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踝关节少量积液
您好!很荣幸为您回答这个问题!关节腔积液是因为平百时运动不注度意,或者因外伤引起的,例如:骨折,脱臼,软组织挫伤。都会引起关节腔积液!关节腔积液是对问您的身体发出警告!大多数的风湿,类风湿,骨答刺等关节疾病都是由积专液引起的!望重视!尽快处理!创伤性关节炎的几率不大!请放心!如有疑问,欢迎属继续咨询!
2、右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改变如何医治,还有右
有踝关节骨性关节炎需要热敷、按摩、针灸、活动,一定吃维固力,黄盒的,也就是硫酸氨糖,修复踝关节受损的关节软骨和骨膜,连续吃3个月,很好。
3、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怎么锻炼
骨性关节炎主要是承重过重,关节使用时间过长而导致,只能是对症治疗,消除疼痛,减少承重,以保养为主。建议: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可以改善局部的微循环,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补肝肾,强筋骨.削炎活血
4、左踝关节骨折怎么治了
朋友,是这样的。骨折后局部是会肿胀的,且不知道局部皮肤有无破溃。踝关节骨折后,因为是关节的骨折,都需要良好的解剖复位,保证关节面的平整,保持良好的关节功能,避免以后出现骨关节炎。所以大多会选择手术治疗。
但是,手术的前提是局部皮肤完整最好,若有皮肤擦挫伤的话,需要局部皮肤愈合后或无明显感染征象后,再选择手术。如果不这样,增加感染风险,以至置入的内固定材料必须取出才能控制感染,致使手术失败。
还有就是局部肿胀的问题,如果局部肿胀厉害,手术切开皮肤后,置入内固定材料后,可能无法缝合皮肤。就好像一个电梯能装10个瘦子,现在胖子来了(肿胀),就只能装8个了,再来一个的话(置入内固定)就无法关门了。
没要看到你的平片,没有查体,以上均是一些原则的东西,希望对你有用,祝早日康复!
5、踝关节四年前骨折 现在检查说是 创伤性关节炎
你先看看创伤性关节炎的定义:
创伤性关节炎:因创伤骨折对位不良,或关节扭挫伤,韧带损伤修复不善,关节承重面倾斜或关节面不平整,关节活动承重应力集中于某点或某处,造成关节面磨损;或因关节内游离体反复卡压,关节软骨磨损等导致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变性坏死,囊变或增生,刺激滑膜引起的以关节活动疼痛,活动初始疼痛尤为明显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疾病。
从定义上你就知道,这种关节炎的通俗意思就是说因受伤或骨折导致关节面不平整了,你活动关节时粗糙的关节面相互摩擦,相互在刮磨,而引起的疼痛。所以这种创伤性关节炎一旦发生了,是很难康复的,一活动就在刮磨,一刮磨就会痛,就是这个原理。有些人如果关节粗糙面不是很厉害的话,在长期的活动中,关节面在慢慢研磨,反而就觉得不会那么痛了,一来是耐受疼痛了,二来关节面也可能磨平整了一点。但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就是说关节面很不平整,这种是不会慢慢恢复的,反而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痛,严重到影响到日常自理了,只能是做关节融合了,把关节变成不再是关节,没有活动当然就没有疼痛了。
目前我个人的建议是,尽量少活动,特别是负重的、踝活动量大的活动,例如跑步、跳远、举重等运动,减少关节面在不断的刮磨;二、经济条件可以的话,可以去做个踝关节镜,清一清增生的滑膜,修修不平整的地方,会改善不少。但效果根据你的关节面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做了会一劳永逸,有的是治标不治本。
6、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能治好吗??
