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关节炎可吃棕子吗

关节炎可吃棕子吗

发布时间:2020-11-02 04:34:26

1、三高人群可以吃粽子吗

食粽忌凉 “三高”人群可食白粽。
粽有咸甜、荤素、地域之分,形状各异,粽叶各异。荤是指在米中添加鲜猪肉、火腿、皮蛋等,口味偏咸,多见于南方;素是指在米中加入大枣、豆沙、花生、核桃仁、葡萄干等的,口味偏甜,多见于北方。粽叶以芦苇叶、竹叶、荷叶等较为常见,气味芳香。
稻米有粳稻、籼稻、糯稻之分,一般选用粘性大的糯稻,糯米含有近80%的碳水化合物,其它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维生素,营养素种类较为丰富。糯米中支链淀粉含量高,制作粽子时加水量少,支链淀粉可形成透明的、高黏度的液态物,所以口感柔软、韧滑、香糯。但冷却后,支链淀粉会重新形成比较致密的结构,黏性和韧性进一步增大,超出胃肠道机械消化的能力,不建议食“凉”粽子。粽中的瘦肉、鸡蛋、红枣等食物的营养素种类也较为丰富。另外,粽叶有清热解毒、消食去脂的功效,还可作为天然防腐剂,便于粽子保存。
粽子里脂肪和糖的含量都很高。例如豆沙粽子(195千卡/100克),每100克粽中含糯米约30克,豆沙20克,制作豆沙馅时,白砂糖/红豆的比例要占到1/5以上,个别达到1/1。吃100克豆沙粽,光白砂糖就要食入5~10克,如果不限制食用量,糖尿病患者食后会引起血糖升高,损伤胰岛功能,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和稳定。
肉粽(200千卡/100克)多选用五花肉、叉烧肉,肉粽中脂肪热量超过20%,且以饱和脂肪为主,心血管病患者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进而对血压、血脂、血糖均有影响。脂肪的消化需要胃、胰脏、胆囊等的共同作用,对胃肠道病患者,食粽过多会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
软糯的粽子黏性大,消化慢,对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和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儿童是一种负担,过量进食会造成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
另外,食粽不可囫囵吞咽,以避免枣粽中的枣核进入食道。
食粽忌“凉”,故冰镇啤酒、冰饮料、 冰激凌等冰冷食物应与粽子错开食用,否则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端午(五)还有食“五红”、“五黄”的记载。“五红”通常指苋菜、茄子、红萝卜、西红柿和虾(熟后变红色)。“五黄”通常指黄瓜、黄鳝、黄鱼、鸭蛋黄和雄黄酒。食“粽”同时,搭配丰富的蔬果、肉、蛋等副食,“主副食”搭配,营养均衡。
对食“粽”有限制的“三高”人群,“白粽”(仅用糯米)或“杂粮粽”(糯米中添加粗粮)是不错的改良食品。
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可以制作“醪糟”食用,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但醪糟含酒精,肝病患者不宜食用。
麦芽中淀粉酶含量较为丰富,有助于消化淀粉类食物。食粽时喝些麦芽水,也有助于消化(麦芽是指大麦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药店有售)。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2、膝关节炎能吃粽子吗?

这个没有什么影响,可以吃。

3、吃棕子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吃棕子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1、富含钠,调节渗透压,
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2、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
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
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4、可以空腹吃粽子吗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胀。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点,吃粽子的同时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与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5、每天都吃粽子对身体有害处吗?

不少市民喜欢把粽子当早饭吃,个别酷爱粽子的市民甚至放弃了正餐,顿顿都把粽子当饭吃。有些人每周都从食品商店、超市或单位食堂里买粽子,一买就是十来个,回到家就往冰箱里一放,每天一个当早饭。消化内科医生告诉记者:粽子是糯米做的,本来就不容易消化,吃粽子,糯米停留在胃里的时间更长,会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粽子从冰箱拿出来后,建议充分加热,等它变软后再吃。值得注意的是,临睡前绝对不能把粽子当夜宵,否则晚上留在肚子里不容易消化。
采纳哦

6、哪些人不适合吃太多粽子?

