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得了膝关节炎疾病吃什么食物好
如果是慢性期可以适当活动,生活上应注意的事项好多 指导意见: 避免关节负重劳累,减少再次伤害,局部应加强保暖,饮食上应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要物上建意佣 <寻 ※梏风※膏>
“在家里自己按摩前列腺,可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日前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很多患者这样说。前列腺按摩究竟能不能在家里自己做?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泌尿外科的主任医师张亚强认为,通过自我按摩前列腺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确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人人适用,如果盲目按摩,反而会加重病情。
张大夫解释,前列腺按摩疗法就是通过定期对前列腺按摩,来引流前列腺液,排出炎性物质而达到解除前列腺分泌液淤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炎症吸收和消退的一种辅助疗法。
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事儿,每周抽出时间去医院专门按摩,对很多患者来说,不太现实,于是一些患者就在家里进行自我按摩。实际上,对于前列腺体饱满、柔软、分泌物较多的患者,自我按摩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是,以下几种情况就不宜按摩:被怀疑为前列腺结核、肿瘤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期;前列腺萎缩或硬化患者。在自我按摩中,应该注意,发现前列腺触痛明显,囊性感增强,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而前列腺自我按摩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疗法。
张大夫介绍,按摩时,患者取下蹲位或侧向屈曲卧位,便后清洁肛门后,一只手食指戴上指套并以肥皂水润滑,伸入肛门,用食指的最末指节对着前列腺的直肠面,从外向内向下顺序对前列腺进行轻柔地按压,既先从腺体的两侧向中线各按压3~4次,再从中央沟自上而下向尿道外口挤压出前列腺液。每次按摩3~5分钟,以每次均有前列腺液从尿道排出为佳,按摩时一定要轻柔,每次按摩治疗至少间隔3天以上,一般每周按摩1~2次。按摩完毕后患者要立即排尿,可使存留于尿道的炎性分泌物随尿液排出。张大夫提醒患者,“按摩比较讲究力度和部位的准确性,如果这两项不到位,疗效显然会大打折扣
2、膝关节炎应该注意什么?
您好, 膝关节炎的话就是膝盖疼,您的症状应该注意不要太多的运动,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同时要注意不要给腿施加重力,不要长时间站长,要做好检查积极治疗。我的建议是膝关节炎还是应该做好检查积极治疗,对自己健康引起重视,除过以上说的几点不要,你还应该注意少量的活动膝关节,不能剧烈运动。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3、如何锻炼膝关节部位的肌肉,及如何保护膝关节?
1.尽量避免身体肥胖,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一旦身体超重,就要积极减肥,控制体重。
2.注意走路和劳动的姿势,不要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避免长时间下蹲,因为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工作时下蹲(如汽车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为低坐位(坐小板凳),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
3.走远路时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发生磨损。
4.参加体育锻炼时要做好准备活动,轻缓地舒展膝关节,让膝关节充分活动开以后再参加剧烈运动。练压腿时,不要猛然把腿抬得过高,防止过度牵拉膝关节。练太极拳时,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连续打好几套,以防膝关节负担过重发生损伤。
5.骑自行车时,要调好车座的高度,以坐在车座上两脚蹬在脚蹬上、两腿能伸直或稍微弯曲为宜,车座过高、过低或骑车上坡时用力蹬车,对膝关节都有不良的影响,应加以克服。
6.膝关节遇到寒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
7.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人,尽量少上下楼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
