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痛风急性发作时可以贴伤湿膏药、搽风油精吗?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关节局部以炎症为主,突出表现为红、肿、热、痛,因此有些患者常常在患处敷贴伤湿止痛膏、麝香膏之类的膏药,或涂搽风油精、红花油、正骨水之类,这种作法是不妥的。伤湿止痛膏及风油精等外用膏药及搽剂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并可使局部充血加重,所以在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使用这类药物。如果局部有痛风石形成,则更不能敷贴此类药物,以免引起局部痛风石破溃。在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时,局部不宜用冷敷或热敷治疗。冷敷虽然可以暂时使局部疼痛减轻,但在冷刺激下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不利于炎症的吸收与消散。此外,冷敷后局部皮肤温度降低,容易导致尿酸进一步沉积在皮下,使局部炎症反而加重。热敷可使病变部位充血与水肿加重,不但达不到止痛的目的,有时反而使疼痛加剧。因此,冷敷或热敷皆不可取。
2、痛风的表现
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3]。临床表现如下: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可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炎。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
2.间歇发作期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状趋于不典型。少数患者无间歇期,初次发病后呈慢性关节炎表现。
3.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是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皮下、关节滑膜、软骨、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果。皮下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见于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及鹰嘴、跟腱和髌骨滑囊等部位。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皮下痛风石常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并存。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继发退行性改变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4.肾脏病变
(1)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盐晶体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结石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在泌尿系统沉积并形成结石。在痛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现于痛风关节炎发生之前。结石较小者呈砂砾状随尿排出,可无症状;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肾盂扩张和积水等。
(3)急性尿酸性肾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骤升高,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晶体。多由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即肿瘤溶解综合征)等继发原因引起。
3、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药物治疗:(1)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效药物。(2)非甾体抗炎药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罗非昔布等,选择其中一种。(3)糖皮质激素 起效快、缓解率高。间歇期和慢性期药物治疗:(1)排尿酸药:苯溴马隆、丙磺舒、磺吡酮等;(2)抑制尿酸生成药物:主要有别嘌醇。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药物,切勿自行乱服用。
痛风病人饮食要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的内脏、鱼虾类、海蟹类等海味、肉类、豆制品母等),严禁饮酒,适当运动,多饮水,增加尿酸排泄。
4、痛风有哪些症状?
痛风的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前没有任何先兆,通常是轻度外伤、暴饮暴食、高嘌呤饮食或者过度饮酒、手术、疲劳、感染等,可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常见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或多关节疼痛,通常是首发症状,疼痛进行性加重,呈剧痛。体征类似于急性感染,有局部发热、发红、肿胀和明显的触痛,局部皮肤紧张、发热、发亮,外观呈暗红色或者紫红色。大趾的跖趾关节累及最常见,足弓、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也是常见的发病部位。全身表现可以出现发热、心悸、寒颤、白细胞增多等。开始几次发作,通常只累及一个关节,一般持续数日,后来可以同时或相继侵犯多个关节,若未经治疗,可以持续数周。
5、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不宜理疗?
(1)急性期不宜理疗。痛风性关节炎在急性发作时,局部红肿十分明显,组织的炎性反应也很剧烈,不适宜再接受外界的刺激性治疗。理疗、按摩、推拿、针灸等均可使局部的血流量增加及温度略升,因而可加重充血的程度。针灸及推拿还可使局部的炎性疼痛更加严重。所以,在急性发作时是不宜施行理疗、推拿、按摩或针灸的。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以考虑进行理疗、推拿、针灸等,以协助关节功能的改善,对肌肉也有良好的作用。
(2)急性期不宜外敷药物。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突出的表现是红、肿、热、痛,关节止痛膏等外用膏药,风湿油、正骨水等外用涂剂,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充血加重,所以在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使用。如果局部已有痛风石生成,则更不宜敷贴此类药物,以免引起痛风石局部皮肤破溃。
(3)冷、热敷均不宜。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局部同样不宜用冷敷或热敷的方法。冷敷虽然可以暂时使局部的疼痛减轻,但在冷刺激下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不利于炎症的吸收与消散。此外,冷敷后局部皮肤温度降低,容易导致尿酸进一步沉积在皮下,使局部炎症反而加重。热敷可使病变部位充血与水肿加重。不能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6、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局部应如何处理?
