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关节炎拔火罐穴位图

关节炎拔火罐穴位图

发布时间:2020-10-21 23:20:17

1、背部拔火罐穴位图

中医的一种疗法,又称“拔罐疗法”.“拔管子”或“吸筒”。能使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火罐有竹制.玻璃制等多种,本法在民部很常用,多与针刺配合使用,能提高治疗效果。主要用于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腹痛及哮喘等症。

2、拔罐穴位图

孟氏拔罐有一本 看图拔罐 那都是真人图片。。如果你只需要看穴位的话,有 穴位挂图 你可以去看一下。。知道不能发图片的,,,总是不显示

3、中医拔罐穴位图

中医拔罐【人体背部穴位图】人体穴位图
【中医疗法主病症和选穴 】
症状 穴位
感冒、头痛、发烧 太阳106、印堂1、内关31、足三里23、翳风44、合谷102、风池92、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外关56

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天突4、中府40、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肾俞75

慢性胃肠炎 中腕10、天枢36、气海29、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大肠俞74

慢性胃炎 中脘10、气海29、太乙16、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 中脘10、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梁丘14、肝俞79、脾俞77、胃俞76、

消化不良 中脘10、气海29、天枢36、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

胃痛、呕吐、胃下垂 中脘10、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脾俞77

腹泻、腹痛 中脘10、天枢36、关元28、内关31、梁丘14、足三里23、胃俞76、肾俞75、大肠俞74

慢性结肠炎(五更泻) 中脘10、神阙30、天枢36、气海29、内关31、足三里23、脾俞77、胃俞76、命门57、大肠俞74

慢性肝炎 膻中5、中脘10、阳陵泉97、大椎89、身柱47、肺俞85、肝俞79、胆俞78、脾俞77、胃俞76

高血压 肩井45、血压点90、足三里23、三阴交21、风池92、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曲池52、涌泉108

低血压 天突4、膻中5、神阙30、足三里23、太溪19、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 膈俞81、印堂1、三阴交21、涌泉108

冠心病(心绞痛) 膻中5、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心俞83、肝俞79、阙阴俞82

风湿性心脏病 膻中5、郄门33、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关元俞73

肺心病 膻中5、曲泽35、气海29、关元28、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
21、大椎89、定喘88、风门86、肺俞85、厥阴俞82、心俞83、肾俞75

糖尿病 中脘10、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肺俞85、胰俞51、肾俞75、命门57、痛泉108

神经衰弱(失眼、多梦) 内关31、足三里23、三阴交21、心俞83、肾俞75、谷合102、涌泉108、失眠107

中风后遗症 曲泽35、内关31、百会94、大椎89、肩髃39、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膀胱经

落枕 风池92、肩井45、大椎89、外关56、合谷102

颈椎病 印堂1、曲泽35、内关31、风池92、肩井45、肩髃39、大椎89、肺俞85、外关56、曲池52、合谷102

肩周炎 缺盆3、足三里23、风池92、大椎89、天宗84、曲池52、外关56、合谷102、大杼91

急性腰扭伤、慢性腰痛、腰肌劳损 承山64、昆仑63、肾俞75、腰眼59、 腰阳关60、关元俞73、委中66

腰椎间盘突出(增生)症 承山64、昆仑63、委中66、殷门67、承扶67、关元俞73、腰眼59、肾俞75

坐骨神经痛 肾俞75、腰眼59、关元俞73、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昆仑63、涌泉108

类风湿性关节炎 曲泽35、内关31、膝关节、督脉、膀胱经、肘关节、外关56、合谷102、承山64

膝关节痛 梁丘14、膝眼24、阴陵泉18、足三里23、委中66、阳陵泉97、承山64

强直性脊椎炎 肩井45、大椎89、膀胱、委中66

静脉曲张 足三里23、三阴交21、涌泉108、承山64

股骨头坏死 阿是穴、肾俞75、承扶69、殷门67、委中66、承山64

痛经、月经不调 天枢36、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次髎31、三阴交21、大椎89、肾俞75、关元俞73

更年期综合症 中脘10、气海29、内关31、关元28、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大椎89、膀胱经、合谷102

目赤肿痛眩晕 大椎89、身柱47、肝俞79、胆俞78、百会94、太阳106、风池92、印堂1、三阴交21、能泉108

慢性鼻炎 印堂1、迎香43、百会94、风池92、大椎89、风门86、肺俞85、曲池52、合谷102

扁桃体炎 人迎2、天突4、曲泽35、孔最32、太溪19、大椎89、曲池52、肾俞75、合谷102

慢性咽炎 人迎2、天突4、曲泽35、缺盆3、大椎89、风门86、曲池52、合谷102

湿疹 血海15、神阙30、足三里23、三阴交21、大椎89、肝俞85、曲池52

荨麻疹 血海15、足三里23、三阴21、大椎89、风门86、肝俞79、曲池52

慢性肾炎 中脘10、水分38、气海29、关元28、中极12、足三里23、三阴交21、太溪19、肝俞79、脾俞77、肾俞75、命门57

4、拨罐除湿气哪几个穴位

1、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心,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肾脏为主水之脏器,生的生理功能异常则容易引起身体水液代谢出现障碍,故而在涌泉穴拔火罐可以使气血通畅,肾气旺盛,能疏通肾经,祛除体内的湿毒浊气。

2、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之一,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通过拔火罐刺激本穴,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对胃肠蠕动和内分泌功能都有良性的促进作用。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恢复,对消除体内湿气非常重要,故而,湿气中的人可选择此处进行拔火罐除湿。

(4)关节炎拔火罐穴位图扩展资料:

1、咳嗽拔罐疗法

主穴选定喘穴、肺俞穴;风寒咳嗽配风门穴;风热咳嗽配大椎穴。用闪火法拔罐,留罐8~10分钟(年龄较小的小儿罐内负压宜小,负压过大易伤患儿皮肤),小儿也可采用闪罐法,每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

2、颈肩综合征拔罐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在酸胀、麻木及疼痛的颈肩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外上缘处皮肤上涂抹适量跌打万花油,将火罐吸附于皮肤上,并于病变部位来回推动火罐,以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或紫黑色痧点为宜。走罐后采用三棱针在痧点局部点刺,选口径适中的火罐用闪火法在上述部位拔罐,留罐约10分钟,每处出血约2~3毫升,隔日一次,5次为1个疗程。

3、膝关节炎拔罐疗法

可采用药罐疗法:将羌活、独活、防风、木瓜、桑枝、川断、牛膝、杜仲、艾叶、鸡血藤、川芎、当归各15克装入布袋内,加清水煮沸5分钟,再把小号竹罐投入药汁内煮10分钟,使用时用镊子夹起竹罐直接叩于患侧内、外膝眼及鹤顶穴处,每次1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5、中医拔罐穴位图

你好!你说的是一本医学书籍名称,全名《中医拔罐穴位图 》,由广州市好轻松医疗科技出版,书中挂图分正面、背面两张,介绍了常用刮痧区位、穴位等,说明书中介绍了刮痧方法、常见病刮痧取穴等,该书作者多年来从事中医按摩、刮痧、拔罐治疗工作,临床经验丰富。
穴道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仅仅如此,便是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更何况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经络以外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新穴”,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体穴道的总数远超过1000个。 大致穴位列表: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人体穴位与暗杀相关: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仅供参考,再见!

6、拔火罐穴位图的常用穴位

大致穴位列表: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与关节炎拔火罐穴位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