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哪购买骨关节炎防治认知白皮书
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中老年人关节疾病,多见于颈、腰椎和膝、髋关节,如颈椎病、腰椎病、以及膝知关节或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那么,日常应该如何防治骨性关节炎呢
物理疗法 对受累关节给予热水浴或其它简单的热疗可以帮助减轻疼痛。但如果是由于外伤引起的骨道关节疼痛,不要急于用热疗的办法,否则会引起关节出血而更加肿胀和疼痛。
锻炼 锻炼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正确的适当的锻炼,可以预防、延缓和减慢骨性关节炎的进程。有益的锻炼包括游泳、散步、骑脚踏车、仰卧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训版练及不负重位关节的屈伸活动。不正确的过度锻炼则包括爬山、爬楼梯或下蹲起立等活动。
饮食与体重 骨性关节炎与体重过重往往同时发生。因此,应维持合理的饮食,增加钙质摄入,防止体重过重。
生活方式 有些人的特殊生活方式可以在某些关节产生特殊的拉伤,引起或加重骨性关节炎,如喜欢睡软床、枕高枕头,喜权欢蹲着吃饭或干活。如果有这样情况的话,那么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如何运动可以防止肌肉萎缩?
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人,既要避免膝关节过度疲劳,又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缩,这不仅能缓解关节疼痛,还能防止病情进展。有规律的运动是一种健康而重要的生活方式,要想保持关节和健康,必须运动。长期不活动会导致关节僵硬和周围组织萎缩。运动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僵硬,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运动还有助于减肥及保持减肥成果。
最适合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运动方式有三种,这些运动对骨性关节炎患者都是安全有效的:
(1)关节活动度训练通过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疼痛症状也会减轻,增加关节活动度的另一个好处便是能保持关节的润滑,使膝关节能保持较高的活动水平,增加关节活动度的方法有游泳,推拿按摩,骑固定式自行车。另外,要保证每天都进行功能锻炼,主动屈伸膝关节至最大范围。
(2)肌肉力量训练骨性关节炎患者有时会觉得膝关节打晃,不稳,特别是上下楼梯时。这是因为腿部肌肉力量不足,不能很好地控制膝关节,而且这种晃动会增加对关节的损害。如果肌肉力量增强,就能很快地对摇晃等失稳状态作出反应,吸收振荡应力,控制住膝关节,从而保护关节。
有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可改善这种状态: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让大腿上的肌肉收紧、绷直,与床成45°,每次都维持1秒,让伸直的腿停留在半空中,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复50个,50个为一组。此种运动方式也可以站着练习。初次做的时候,次日大腿肌肉会有一些酸痛感,但是持续练习一周以后,酸痛感就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膝关节的抗负荷能力逐渐得到加强。随后也可练习用脚挑一个枕头,增加力量。每天2~3次。
此外,还可以蹲高位马步。具体动作是两膝稍弯曲(10°~30°),以膝关节不痛为宜。脚尖向前,不要向内或向外,且膝盖不要超过脚尖。静蹲不动,或背靠墙壁,两手平举,目视前方,开始坚持30秒到1分钟,然后逐渐增加时间至几分钟。每天累积达到15分钟左右即可。切不可下蹲的位置过低,使膝盖超过脚尖,这样会增加对髌骨的压力,是错误的方法。
在锻炼过程中,患者不要盲目追求数量练习,要保证质量。这种锻炼适应范围比较广泛,腰不好或者人工关节置换以后的患者都可以做这样的练习。这个看似简单的运动其实以运动医学的原理为指导,在充分练习股四头肌功能的基础上,使髌骨得到充分锻炼。
(3)有氧或耐力训练有氧或耐力训练对心脏也很重要,而且能控制体重,改善全身机能,这些训练甚至还能减轻某些关节的炎症。应该强调一下,对患有关节炎的人来说,游泳可能是最好的运动,由于是在水中运动,膝关节不存在负重,可以帮助恢复膝关节功能,还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身体关节灵活性。骑自行车和散步也有好处,要经常练习,但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
3、求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其参考文献
美国风湿病学院(ACR)制定的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如下;
(一)手关节标准 有手关节痛或僵硬,伴以下四条中至少三条者。
1、双手第2、3指的远指和近指关节和第一腕掌关节,此103关节中有2个或更多的关节呈硬组织的肥大。
2、有至少2个远指关节呈硬组织的肥大。
3、掌指关节受累(肿胀)少于3个。
4、上述10个关节中至少有1个出现畸形。
(二)膝关节标准 有膝痛及该膝X相示有骨骜,是伴有下述任一条者。
1、年龄>50岁。
2、受累膝僵硬<30min。
3、有骨摩擦音。
(三)髋关节标准 髋痛同时有以下三条中至少两条者。
1、血沉<20mm/第1h。
2、X线示股骨或股骨头有骨骜。
3、X线示至少有关节腔狭窄。
4、骨性关节炎是慢性病么? 速度 急需!!!!
