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美乐(Humira),即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它是艾伯维公司推广的全球首个被批准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生物制剂)。近几年是连续全球销量第一的处方药。起效迅速,强效持久,皮下注射,两周一次,使用方便。它在中国批准的适应症有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修美乐是通过特异性结合人体内的TNFα,阻止TNFα与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阻断了TNFα的生物学活性,最终减轻炎症反应并减少破骨细胞激活,达到控制并缓解症状体征的目的。
2、最近看到很多讲生物制剂可以治疗类风湿的报道,生物制剂治类风湿关节炎真的有效吗?有谁知道?谢谢!
生物制剂是近年来类风湿治疗的新趋势,以依那西普(恩利)为代表的生物制剂,为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和传统的治疗类风湿疾病的药物相比,生物制剂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完全达到临床缓解,关节不肿不痛,患者可以和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和工作。
使用生物制剂,要尽可能在疾病早期开始,研究显示,早期使用依那西普不仅可以使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节肿痛、晨僵等常见症状迅速得到缓解,同时还能阻断肿瘤坏死因子在这两类疾病中的作用,从而从根本上阻止关节破坏,避免疾病进展导致的关节变形甚至残疾。
转一篇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希望能对广大病友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ss/lvyou/2010-10-20/content_1043878.html
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有哪些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逐渐渗透到自身免疫研究的进撮、,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内因和发病机制已有容了较深入的认识。从而,针对发病机制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试用生物制剂治疗也成为当前热门课题之一。应用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近几年内才发展起来韵,目前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由于生物制剂具有药理作用环节的选择性高、毒副作用较小的优点,预期将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甚多,在此作些介绍:(1)细胞因子 丁—干扰素(IFN—EE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已超过10年,我国也已有产品,应用后的初步报告认为,对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帮助,但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2)抗T淋巴细胞治疗 T淋巴细胞接种,由于引起类风湿关节炎的抗原不明,无法得到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作为疫苗。种种研究结果或不满意,或仅处于刚开始阶段。(3)抗细胞因子治疗 主要是针对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都处于研究阶段。(4)基因疗法 对类风湿关节炎还只是一种设想。生物制剂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治疗,目前处于任重而道远。现在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有转移因子、胸腺素等。
4、得类风湿关节炎非得打生物制剂吗?
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一定非要打生物制剂,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比较难治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平时可以使用激素类药物,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可能会好一些的。
5、怎样用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慢性炎症,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可因外感风寒湿邪,合而为病入络,流注关节阻遏气血,风邪水湿乘虚而入,侵犯郁于筋脉,留于关节而成,或因少年气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而引起,它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成人为多见,受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开始侵及下肢关节,膝和踝关节最为常见。
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复发性。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关节,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功能多因肿痛而活动受限,有时关节腔伴有渗出液。部分病人几个关节同时受累。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不典型的风湿热病史。主要表现:关节多为酸痛,呈游走性窜痛或限于一两个关节轻度肿痛,关节功能因疼痛轻度受限。如累及膝关节则行走、上下楼及蹲站时困难。呈反复发作,遇天气变化(刮风、下雨、阴天)时加重。
治疗可用黄花铁线莲捣烂外敷于患处20分钟对风湿关节炎效果明显
不懂可咨询我们。
6、为什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进行生物制剂治疗前要筛查肺结核?
