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猪体内带链球菌怎么治疗
肝肾无忧吧,分解母猪体内各种毒素,排出体外。
球形或卵圆形,专直径0.6~1.0um,多数呈链属状排列,短者4~8个细菌组成,长者有20~30个细菌组成。链的长短与菌种及生长环境有关,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链状排列比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的链长。
2、猪链球菌病如何治疗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症状的总称,主要由猪2型链球菌引起,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在7~10月份易大面积发生。多发生在哺乳仔猪和育成猪,体温升至41~43℃,食欲减少至废绝来,便秘,有的后期拉稀,咳嗽,呼吸困难。有的出现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大。有的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兴奋、转圈。有的倒地侧卧,四肢划动,叫声嘶哑,最后因衰竭死亡。
预防可接种链球菌灭活自菌苗或弱毒菌苗。治疗时可肌肉注射青霉素类抗生素,对体温升高者,可注射安乃近注射液或安痛定注射液,每日2次,至体温正常,或采用青霉素+庆大霉素、zd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治疗。可选用当地流行的血清型菌株作为制苗菌株制备疫苗,在仔猪出生42小时后注射。
3、母猪得了链球菌,是关节炎型的
用磺胺间甲氧效果不错
4、母猪有链球菌感染生育会传染给小猪吗?
猪链球菌有强传染性,不但会传染给小猪,还有可能传染给人的。
猪链球菌是具有荚膜的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可根据其细胞壁抗原成分将其大致归类为兰氏分群(Lancefieldgroup D)D群链球菌。根据其荚膜抗原(CPS)的不同,猪链球菌被分为35(1~34型,1/2型)种血清型,其中1,2,7,9型是猪的致病菌。猪链球菌的定植部位为猪的上呼吸道,尤其是扁桃体和鼻腔。部分血清型的猪链球菌具有致病性,主要通过伤口感染。
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和消化道。猪在各种动物中易感性较高。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但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猪。病猪、I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当健康猪群引入带菌猪后,由于互相接触,病菌可通过口、鼻、皮肤伤口而传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1月发病较多,多发于养猪密集地区,呈地方性流行。有皮肤损伤、蹄底磨损、去势、脐带感染等外伤病史的猪易发生该病,潜伏期1~3天或稍长,哺乳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中猪次之,大猪较少。在人的感染中,猪链球菌常导致化脓性脑炎,除此之外,心内膜炎、蜂窝组织炎、腹膜炎、横纹肌溶解、关节炎、肺炎、葡萄膜炎和眼内炎等病例也见报道。
预防措施
做好消毒、清除传染源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污染的用具和环境用3%来苏儿液等消毒液彻底消毒。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胴体,经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
保持环境卫生、消除感染因素经常打扫猪圈内外卫生,防止猪圈和饲槽上有尖锐物体刺伤猪体。新生的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酊消毒。
做好菌苗预防接种 由于猪链球菌血清型较多,不同菌苗对不同血清型猪链球菌感染无交叉保护力或交叉保护力较小。预防用疫苗最好选择相同血清型菌苗。菌苗最好用弱毒活菌苗,因为细胞免疫在抵抗猪链球菌感染中发挥着很大作用。
药物预防猪场或周围发生本病后,如果暂时买不到菌苗,可用药物添加于饲料中用于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生。
人员防护猪链球菌病感染人主要通过接触病死猪。生猪饲养人员和屠宰加工人员是本病易感人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要多注意个人防护,有外伤时应尽量避免接触病猪,发现病猪要及时通知兽医诊疗。屠宰加工人员在屠宰生猪时,应防止个人受伤。一旦受伤应立即处理伤口,经清洗消毒后,使用抗菌素预防治疗。注意不食用病死猪,购买的猪肉在分割时,应使用生熟分开案板,并充分煮熟后食用。
5、妊娠母猪:怀孕母猪还有几天出仔猪能打链球菌疫苗吗
不可以注射了,一般产前一个月肌注链球菌。小猪出生后15天肌注,现在这个情况可以注射活力健,八联血清抗体,防治八大病毒,孕期不受影响,用后小猪的抵抗力也会提高
