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骶髂关节炎与臀肌挛缩

骶髂关节炎与臀肌挛缩

发布时间:2020-11-10 19:52:34

1、请哪位专家给讲一下什么是臀筋膜挛缩?

臀肌挛缩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症候群。自1970年Valderrama报告以来国内外已有众多报道,但病因尚不十分明确。

2、臀肌挛缩术后,行走时膝盖疼,有些别扭,怎么回事?

刚做完手术两个周,只是在走累了膝盖才会痛,现在就是觉着腰没力气,无法翘二郎腿……你的腰怎么样

3、推拿的常用诊断方法

推拿治疗在临床上最多应用的还是颈、肩、腰腿疼痛和四肢骨关节、肌肉、神经等病变,为了杜绝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发生,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并融为一体的。通过此方法可以排除炎症、肿瘤等各种非推拿治疗适应证的疾病。而且还能使疾病得到明确诊断和提高治疗效果。由于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甚多,医学科学又是日新月异地发展,本书重点介绍四肢骨关节和脊柱最基本而又是最实用的物理诊断方法。
上肢部的物理诊断法
肩关节
1.望诊由于肩关节周围肌肉丰富,所以望诊时必须两侧对比检查。检查时两肩一定要裸出,对比两肩外形是否对称,高低是否一致,有无畸形、肿胀、窦道、肿块及静脉怒张、有无肌肉萎缩等情况。正常肩关节外形为浑圆形,若三角肌膨隆消失,呈“方肩”状,多提示有肩关节脱位或三角肌萎缩。若肩肿高耸,多为先天性肩肿骨高耸症。除静观外,还要视其动态情况,嘱患者做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观察有无活动障碍及其异常活动,如前锯肌瘫痪向前平举上肢,可出现“翼状肩胛”。
2.触诊首先要知道在肩部有几个骨性标志。在肩外侧最高点骨性突出是肩峰;其下方的骨性高突处是肢骨大结节;肩峰前方为锁骨外侧端;锁骨中,外1/3交界处的下方一横指为喙突。还要检查局部皮肤温度,有无肿胀,如系肿物,要检查其硬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何。要仔细地寻找压痛点,肩关节周围常见的压痛点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压痛点在结节间沟;冈上肌腱损伤,压痛点局限于大结节的尖顶部;肩峰下滑囊炎,压痛点局限在肩峰部。除压痛外应检查肩关节有无异常活动,如肩锁关节脱位时,当按压锁骨外端,可有弹性活动。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可在结节间沟触及肌腱的弹跳。
3.肩关节活动度检查要注意其运动方式,幅度,有无疼痛、受限,尤其注意其肩肿骨的动态;避免肩胛骨一起参与活动而造成的假象活动度。
肩关节的中立位为上臂下垂,屈肘90°,前臂指向前方。
关节活动度(图18)如下:
前屈:70°~90°后伸:40°外展:80°~90°内收:20°~40°内旋:70°~90°外旋:40°~50°上举:160°~180°(是前屈、外展和肩肿骨旋转的复合动作)
4. 特殊检查
1.搭肩试验:患肢肘关节屈曲,手放在对侧肩关节时,如肘关节不能与胸壁贴紧,则为阳性,表示肩关节脱位、粘连。
2.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嘱患者屈肘并做前臂旋后动作,检查者给以阻力,如肱骨结节间沟部位疼痛,则为阳性,表示肢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3.直尺试验:正常人肩峰位于肽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之内侧。用直尺的边缘贴在上臂外侧,一端靠近肱骨外上髁,另一端如能与肩峰接触,则为阳性,表示肩关节脱位。
