯腰又转腰的动作,如扫地和拖地、弯腰搬重物等。避免长时间腰部一个姿势工作。 8. 注意节制性生活。肾气实则腰壮。性生活过程中腰骶部血液循环的变化可致腰肌缺血、缺氧,腰部的动作可对椎间盘产生较大的影响。 9. 注意腰部的功能锻炼。腰肌强壮对腰椎的保护作用自然加强,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从根本上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与腰椎小关节炎应该怎么治疗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