6、母猪链球菌传染小猪吗
猪链球菌有强传染性,不但会传染给小猪,还有可能传染给人的。
猪链球菌是具有荚膜的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可根据其细胞壁抗原成分将其大致归类为兰氏分群(Lancefieldgroup D)D群链球菌。根据其荚膜抗原(CPS)的不同,猪链球菌被分为35(1~34型,1/2型)种血清型,其中1,2,7,9型是猪的致病菌。猪链球菌的定植部位为猪的上呼吸道,尤其是扁桃体和鼻腔。部分血清型的猪链球菌具有致病性,主要通过伤口感染。
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和消化道。猪在各种动物中易感性较高。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但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猪。病猪、I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当健康猪群引入带菌猪后,由于互相接触,病菌可通过口、鼻、皮肤伤口而传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1月发病较多,多发于养猪密集地区,呈地方性流行。有皮肤损伤、蹄底磨损、去势、脐带感染等外伤病史的猪易发生该病,潜伏期1~3天或稍长,哺乳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中猪次之,大猪较少。在人的感染中,猪链球菌常导致化脓性脑炎,除此之外,心内膜炎、蜂窝组织炎、腹膜炎、横纹肌溶解、关节炎、肺炎、葡萄膜炎和眼内炎等病例也见报道。
预防措施
做好消毒、清除传染源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污染的用具和环境用3%来苏儿液等消毒液彻底消毒。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胴体,经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
保持环境卫生、消除感染因素经常打扫猪圈内外卫生,防止猪圈和饲槽上有尖锐物体刺伤猪体。新生的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酊消毒。
做好菌苗预防接种 由于猪链球菌血清型较多,不同菌苗对不同血清型猪链球菌感染无交叉保护力或交叉保护力较小。预防用疫苗最好选择相同血清型菌苗。菌苗最好用弱毒活菌苗,因为细胞免疫在抵抗猪链球菌感染中发挥着很大作用。
药物预防猪场或周围发生本病后,如果暂时买不到菌苗,可用药物添加于饲料中用于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生。
人员防护猪链球菌病感染人主要通过接触病死猪。生猪饲养人员和屠宰加工人员是本病易感人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要多注意个人防护,有外伤时应尽量避免接触病猪,发现病猪要及时通知兽医诊疗。屠宰加工人员在屠宰生猪时,应防止个人受伤。一旦受伤应立即处理伤口,经清洗消毒后,使用抗菌素预防治疗。注意不食用病死猪,购买的猪肉在分割时,应使用生熟分开案板,并充分煮熟后食用。
7、猪后腿站不起来是怎么回事?
猪站不起来有几种情况:
一、不会站
猪只出现不会站立的情况是由引发脑炎的疾病引起的,比如乙脑,伪狂犬,脑炎链球菌,猪水肿病,副猪嗜血杆菌。
1、如果母猪感染乙脑,伪狂犬,多发于哺乳期的仔猪,病猪侧卧,无食欲,发生此种症状的猪只无治疗价值,只能加强疫苗防疫来避免此类病症的发生。
2、脑炎型链球菌,副伤寒,副猪,水肿是细菌性疾病,有典型的神经症状,病猪发热,划水游泳状,不食,可使用甘露醇降低大脑内压,发病早期使用头孢或磺胺,必要时配合地塞米松,治疗效果较好;发病中晚期治愈率较低。
3、脊椎问题,后肢麻痹,后腿无力,只是前腿拖着走,强行扶起来,一松就又坐下了,有食欲,饲料放在嘴边能采食,这是脊椎问题。可以给B族维生素和兴奋神经的药物治疗。
二、不敢站
链球菌,副猪,猪丹毒,口蹄疫都会引起猪只站立时的疼痛,导致猪不敢站。
1、链球菌、副猪引起的关节炎,有患处肿胀,发热,可以穿刺来判断,一般情况下,脓液是链球菌,黄色水状是副猪,链球菌,丹毒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用药效果快,副猪治疗效果较差,因为散发,血清类型较多,可用头孢加喹诺酮类治疗。
2、口蹄疫,母猪蹄裂,会导致猪蹄部受伤,打青霉素和氟尼辛葡甲胺,地面垫上土或草木灰,防止地面打滑,一般过几天就会恢复健康。
3、腰椎轻微受伤,强行拉起,可以走两步,可打抗生素和氟尼辛葡甲胺,要驱赶运动,如果不运动,可能导致瘫痪。
4、人肚子痛知道用手按着肚子,猪肚子痛就会趴在地上,四蹄收于体下,出现这种体征,可能是猪消化系统的疾病,可按肠胃疾病治疗。
三、想站却站不起来
在养殖现场有时会遇到一些想站却站不起来的猪只,将其强行拉起时可以站立,但是四肢发抖,而这样的猪是由于钙磷比例失调造成的,需要补钙补磷,同时需补充维生素。
拓展资料:
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分析集中常见的会引起猪站不起来的病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母猪产后瘫痪
