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脚踝骨折三个月,已形成陈旧性骨折,该怎么办?
首先请你不要紧张,医生跟你说的只是有可能,是最坏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很小,并不是一定会出现那么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请你先把心态放平和。
然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你的病情,腓骨骨折没有太大影响,所以不必太在意它,问题关键在踝关节的骨折上。踝关节是人体承重的重要关节,而且踝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所以踝关节骨折应该力争解剖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你当初骨折的时候找的中医大夫所用的膏药、小夹板和什么中药熏洗等等办法根本不可能达到上述要求,导致你的骨折没有愈合,韧带损伤没有修复,所以现在出现了畸形、疼痛和活动受限的情况。鉴于目前的情况,我个人的观点还是建议你去正规大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拍X线片,CT(最好有三维重建,可以更直观的了解骨折块的移位以及目前的情况),配合主管医生积极进行治疗。你的具体情况我不了解,但是根据我个人经验,三个月的陈旧骨折通过手术以及术后科学的功能锻炼是完全有希望痊愈的,所以希望你树立起与病痛战斗的信心,积极进行治疗。
最后,祝你早日康复,在青春的舞台上舞出灿烂的舞步!
2、脚踝部5月3号扭伤轻微骨折,现在都已经7月分了,走路时脚感到特别沉,
小腿由胫骨和腓骨组成,在前而粗者为胫骨,在后而细者为腓骨,脚的足弓顶部有一块骨头叫距骨。踝关节就是由胫骨、腓骨下端夹骑于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称“脚脖子”。胫骨下端向内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内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为外踝。踝关节囊前后较松,两侧较紧。踝关节的四周有韧带加强,内侧有三角韧带,外侧有三个独立的韧带。由于外侧的韧带较内侧的韧带弱,加上内踝较短,所以易发生足内翻(脚心朝内侧)而损伤外侧副韧带。踝关节背屈时,距骨无活动余地,但在跖屈(提起脚跟)时,距骨可向两侧轻微活动,所以踝关节往往在跖屈位发生内翻位扭伤。
青少年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较高,因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较多。若活动前准备不充分,活动时易发生扭伤;姑娘们穿着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台阶时思想不集中,易发生跖屈内翻,这时外侧副韧带突然过度牵拉,可引起踝部扭伤。踝部扭伤轻者韧带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并有踝关节半脱位,或并发骨折脱位。踝关节扭伤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肿胀,急性期可有瘀斑。这时做足内翻的动作会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则可无疼痛。
那么,踝关节扭伤后应该怎么办呢?韧带部分撕裂、损伤者,内翻角度增加,伴有剧痛。急性期24小时内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如果韧带损伤较重,疼痛剧烈,可用4厘米宽的三条胶布敷贴踝部,自小腿内侧下1/3处,三条胶条互相重叠,重叠部位的宽度约为每条胶布的一半,再围绕小腿贴三团胶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贴过紧,阻碍血行。外用绷带包扎,固定2-3周。韧带完全断裂者,足内翻角度明显增加,半脱位时,足处于极度内翻位,这时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类损伤需请医生手法复位后,用管形石膏固定伤足于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复扭伤者多由于早期处理不当而发生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患者可穿包帮鞋保护踝部,并将鞋外侧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内翻。此外,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尽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时不要追跑打闹,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预防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怎么办?
3、左脚三踝骨折,术后50天,脚趾蜷缩脚踝僵硬怎么办?
,当天在朝阳医院手术,内置两块钢板,18颗钢钉,还有一个联合钉和两个克氏针。现在术后50天,脚踝仍然很僵硬,而且一旦练习勾脚尖,脚趾全都蜷缩起来,掰都掰不动,像爪形趾一样。在放松状态下,脚趾微微弯曲,不像正常脚趾那样直。
4、脚踝三踝骨折四个月了,膝顶墙时膝盖距离墙面差9厘米,锻炼效果不明显,怎么办?后续锻炼能好吗?
我双踝骨折三个月可以慢慢走了,你三踝建议多锻炼,期间可以中药治疗,用药敷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5、27岁 右脚踝三踝骨折.术后2周,已经基本消肿,但脚腕子在伸直的情况下时有发麻班的刺痛.是正常现象吗?
继续吃吧 时间太短了 有好处 不吃也可以 可能会好慢一些
至于那刺痛 没什么问题 在观察观察吧
6、尊敬的大夫: 我是一个在2000年右腿三踝骨折术后的患者,从做好手术到取出钢钉后,我的脚踝就没有停止过疼
病史大概有11年了,术后都快10年了,此后又疼痛这么多年,你没有做过核磁检查吗?不要做CT检查,我初步认为,很有可能是创伤性关节炎,每遇劳累或者天气变化就会有疼痛,要么口服一个疗程的硫酸氨基葡萄糖,关节腔内注射透明玻璃酸钠,要么就先做检查,而后按结果在制定治疗方案,怎么样?
7、由于我骑摩托车撞车,导致脚踝骨折,内侧钢钉,外侧钢板,说是三踝骨折,只开了两个刀口,不知道是不是后
还是能的,坚持锻炼活动度,到痛的角度加力按一下。锻炼前可以局部热敷,锻炼后冷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