8.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人,既要避免膝关节过度疲劳,又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缩,这不仅能缓解关节疼痛,还能防止病情进展,不要认为只有休息不活动,才能保护好患病的膝关节。据研究,有膝关节炎的人,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既不增加膝关节的负重能力,又能让膝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锻炼。其次,仰卧起坐、俯卧撑、桥形拱身以及仰卧床上把两退抬起放下的反复练习、模仿蹬自行车,都是病人最好的运动。
9.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10.在治疗方面,膝关节一旦出现疼痛,就要积极治疗,采取热敷、理疗按摩等简易疗法,便可控制症状,如疼痛仍止不住,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痛、炎痛喜康、扶他林、布洛芬、芬必得等。同时外用一些止痛的喷剂及膏药。葡立胶囊(氨基葡萄糖)对这种病有一定的效果,需要长期服用方能见效。如果通过药物治疗仍不好转,而且影响行走及日常生活,可到大医院用关节镜技术治疗,也可做关节置换术,以恢复关节功能及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在早期,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减轻体重,改负重、跑跳运动为游泳、骑车活动。避免如爬山和爬楼梯等使疾病症状加重的运动。
加强股四头肌的肌力训练,稳定膝关节,改善关节的营养状况。
使用拐杖等,护膝及支具等对关节炎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下面6种运动有康复作用:
1.直抬腿练习:仰卧床上,伸直腿上抬离床约30度,坚持10秒,每10—20次为1组,训练至肌肉有酸胀感为止。也可以在小腿上绑缚适当重量的沙袋进行直抬腿训练。
2.静蹲练习:曲膝、髋关节,但不小于90度,作半蹲状,坚持3—5分钟,每2—3次为1组,每日2次。
3.等张、等速肌力训练:到医院或康复中心用特殊器械进行相应部位肌肉等张抗阻肌力训练。有条件时,可以进行等速肌力练习,可以更好更快地帮助恢复肌力。
4.关节活动度练习:由于骨性关节炎往往屈曲受限明显,所以屈曲训练很重要。取仰卧位,一侧下肢伸直,另一侧曲膝曲髋使大腿尽量靠近胸壁,然后交替练习另一侧下肢。也可以自己双手辅助屈曲膝及髋关节,增加关节活动度。
5.水中运动:水具有浮力,可以减轻体重对于关节的负荷,同时水具有阻力有利于肌肉的锻炼。建议进行水中步行训练及游泳。游泳同时也是一项极好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体质。
6.慢走:缓慢步行是一项简单实用的运动形式,有利于软骨的代谢及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4、膝盖老年退行性关节炎多运动好还是多休息好
你好,你描述的情况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可以进行理疗、热敷、推拿、按摩等物理治疗,平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剧烈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及时治疗关节损伤。
5、膝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膝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它的出现不会突然爆发,而是在长期的积累过程形成的,一般很多膝关节炎患者的病程都不止几天或者几个星期,这就意味着,膝关节炎对人体的伤害也不是一时的,而是长时间的,但由于生活很多人对膝关节炎的症状不了解,所以不能及时的接受治疗,从而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下面我们就请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的专家为我们讲解一下! 膝关节炎的症状有哪些?成都骨科医院专家为您说明 专家表示,膝关节炎的出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疼痛,特别是在天气或者气候有所变化的时候,疼痛也会跟着发生变化,下面我们就来对疼痛这个特点做具体的解释: 1、疼痛的特点:膝关节炎的疼痛,常常不知从何时开始,有时有好转,有时增重,夜间也会疼痛,夜间膝关节伸直时疼痛加重,走路时疼痛,甚至完全不能走路。尤其是下坡下楼梯时,疼痛加重。>>>膝关节疼痛是膝关节炎最明显的症状,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2、疼痛的部位:膝的内侧最多见,前侧也有,有时后侧也疼痛;外侧疼痛的比较少;自觉的部位与压疼的部位是一致的。 3、时轻时重:运动疼走路时疼痛,休息能够减轻;体位下蹲时疼痛加重,膝关节伸直时疼痛加重;大小便时不能下蹲,当站起时,疼痛加重,并感到膝关节内有咔嚓咔嚓的响声。 其实除了疼痛外,膝关节炎的症状还表现为关节肿胀,膝关节伸展不灵活,走路的时候容易出现“绞索”的现象,也就是指在行走的时候,膝关节突然像被什么卡住了一样,无法活动。 综上所述就是对“膝关节炎的症状”的介绍,膝关节是支撑人体活动的主要部位,一旦出现任何问题,生活和工作都无法再正常继续,所以专家提醒患者朋友们,为了自己幸福的生活,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6、双膝酸痛,久坐后不能站立,行走时疼痛更甚,如何治疗?谢谢!
