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性的膝关节“天生脆弱有缺陷”,60岁~75岁高发骨关节炎,究竟什么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是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性关节炎之一,多发于老年人。50岁以前男性发病率较高,5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80岁以前,男女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青年人,可为单侧或双侧。临床症状为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甚至长期卧床可能出现膝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该病是老年人致残的常见原因,也是需要康复的关键疾病。
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关节软骨的破坏和修复有关。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涉及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炎症和免疫学等多个方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及时治疗,效果非常好。可采取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局部理疗、外敷热敷盐袋、必要时添加消炎止痛药物,如安康欣等;注意不要爬上楼梯,少爬楼梯;同时锻炼股四头肌功能,如静坐蹲、直腿抬高、加强膝关节周围韧带的功能,改善膝关节。膝关节的稳定性可以提高膝关节的运动耐力,减少膝关节的退变。

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在膝关节疼痛的时候切忌盲目用药,在有痛感时要及时去医院就医,不要想当然的去信一些偏方,要遵医嘱去治疗。
2、得了膝骨关节炎,是不是一定要换关节?
得了膝骨关节炎到底该怎么治疗?首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绝大部分病人是一辈子也不需要经历手术的。并不是得了这种病就要换关节,根据严重程度,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药物治疗、注射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一般来说,早期的膝骨关节炎疼痛可通过口服非甾体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止痛,可以明显缓解疼痛。

如果吃药止痛不明显,考虑关节局部注射药物。注射的药物主要是由低浓度局麻药利多卡因和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或得宝松)组成的消炎止痛液。 关节腔内注射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膝关节的滑膜和韧带进行治疗,此方法可改善关节腔内环境,减轻炎性反应,终止组织的炎性渗出,使炎症消除,从而终止病变。关节腔外的注射可以改善关节腔外组织炎性改变通过糖皮质激素的强大抗炎作用使组织的炎症消散。
药物治疗效果再不明显者,才会考虑手术治疗。

主要手术包括:
(1)膝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微创手术)
(2)高位胫骨截骨矫形术
(3)单髁置换术(微创手术)
(4)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只有非常严重的病人才需要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手术效果非常显著,术后几天便可下地,适当康复锻炼,就可以跟正常人一样活动。
3、求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其参考文献
美国风湿病学院(ACR)制定的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如下;
(一)手关节标准 有手关节痛或僵硬,伴以下四条中至少三条者。
1、双手第2、3指的远指和近指关节和第一腕掌关节,此103关节中有2个或更多的关节呈硬组织的肥大。
2、有至少2个远指关节呈硬组织的肥大。
3、掌指关节受累(肿胀)少于3个。
4、上述10个关节中至少有1个出现畸形。
(二)膝关节标准 有膝痛及该膝X相示有骨骜,是伴有下述任一条者。
1、年龄>50岁。
2、受累膝僵硬<30min。
3、有骨摩擦音。
(三)髋关节标准 髋痛同时有以下三条中至少两条者。
1、血沉<20mm/第1h。
2、X线示股骨或股骨头有骨骜。
3、X线示至少有关节腔狭窄。
4、膝盖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基本上确认是骨关节炎。确切的结果还需要随医就诊。
临床表现就是行走和蹲起时,膝关节有刺痛感(特别是上楼爬高等)。有时感觉膝关节无力。前期刮风下雨天气,膝关节有酸胀冷痛感。
一般西医认为是膝关节局部循环不利所致。骨密度降低加剧病况。肥胖者加重膝关节负担,也会加剧病况。中医认为是膝盖骨关节炎是受风寒湿邪气侵拢所致。
早期保守的治疗:服用氨糖类药如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或片剂)、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或片剂)、奥泰灵等,对退行性骨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服用骨胶原钙片对修复软骨组织起一定辅助作用。中医理疗的针灸、药物熏蒸、超短波疗法等,对改善局部循环、增强免疫力、消炎等也有一定效果。到了中晚期,往往就是打封闭、关节镜手术。后期采用关节置换手术。在镇痛、恢复膝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明显,但成功率往往和施术者技术以及患者配合关系很大。
骨关节炎患者宜静养,不宜剧烈运动和负重工作。
5、日本女性,膝关节炎症发病率高不高?
她们从小穿学生裙,到大学后又臭美,大冬天穿裙子,所以到老了得关节炎的很多,但这只是相对而言,日本并不是最高的,日本人习惯跪坐,跪坐不影响关节软骨,反而能增加膝关节活动的范围,日本的女人,患膝骨性关节炎的年龄比美国高,而发病率比美国低,这很可能就是日本女人所跪坐所引起的好处。
其实真正关节炎发病率高的全是些贫困国家,和地理位置的寒热没有什么关系,看来主要还是取决于国民身体的素质和医疗保健的水平。中国的关节炎发病率13%,绝不比日本低。
6、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适宜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骨性关节炎是人体进入老年时,关节的一种退化表现,主要病理改变为软骨退行性变,以及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在人漫长的一生中,膝关节在所有关节中负荷最高,最容易磨损,因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最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常与慢性劳损、肥胖、骨密度下降、外伤等因素有关。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非手术治疗中,运动疗法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但是,对骨关节炎患者的锻炼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正确的适当的锻炼,可以预防、延缓和减慢骨性关节炎的进程,而不正确的过度锻炼可加重关节的损伤。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在开始或继续任何运动之前,都应该向专业医生咨询,并最好由专科医生进行检查后,再确定这种运动对骨性关节炎是否安全有效。
有益的锻炼包括:游泳、散步、骑自行车(大轮、高座)、太极拳、仰卧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训练及不负重位关节的屈伸活动。这些运动可以活动全身关节,缓解肢体和关节僵硬。游泳对膝关节负担不大,又可使肌肉充分地活动,是一项非常适合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运动项目。
许多医生和学者认为,爬山、爬楼梯、蹲-起立-再蹲的往复运动、骑矮座子的小轮自行车、骑车上坡等运动方式,可以增加关节扭力或造成关节面负荷过大,会加重膝关节软骨的损伤,不建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选用。但从另外的角度看,上下楼梯、蹲起、骑车上坡这样的活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功能性的运动,难以避免。同时,这样的运动可以使全关节的软骨面得到营养,进而改善软骨的营养状况,促进其创面的愈合,有助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
许多事物是有两面性的,运动锻炼也不例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该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在爬山、爬楼梯、蹲起、骑车作为锻炼方式时,要注意控制运动的强度和量,并且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注意平时的自我感觉,锻炼后要进行充分的肌肉牵拉放松,如果可以做到,选择这样的运动方式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患者本身不能有效控制运动量和强度,运动技术掌握不好,建议到专业的运动康复中心进行锻炼。
此外,骨性关节炎患者平时应注意:走远路时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尽量避免爬坡、在凹凸不平的道路、软的地形和鹅卵石路上行走。尽量少上下楼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坐时应将膝关节稍伸展,并应不断的改变位置,不要将膝关节屈曲在椅子下。避免长时间下蹲,因为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7倍。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重控制体重,尽量避免身体肥胖建议骨性关节炎病情较重者,以及年老行走时易摔倒的人使用拐杖。拄着拐杖走路,可以将患腿的负重通过拐杖分散。拐杖可根据患者的身长选择购买或制作。
7、哪些是易得膝骨关节炎的人群?
膝盖骨的磨损是产生关节炎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主要是过多的负重,长期的压力,以至于过多的磨损,所以这样的人群一般是体力劳动者,体育训练,运动员,或者锻炼不当的人。注意合理调节,进行预防,可以减少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