本报讯(记者王蕾通讯员陈姝)端午节快到了,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粽子,不过贪吃粽子也容易“惹祸”。

家住市区的刘先生,今年50岁,最近因为吃粽子,被家人送进了泰州四人医。

据了解,刘先生早上起来吃了4个粽子当早餐,2个肉粽和2个红枣粽,半个小时后,他觉得腹胀难受、乏力、头晕恶心,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刘先生患有二型糖尿病,吃完粽子后,血糖飙升至17mmol/L。一般餐后正常血糖范围6.7—11.1mmol/L 。”泰州四人医内分泌科主任陈兰英说,每年端午节前后,医院都要接诊一些因为过量吃粽子引发高血糖的患者。

陈兰英提醒,糯米是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无论沾糖无糖,糖尿病人都不应多吃粽子,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抢救不及时有生命危险。

除了糖尿病患者,还有哪些人群不宜吃粽子呢?泰州四人医临床营养科主任刘根凤说,主要还有三类人群,心血管患者、胃肠道疾病患者、老人和儿童。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糯米是多支链淀粉,不易水解,粽子中的糯米含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因此,胃肠道疾病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粽子。

老人消化功能减退,儿童消化功能未发育健全,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粽子,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食用,最好选择小个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

泰医在线

常喝苏打水可缓解类风湿

美国《免疫学杂志》近期刊登一项新研究称,每天喝点苏打水有助于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美国奥古斯塔大学研究员保罗奥康纳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完成的大鼠和人体实验结果显示,大鼠或健康人饮用苏打水不仅可以促使胃部产生更多胃酸,以便较好地消化一餐所吃的食物,同时可使脾脏(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的免疫反应更温和。研究人员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位于脾脏上的间皮细胞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因为苏打水令间皮细胞发出“无需发起保护性免疫反应”的信号。

饮用苏打水两周后,人体内的M1型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开始向M2型巨噬细胞(抗炎细胞)转化,这种转化出现于脾脏、肾脏及外周血管中,并伴随更多抗炎性巨噬细胞的产生。以上过程有益于减少体内炎症,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经常喝苏打水能增加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调节性T细胞数量,使免疫系统不再攻击自身组织。研究表明,饮用苏打水提高抗炎作用在人体中可持续4小时,在实验鼠体内则可持续3天。

奥康纳博士称,饮用苏打水可能是辅助治疗类风湿等炎性疾病的安全方法。

来源:人民网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泰州晚报

7、晚上吃粽子好吗?

晚上吃粽子不好。

在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晚上来品尝粽子的美味。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晚上九点之后是脂肪的囤积期,如果晚上所吃的食物在九点之前不能够完全消化的话,那么可是很容易引起肥胖的。

所以说对于粽子这类难以消化的食物来说,一定不要选择晚上来吃。最好的吃粽子的时间应该是早上,中午也可以适量的吃一些,晚上是一定不能够吃粽子的。

(7)关节炎可吃棕子吗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

粽子属于增胖性食物,热量大多偏高,不过小分量的吃,是不会长胖的,但是,吃多了肯定会长胖,而且减肥的朋友还是少吃或不吃为妙。

8、棕子可以长期吃吗

不可以。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属于增胖性食物,减肥不易多食。另外,粽子属于主食。如果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其他主食的量,避免一日当中能量过剩,引起增肥问题。
粽子的营养主要是以热量为主,其次为蛋白、脂肪与碳水化合膳食纤维;若以20岁成年男女一天所需的营养来说,粽子的热量大多偏高,高纤维普遍不足,量少为宜。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食用过多导致长胖。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9、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吃粽子吗?

我没有做过具体的研究,但是我知道一些大道理,就是吃什么可吃的食物都要有一个度的概念、度的拿捏、度的限制、度的范围。超出或不及,都会出问题。当然涉及到吃粽子,不一定度没掌握好就会加重风湿性关节炎。
还有人的体质,也决定了能不能吃粽子,以及可以吃多少粽子。
如果考虑得多一些,吃的粽子,是冷是热?是夹生还是熟透?是什么材料做的,是怎么搭配材料的,以及就着什么饮料、什么菜肴,吃的粽子,都会影响到粽子吃到肚子里的效果。
影响到粽子吃到肚子里的结果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吃者对粽子的喜爱程度,厌恶程度,身体自己对粽子的吸收能力或排斥能力……都可以影响吃的结果。
罗里吧嗦说了这么多不着调的。也不知道对你有用不?
不过以我的经验看,风湿不严重的话,少吃一点粽子应该没事。如果特别想吃,先每次少吃一点,待到感觉没事,在加一点量……我比较爱吃粽子,吃了那么多,也没觉得会促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所以我估计,我说,吃粽子对此病影响不大。一己之见哈!

与关节炎可吃棕子吗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