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防控鸡病毒性关节炎?
本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关节滑膜、腱鞘和心肌病变的传染性疾病,也称腱鞘炎或腱滑膜炎。本病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发生。从鸡分离到的呼肠孤病毒有5种不同的血清型。
病毒对周围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能耐受60℃8~10小时,56℃22~24小时,37℃15~16周,4℃可存活3年以上;病毒对pH3有抵抗力,室温下过氧化氢作用1小时不能灭活,对2%来苏儿、3%甲醛有抵抗力,70%乙醇和0.5%有机碘可将其杀死。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火鸡也可感染发病。肉用鸡发病率高于其他禽类。1日龄无母源抗体的雏鸡易感性最高;自然情况下,5~7周龄的鸡发病最为常见,肉用仔鸡发病率可高达100%,但死亡率不到1%。本病虽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但传播率较低,其传播方式主要为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鸡的分泌物、排泄物特别是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长期存在于鸡的盲肠扁桃体和跗关节内,特别是那些幼龄就受到感染的鸡,这些带毒者是同舍动物的潜在传染源。
(2)临床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为跗关节肿胀和跛行,两侧趾屈肌腱或跖伸肌腱受害,严重时腱坏死或纤维化,病鸡严重跛行,跗关节肿大,部分鸡生长受阻。有的可引起腓肠肌腱断裂。跗关节和跖关节腱鞘有明显水肿。
(3)病理变化
自然感染的鸡跖屈肌腱和跖伸肌腱肿胀,跗关节常含有少量草黄色或血样渗出物,少数病例有相当多量的脓性分泌物,在感染早期,跗关节和跖关节有明显水肿,跗关节内滑膜有点状出血;有的病鸡有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包积水。慢性病变的特征是腱鞘硬化和粘连,在胫跗关节远端软骨上出现凹陷的点状溃烂,然后变大融合,关节表面纤维软骨膜增生。
(4)实验室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变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琼扩试验常用来检查病毒种群特异性抗体的存在。
(5)防控要点
①净化种鸡群
对患病种鸡坚决淘汰,防止本病经蛋垂直传播。严禁从有本病的鸡场引进种蛋或苗鸡。
②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
对商品鸡采用“全进全出”制,每批鸡出售后要用碱液或有机碘消毒剂彻底消毒鸡舍,并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
③免疫接种
对开产前的蛋鸡最好选用灭活苗免疫(有些活疫苗可经蛋将疫苗毒传给下一代)。免疫程序为:种鸡群1~7日龄、4周龄时各接种一次多价弱毒苗,在开产前接种一次灭活苗;商品肉鸡在1日龄以多价弱毒苗接种一次即可。
2、如何鉴别鸡病毒性关节炎与滑液囊炎
1、鸡病毒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呼肠孤病毒(VAV)引起的鸡的传染性疾病;是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方式感染的。临床上多发生与4-6日龄。肉用型种鸡和肉鸡等重型鸡对其较敏感,其他轻型鸡则不那么敏感;鸡龄越大,对呼肠孤病毒的易感性越低,10周龄后明显降低,2周龄的小鸡比5—20周龄的鸡更为易感。
2、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有滑液囊支原体(MS)引起的,也是可以具备垂直、水平传播;临床上多发生在4—16周龄,成年鸡多是有青年期发病的后续。
治疗可以咨询成 都兴 旺动 物药 业的技术人员
3、怎样防治鸡病毒性关节炎?
