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得了老年人骨关节炎,吃什么药好
得了老年人骨关节炎,特别是上下楼时疼得更厉害,久坐站起时关节僵硬迈不动步,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不灵活,严重者需扶床边反复几次才能离床行走,还有腿不能打弯,腿伸不直,不能下蹲等. 建议服用维骨力,它的主要成份为胺基葡萄糠(Glucosamine)对关节炎的治疗可以彻底治愈,并且不易复发,基本上没有副作用。 需要百度搜 vinteail,com
2、老人膝关节炎吃什么药
一、理疗法:
理疗法是物理疗法的简称。就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4]
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
国内主要利用药物导入热疗仪,把液体的药物离子主要利用机器产生的中频电流和同步产生的热疗效应,把药液离子经皮肤汗腺导管口毛孔穿过皮下粘膜、上皮细胞间隙直接进入患处骨组织,直达患处,其生理治疗作用除结合了理疗中的电和热的模式,同时更好的发挥了药物治疗的效果,治疗效率更高,且不刺激肠胃。患者更容易接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充分发挥高效的了药物的作用。治疗方便,且可以作为家庭,门诊长期的治疗选择。
三、按摩与牵引:
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用作;牵引可减轻骨刺对局部神经、组织的压迫而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适用于颈、腰椎骨质增生症。按摩与牵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对局部进行治疗却忽视了对人体内整体地调节,因此,只能起到暂时的止痛作用,而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四、针灸:
针灸可通经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但对骨质增生来说,针灸只能起辅助作用。 [5]
五、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药物治疗绝大多数都是服用止痛药来缓解膝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但是因为骨质层比较深,口服药物经过肠胃进入血液循环,最后到达患处,效率大打折扣。而且这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骨质继续增生。
六、手术切除:
这是比较传统的治疗骨质增生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将增生的骨质去除,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的退行性变还是会导致增生的骨质继续增长,因此这并不是彻底治愈的方法。 [6]
3、老人关节痛吃什么好
鹌鹑薏米汤原料:鹌鹑2只,杜仲10克,薏米30克,枸杞子50克,赤小豆30克,生姜3克。
做法:将鹌鹑收拾干净,与其他原料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烧开后改为小火。煲约1小时左右,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鹌鹑有温补气血的作用,杜仲、枸杞子可补益肝肾,生姜能温经散寒,薏米、赤小豆通络祛湿。诸物合用,适用于体虚受寒而导致的关节疼痛、腿脚浮肿的患者。
其他食疗方:
(1)五加皮酒10毫升,每日服2次。
(2)木瓜煎水服用。
(3)丝瓜络150克,白酒500毫升,泡7天后去渣,每次饮15毫升,每日2次。
(4)每日生食猕猴桃1~2个。
(5)薏米30克,防风10克,煎水饮。
(6)葱头粥:葱头、豆豉、白米共煮粥食。
(7)甜瓜子150克,酒浸10日,晾干研成末,每次10克,酒送服,每日3次,治腰腿疼痛。
(8)生姜30克,鲜葱、芫荽各30克,石菖蒲15克,切碎,白酒炒热,布包敷患处,治风湿。
(9)辣椒面:冬天用酒,夏天用醋调合涂患处。
除了食疗和药疗外,适当的阳光浴、热水浴对于关节痛患者的康复也是很有好处.
4、治老年人关节炎用什么药啊,请你告诉我
1、可以用黄道益活洛油擦擦试下,要香港产正宗的好点,据说很有效;
2、如果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考虑以下药物(仅供参考):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是缓解RA关节肿痛等症状的主要药物,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所必需的环氧化酶(COX)而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对COX的抑制作用是非选择性的,在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同时,也消除了前列腺素对肠道、肾脏及血小板的保护作用,在治疗时伴随对胃肠道和肾脏的毒性,用于老年病人要慎重。如合用胃黏膜保护剂,如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或前列腺素制剂等是较好的选择。用药后,要定期监测血象、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发现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
近年来,先后上市的新一代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罗非西布、塞来西布等,临床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对其具有更好的胃肠道耐受性,与传统的NSAIDs相比,在对肾脏毒性方面有优越性。但此类药物可增加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慎用此类药物;有报道说此类药物长期应用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比安慰组增加2.5-3.4倍。
糖皮质激素(GCS) 近年来,重新强调了激素在RA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激素、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及不同慢作用药的联合应用在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长期病程疗效显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建议对于活动性病例可短期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一些临床观察结果也支持长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尤其对早期RA患者效果显著。国内学者徐华等、通过对照观察认为:口服低剂量激素(泼尼松7.5 mg/d)并联合慢作用药物治疗较单纯慢作用药物治疗更好地控制了老年人RA的病情进展,有效改善了关节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周毅等研究初步显示:对老年RA活动期患者,口服小剂量激素(泼尼松5~10mg/d,2~6个月),并未对患者的骨质破坏产生影响,小剂量激素使用是安全的。Van Evrdingen等:研究认为糖皮质激素长期小剂量(口服泼尼松10mg/d,2年)应用起到了DMARD药物的作用,如和其他DMARD药物联合使用,则能更好地控制RA的疾病活动。Conn DL等也认为小剂量激素(口服泼尼松≤10 mg/d)可延缓RA的骨质侵蚀破坏,有改善病情的作用。而长期应用激素治疗E—ORA的利弊报道不一。
