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蜡疗调理,蜡疗的作用是活血、消炎、祛风、除湿。对于疏通人体的经络,使人体体内的风寒湿邪能够排除体外,对于顽固性疾病效果最好。蜡疗具有非常大的方便性,而且可以随意地贴敷身体的任何部位,疗效比较肯定,见效也很快,主要适用于治疗肌肉、韧带挫伤,以及手术后的粘连瘢痕,还有烧伤、冻伤的后遗症,常见于治疗滑膜炎、神经痛,还有肌肉的炎症、胃肠道的炎症,各种类型的关节炎、慢性的胃肠炎、胃溃疡以及皮肤粗糙、精神萎靡、慢性疲劳症状,都可以通过蜡疗进行调整和治疗。
2、反应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
你好。因未见到病人,不好提出具体建议,仅供参考。帕夫林可以改为每日2次,每次2粒。柳氮磺吡啶每日6片,分2次服。到当地大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定期复查。
(北大人民医院杨铁生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反应性关节炎可以治好吗?要多长时间?会留
你好,你的情况只要正确治疗是能彻底根治且不复发的。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由炎症、感染、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关节炎性病变,属风湿学科疾病。常见的是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我国关节炎患者估计有1亿以上,且人数在不断增加。中医认为本病乃本虚而标实,主要是由于肾气亏损、筋脉不通、经络瘀阻所致,由于本病往往虚实夹杂,症候复杂,一般药物很难根治。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有许多非常有效的独到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穿山龙、血丹花、血竭、乳香、没药、生地、川西归尾、川西红花、川芎、赤芍、白芍、三七、桃仁、川地龙干、穿山甲、威灵仙、鹤虱、利筋藤、桑寄生、刘寄奴、伸筋草、千年健、一口钟、乌药、青风藤、鸡血藤、木瓜、杜仲、补骨脂、菟丝子、杞子、熟地、怀牛膝、狗脊、锁阳、和尚头、羊藿叶、骨碎补、制川乌、制附子、香附、郁金、正晋芪、鹿含草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这些药物配合使用能够滋补肝肾、填精补髓、强筋壮骨、补气养血、清利湿热、通经活络、行血散瘀、消肿定痛,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这些药物配合使用对关节炎效果非常好,可以快速康复。采用以上传统中药配方治疗,完全无副作用,奇效实用,省钱方便,只需单服中药即可,不需要其它治疗方法,而且服药期间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希望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4、10岁女孩反应性关节炎手指手背肿胀4个多月了可以吃强力松消肿吗
不要给孩子吃激素类药,可以给孩子用盐热敷消肿。或者外敷中药消肿。
5、反应性关节炎要多久才能好啊
关节炎的饮食疗法,关节炎的饮食:饮食要节制。饮食要定时、定量,食物的软、硬、冷、热均要适宜。不可因担心体质虚弱、营养不够而暴饮暴食,增加脾胃负担,伤及消化功能。
6、急—关于反应性关节炎的问题咨询
问题很多,找个专家看看
7、反应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诱因、病情程度及复发倾向因人而异。因此,治疗上应强调个体化及规范化的治疗。
1.一般治疗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适当休息,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但又不应当完全制动,以避免失用性肌肉萎缩。外用消炎镇痛乳剂及溶液等对缓解关节肿痛有一定作用。
2.非类固醇抗炎药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为反应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根据关节炎的程度不同,可选择性给予双氯芬酸25~50mg,3次/d,或萘丁美酮(瑞力芬)1.0g,1次/d,或罗非昔布25mg,1次/d,或塞来昔布(西乐葆)100mg,2次/d。其他NSAIDs如美洛昔康(莫比可)、舒林酸(奇诺力)、布洛芬(芬必得)等也可选用。但是,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转氨酶,避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反应性关节炎。国外应用激素的适应证相对较松,但是,国内掌握较严的倾向可能更为恰当。关节炎本身不是应用激素的指征。对应用NSAIDs无明显效果,而且症状严重的关节炎患者,可给予小剂量泼尼松10~20mg/d,短期应用,症状缓解后尽快减量。在泼尼松减量过程中加用NSAIDs,有利于症状的控制。
关节腔穿刺抽取关节液后,腔内注射倍他米松(得宝松)或醋酸去炎松,对缓解关节肿痛十分有效。但注射间隔不应少于3个月。
在合并虹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及时口服泼尼松30~50mg/d,并给予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悉复明)、可的松眼液滴眼。必要时球后或结膜下注射倍他米松等。同时,应进行眼科检查,以得到及时的专科治疗。
4.慢作用抗风湿药及免疫抑制剂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对反应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柳氮磺吡啶2~3g/d,分三次服用,对慢性关节炎或伴有肠道症状者均有较好的疗效。羟氯喹、沙利度胺(反应停)等对本病的治疗尚无成熟经验。
对于柳氮磺吡啶治疗无明显疗效及慢性期的患者,可给予甲氨蝶呤7.5~10mg,每周1次。有研究发现,甲氨蝶呤对黏膜损害尤为有效,但应避免使用于HIV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
有报道提示,对于慢性反应性关节炎的患者,环孢素A及硫唑嘌呤有效,但均为小样本的观察。对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评价尚需进一步研究。可否将其他慢作用抗风湿药用于重症或慢性反应性关节炎仍无定论。
5.抗生素对于从尿、便及生殖道分离或培养出细菌的患者,应给予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生素或根据药敏试验进行治疗。最近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环丙沙星对衣原体诱导的反应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则采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但是,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是否应长期应用抗生素尚无定论。