骨关节炎的症状: ⑴疼痛:疼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关节活动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睡眠时因关节周围肌肉受损,对关节保护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时一样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动,患者可能疼醒。 ⑵晨僵和粘着感: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但和类风湿关节炎不同,时间比较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粘着感指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活动时感到僵硬,如粘住一般,稍活动即可缓解。上述情况多见于老年人、下肢关节。 ⑶其他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挛曲、不稳定、休息痛、负重时疼痛加重。由于关节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痉挛和收缩、关节囊收缩以及骨刺等引起机械性闭锁,可发生功能障碍。 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一、骨关节炎的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内容很多,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训练、减肥、有氧操、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助行工具的使用、职业治疗及关节保护、日常生活的辅助设施等等。欧美国家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以上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医护人员的观念还比较薄弱,今后加强这项工作的力度是各级医务人员应该重视的。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常出现股四头肌肌力减弱,以往认为这是由于废用性萎缩引起的,但国外近来研究认为,股四头肌萎缩并不完全是骨关节炎引起的,而股四头肌肌力减弱可能是造成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股四头肌肌力的减弱,膝关节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正常肌肉所应有的缓冲能力降低,因此加强股四头肌肌力的训练和有氧训练对骨关节炎病人是有益的。 二、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 对于关节炎的药物治疗,目前最有效果的是中医膏药,这其中疗效最好的是 立正藏药消痛贴 ,纯中药成份,外敷,药物从皮肤渗透骨质,效果好,无副作用。并且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效果相当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是99.6%,是药物治疗中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三、骨关节炎的关节内注射治疗 这也是一种能够缓解关节症状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透明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前者在国内已在临床使用了一段时间,有一定的疗效。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炎症介质,如细胞激动素和前列腺素;刺激软骨基质的合成并抑制软骨降解;但止痛作用出现较慢。而糖皮质激素止痛效果出现快。值得注意的是,关节内注射治疗是一种侵袭性操作,要避免医源性关节内感染,对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要慎重。 四、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 骨关节炎症状十分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且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就应该考虑手术干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人主张先行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这一类手术对有些病人术后近期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则不能肯定。关节置换手术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由于关节置换手术存在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部件的松动和磨损、骨溶解,这些并发症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因此,严格掌握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显得十分重要。严格地讲,手术指征包括:①有关节损害的放射学证据;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续疼痛或者已造成残疾;③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 由于人工关节置换的效果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医师的经验、病人术前的身体条件、围手术期处理和康复训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一个好的关节外科医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训练有素、技术熟练,才能独立胜任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7、踝关节骨质增生怎么治疗
骨质增生,又称增生性关节炎,中医称“骨痹”、“骨痛”,是常见的慢性关节病。
骨质增生不危及生命,但病程甚长,痛苦连绵,民间不乏治愈良方。
1:药物疗法
处方:白芨12克,炮山甲、土鳖虫各5克,红花3克,蜂蜜、米醋各15克
用法:药研细末,密醋调和、外敷患处、塑料纸覆盖,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敷药5次间歇7天
疗效:敷药5次见效
骨质增生在医学上称为骨性关节炎又称肥大性关节炎或退化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机械应力分布失衡或负载过度引起软骨磨损所致。人的关节软骨每天都承受着各种活动引起的机械力,人到中年后肌肉功能逐渐减退,容易导致关节损伤,软骨破坏,引起骨性关节炎。所以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有人报告在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中其发病率约为40—50%,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病变,主要累及手的近节和末节指间关节、脊柱和髋、膝、踝关节等,以关节疼痛、变性和活动受限为特点。关节活动尤其是负重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或缓解。有时在持物或做开瓶盖动作时出现手指关节疼痛,可能是由于手的骨性关节引起,行走后髋部疼痛,休息后减轻可能是髋关节骨性关节造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是上下楼梯时出现膝关节疼痛。步行一定距离后引起疼痛而跛行,可能是由于腰椎骨质增生导致腰椎管狭窄。
那么骨性关节炎应如何治疗?目前世界上多应用非甾体类(NSAIDS)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有双氯芬酸纳、布洛芬、消炎痛等。而全球处方量第一的非甾体药物是扶他林(双氯芬酸纳制剂),它通过对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双重抑制作用,产生抗炎镇痛作用,并且对关节软骨无损伤,由于它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耐受性而被广泛应用。
骨质增生是一种全身性的病变,可累及许多部位并产生许多不同的症状和表现,因此,当出现问题时应及时求助于正规医院,以便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由于骨关节病的病因复杂,晚期治疗办法有限,因此提倡早期预防和治疗。
骨质增生、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骨质增生是骨骼的一种状态,表现为骨骼生长、发育及其完成功能的过程中,某些部分失去正常的形态,骨质增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其各自的特点,如膝关节的骨质增生常被称为“骨刺”,可见关节内游离体和软骨增生;脊椎骨的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椎体的“唇样”改变,压迫神经,产生肢体感觉异常和运动异常。
