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右膝骨性关节炎病程

右膝骨性关节炎病程

发布时间:2020-11-02 08:27:15

1、痛风病程分哪几个阶段?

分五个阶段,一.无症状高尿酸时期;二.急性发作期;三.间歇发作期;四.慢性痛风时病变期,五.贤脏病变时期,进入到第四期就晚了,别再耽误。

2、胳膊肘疼 怎么办,吉林长春到邱颈椎怎么联系?

到地图上搜索吧。这类病经过治疗会使病情得到缓解,但是时间一长总是容易发生反复颈椎病这其实跟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平时要多多注意哦

3、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程一般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1)进展型(progressive disease):约占病人总数的65%-70%。急性或慢性起病,没有明显的自发缓解期,适当的治疗后病情可暂时好转,但停药后或遇有外界诱发因素时可导致复发。病人需要长期持续治疗。疾病最终的结局为丧失活动能力。这是一种骨关节被破坏的过程,病情与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湿度增加伴气压下降或温度增加伴气压增加,可使病情恶化,持续干燥和适宜的气温有助于病情缓解。

(2)间歇性病程(intermittent course):占病人总数的15%-20%。起病较为缓和,通常少数关节受累,可以自行缓解,病情缓解时无需持续治疗。复发时受累关节数可能增多。整个病程中,病情缓解期往往长于活动期。

(3)长期临床缓解(long clinical remissions):占病人总数的10%左右,比较少见。文献报告 250例RA病人中,10%的患者表现为长期缓解,平均缓解期为22年。这一类型的患者多呈急性起病,并伴有显著的关节痛及炎症,须与感染性关节炎症相鉴别。在临床缓解期中,血沉等反应活动性的指标常常仍显示异常。

4、痛风病程的分期有哪些?

痛风zd是终身性疾病,它的病情发展全过程可以分为四期。

(1)高尿酸血症。又称痛风前期,在这一期患者可无痛风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血尿酸升高。大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仅有化学上的异常,并且可能终身未能找到原因,称之为特发性高尿酸血症。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突出的症状是关节突然红、肿、痛、热,有时伴有全身不适、发热、寒战。大多数痛内风病患者的最初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初次发作的平均年龄为40岁,该病是40岁以上男性中最常见的关节炎。关节炎表现为发作与缓解交替。

(3)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造成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与功能障碍;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出现皮下痛风石,也可有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肾功能可正常或轻度减退。

(4)痛风晚期。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皮下痛风石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可以破溃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有所发展,肾功能明显减退,可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以上各期为典型痛风的临床经过,这一过程可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并容不是每一个痛风病患者都要经过这样的病变全过程。

5、类风湿关节炎为什么被评价为不死的癌症,没有办法治吗?

类风湿关节炎并不是不死的癌症,是可以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小关节受累为主、对称性、持续性、进行性关节炎。多见于女性,在我国患病率为0.32%~0.36%。

基本病理改变:滑膜炎

临床表现

要点:

近端指间、掌指、腕、膝和足趾关节受累最为多见可有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受累,髋关节受累少见关节呈对称性肿胀、压痛伴晨僵常见关节畸形是腕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表现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关节周围或内脏的类风湿结节,并可有心、肺、眼、肾、周围神经等病变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出现在20%~30%的病人。浅表结节多位于肘鹰嘴附近、枕、跟腱等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的皮下。结节呈对称分布,质硬无压痛,大小不一,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其出现提示病情活动。深部结节可出现在肺部。通常侵犯的关节

诊断要点

根据关节功能分类,帮助医师进行临床诊断。

1、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要点

2 、最新的RA分类标准

实验检查:

活动期有轻至中度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有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IgG、IgM、IgA可升高补体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60%~80%患者有高水平RF其他自身抗体,如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等对RA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3、X线检查

Ⅰ期: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影,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软骨下囊样破坏,骨侵蚀改变;

Ⅲ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脱位;

IV期: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疾病初应摄包括腕关节的双手相,双足相,胸片或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相X线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轻度骨质疏松,继之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破坏,关节脱位或融合根据关节破坏程度将X线改变分为Ⅳ期 

4、我国早期RA分类标准

标准诞生至今,已被证实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在患者病程<3个月的时候,有16.1%的患者可能被误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风湿病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早期RA分类标准,如下表所示,对RA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5、活动性判断

疲劳的严重性晨僵持续的时间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程度关节压痛和肿胀的关节数关节功能限制程度急性炎症指标血沉或C反应蛋白

6、缓解标准

符合五条或五条以上并至少连续2个月者为临床缓解:

