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膝关节炎中医验方

膝关节炎中医验方

发布时间:2020-10-08 13:36:54

1、膝盖软骨磨损有没有中药偏方,或者吃什么可以补(食疗)

不用吃药的,要增加血液循环来自调的。买一牛角做的刮痧棒在漆盖附近和大腿小腿有痛的地方来按摩,使有痛的地方没有痛后,经络就畅通,血液就流畅起来,慢慢就会好的。
要是喜欢,山楂30克,红枣10个,猪蹄两只,水2升,用炖的方法来熬汤,12小时以上(电子炖锅)。有七碗汤的。每天早晚喝。

2、膝关节滑膜炎积液偏方

是不建议用偏方治疗的,建议可以及时中药治疗,一般滑膜炎可以热敷治疗,从常规热敷治疗的病例的随访结果看,热敷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滑膜炎的方法。

3、可有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方或偏方

关节炎、肩周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用细盐1斤,放锅内炒热,再加葱须,生姜各3钱,一起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一星期,有追风祛湿之功效。

求采纳

4、膝关节炎的治疗偏方

膝关节炎:可为单发性,或双侧性,女性偏多且往往是体重超标者。中年后的症状:当坐起立行时觉得膝部酸痛不适,走了一时症状消失,这是早期表现。

5、一个朋友的姥姥得了关节炎(可能是风湿性的),年纪太大不敢手术。求中药药方

虽然一百多年以前,已经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病名,而且此后世界各国对本病的病因也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可惜直到如今,仍无定论。发病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免疫因素

滑膜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滑膜液含有 lgG、类风湿因子—lgG—补体形成的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循环抗体浓度增高,血清可测得lgM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类风湿血管炎的发生与血清病相似。这些免疫特征的形成过程决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主张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提出自身免疫学说,目前已为多数学者所承认。

遗传因素

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直系亲属患病率是普通人群患病率的 2倍,而类风湿因子阴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直系亲属及患者配偶的患病率不增高,并发现单卵孪生者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一致率为33%,而双卵孪生者仅6%,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一个重要的遗传因素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属易感性与 hla-dw 4 及hla-drw 4 相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还考虑与免疫应答基因有关。

感染因素

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有滑膜炎、发热、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增快,所以可能与感染有关。数十年的大量研究尚未能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血液、滑膜液或滑膜中找到某一种恒定的病原体,所以感染只是一种可疑因素。

过敏因素

本病病理改变和血清病与异性蛋白在实验动物中诱发的过敏状态相似,故认为与过敏反应有关。

内分泌失调

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女性,怀孕期间关节炎症状常减轻,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本病等,认为内分泌因素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似有一定关系。但根据研究,病人的肾上腺结构及其他内分泌功能多属正常。

营养代谢障碍

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常有体重减轻或营养不良。所以认为本病有营养代谢障碍,但病人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均正常,可能为血浆蛋白形式的改变,导致体重下降和骨质疏松等。临床观察患者多缺乏维生素 C和维生素B 6 。

诱发因素

一般来说,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外伤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有关机构曾对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统计,以寒冷(42%)和潮湿(27%)诱发者占绝大多数,此外,尚有感染(10%)和外伤(8%)及无明显诱因可查者(13%)。RA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其发病过程与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

6、有治疗关节炎的偏方吗?

对于关节炎有没有偏方治疗,首先需要说明一下,对于关节炎的病人一旦发病,还是需要积极的进行正规的治疗,不可以相信偏方的,有时候有些偏方,里面可能存在有激素,可能就会加快关节退变的,所以说不可以相信偏方的,还是需要积极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比如关节炎早期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减少运动量,避免受凉,局部进行热敷或者烫洗,并且可以外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膏药,或者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和营养软骨的药物治疗,就可以改善病人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的。

7、骨关节炎偏方能不能治疗?