是的,非常难治,但是不是绝症
5、患骨关节炎的病人,为什么能预报天气,还可以那么的准?
患关节炎的病人之所以能够预报天气,主要是因为这些病人呢,他们能够有这种感知的力量,毕竟天气潮湿他们就会觉得特别痛。
6、为什么说老年人的关节更容易出现磨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一种退行性关节病,初期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上下台阶时膝关节疼痛加重等,严重者出现“O”型腿等关节畸形,影响行走,可能导致患肢残疾。目前,其已成为影响老年人膝关节功能最常见的疾病。根据我国2015年发布的《中国骨关节炎防治白皮书》数据显示,国内目前约有1.5亿人患骨关节炎,其中大多数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群。
既往医学研究通常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磨损所导致,但为什么老年人的关节软骨更容易发生磨损呢?针对这一难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院士带领科研团队经系统的解剖学、影像学、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和微创治疗方面,日前取得了破解性进展。
张英泽院士在其系列骨科研究中引入了力学原理,率先揭示了骨质疏松引发的人体骨骼不均匀沉降(也称“差异性沉降”)在退行性关节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骨骼的“差异性沉降”理论,从骨骼的受力原理上阐明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
“差异性沉降”也称“不均匀沉降”,是物体受到重力影响而发生的一种力学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例如,路面偶尔会出现的塌陷,房屋像一侧倾倒等,都是“不均匀沉降”现象。人体骨骼由于受到重力影响,也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当人体骨骼出现骨质疏松,疏松的部分就可能会在体重压力之下出现“微骨折”,当这些“微骨折”日积月累,就会造成骨骼塌陷、下沉,关节变形等病变。
7、骨关节炎如何预防?
常注意事项如下:
1.保持乐观情绪:绝大多数患者的预后是良好的。单纯X线有骨质增生者不一定出现症状。
2.有合理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平时饮用牛奶(少量多次),多晒太阳,必要时补充钙剂。应调整劳动强度或更换导致症状加重的工种,消除或避免不利因素,如剧烈运动。
3.避免过度负荷:避免受累关节的过度负荷,肥胖者应减轻体重。膝和髋关节受累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跪位和蹲位。
4.选择适当的鞋:老年人最好穿松软带后跟的鞋,鞋后跟高度以高出鞋底前掌2cm左右为宜,老年人的鞋底还要稍大一些,必须有防滑波纹,以免摔倒。
5.使用辅助设施:可利用把手、手杖、护膝、步行器、楔形鞋垫(膝内翻或外翻者)或其他辅助装置,减轻受累关节的负荷。
6.辅助理疗:急性期以止痛、消肿和改善功能为主;慢性期以增强局部血循环,改善关节功能为主。已做关节成形术和含有金属元件的关节禁用透热或超声疗法,以免深部灼热伤。
7.进行缓和的有氧运动: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若锻炼后关节持续疼痛,应降低运动强度和时间。有氧运动包括关节运动和肌肉运动,以膝关节为例:关节运动可取坐位或卧位,行膝关节屈伸和旋转运动,每日3次左右。肌肉运动方法有两种:(1)取卧位,直抬腿达35°左右,维持5秒,重复20-30次,每日2-4次。(2)直立位向后伸下肢达45°,维持5秒,重复20-30次,每日进行2-4次。不同病人应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膝关节受累可进行游泳或散步,但颈椎骨关节炎不适于游泳;颈椎和腰椎受累者可行轻柔的颈和腰部活动,手受累者可做抓和握锻炼。
8.正确使用药物:可以选择对因治疗骨关节炎的氨基葡萄糖类药物。不宜滥用镇痛药,尤其对于有高血压、肝或肾功能受损患者应谨慎用药,以防发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