晨僵时间低于15分钟无疲劳感无关节痛活动时无关节痛或关节无压痛无关节或腱鞘肿胀血沉(魏氏法)女性小于30mm/小时,男性小于20mm/小时。常规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通过抑制环氧酶的作用,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产生抗炎止痛作用,不能更改病程和预防关节破坏。具有抗炎、止痛、退热、消肿作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昔布类)与传统的NSAIDs比,能明显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肾脏、外周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肝损害等剂型、剂量个体化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NSAIDs同时服用, 只有在一种NSAIDs足量使用1~2周后无效才更改为另一种不能更改病程和预防关节破坏

注意事项:剂量个体化,只有在一种NSAIDs足量使用1~2周后无效才更改为另一种,不宜同时服用两种NSAIDs。老年人宜选用半衰期短的NSAIDs。

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NMARDs)

具有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较NSAIDs发挥作用慢,明显改善需1~6个月,为慢性药。首选药为甲氨蝶呤,如患者不能耐受,可改为氟米特或其它DMARDs。

3、糖皮质激素(GC)

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强的松30~40mg每日,症状控制后递减,以每日10mg维持,以后逐渐停用,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治疗原则:不需要大剂量时用小剂量,能短期使用时不长期使用

4、植物制剂

雷公藤青藤碱白芍总甙

5、其他治疗

生物制剂TNF-α单克隆抗体(infliximb)/人可溶性TNF受体融合蛋白(Etanercept)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

6、类风湿治疗中,如何避开激素带来的“陷阱”,你知道吗?

对于长期服用激素的副作用,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慢性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并不陌生。发胖、骨破坏、关节酸痛和激素导致的月经不调等,都是服用激素可能出现的情况。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用来治标的非甾体抗炎药、用来治本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以及激素。

激素类药物既然对人体有这么多坏处,

为什么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还要用这种药物?

激素类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什么治疗作用?

如果出现相关服用激素的副作用,该如何处理或避免呢?

激素药物用于抗炎治疗

什么是激素药物?激素药物是总称,主要分为两大类:

氨基酸、肽、蛋白质类;甾体(类固醇)类。

通常大家所说的激素药物,是指甾体激素。所谓甾体激素,是一种能够人工合成我们身体中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物,又被称为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药或者类固醇激素。主要包括性激素(男性激素和女性激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糖皮质激素。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用的激素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属于甾体激素类。通常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还需要用上非甾体抗炎药,既然都是抗炎,其中有什么区别或者关联呢?

当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并不活跃时,用非甾体抗炎药就可以控制炎症;当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症状严重时,单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无法控制炎症,需要用具有强大抗炎作用的激素迅速改善关节肿痛和全身症状。

激素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效激素、中效激素和长效激素;类固醇药物中根据药效的快慢,有从缓和作用到急剧作用的各种类型。其中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是药效比较稳定的泼尼松、地塞米松、肾上腺皮激素等。

通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大多使用中效激素,比如泼尼龙、甲泼尼龙、泼尼松龙等,这些药物也可以在关节腔内注射。


一般来说,使用小剂量激素(相当于泼尼松≤7.5毫克/天)可以减轻炎症并能延缓关节的侵蚀破坏;当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血管炎、高热及严重关节肿痛等情况时,可短效使用较大剂量的激素。

激素药物的常用方法

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量,多是根据病程、严重程度、全身情况和预后来决定,而不是根据年龄大小和体重决定用量。其常用的用法包括:

关节内注射

急性炎症:分次给药,开始量由病情轻重而定,每日服小剂量激素,分2~4次服完。当关节炎症、体温基本消退后,一般用药3~6周后,开始减少原量的1/4,以后每隔5~7天递减原量的1/2,以至减到维持量(约为原量的1/8-1/4),长期用药6个月至2年。维持量最好改在每日早上8~9时1次服用,若早上1次服药不能控制关节疼痛达24小时,可改为早上8时和下午4时各服1次。

7、风湿和类风湿有什么区别?

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是完全两个概念,很多医生及患者会把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混为一谈,我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首先,风湿性关节炎严格上狭义的说是因为链球菌感染造成的关节的受累。它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的环形红斑,舞蹈症,皮下结节,查抗O升高,主要是因为链球菌感染。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抗生素的应用,最近五至十年,我们中东部的确很少见到风湿性关节。只有在部分偏远的山区,仍有少部分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而广义上的风湿性关节炎这包括了十几种关节炎,比如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他们都属于风湿性关节炎的范畴。所以说很多医生给患者诊断风湿性关节炎,这不是很规范,而应该明确具体是哪一种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关节炎,他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主要表现为侵蚀性滑膜炎,二,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的小关节肿胀,疼痛,一手的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受累为主,可有腕,肘,肩,膝,踝等其他的关节受累。而查血可以看到类风湿因子及CCP抗体的阳性,部分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肺脏,血液系统等其他内脏器官。
所以说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是完全两种概念,大家不要把两者混淆。
类风湿互助app这里有最全面的类风湿知识讲解和全国各地的类风湿病友。

与右膝骨性关节炎病程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