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老人关节炎肿

老人关节炎肿

发布时间:2020-11-02 00:37:51

1、70岁老人双手全肿是怎么回事

你好亲,一旦人上了岁数,身体的抵抗力就会急剧下降,所以出现疾病的概率就逐渐的增大,如今生活中老人手肿是常见的一种现象,
一、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骨性关节炎会使手指关节出现肿胀、肿痛,常常发生在手指末端指关节,也可发生在手指之间的关节。增生性关节炎一般年龄较大,多在40岁以上首先出现在一个或几个手指,随之,累及其他手指。患病的关节可红肿,疼痛。
二、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或变态反应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代谢障碍所致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外伤银龙标特级千里追风油所致的外伤性关节炎等。
三、骨质增生:最常见的手指关节肿胀疼痛的原因是骨质增生,由组织变性及积累性劳损引起,多见于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最常发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颈、腰椎等处,症状主要为关节疼痛、僵硬,重者可出现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等。
四、还有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受凉,潮湿,劳累,营养不良,外伤等,引起的关节的无菌性的炎症导致的症状。

2、老年人脚趾浮肿并且疼痛。怎么回事?

是老年人痛风吧?!我外公就试过
痛风早期症状
[编辑本段]

(1)急性关节炎每月发作1次以上;

(2)炎症反查在1天内达高峰;

(3)急性单关节炎发作;

(4)患病关节可见皮肤呈暗红色;

(5)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6)单键关节炎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7)单键关节炎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8)有可疑痛风结节;

(9)高尿酸血症;

(10)X线摄片检查显示不对称关节内肿胀;

(11)X线摄片检查显示不伴侵蚀的骨支质下囊肿;

(12)关节炎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痛风症状和体征
[编辑本段]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前没有任何先兆.轻度外伤,暴食高嘌呤食物或过度饮酒,手术,疲劳,情绪紧张,内科急症(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常在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或多关节疼痛通常是首发症状.疼痛进行性加重,呈剧痛.体征类似于急性感染,有肿胀,局部发热,红及明显触痛等.局部皮肤紧张,发热,有光泽,外观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大趾的跖趾关节累及最常见(足痛风),足弓,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全身表现包括发热,心悸,寒战,不适及白细胞增多.

开始几次发作通常只累及一个关节,一般只持续数日,但后来则可同时或相继侵犯多个关节,若未经治疗可持续数周.最后局部症状和体征消退,关节功能恢复.无症状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随着病情的进展愈来愈短.如果不进行预防,每年会发作数次,出现慢性关节症状,并发生永久性破坏性关节畸形.手足关节经常活动受限;在少数病例,骶髂,胸锁或颈椎等部位关节亦可受累.粘液囊壁与腱鞘内常见尿酸盐沉积.手,足可出现增大的痛风石并排出白垩样尿酸盐结晶碎块.环孢菌素引起的痛风多起病于中央大关节,如髋,骶髂关节,同样也可见于手,甚至破坏肾小管.

痛风治疗
[编辑本段]

治疗目的在于:(1)用抗炎药物终止急性发作;(2)每天预防性应用秋水仙碱以防止反复急性发作(若发作频繁);(3)通过降低体液内尿酸盐浓度,预防单钠尿酸盐结晶进一步沉积和消除已经存在的痛风石.预防性保护措施应针对两个方面,即防止骨,关节软骨侵蚀造成的残疾和防止肾脏损伤.特殊疗法应根据本病所处不同时期及病情轻重选用.应治疗同时存在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肥胖症.

急性发作 秋水仙碱的疗效一般都很显著,通常于治疗后12小时症状开始缓解,36~48小时内完全消失.秋水仙碱的用法及剂量是每2小时口服1mg,服到获得疗效或者一直服到出现腹泻或呕吐为止.严重发作者可能需要服4~7mg(平均5mg).对一次发作给予的剂量在48小时内不可超过7mg.该治疗常可引起腹泻.若消化道对秋水仙碱不能耐受,也可经静脉给药,用0.9%氯化钠溶液将秋水仙碱1mg稀释到20ml,缓慢注射(>2~5分钟),24小时内用量不得超过2mg.预防性口服秋水仙碱同时给予静脉注射秋水仙碱可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甚至死亡.秋水仙碱引起的腹泻可造成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尤其在老年人可导致严重后果.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对已确诊的痛风急性发作有效.通常与食物一起服用,连续服2~5天.NSAID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包括胃肠道不适,高钾血症(出现于那些依赖前列腺素E2 维持肾血流量的病人)和体液潴留.用NSAID有特别危险的病人包括老年病人,脱水者,尤其有肾脏疾病史的病人.