如果你家母猪刚生产完,在哺乳期时瘫痪不起,那很可能就是患了产后瘫痪。一般来说母猪日粮中含有较少的钙、磷,或者二者搭配比例不当是造成母猪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
治疗:如果患病母猪症状较轻,主要是后肢出现跛行,可及时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品质优良的骨粉和钙片,并坚持每天进行1~2小时的驱赶运动,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
如果患病母猪症状较重,可静脉注射100mL~150mL10%葡萄糖注射液、40mL~60mL10%氯化钙注射液,注意确保氯化钙注入到静脉内,不允许漏至皮下,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也可静脉注射添加有适量维生素C和10mL20%安钠咖的5%葡萄糖注射液。
2、仔猪八字腿
生产中表现为仔猪出生后即后肢劈叉,呈犬坐状,行走困难;少数表现为前后肢都趴地,根本无法站立。一般认为是母猪体内霉菌毒素蓄积,或者妊娠母猪饲料中硒、蛋氨酸、维生素E和胆碱不足。
治疗:首先通过人工单独护理保证其初乳的摄入,吃奶困难的可人工挤奶20mL喂给,吃足初乳后,先把两后腿用胶带拉到正常腿距固定,然后用细绳一端系牢仔猪尾巴,另一端打活结栓在产床钢管上,目的是强行让仔猪后肢站立着地,防止其坐下。这样就防止了被母猪压死。母猪喂奶时及时将活结打开,护理其吃奶,一般2天左右便可成功。对于前后肢都是八字腿和弱小八字腿仔猪无治疗价值,应及早淘汰。
3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一般是在7到10月份高温潮湿季节易发。其中关节炎型链球菌病表现一肢或多肢的关节肿胀、疼痛、跛行,甚至不能站立。
治疗:青霉素4万单位/kg,肌内注射,每日2~3次,连用3~5天;或头孢噻呋钠,10~20mg/kg,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或用大剂量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肌内注射,连用3~5天。
除此之外还可使用中药治疗,处方:蒲公英25g,紫花地丁20g,金银花20g。用法:水煎去渣,拌料饲喂,每日2次,连服2~3天。
8、母猪进入产期生链球菌可用药吗
畜主曾多次copy使用过多种药物对病猪进行治疗,但疗效不稳定,后来采取了下列方法效果较好。上午用0.2%~0.4%宫炎清500 ml冲洗子宫、阴道,下午子宫内注射大剂量的新霉素5—10 g,连用4—5 d。子宫内给药最好于母猪发情时或注射雌激素后,因子宫口张开,此时药物易注入子宫内,效果较好。对猪场公、母猪用链球菌弱毒苗(ZT- )免疫预防,20~30d后再加强免疫1次。配种最好采用人工受精。每2~3 d用消毒剂对猪舍、母猪体表、阴f-JN围喷雾消毒。
根据该场发病情况、症状和试验室检查,确诊该场母猪患的是子宫炎型链球菌病,是C型兽疫链球菌引起。该场母猪配种一直采用公、母自然交配的办法,因此,公 猪在传播本病上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重要途径,是链球菌通过阴门传人子宫内而引发感染。发生本病应多方面采取措施。链球菌弱毒苗接种,以提高其免疫力是 关键。猪舍猪体表消毒、子宫冲洗和子宫内给药相结合,还得采用人工受精等措施才能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链球菌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定期分离本菌株做药 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也是提高疗效的另一种方法。
9、猪链球菌病用什么药治疗
本病急性病例,必须早期用药,药量要足,拖延时间或药量不足,或用药时间短,则疗效不佳或转为慢性。
链霉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40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氯霉素40千克的猪,用量为1.2克。每日二次肌肉注射。
新霉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为250毫克。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
卡那霉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为60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
四环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为2.0克。分2~3次内服。
先锋霉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为4克,分2次肌肉注射。
脓肿应切开排脓,用2%的洗必泰溶液冲洗,再涂碘酊或撒碘仿磺胺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