可能是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炎由炎症、感染、创伤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严重者还可出现关节畸形及关节活动范围缩小等。然而,关节炎并不单是局部关节的问题,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广泛甚至是全身性的疾病,病程复杂多变,病机深奥莫测。因此,关节炎病人除了出现一些关节的局部症状外,还常伴随千变万化的其他症状,如发热、咽痛、乏力、肌肉酸痛、口眼干燥、面部红斑、复发性口腔溃疡、腹泻、尿路刺激症状等,有的甚至伴有肾炎、贫血、神经精神异常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发生,往往被病人忽视,但这些伴随症状都是医生诊断其他疾病的重要线索。如有许多关节炎病人常伴有各种皮肤病变,如面部蝶形红斑可提示红斑狼疮、皮肤银屑疹可提示银屑病性关节炎、眼眶周围水肿性紫红色斑可提示皮肌炎、皮肤增厚变硬可提示硬皮病、环形红斑可提示风湿热等。走出治疗的误区
目前有不少病人错误地认为关节炎只是单纯的关节发炎,关节疼痛时,吃几片止痛药就行了,并未意识到关节以外的全身变化,对关节炎的治疗存在着不少误区。
误区一只知关节疾病,不知全身危机。很多关节炎病人不了解关节背后隐藏的可能危机,因而延误就诊,以致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林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病人。他反复腰背部酸痛不适已有三年,自以为是腰肌劳损,服一些止痛药后疼痛有所好转,未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近一个月来感到弯腰、下蹲困难,才来医院风湿科就诊。检查发现,他的腰椎、胸廓活动已经受限,常规 X线片检查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晚期,双侧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已明显破坏,病人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给生活及工作带来不便,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还有不少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误以为这些症状是椎间盘突出或坐骨神经痛所致,没有及时就诊,从而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因此,对关节炎病人来说,要尽早明确诊断,并对症下药,合理治疗。当出现关节炎症状时需及时就诊,配合医生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X线检查等。这些检查对正确诊断疾病。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并指导治疗很有帮助。如果还伴有全身性症状,如发热、皮疹、胸闷、气急等,则更要引起警觉,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误区二胡乱用药,错失良机。有些病人将镇痛药作为治疗关节炎的法宝。殊不知,这些止痛药往往只能缓解疼痛症状,非但不能控制疾病的发展,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严重者早期即可出现骨关节的破坏。也有的病人同时服用几种止痛药,导致出现胃肠道、肝脏等副作用,甚至出现消化道溃疡和穿孔,危及生命。
对关节炎病人而言,要取得良好的疗效,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每一种关节炎的治疗都应有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单是用止痛药减轻疼痛,还必须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如氨甲蝶吟、柳氮磺胺吡啶、青霉胺等),并辅以其他综合疗法,才能控制疾病的发展,保护关节和肌肉功能,提高或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误区三不遵医嘱,治疗不规范。有些病人不按医嘱坚持服药,也没有定期到门诊随访,一旦症状有所缓解,就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我们知道,很多关节炎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关节炎等需要长期治疗,定期随访。医生一方面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了解病人有无药物副作用,一旦出现了副作用,可以及时处理,以免发生不良后果。因此,关节炎病人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定期随访。
由于关节炎病人的发病原因及机理不同,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也因人而异。根据现代医学的观点,对关节炎病人应该进行综合性治疗,包括饮食、教育、物理治疗、药物、锻炼、手术等多方面。我们还应大力普及风湿病学等基本知识,使病人了解疾病的病程及预后,理解治疗的意义,调动治疗的积极性,保持乐观的精神。
1,类风湿关节炎。首发“症状”多为对称性小关节疼痛、肿胀及晨僵。常伴有全身不适和乏力。一般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然后发展到慢性持续性对称性多个关节炎。常被累及的部位有双手腕、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其他关节如肘、肩、膝、踝、脚趾关节等也易被累及。
2,强直性脊柱炎。多在40岁以前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病人一般早期出现下腰部及臀部疼痛,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关节疼痛常始于下肢大关节如髋、膝、踝等,多为非对称性。骶髂关节病变是其突出的表现之一。