抽吸关节和液,随后注入皮质类固醇酯也可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根据受累关节的大小,注入强的松龙叔丁乙酯10~50mg.ACTH80u单剂量肌内注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静脉用秋水仙碱一样,特别适用于术后不能服药的痛风发作的病人.多关节发作时,也可短期应用强的松,如20~30mg/d.偶尔需联合应用几种药物治疗痛风急性发作.

除特殊疗法外,还需要注意休息,大量摄入液体,防止脱水和减少尿酸盐在肾脏内的沉积.病人宜进软食.为了控制疼痛,有时需要可待因30~60mg.夹板固定炎症部位也有帮助.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的药物,必须待急性症状完全控制之后应用.

慢性疾病的治疗 秋水仙碱每次口服0.6mg,每日1~3次(取决于对药物的耐受能力和病情轻重)能降低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当发现急性发作的第一征兆时,立即额外服用一次秋水仙碱1~2mg,常能制止痛风发作.长期服用秋水仙碱可引起神经病变或肌病.

秋水仙碱不能阻止痛风石造成的进行性关节破坏.然而,无论是用促进尿酸排泄药物来增加尿酸排泄,还是用别嘌呤醇阻断尿酸合成,均可使血清内尿酸盐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并长期维持下去,从而防止发生上述关节损伤.在出现严重痛风石时,每日并用这二类药物,可使多数痛风石溶解.总之,凡是具有痛风石,血清尿酸盐浓度长期>9mg/dl(>0.53mmol/L)或者血清尿酸浓度虽然轻度升高但有持续的关节症状或肾功能受损者,都是降低血清尿酸盐治疗的指征.

在静止期,控制高尿酸血症开始时必须每日并用秋水仙碱或NSAID治疗,这是因为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各种疗法在开始几周或几个月内易于引起痛风急性发作.定期检查血清尿酸盐浓度有助于评价药效.根据能否有效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来调节药物的种类与剂量.痛风石需要数月乃至数年才能溶解,应维持血清尿酸水平<4.5mg/dl(<0.26mmol/L).

促进尿酸排泄疗法,口服丙磺舒(500mg片剂)或苯磺唑酮(100mg片剂)均可,调节用药剂量以维持血清尿酸盐浓度在正常范围.开始给予半片每日2次.逐渐增加药量达到每日4片.苯磺唑酮比丙磺舒作用强,但毒性也大.水杨酸盐能对抗上述两种药物的促进尿酸盐排泄作用,应避免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具有与水杨酸类似的镇痛作用,却不影响尿酸排泄.

用别嘌呤醇200~600mg/d(分次用)抑制尿酸合成,同样也能控制血清尿酸盐浓度.与促酸药合用时,最初剂量宜小,逐渐加量直至尿酸水平接近4.5mg/dl(0.26mmol/L).该药除能阻断尿酸形成中酶的作用(黄嘌呤氧化酶)之外,还能纠正嘌呤的过度合成.这时处理反复出现尿酸结石或有肾功能障碍的病人,特别有利.明确的尿酸结石能通过别嘌呤醇治疗得到溶解.别嘌呤醇的副作用主要有轻度胃肠道不适,潜在危险性的皮疹,肝炎,血管炎和白细胞减少.

辅助疗法 所有痛风患者都需要摄入大量液体,每日至少3L,尤其是以前患有慢性尿酸结石患者更应如此.服用碳酸氢钠或柠檬酸三钠5g,每日3次,使尿液碱化.临睡前服用乙酰唑胺50mg,能有效碱化晨尿.注意避免尿液过碱化,因为这可能促进草酸钙结晶沉积.因为药物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所以通常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中嘌呤含量.在痛风静止期应设法减轻肥胖病人的体重.正常皮肤区域的巨大痛风石可以手术切除,其他的痛风石均应通过适当的降低血尿酸治疗缓慢地解决.为使肾结石崩解可考虑使用体外超声波碎石术.

3、老年人膝盖肿痛是什么原因

建议:关节肿胀copy疼痛:中医认为因损伤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合而为病入络,流注关节阻遏气血,风邪水湿乘虚而入,侵犯郁于筋脉使其经络闭塞,闭者不通,不通则疼,疼久者必痛,痛久必结,结久者必肿,肿久者必热,这就是阴阳失调,脏腑相互不能资生而致肿胀疼痛的机理.根源为筋血不活毛细血管及微循环不畅所致.中医的疗法是以调理微循环为主,只要微循环畅通了经络筋脉就会散结,症状也会随着微循环的畅通而逐渐消失.建议保和堂滑膜炎膏外敷,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攻而散之.
作用与原理:由于药物用于肌表薄贴.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贴于体表的药物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药物对症:滑膜炎,膝盖积水,腘窝囊肿,关节红肿疼痛等疾.通过药物外敷,舒筋,活血,化淤,可迅速消除肿痛而达治愈目的.不明之处可随时咨询.祝早日康复!