研究证明,一旦出现反应性关节炎,抗生素并不能阻止关节内病理过程。因此,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抗生素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感染,而不是治疗关节炎本身。
(二)预后
大多数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较好。病程多在数周至数月。经及时治疗,患者一般可完全恢复正常。但是,本病有复发的倾向。肠道、泌尿生殖道及呼吸道感染是复发的直接诱因。部分患者可在病情缓解后仍间断性腹泻或腹部不适长达数月,甚至更久。肌腱炎及肌腱端病较严重者可引起局部的骨质疏松或骨质增生。但本病很少导致破坏性关节病变。有人对100例志贺氏痢疾杆菌后反应性关节炎随访20年,无1例继发类风湿关节炎。而另一项,对60例反应性关节炎的随访观察,却发现最后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1例。目前,对于反应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少。此外,临床研究发现,个别反应性关节炎可演变为强直性脊柱炎。
8、反应性关节炎吃什么药
一般可以用雷公藤多苷片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用于风湿热阏,毒邪阻滞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症,白塞氏三联症,麻风反应,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口服:每日每千克体重1~1.5mg,分3次饭后服。一般首次应给足量,控制症状后减量。宜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饮食宜清淡.辛辣、生冷、油腻食物,祝早日康复。
9、反应性关节炎怎么办?
(一)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诱因、病情程度及复发倾向因人而异。因此,治疗上应强调个体化及规范化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适当休息,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但又不应当完全制动,以避免失用性肌肉萎缩。外用消炎镇痛乳剂及溶液等对缓解关节肿痛有一定作用。
2.非类固醇抗炎药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为反应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根据关节炎的程度不同,可选择性给予双氯芬酸25~50mg,3次/d,或萘丁美酮(瑞力芬)1.0g,1次/d,或罗非昔布25mg,1次/d,或塞来昔布(西乐葆)100mg,2次/d。其他NSAIDs如美洛昔康(莫比可)、舒林酸(奇诺力)、布洛芬(芬必得)等也可选用。但是,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转氨酶,避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 一般不主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反应性关节炎。国外应用激素的适应证相对较松,但是,国内掌握较严的倾向可能更为恰当。关节炎本身不是应用激素的指征。对应用NSAIDs无明显效果,而且症状严重的关节炎患者,可给予小剂量泼尼松10~20mg/d,短期应用,症状缓解后尽快减量。在泼尼松减量过程中加用NSAIDs,有利于症状的控制。
关节腔穿刺抽取关节液后,腔内注射倍他米松(得宝松)或醋酸去炎松,对缓解关节肿痛十分有效。但注射间隔不应少于3个月。
在合并虹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及时口服泼尼松30~50mg/d,并给予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悉复明)、可的松眼液滴眼。必要时球后或结膜下注射倍他米松等。同时,应进行眼科检查,以得到及时的专科治疗。
4.慢作用抗风湿药及免疫抑制剂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对反应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柳氮磺吡啶2~3g/d,分三次服用,对慢性关节炎或伴有肠道症状者均有较好的疗效。羟氯喹、沙利度胺(反应停)等对本病的治疗尚无成熟经验。
对于柳氮磺吡啶治疗无明显疗效及慢性期的患者,可给予甲氨蝶呤7.5~10mg,每周1次。有研究发现,甲氨蝶呤对黏膜损害尤为有效,但应避免使用于HIV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
有报道提示,对于慢性反应性关节炎的患者,环孢素A及硫唑嘌呤有效,但均为小样本的观察。对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评价尚需进一步研究。可否将其他慢作用抗风湿药用于重症或慢性反应性关节炎仍无定论。
5.抗生素 对于从尿、便及生殖道分离或培养出细菌的患者,应给予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生素或根据药敏试验进行治疗。最近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环丙沙星对衣原体诱导的反应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则采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但是,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是否应长期应用抗生素尚无定论。
研究证明,一旦出现反应性关节炎,抗生素并不能阻止关节内病理过程。因此,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抗生素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感染,而不是治疗关节炎本身。
(二)预后
大多数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较好。病程多在数周至数月。经及时治疗,患者一般可完全恢复正常。但是,本病有复发的倾向。肠道、泌尿生殖道及呼吸道感染是复发的直接诱因。部分患者可在病情缓解后仍间断性腹泻或腹部不适长达数月,甚至更久。肌腱炎及肌腱端病较严重者可引起局部的骨质疏松或骨质增生。但本病很少导致破坏性关节病变。有人对100例志贺氏痢疾杆菌后反应性关节炎随访20年,无1例继发类风湿关节炎。而另一项,对60例反应性关节炎的随访观察,却发现最后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1例。目前,对于反应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少。此外,临床研究发现,个别反应性关节炎可演变为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