肘关节
1.望诊首先观察有无畸形。正常肘关节伸直时,有5°~15°的携带角。一般女性比男性要稍大。若大于此角度称之为肘外翻;若小于此角度称之为肘内翻。肽骨髁间骨折、肘关节脱位、桡骨小头脱位等未经整复时,均可见到肘部轮廓的改变。
其次要观察肘部有无肿胀。当肘关节肿胀时,肘后肱三头肌腱两侧饱满。肽骨内或外上髁骨折时,肿胀区常较局限。挠骨小头骨折,鹰嘴挠侧正常皮肤凹陷消失2.触诊首先要注意肘部压痛点位置。肱骨外上髁压痛,多为防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压痛,多为肱骨内上髁炎;尺骨鹰嘴压痛伴囊性肿物,多为鹰嘴滑囊炎。此外还应包括对肘关节周围皮肤张力,肱动脉的搏动、尺神经硬度及粗细的改变,有无肿块以及肿块大小,硬度、部位,与活动的关系,以及滑车上淋巴结是否肿大等。
3.肘关节活动度检查
肘关节中立位为前臂伸直。屈曲:135~150°过度伸直:10°旋前:80°~90°旋后:80°~90°
4.特殊检查
1.网球肘试验:又称腕伸肌紧张试验。肘关节伸直,同时前臂旋前,腕关节被动屈曲,能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者观为阳性,表示肱骨外上髁炎。
2.肘关节外翻挤压试验:肘关节伸直位,检查者一手抵住肘关节外侧,并使肘关节被动外翻,如有疼痛,则为阳性,表示桡骨小头骨折。
3.肘三角(图20):正常的肘关节于完全伸直时,肽骨外上髁、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三个骨性突起点,在一条直线上;当肘关节于完全屈曲时,这三个骨性突起点构成一等腰三角形。若肘三角关系改变,表示有骨折、脱位。
腕关节与手
1.望诊 对比检查两腕关节与两手,观察有无畸形、肿胀和异常动作等。
常见畸形有桡骨远端骨折引起的银叉样畸形;正中神经损伤所致大鱼际肌萎缩,呈猿手畸形;桡神经损伤所致腕下垂;尺神经损伤所致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呈爪形手;以及并指、多指、钮扣畸形、鹅颈畸形等。
腕关节肿胀以背侧指伸总肌腱两侧明显。“鼻烟窝”消失常提示有腕舟状骨骨状。两侧腕关节肿胀伴多发性、对称性近节指间关节棱形肿胀多为类风湿关节炎。指骨棱形肿胀常见于指骨结核或内生软骨瘤。手指末节呈鼓褪样肿胀,则提示为肺性骨关节病变,也称槌状指。腕背或掌指关节的掌侧面有局限性肿块,与皮肤无粘连,但附着于深部组织,有囊性感,多为健鞘囊肿。
手指震颤,多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震颤性麻痹、慢性酒精中毒等。双手呈搓泥丸的颤动,在运动时减轻,静止时加重,多为巴金森综合征。
2.触诊自尺挠骨远端向指骨方向依次检查腕及手部压痛的部位和程度,是否伴有肿胀、放射痛、异常感觉等。手掌部位应包括大小鱼际肌及屈肌肌健部位有无压痛。局部肿块的性质,是否随肌腱活动等。在屈伸手指过程中,如有弹响,多为弹响指或称为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当前臂旋转时,下桡尺关节发生弹响,多为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
3.腕关节及手部各关节活动度(图21)检查
1.腕关节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
伸;30°~60°掌屈:50°~60°桡侧倾斜:25°~30°尺侧倾斜:30°~40°
2.手指关节中立位为手指伸直。
掌指关节:伸为0°,屈可达90°近节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90°远节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
3.拇指中立位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