4、老年人腿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专家指出,老年人如果出现腿肿的现象,应考虑是类风湿回性关节炎答,作为全身慢性免疫疾病,早期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的表现,同时伴关节功能障碍,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晚期关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同时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本病引起的各种症状,可以选择北京医院自创的通统疗法,该法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以控制、减轻、消除关节病变,恢复关节功能。从患者用药、饮食护理、体质疗法、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调节,争取使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除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人腿肿的原因还可能是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和营养不良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时进行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可以向北京医院的在线专家咨询。

5、关节炎会导致腿脚水肿吗

关节炎是一种无菌性的炎症,老年性关节炎的确是会引起腿肿的现象。而且会引起关节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这种情况一定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要长时间行走。
另外,最好是到医院检查一下水肿的原因,是否是因为关节炎引起的,或者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6、老人手脚关节肿疼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考虑是类风湿关节炎,这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表现为全身多发性对称性的关节肿痛专,主要是以四肢属小关节为主。建议:您好,类风湿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方法有:局部热疗,热水浴,温泉浴,蒸气疗法及石蜡疗法红外线,超短波或短波透热疗法等均可。不过具体的方法建议你去正规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7、一位60岁的老人,四肢关节(手关节)肿胀,疼。请问这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的疾病,因为你说的太简单,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其他的症状,所以也不能给个明确的回答。不过如果是类风蚀性关节炎的话,诊断的必备的条件(诊断标准)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自觉症状)一般是以远端一个或两个小关节开始疼痛、肿胀、逐渐发展到多个关节,有的呈对称性、游走性、间歇性发作。一半以上病人可出现晨僵(早晨起床时两手发硬胀),活动后消失。
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治疗,采取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疗效。现行治疗的目的在于:①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②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一)一般疗法 发热及关节肿痛、全身症状严重者应卧床休息,至症状基本消失为止。待病情改善两周后应逐渐增加活动,以免过久的卧床导致关节废用,甚至促进关节强直。饮食中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要充足,贫血显著者可予小量输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等在病人健康情况允许下,尽早摘除。
(二)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用于初发或轻症病例,其作用机理主要抑制环氧化酶使前列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但不能阻止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的自然过程。本类药物因体内代谢途径不同,彼此间可发生相互作用不主张联合应用,并应注意个体化。
免疫抑制剂 适用在其它药物无效的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停药情况下或激素减量的患者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关节肿痛,控制炎症,消炎止痛作用迅速,但效果不持久,对病因和发病机理毫无影响。一旦停药短期内即复发。对RF、血沉和贫血也无改善。长期应用可导致严重副作用,因此不作为常规治疗,仅限于严重血管炎引起关节外损害而影响重要器官功能者
三)理疗 目的在于用热疗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达到消炎、去肿和镇痛作用,同时采用锻炼以保持和增进关节功能。理疗方法有下列数种:热水袋、热浴、蜡浴、红外线等。理疗后同时配以按摩,以改进局部循环,松弛肌肉痉挛。
锻炼的目的是保存关节的活动功能,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在急性期症状缓解消退后,只要患者可以耐受,便要早期有规律地作主动或被动的关节锻炼活动。
(四)外科治疗 以往一直认为外科手术只适用于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对仅有1~2个关节受损较重、经水杨酸盐类治疗无效者可试用早期滑膜切除术。后期病变静止,关节有明显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矫正术,关节强直或破坏可作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负重关节可作关节融合术等。
一般说来早期即予积极的综合性治疗,恢复大多较好。起病急的优于起病缓者,男性较女性为好,仅累及少数关节而全身症状轻微者,或累及关节不属对称分布者,往往病程短暂,约有10%~20%患者因治疗不及时而成残废。本病不直接引起死亡,但严重晚期病例可死于继发感染。

8、62岁老人膝关节肿胀如何治疗?【膝关节炎?关节积液?】

考虑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可能性大,建议关节清理术,抗生素使用抗感染治疗。
建议当地医院住院治疗。

(北大人民医院寇伯龙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与老人关节炎肿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