鸡病毒性关节炎,又称鸡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病鸡腿部关节肿胀,腱鞘发炎,继而使腓肠腱断裂,从而导致鸡行动不便,采食困难,甚至不能行动。
(1)流行特点
本病只发生于鸡,5~7周龄的鸡易感。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鸡体,在鸡群中迅速传播,一般多为隐性感染,不表现明显症状。
(2)临床症状
雏鸡感染后发病多在3~4周龄以后,初期步态稍见异常,逐渐发展为跛行,跗关节肿胀,病鸡喜坐在关节上,驱赶时才跳动。患肢不能伸张,不敢负重,当腱断裂时,趾屈曲,病程稍长时,患肢多向外扭转,步态不稳,这种症状多见于大雏或成鸡。病鸡发育不良,贫血,消瘦,有时排白色稀便,体况长时间内不能恢复。
(3)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表现在患肢的跗关节,关节上下周围肿胀,切开皮肤可见到关节上部腓肠腱水肿,关节腔充满淡红色透明滑膜液,如无细菌混合感染时,见不到脓样渗出物,趾曲腱和腓肠腱周围水肿,根据病程的长短,有的周围组织可与骨膜脱离。大雏或成鸡易发生腓肠腱断裂。由于腱断裂,局部组织可见到明显的血液浸润。如发生在换羽时期,可在皮肤外见到皮下组织呈红紫色,关节液增加。慢性病程的鸡(主要是成鸡)腓肠腱增厚、硬化,和周围组织粘着、纤维化,有的在切面可见到肌腱交接部发生的不全断裂和周围组织粘连,失去活动性,关节腔有脓样、干酪样渗出物。
(4)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疗法,只能加强预防。①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鸡舍,以防止病毒侵袭。②接种疫苗:接种疫苗主要用于种鸡,可在开产前2~3周肌内注射油乳剂灭活苗,使雏鸡获得较多的母源抗体。此外,雏鸡也可在2周龄时先接种一次弱毒疫苗,在开产前再注射一次油乳剂灭活苗。
4、鸡关节炎怎么治疗
鸡病毒性关节炎,又称鸡病毒性腱鞘炎,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病鸡腿部关节肿胀,腱鞘发炎,继而使腓肠腱断裂,从而导致鸡行动不便,采食困难,甚至不能行动。
(1)流行特点
本病只发生于鸡,5~7周龄的鸡易感。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鸡体,在鸡群中迅速传播,一般多为隐性感染,不表现明显症状。
(2)临床症状
雏鸡感染后发病多在3~4周龄以后,初期步态稍见异常,逐渐发展为跛行,跗关节肿胀,病鸡喜坐在关节上,驱赶时才跳动。患肢不能伸张,不敢负重,当腱断裂时,趾屈曲,病程稍长时,患肢多向外扭转,步态不稳,这种症状多见于大雏或成鸡。病鸡发育不良,贫血,消瘦,有时排白色稀便,体况长时间内不能恢复。
(3)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表现在患肢的跗关节,关节上下周围肿胀,切开皮肤可见到关节上部腓肠腱水肿,关节腔充满淡红色透明滑膜液,如无细菌混合感染时,见不到脓样渗出物,趾曲腱和腓肠腱周围水肿,根据病程的长短,有的周围组织可与骨膜脱离。大雏或成鸡易发生腓肠腱断裂。由于腱断裂,局部组织可见到明显的血液浸润。如发生在换羽时期,可在皮肤外见到皮下组织呈红紫色,关节液增加。慢性病程的鸡(主要是成鸡)腓肠腱增厚、硬化,和周围组织粘着、纤维化,有的在切面可见到肌腱交接部发生的不全断裂和周围组织粘连,失去活动性,关节腔有脓样、干酪样渗出物。
(4)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疗法,只能加强预防。①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鸡舍,以防止病毒侵袭。②接种疫苗:接种疫苗主要用于种鸡,可在开产前2~3周肌内注射油乳剂灭活苗,使雏鸡获得较多的母源抗体。此外,雏鸡也可在2周龄时先接种一次弱毒疫苗,在开产前再注射一次油乳剂灭活苗。
5、鸡病毒性关节炎有何特点?如何防治?
病毒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肉鸡的重要传染病。病毒主要侵害关节滑膜、腱鞘和心肌,引起足部关节肿胀,腱鞘发炎,继而使腓肠腱断裂。病鸡关节肿胀、发炎,行动不便,不愿走动或跛行,采食困难,生长停滞。
(1)临床症状
肉鸡食欲减退、跛行、贫血、消瘦,胫关节、趾关节及连接的肌腱肿胀。后期出现单侧或两侧性腓肠肌腱断裂,足关节扭转弯曲。严重时瘫痪。
(2)剖检变化
病肉鸡趾屈腱及伸腱发生水肿性肿胀,腓肠肌腱出血、坏死或断裂。跗关节肿胀、充血或有点状出血,关节腔内有大量淡黄色半透明渗出物。慢性病例腓肠肌腱明显增厚和硬化,并出现结节状增生、关节硬固变形,表面皮肤呈褐色。腱鞘发炎,水肿。有时可见心外膜炎,肝、脾和心肌上有小的坏死灶。
(3)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肉鸡舍及环境卫生,引种要从无病毒性关节炎的肉鸡场引种。坚持执行严格的检疫制度,淘汰病肉鸡。
易感肉鸡群可采用疫苗接种,12周龄前采用禽呼肠孤病毒疫苗进行基础免疫,然后于16~20周龄用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免疫种肉鸡的后代雏肉鸡可获得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能够抵抗病毒性关节炎的早期感染,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6、小鸡站不起来了