外展:可达40°屈曲:掌拇关节可达20°~50°,指间关节可达90°对掌:不易量出度数,注意拇指横越手掌之程度内收:伸直位可与食指桡侧并贴
4. 特殊检查
1.握拳尺偏试验(图22):患者握拳,拇指在其余四指之下,使腕关节做被动尺偏运动,引起桡骨茎突部疼痛为阳性。见于挠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2)桡侧伸腕肌腱摩擦试验:医生握住患肢前臂远端,手掌放在前臂挠侧背部,嘱患者主动做腕屈曲活动或握拳及放松的连续运动。如医生掌下有明显摩擦声则为阳性。见于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
3.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腕关节于中立位,并被动使之向尺侧偏斜井挤压,若下桡尺关节疼痛为阳性,见于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或尺骨茎突骨折。
下肢部物理诊断法
髋关节
1.望诊 站立位有无髓关节畸形、臀部肌肉萎缩、腰前凸代偿性增加、大腿皮肤皱折加深,下肢有无内收、外展或内外旋转畸形和下肢短缩或增长的改变;同时还要观察两侧髂嵴和两侧臀皱襞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行走时患肢能否持重,步态是否均匀、稳定,并描述步态的特点。2.触诊 髋关节肿胀,可触及其周围皮肤张力增高。髋关节脱位,可在异常部位触到股骨头或扪及股动脉搏动减弱。臀肌挛缩可在臀部触及紧张的束带。弹响髋可在粗隆处触及肌腱的弹跳,并出现弹响声。大粗隆处浅压痛伴有囊性肿块,多为大粗隆滑囊炎。
3.髋关节活动度检查 中立位为髋关节伸直,髌骨向上。
关节活动度(图23)如下:屈曲:130°~140°后伸:10°~15°外展:30°~45°内收:20°~30°内旋:40°~50°外旋:30°~40°4.特殊检查
1)单腿独立试验(图24):患者直立,背向医生,患肢屈髓屈膝上提,用健肢单独站立。正常时,骨盆向健侧倾斜,患侧臀皱襞向上提起,称为阴性。同法使患肢单独站立,如发现健侧骨盆及臀皱襞下降,即为阳性,见于髋关节病变或臀中、臀小肌麻痹。
2)望远镜试验: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医生一手握住小腿,沿身体纵轴向上推;另一手摸着同侧大粗隆,此触及有活塞样活动感,为阳性。见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尤以幼儿体征更为明显。
3)“4”字试验(图25):患者仰卧,嘱患肢屈髋屈膝并外旋髋关节,使其外踝置于健侧下肢膝关节上部,形如“4”字。若无法完成“4”字动作而髋部疼痛者,为髋关节病变。若能完成“4”动作时,医生一手压对侧的髂前上棘,另一手将患肢膝关节内侧向下压,如出现骶髂关节部疼痛,则为阳性。见于骶髂关节炎等骶髂部病变。图25
4)屈膝屈髋分腿试验:患者仰卧,双下肢屈曲外旋,两足底相对,医生两手分别置于膝做双膝分腿动作,出现股内侧疼痛,为阳性,提示内收肌痉挛。
5)足跟叩击试验: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医生以一手将患肢略作抬高,另一手沿体纵轴叩击其足跟,使髋部产生震痛,为阳性,见于髓部骨折、炎症或下肢骨折。
6)中立位试验: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用手平托患肢足跟,足呈外旋位为阳性,见于股骨颈骨折。
7)髂胫束挛缩试验(图26):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将健侧髓膝关节屈曲,抱于胸前;医生站在患者背后,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上方,使膝关节屈曲90°,患髓先屈曲后外展再伸直,此时医生除去外力使其自由坠落,如有髂胫束挛缩,则患肢可被动地维持在外展位,则为阳性,并可骼崎与大粗隆之间摸到挛缩的髂胫束。8)托马征(图27):患者平卧,健侧髓膝关节尽量屈曲,使大腿贴紧躯干,双手抱住膝关节,并使腰部贴于床面,如患髓不能完全伸直,或虽伸直但腰部出现前突,则托马征阳性,并应记录患髓关节屈曲角度。见于髓关节僵硬,腰椎结核或骼腰肌痉挛。