3,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的关节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发作隐匿,关节疼痛常累及膝、髋、脊柱及双手远端指间关节。具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起关节僵硬,锻炼后能改善的特点。
久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男性,以急性单关节炎症为主。发病前一般无症状,起病急骤,病人多有午夜足痛惊醒史,脚大拇趾(第一跖趾关节)是好发部位,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剧痛难忍。
中老年女性易患膝骨关节炎
门诊中,因膝关节疼痛来看医生的患者越来越多了,且以中老年女性为主。“我是不是得了风湿性关节炎?”“我的膝关节痛会不会变成类风湿关节炎?”“我活动膝关节时,为什么发出喀嚓、喀嚓的响声?”……虽然提出的问题不同,但看得出大家都为自己的膝关节疼痛而焦虑不安。
这些患者的症状大多相似:膝关节酸痛,活动不灵活;清晨起床或久坐后觉关节僵硬疼痛,稍稍活动才能行走;站立或行走过久又觉关节疼痛需坐下休息;上台阶费力,下台阶腿软;下蹲困难,有时需要扶持才能站起;膝关节伸屈活动时会听到“喀嚓,喀嚓”的摩擦音;活动过度膝关节会肿胀疼痛加剧。如果做膝关节 X线摄片检查,报告往往显示“骨间隙变狭窄,有骨赘形成(或有骨质增生)”,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骨刺”了。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摄片结果,医生会做出 “膝骨关节炎”的论断。
膝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致软骨丢失、破坏,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反应的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女性45岁以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关节软骨代谢减弱,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长期慢性关节劳损、膝关节负荷加重是引起该病的又一病因,而需经常站立、行走的职业如纺织工、售货员等,多为女性,加上中年女性特别在绝经后大都发胖。因此,膝骨关节炎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多于男性且发病年龄比男性早。近年来,膝骨关节炎发病率在退休后热衷于体育锻炼的女性中有所增加,这可能与过度的膝关节活动有关。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是从补肝肾入手。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肝肾同源,筋骨相连。肾精盛,骨髓充,可供骨之营养使骨坚实;肝藏血,供给筋骨活动所需血液使之屈伸灵活。女子中年以后肝肾精血逐渐虚弱,绝经以后肝肾功能更衰,筋骨失养。笔者在临床上以补月于养血柔筋为法。自拟补肝养血柔筋汤治疗女性膝骨关节炎:取当归、川芎、白芍、鸡血藤、杜仲、续断、牛膝等诸药合用,以养血柔筋,强筋壮骨,舒筋活络止痛。补肝养血柔筋为治疗该病之本,再根据症状加减,如疼痛甚、遇冷加重者,加附子、乌头、细辛等;遇热加重者加白花蛇舌草、忍冬藤、虎杖等;关节肿胀者加防己、蜂房、炒山甲等。水煎服,日一剂,三星期为一疗程,一两个疗程后大都取得满意效果。
中年女性平时可服用一些补肾养肝的中成药如滋补肝肾丸、益肾坚骨丸等,对膝骨关节炎的防治有益。局部理疗或敷一些具有活血祛风止痛作用的膏药,对缓解疼痛有一定帮助。
有些人患了膝骨关节炎后担心今后会残废,以为必须锻炼才能保持关节功能;有人认为得这病是因为年纪大了活动减少造成的,只要多活动就能减轻疼痛,越蒲越要活动。于是,他们忍着疼痛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活动膝关节,甚至长途步行1—2小时或去登山、跑步。还有人利用健身器材达到强化膝关节运动的目的。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因为过度的活动使关节软骨磨损加重,可诱发滑膜充血引起关节积液。上下台阶、跑步都使关节受力加大,这种锻炼只能使关节疼痛加重。即使是那些本无关节疼痛,仅有X线摄片发现“骨刺”的患者,这样锻炼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关节疼痛甚至关节积液。因此患了膝骨关节炎需要休息,当然不能走极端,因为完全休息不动,肌肉会因废用而萎缩。应适当运动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及肌力。
正确的做法
多晒太阳,注意防寒湿,保暖,使膝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疼痛缓解后,每日平地慢走一两次,每次20—30分钟。尽量减少上下台阶、跑步等使膝关节负重的运动,避免、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不得已上下台阶时最好扶楼梯或手杖。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更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抖晃膝关节等运动。锻炼股四头肌功能,让股四头肌强壮有力,可减轻膝关节疼痛。适合于中老年人的具体锻炼方法是:坐位或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肌肉,足向头部背屈,同时绷紧小腿肌肉,每次坚持三四秒,每分钟做10次,连续做三四分钟。每天可做三四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