在家禽养殖过程中或在家禽屠宰过程中,常发现一些鸡只趾、跗关节存在肿胀现象,这些鸡只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存在的关节炎症往往会使其生产性能下降,淘汰率增高,严重时也会造成一定死亡,给养鸡生产造成损失。在家禽养殖过程中能够引起鸡只关节发生炎症问题的因素有多种,因此需要及时做好鉴别诊断和防治。
一、疾病诊断特点
1.病毒性关节炎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以跗、趾关节肿大、腱鞘发炎、腓肠肌断裂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4-7周龄的鸡只。剖检可看到跗关节肿胀、充血或有点状出血,关节腔内有淡黄色或血样渗出物,如存在继发感染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或干酪物。感染早期可见附关节附近的腓肠肌肌腱明显水肿,后期可见其断裂和出血。
2.滑液囊支原体型关节炎
滑液囊支原体性关节炎是由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关节发炎为主要症状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主要多发于4~16周龄的雏鸡和青年鸡。病鸡冠苍白,生长迟缓,羽毛松乱,继而跛行,跗关节及趾关节部肿胀,且有热感和波动感,且常伴有胸部囊肿。剖检可见跗关节腔中有黏性或干酪样渗出物,龙骨下有化脓性积液,爪垫内有粘液性物质,气囊上有气泡样存在,常伴有脾、肝、肾的肿大。
3.鸡白痢型关节炎
鸡白痢性关节炎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各种年龄鸡常发的一种关节型传染病。该疾病主要多发于小日龄阶段的鸡只,发病鸡沉郁、缩头、翼下垂、消瘦、喜卧地,跗关节肿大,部分鸡只排黄绿色稀粪。剖检可见跗关节充血、滑液囊高度扩张, 囊腔充满黄色粘稠液体。另外还可见到心脏有白色结节,肝脏肿大、有黄白色坏死灶等症状。
4.鸡葡萄球菌型关节炎
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多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关节出现炎症的传染病,病鸡呈一侧性或两侧性跛行,趾、跗关节肿胀、局部发热,按压肿胀部有积液、波动感,病鸡喜卧、饮食困难,拉黄白稀粪。剖检可见病鸡跗、趾关节肿胀,关节腔内有多量脓性分泌物,股骨头面部分脱落不平,肝、脾等器官坏死充血,肠道出血、坏死。
5.鸡大肠杆菌型关节炎
鸡大肠杆菌型关节炎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肛门周围污染白色粪便。跗关节肿大,局部有热感。解剖可见关节明显肿大,滑膜囊内有灰白色或淡红色渗出物。另外也可见到肝脏肿大,肝脏和心包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肺有瘀血斑点,肠黏膜卡他性炎,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等症状。
二、不同病因引起关节炎的防治
鉴于鸡只关节炎症状有多种因素存在,需要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关节及脏器器官剖检情况进行综合诊断,必要时还需借助实验室进行确诊。确诊后及时给药治疗,用药时要注意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
1.病毒性关节炎
鸡病毒性关节炎没有特效治疗方案,可提前接种疫苗预防。一旦发病,建议挑出患病鸡只进行处理,大群发病鸡可用干扰素2~3倍量饮水,同时用广谱类抗生素+抗病毒类中药提取物连续饮水5天。
2.滑液囊支原体型关节炎
治疗滑液囊支原体型关节炎时,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联合用药来进行治疗。如使用泰妙菌素+强力毒素饮水给药5天,或使用泰妙菌素+氟苯尼考+红霉素饮水给药5天,或使用林可大观霉素饮水给药5天。
3.鸡白痢型关节炎
鸡白痢型关节炎治疗时可选用敏感性高的药物进行治疗。如使用硫酸新霉素分两次混饮,连续饮用4天,同时对比较严重的病鸡用长效磺胺药物进行胸部肌肉注射,每3天一次,连用两次,或使用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唑啉钠进行饮水给药5天。
4.鸡葡萄球菌型关节炎
治疗鸡葡萄球菌型关节炎时,可选择敏感性较高药物进行针对治疗。如使用庆大霉素进行饮水给药,每日2次,连用5天,病重者可直接肌注庆大霉素;也可上午使用庆大霉素饮水给药,下午使用头孢类药物进行饮水给药,连用5天。
5.大肠杆菌型关节炎
治疗大肠杆菌型关节炎药物较多,如可使用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恩诺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噻肟、新毒素等药物进行饮水给药,也可使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进行饮水给药,连用5天。
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挑出病重鸡只隔离管理或淘汰,添加额外的多维饮水或拌料,保持鸡舍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控制鸡群的饲养密度,保持定期消毒。
7、鸡病毒性关节炎抗体检测试剂盒 ,哪家公司生产的好用?
甘肃省畜牧局都是用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