膝关节
1.望诊 比较两侧股四头肌,特别是观察股四头肌内侧头有无明显萎缩。当膝关节屈曲位,骸韧带两侧“膝眼”消失,表明关节有肿胀。站立时双腿并拢,两腿股骨内髁及双足内踝可以接触。若两内踝分离,即为膝外翻,又称“X”型腿;若两内髁分离,即为膝内翻,又称“O”型腿(图28)。膝内、外翻畸形,常见于佝偻病、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骨折、骨髓炎或软骨发育不良等引起,因骺板生长不对称所致。在站立时,膝关节呈明显的过伸状态,称为膝反屈或称为军刀腿(图29),常见于小儿麻痹后遗症。股骨内、外髁任何一侧见有局限肿大,伴浅静脉怒张,提示有肿瘤的可能性。2.触诊确定压痛的部位,对诊断膝关节疾患十分重要,膝部常见压痛点(如图30)示。若发现肿块(包括胭窝部),应检查其大小,硬度,深度,有无压痛与周围组织及膝关节活动的关系。膝关节周围触及滑膜增厚、变韧,提示慢性滑膜炎。在伸直膝关节时,将骸骨作上下或左右推移时,出现沙沙的摩擦音及痉痛,提示骸骨软化症。膝关节在运动时出现音调清脆的弹响同时伴有疼痛者,提示半月板损伤。
3.膝关节活动度检查 中立位为膝关节伸直。
膝关节活动度(图31)如下:
屈曲:120°~150°过伸:5°~10°内旋约:10°外旋约:20°4. 特殊检查
1)浮髌试验(图32):患者仰卧位,患肢伸直放松,医生一手虎口对着骸骨上缘,手掌压在骸上囊上,使关节积液集中在骸骨之下,另一手食指以垂直方向挤压髌骨,并迅速放开。如感觉髌骨浮动或有撞击股骨髁的感觉,即为阳性,提示膝关节内有积液。
2)髌骨摩擦试验:患者仰卧,患肢伸直放松,医生用一手按压住骸骨,并使其在股骨髁关节面上作上、下及左、右的移动,如有摩擦音或患者感觉疼痛,则为阳性。提示骸骨软化症。
3)麦氏(McMurray征)试验(图33):患者仰卧,医生一手握住患肢足部,另一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摸住膝关节内、外侧关节间隙,先使膝关节极度屈曲,然后将小腿内收,外旋,并逐渐伸直膝关节,此时内侧膝关节疼痛或有弹响,说明内侧半月板损伤。反之使小腿外展、内旋,逐渐伸直膝关节,如有外侧膝关节疼痛或弹响,说明外侧半月板损伤。
4)研磨试验(图34):此试验为鉴别侧副韧带损伤与半月板损伤的方法。患者俯卧位,下肢伸直,患膝屈曲90°,可请一助手将大腿固定不使转动,医生双手握住足踝沿小腿纵轴提起小腿,然后再内外旋转小腿,此时侧副韧带处于紧张状态,如有损伤,在旋转时会引起疼痛,提示侧副韧带损伤。另一方法是医生双手按压足部,并内外旋转小腿,若出现疼痛,提示半月板损伤。5)侧向挤压试验(图35):患者仰卧,伸直下肢,医生一手握住踝关节向外侧施加压力,另一手在膝关节作向内侧加压,使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承受外翻张力,如有疼痛或有侧方活动,则为阳性,提示内侧副韧带损伤。如作相反方向施加压力,使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承受内翻张力,此时有疼痛或侧方活动,提示外侧副韧带损伤。
6)过伸试验: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医生一手抬起小腿,另一手按压住膝部,使膝关节出现被动过伸运动,如有疼痛为阳性。可见于半月板前角损伤、股骨髁软骨损伤或脂肪垫肥厚、损伤等。
7)抽屉试验(图36):患者仰卧,屈膝90°,足平放于床上,医生可坐在患者的足部,以稳定其足,双手握住小腿上端作前拉后推的动作,如小腿上端能向前拉动,说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如小腿上端能向后推动测说明后交叉韧带损伤。