骨关节炎也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变性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肥大性骨关节炎,均指一种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关节损害。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弹响、绞锁、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囊及韧带的韧化骨化、关节软骨的破坏以及关节部位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等现象。
骨质疏松是全身骨质减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骨骼中基质的含量明显减少,而骨骼中矿物质(主要是钙、磷)的成分基本正常。也就是说,骨质疏松时,骨骼中蛋白质等有机类物质及水分的含量减少而钙、磷等矿物质含量相对保持在正常水平。由于骨基质在钙、磷等矿物质之间起支持和连接作用,所以如果骨基质减少,则矿物质之间的间隙就增大,表现为骨质疏松。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骨骼中钙、磷等矿物质也会不断丢失及减少,从而造成骨骼中骨基质和矿物质都减少的现象。
骨质增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骨关节的致病因素不是单一的,胶原蛋白、蛋白多糖、软骨细胞、软骨、滑膜等的变化,均可影响其他成份,因此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发病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增龄: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张乃铮教授等人对北京郊区2063名成人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 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膝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 .1%、5 1.8%、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2)性别:从张乃铮教授等人的资料分析在5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2倍,但50岁以后两性之间基本相等。
(3)职业:骨质增生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患病率的增加。如铸造工的肘、肩关节,矿工的脊柱和膝关节,装卸工的膝踝关节,驾驶员的肩关节,修理工和纺织工的腕关节,芭蕾舞演员的跖趾关节,长期从事刺绣、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颈椎关节,较长时间站位工作如纺织女工、营业员、迎宾小姐、仪仗队员的跟骨。以上这些部位因长期反复做某一个动作,使该关节经常受到磨损而引起骨质增生。1994年《风湿病年鉴》中指出,通过对年龄在50岁以上患有骨关节炎的109名男女病人与218名无骨关节炎的人相比较,发现每日蹲位或跪位超过30分钟或每日爬楼梯超过10层的人有明显的膝关节骨质增生高发病率。
(4)种族遗传因素:英国人发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种人比黑种人发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结节的骨关节炎妇女,她们的母亲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别为普通人群的2~3倍。并且骨关节炎病人的HLA-A1、HLA-B8 的检出率增高。
(5)体质因素:体重增加使本来已遭磨损的退化的关节再加上重荷,当然就更容易破坏,所以骨质增生多发生于负重较大的髋、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于关节疼痛,患者不自觉地限制了活动而使体重增加,相互影响又加重了关节病变。美国《今日关节炎》发表一份研究资料指出:通过跟踪观察30~46岁的1178名男性,发现超过标准体重20磅的人发生骨关节炎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者多3.5倍的机会。发生部位多是髋、膝关节。
(6)姿势不良:如长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者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病率特别高。这是由于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劳损,并由于颈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续紧张状态,久之这些肌肉发生静力性损伤,进而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骨质增生。也与颈椎关节长期受力不均,使压力(应力)集中于关节内的某处造成应力过度而损伤关节。
(7)骨内静脉瘀滞及骨内高压:以骨内静脉瘀滞为特征的骨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使动静脉压差缩小、营养血管的血流减少、营养障碍可引起骨小梁坏死,骨细胞坏死可能是诱发关节炎的原因之一。
患者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骨质增生?
在临床工作中常可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健康普查时发现腰椎、膝关节等部位有骨质增生就忧心忡忡,认为骨质增生是不治之症,可以引起瘫痪。实际上骨质增生患者一般不引起功能残废,有少数患者终身无症状,大多数患者症状局限于关节,表现为疼痛、变形、活动功能受限等一系列症状体征;只有极少患者因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和椎动脉会引起相应肢体的疼痛、感觉障碍和脑缺血症状;如果处理及时有效,这些症状都会得到控制。骨质增生患者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呢?
(1)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人体随年龄的增长,一般到35岁以后椎体间的椎间盘就退化变薄,椎体周围原有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生理平衡遭到破坏。机体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就在椎体的边缘生长出了新的骨骼以增加骨关节的稳定性。这种现象就是骨质增生,它可以增加骨关节的接触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从某种意义来讲骨质增生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是人体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属正常的生理退变现象。
医生的任务是治疗因骨质增生引起的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炎症和粘连以及因此而压迫神经和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目前所有的治疗措施如内服、外敷、理疗、膏药等方法,只能改善症状,消除疼痛、麻木和酸困不适。那种试图把增生的骨质消除掉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切实际的。那种宣称能将增生的骨质(骨刺)化掉的说法是荒唐可笑和愚昧无知的。
(2)骨质增生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有人对200例颈痛及手麻的病人和300例腰痛病人研究发现,在200例颈痛和手麻的病例中,有骨质增生者占67%(134例);在300例腰痛患者中,有骨质增生者占60%(181例)。
人们又进一步分析临床检查压痛点的部位和骨质增生部位的关系,发现有三种有趣的现象:
①有骨质增生而无压痛点,在颈部30%(60例)、腰部12%(36例)。②骨质增生部位与压痛点二者部位不吻合者,在颈部60%(120例),在腰部38.6%(116例)。③骨质增生与压痛点二者位置相吻合,在颈部7%(14例),在腰部为4%(12例)。
(3)增生的骨质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引起临床症状:①骨性关节炎和退行性脊柱炎:骨关节炎是产生骨质增生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骨质增生是骨关节炎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发生骨质增生时,虽增加了骨的负重能力和稳定性,但影响了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性,导致了关节不平滑和摩擦力加大。当关节活动过度或不协调时,关节内滑膜极易受到自体损伤引起滑膜炎,韧带和关节囊被拉伤,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②增生的骨质位置较特殊和较大时如:膝关节骨质增生可使滑膜受损,周围关节边缘骨质增生较大时,可阻碍肌腱的滑动或压迫邻近神经;颈椎钩椎关节增生过大时,可压迫椎动脉;脊椎骨质增生时,可致脊椎管腔狭窄而引起症状。
因此,骨质增生时不必过于紧张,只有出现症状且症状与增生的骨质相对应时,再考虑对症治疗,而不必劳神费力耗财去“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