而在我国目前市场上能获得的生物制剂主要是抗TNF拮抗剂。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国外几种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治疗生物制剂相继研发成功,被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和强直性脊柱炎(AS)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目前在我国市场上能获得的抗TNF拮抗剂包括依那西普(etanercept)、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此些新药的上市上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甚至改变了疾病的不良预后。另一方面,新药的安全性问题一直被医生所关注。因为TNF既是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又是机体维持正常免疫平衡、对抗感染、监视抑制肿瘤生长的生理性细胞因子,如受到过度抑制则可能发生一些与感染、肿瘤相关的不良反应,还可能出现异体蛋白激发的超敏反应等。尽管如此,目前我国风湿专家的一致意见是:抗TNF拮抗剂的问世改变了RA和AS的治疗模式,生物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试验以及使用过程中得到了认可,但在用药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在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输液反应、感染等不良反应。以下情况是不能应用抗肿瘤坏死因子(即禁忌证)①存在活动性感染;②有结核感染史未经标准治疗或出现活动者;③有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史;④合并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或恶性肿瘤的患者;⑤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病变;⑥对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由于应用TNF拮抗剂有可能增加结核感染的风险,或使潜伏结核复发的可能性,所以在用药前需进行仔细评估。循证医学证据提示,通过筛查试验以及密切地监测,可以明显控制结核的发生率。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曾组织我国风湿病学权威专家,经认真讨论,结合国内外情况,形成了指导性意见,并于2009年发表了《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参考意见》[《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4):279],于2010年发表了《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专家建议》[《中华内科杂志》2010,19(6):546]。以使用英夫利昔单抗为例,建议:(1)所有准备使用英夫利昔抗拮剂的患者,均需详细询问结核病病史,包括接触史、治疗情况,以及详细查体。用药前均需接受胸部x线检查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derivative,PPD)皮肤试验。(2)根据我国国情,关于PPD试验的结果,专家组推荐的标准如下:①硬结直径<10mm。且无结核感染证据,可以应用。②10mm≤硬结直径<15mm,且无其他结核感染证据,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考虑是否应用英夫利昔单抗(如需应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建议应用英夫利昔单抗的同时给予预防性结核治疗,异烟肼治疗2个月后开始英夫利昔并继续合用异烟肼4个月)。③硬结直径〉15mm但有水疱或坏死,不宜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此时应给予抗结核治疗,待结核控制后再酌情考虑应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④胸部X线检查证实有活动性结核患者,禁用英夫利昔单抗;对于接受过标准治疗的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如PPD试验<10mm,可结合患者病情酌情使用,同时需要临床密切观察,每隔3个月应接受肺部x线检查;如PPD试验≥10mm,经专科医师会诊。在开始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权衡获益风险比,酌情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有肺外活动性结核的患者需先抗结核治疗,结核感染控制后再酌情使用英夫利昔单抗。
7、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都有哪些?一般要用几个疗程?一个疗程费用大概是多少?
类风湿疾病是风湿免疫病一种。常见的表现是小关节肿痛。生物制剂的物,如益赛普物,主要是针对免疫过程中的细胞因子,与其选择性/竞争性结合,从而起到快速缓解症状、改善病情的作用的。有适应症的,不是所有的类风湿疾病都适合。
8、治类风湿的生物制剂针一支多少钱
目前最新最好的生物制剂,一支八百~一千多。类风湿的话一般是指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类疾病,一般是会侵犯小关节导致关节炎的
9、生物制剂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效果特好吗
生物制剂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或强直性脊柱炎都没有根治作用,短期缓解疼痛效果不错,远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治疗新进展 :
一部分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患者由于仅有轻微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无需特殊治疗,或进行理疗改善症状,明显炎症患者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对一些关节炎症状较重和有附着点病的患者可在受累关节内或炎症部位注射皮质激素。骶髂关节炎明显,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在CT介导下炎性骶髂关节内注射皮质激素,据报告可获得显著疗效。
少数急性或炎症高度活动的患者,可全身使用皮质激素,但剂量与疗程宜从严掌握。
病程较长的慢性患者,有持久关节炎和附着点病,如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能完全控制症状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对有炎性肠病的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患者,使用柳氮磺胺吡啶可获得较好疗效。机制可能柳氮磺胺吡啶通过恢复肠壁正常通透性、抑制抗原进入受损肠壁来治疗炎性肠病,但无预防作用。另外,早期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是否改善病程和预后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就目前国内临床治疗的普遍情况而言,医师常乐意选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未分化脊柱关节病,这可能与本药价格适中、总体来说用药安全性较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