4、我不能跷二郎腿,双腿并齐蹲不下,两腿分开可以蹲下,屁股上有个窝窝,我是不是臀肌挛缩。

病情分析: 根据您所描述,得除外臀肌筋膜炎及骶髂关节炎造成的关节僵硬,年轻人还得除外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
意见建议:建议您到医院检查骨盆平片及抽血查HLA~B27进一步了解原因,平时应注意锻炼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功能锻炼。

5、不能翘二郎腿,双腿合拢很难下蹲,走姿很异常,冬天右胯骨有刺痛感且明显感觉双腿不一样长。是为什么,...

楼主,你这个情况和我以前很像,后来我确诊是臀肌挛缩症。你是不是也是从小身体不太好老感冒发烧经常打屁股针,如果是的话基本就可以肯定是这个病了。还有是不是屁股不饱满,有凹陷,而且凹陷里面硬硬的?还有从小就有人跟你说你走路、上楼梯、跑步很难看,像青蛙?体育课很费劲,跑不快跳不远,仰卧起坐要是有人压着膝盖让你膝盖动不了的话你就起不来,成绩很差很差?

原因是过去给我们打屁股针注射青霉素的时候,用了一种叫苯甲醇的溶剂,这种东西加了以后打屁股针就不疼,小孩就能忍受。但是这种东西会刺激小孩子的屁股肌肉,会引起发炎,时间长了就形成肌肉组织的挛缩,健康的肌肉萎缩了,形成了挛缩带,挛缩带回限制我们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形成一系列问题,比如八字脚,画圈圈走路,不能翘二郎腿,不能并膝下蹲,双下肢不等长等等。每个人轻重程度不一样,因此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病情从轻到重分为ABC三个型号。

需要治疗,不然年龄越大对我们骨骼和关节的伤害越大,你说的胯骨疼就是因为这个病造成你长期走路重心不正确,影响了骨骼和关节。出现疼痛说明你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赶紧治!!

治疗方法过去是开放式手术损伤大,现在是微创治疗,包括关节镜治疗和一些医生的专利技术,治疗原理是把挛缩带切开一部分,恢复到我们髋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这样一切形体上的怪动作就消失了,但是已经萎缩的肌肉无法再长出来,只能是通过术后功能锻炼靠其他部分的肌肉代偿,来维持我们身体重心和正常活动,但是一般术后恢复都是很好的,和正常人一样了。你可以在网上搜索“蛙女变车模”视频,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栏目,就是专门介绍这个病的,你可以看看。希望你早日摆脱这个困扰,和我一样!

6、髋关节弹响的原因有哪些?

髋关节弹响的原因一般分为:关节内侧因素、关节外侧因素和关节内因素。其中外侧因素较常见。

关节外侧弹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髂胫束的后缘或臀大肌肌腱部的前缘增厚,在髋关节作屈曲、内收、内旋活动时,增厚的组织在大粗隆部前后滑动而发出弹响,同时可见到和摸到一条粗而紧的纤维带在大粗隆上滑过。这种弹响往往是自发的出现,可以发展到走一步响一声的严重程度,但一般无疼痛,如出现疼痛,则常是并发大粗隆部滑囊炎的结果。

诱因:长时间的重复运动,常见于运动员、芭蕾舞演员等;长期肌内注射史、臀部外伤或劳损,可使臀肌组织痉挛或挛缩,可牵拉髂胫束过度紧张,使其与大转子更为贴近,反复摩擦损伤,最终使髂胫束后缘增厚,形成束状带而产生弹响。

关节内侧弹响主要涉及两个肌肉:髂腰肌和股直肌。

髂腰肌和股直肌作为跨髋关节的肌肉,因为损伤、挛缩、或者张力改变等因素都有可能改变肌肉正常收缩机制,引起受累肌肉与周围骨性结构产生摩擦导致髋关节前侧或内侧弹响。

诱因:病因机制尚不能确定有研究推测,骶髂关节紊乱、髂股韧带滑过股骨头、髂腰肌在小转子前内侧的骨性突起部位处受到摩擦,都可引起弹响。

关节内弹响的原因:

关节内弹响是一种病理性弹响,比较严重可能是由于髋关节脱位、撞击、关节唇撕裂、关节内游离体等原因造成可能会演变成更多的损伤,甚至关节坏死。如果你是这种弹响以及有以上问题,就要引起重视,寻求医生的帮助。

7、股骨头坏死早期的典型症状(有经验的医师进)

在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中,有膝盖疼的特征,还可能伴有臀部外侧放射性疼痛,且疼痛为渐行性,也就是说,逐渐增强,并有从阵痛向持续性疼痛转变的趋势。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很难在X光片上发现,所以,容易被忽略不见。hui!

与骶髂关节炎与臀肌挛缩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