骨关节炎是一种骨关节结构广泛的慢性、退行性改变,包括关节软骨的剥脱、骨质增生半月板损伤、滑膜炎等一系列改变。这是引起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变形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别名很多,如骨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退化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
骨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缓慢,晨僵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受累关节以疼痛和压痛为主,偶尔伴发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或一过性骨膜炎,活动时关节有摩擦音,严重时发生关节畸形。颈椎腰椎病变可引起神经受压或刺激症状,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不增快和C反应蛋白不升高。X线片检查可能显示膝关节正常或有轻微增生,有助于诊断本病。
【方一】祛风除湿沐足方【来源】《沐足验方》【组成】羌活、当归、乌梅、炒艾叶、五加皮各20克,防风、制川乌、地龙、木通、川椒各10克,生姜15克(拍烂)
【功用】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适用于增生性骨关节炎。
【方解】羌活、五加皮、防风、地龙、木通祛风散寒除湿;制川乌、川椒、生姜温阳散寒;当归、炒艾叶活血通络;乌梅生津,防止诸药温燥伤阴。
【用法】将上药用纱布包裹后,放入大小适中的盆中,加冷水(约盆容积的2/3)后,置火上煮沸5分钟左右,待药温适宜后,用药水沐足,并可轻轻揉按患部。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每剂药可用5天。
【方二】鲜白鲜皮藤汤【来源】贾湘云,贾思明。新中医,1998,30(12):42。
【组成】鲜白鲜皮藤60克(或干品30克)
【功用】通经活络止痛。
【主治】适用于骨性关节炎。
【用法】将白鲜皮藤切成约10厘米长,白皮鸡蛋1个(带皮),加水500毫升,煎30~50分钟,去渣,喝汤,吃鸡蛋。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一般7天即可收效。1个疗程服完后休息5天,继服第二疗程。
【按】《本草从新》曰:“白鲜皮气寒善行,通利关节,利九窍。”白鲜皮藤除有白鲜皮的作用外,还具有通透走窜、搜络止痛之性能,直达病处,能渗入骨膜。所以,对骨质增生所引起疼痛、麻木有显著疗效。从临床实践中看,此藤内含丰富的粘胶样白汁,能养筋骨,解肌痉挛,消水肿,促使骨骼局部受损组织得到修复,从而达到缓解临床症状和治愈之目的。
【方三】葛根牛膝醋浸方【来源】《骨与关节病效方300首》【组成】葛根、川牛膝、川椒、羌活各20克,透骨草、苍术、丹参、细辛各15克,生草乌、艾叶各10克,米醋250毫升【功用】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主治】适用于增生性膝关节炎。
【方解】葛根、丹参、艾叶活血化瘀;川牛膝、透骨草、苍术祛风湿强筋骨;川椒、羌活、细辛、生草乌温经止痛。
【用法】将上药除米醋外用纱布包裹,放锅内用适量凉水泡20分钟后,煮沸约10分钟。然后将药液倒入盆内加醋,待水温降至约38℃时,用两块毛巾蘸取药液,交替热敷痛处。每次20分钟,每天3次。
【方四】加减独活寄生汤【来源】陈艺。湖南中医杂志,1999,15(3):27。
【组成】独活、杜仲、牛膝、秦艽、防风、茯苓、白芍各9克,桑寄生18克,党参、当归各12克,川芎、甘草各6克,肉桂、细辛各3克,熟地黄15克【加减】若疼痛较剧者,加白花蛇1条,蜈蚣2条,炮穿山甲、红花各6克;寒邪偏盛者,加制川乌、制附子、干姜各6克;湿邪偏盛者,加防己、苍术各10克;兼有热象者,去肉桂,加忍冬藤、桑枝各10克,生地黄15克。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滋肝肾。
【主治】膝关节骨质增生症。
【方解】张秉成曰:“此方肝肾虚而三气乘袭也,故以熟地黄、牛膝、杜仲、桑寄生补肝益肾,强筋壮骨;当归、白芍、川芎和营养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又所谓祛邪先补正,正旺则邪自除也。然病因肝肾先虚,其邪必乘虚先入,故以独活、细辛之入肾经,能搜伏风使之外出;桂心能入肝肾血分而祛寒;秦艽、防风为风药,固行肌表,且又风能胜湿耳。”因久病必有瘀,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故疼痛较剧。因此在原方基础上加红花、炮穿山甲各6克,白花蛇1条以加强搜风通络,活血止痛之功用。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2次温服,治疗7天为1疗程。
【方五】骨刺散【来源】曾祥华。湖南中医杂志,1987,(2):14。
【组成】乌梢蛇60克,透骨草、当归、防风、土鳖虫各36克,威灵仙72克,没药、降香各20克【功用】祛风通络,活血化瘀,软坚止痛。
【主治】骨关节炎。
【方解】本方乌梢蛇、防风、透骨草、威灵仙祛风胜湿,通络止痛;当归、土鳖、没药、降香活血化瘀,软坚止痛。方中重用乌梢蛇祛风湿、通经络,故本方对骨质增生之风湿见症明显者尤宜。
【用法】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口服,每次3克,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冲服,1剂为1疗程,病重者连服2剂。
【方六】威灵透骨方【来源】钱晓华等。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6):45。
【组成】白花蛇4条,威灵仙72克,防风、当归、血竭、透骨草、土鳖虫各36克【功用】祛风除湿,舒筋透骨,活血止痛。
【主治】骨关节炎。
【方解】防风、血竭、当归祛风养血活血;白花蛇、威灵仙、透骨草、土鳖虫祛风除湿,舒筋透骨。
【用法】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筛备用。口服,每次3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上述1料药为1疗程。
【按】本方除有较好的祛风除湿作用外,并擅透骨舒筋。不仅供内服,亦可用水酒各半调成糊状外敷。

与膝关节炎中医验方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