1.痛风性关节炎在急性发作时,局部红肿十分明显,组织的炎性反应 也很剧烈,不宜作理疗、按摩、及针灸治疗.2.也不宜使用伤湿止痛膏、虎骨膏及涂擦风湿油、正骨水之类.如果 局部有痛风石,则更不宜敷贴此类药物,以免引起痛风石局部皮肤 破溃.3.也不宜用冷敷或热敷.4.最简易安全的方法是将患肢抬高,尽量减少搬动,卧床休息,并立 即服用秋水仙碱. 母亲画的牡丹点击放大图片
7、有哪些因素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许多因素均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从临床资料统计看,大约40%-50%的病人均可发现导致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疲劳与高嘌呤饮食是最为常见的诱因。临床上,有的是在边疆加班加点干活,或长途出差,或搬迁新居等情况下因疲劳过度而发病;有的则是在饱食大量鱼、肉类食物后发病。其它常见的诱因包括饮酒、受凉、关节局部劳损或扭伤、过度运动(如长跑、游泳、踢足球等)、精神紧张、呼吸道感染等。少数病人因房事过度而诱发关节炎急性发作。平时用药物能有效控制血尿酸而长期无关节炎发作的病夫,在停止服药手也可引起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有的病人往往可发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诱因同时存在,如饮酒加进食多量的鱼、肉类;疲劳加受凉;精神刺激加饮酒;运动过度加关节劳损或扭伤等。也有为数不少的痛风病人找不到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
8、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一定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吗?
如果关节附近有痛风结节破溃,同时伴有急性关节炎发作,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细菌感染,可以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关节周围的痛风结节破溃后发生了化脓性细菌感染,也会引起关节周围红肿与疼痛,而不一定属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此时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而无须使用秋水仙碱。1.痛风患者伴有发热及细菌感染,如果只有关节及痛风结节而确实无肾脏病变时,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正常,则抗生素的选择及使用剂量与一般患者基本相同。2.但一些痛风患者往往存在潜在性肾脏病变,临床无明显症状体征,因此痛风患者在选择抗生素时应尽量使用无肾毒性的抗生素制剂,如青霉素类、红霉素、螺旋霉素、林可霉素、麦迪霉素、头孢菌素类、磷霉素、黄连素等。3.呋喃类如呋喃坦丁、呋喃唑酮,喹诺酮类如吡哌酸、氟哌酸、氟嗪酸等抗菌药,对肾脏毒性较轻微,一般不属禁忌,但对肾功能有减退的痛风患者宜慎用。4.一些对肾脏有损害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及先锋霉素工、Ⅱ号等,以不用为妥。5.痛风患者发热有些根本与细菌无关,在没有确切把握和经验的情况下,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9、痛风急性发作时可以贴伤湿膏药、搽风油精吗?
痛风性关节抄炎急性袭发作时,关节局部以炎症为主,突出表现为红、肿、热、痛,因此有些患者常常在患处敷贴伤湿止痛膏、麝香膏之类的膏药,或涂搽风油精、红花油、正骨水之类,这种作法是不妥的。伤湿止痛膏及风油精等外用膏药及搽剂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并可使局部充血加重,所以在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使用这类药物。如果局部有痛风石形成,则更不能敷贴此类药物,以免引起局部痛风石破溃。
在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时,局部不宜用冷敷或热敷治疗。冷敷虽然可以暂时使局部疼痛减轻,但在冷刺激下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不利于炎症的吸收与消散。此外,冷敷后局部皮肤温度降低,容易导致尿酸进一步沉积在皮下,使局部炎症反而加重。热敷可使病变部位充血与水肿加重,不但达不到止痛的目的,有时反而使疼痛加剧。因此,冷敷或热敷皆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