对于起病较急,关节外表现较多或合并风湿性多肌痛的老年RA患者,口服最小有效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做为首选,以便迅速控制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痛苦。但老年人应用激素更易发生或加重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变、糖尿病、白内障、青光眼、精神障碍、骨质疏松等,故不益长期大剂量应用,可作为等待DMARDs发挥作用前改善关节症状用药,随病情改善可将激素逐渐减量至停用。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 是一组起效慢,疗程长,能缓解症状,延缓放射学进展,改变病程的抗风湿药物。RA一经确诊即应开始包括DMARDs的联合、正规治疗。传统常用的DMARDs有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羟氯喹(HCQ)、青霉胺及金制剂等。近年常用于临床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来氟米特(商品名:爱若华) 为一种新的抗代谢性免疫抑制剂,已广泛用于RA的治疗。该药主要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白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阻止白细胞渗出,能明显减轻关节肿痛、晨僵,并增加握力。其用量10-20 mg/d。主要不良反应:应注意其对肝脏的损害。
吗替麦考酚酸酯(通用名:骁悉) 是抗嘌呤代谢的新型免疫抑制剂,选择性抑制与排斥反应有关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临床观察服用3个月后,患者关节受累数目减少,关节功能显著改善,且外周血的类风湿因子消失,免疫球蛋白以及淋巴细胞总数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降低,避免同时与AZA联合使用。
免疫生物制剂 Etanercept(依那西普)通过特异性的与TNF-α结合,竞争性阻断TNF-α与细
胞表面TNF受体结合,抑制由TNF受体介导的异常免疫炎症反应。应用剂量为25 m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1-2周显效。应用时排除性筛查肿瘤、结核、肝功异常、感染等。常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红斑和搔痒。Infliximab(英夫利昔单抗)是一种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可阻断TNF-α与其受体结合,使TNF-α无法发挥其生物活性。推荐于0、2、6周时静脉给药,然后每8周1次。可很快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疗效肯定。但反复应用,可产生抗体,偶有过敏反应。
此外,抗CD4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IL-I受体拮抗剂以及免疫净化疗法,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去淋巴细胞治疗等或以免疫重建为主的干细胞移植先后在临床中尝试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植物药制剂 品种较多,主要是通过活血化淤和调节肌体免疫力而发挥作用。如雷公藤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对缓解关节疼痛、晨僵效果显著。白芍总苷是一种抗炎和免疫调节药,普遍用于治疗RA,病人受性较好。青藤碱对RA也有较好的疗效。
钙及维生 老年RA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增加骨折发生的危险性。因此。治疗时应注意钙剂及维生素D的补充和抗骨吸收药物的应用。
5、老人类风湿关节炎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风湿性疾病多为慢性病,治疗目的是改善疾病愈后,保持其关节,脏器的功能,解除有关症状,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奈普生,阿斯匹林,布洛芬,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也可以配合中医理疗.
6、关节炎要吃什么药最好
1.抗风湿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
(1)水杨酸制剂 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疗效确切。以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2)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不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必要药物。只有在关节炎患者伴有心脏炎的证据,且水杨酸制剂效果不佳时,才考虑使用。
2.抗链球菌感染
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或乙酰螺旋霉素。
3.中医药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急性期宜祛风清热化湿,慢性期宜祛风散寒化湿,能对症状的缓解起到辅助作用。
7、关节炎应该吃什么消炎药好些?
建议:天天泡脚借水的热量驱除湿气寒气,用火的热量去湿.冬天特别能引起关节类的毛病所以你一定要注意保暖,效果I好的要,还是佣 <寻※臌风※膏 >可靠祝你健康!
在临床中,常遇到一些胆石症患者,吃了油煎鸡蛋或蛋炒饭后,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胆绞痛,诱发胆囊炎,因此,许多病人都认为鸡蛋是胆石症的禁品,不敢吃。那么鸡蛋与胆囊炎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中年人是胆结石的高发人群,胆结石易引发胆绞痛,且常常反复发作。这是因为胆结石患者在进食高脂肪的饮食后,可使胆囊收缩,将胆囊结石推到胆囊颈和胆管内,从而引起剧烈的胆绞痛。因蛋黄含高胆固醇,不仅易诱发胆绞痛,也促使胆固醇型的胆结石形成。胆石症患者必须限制油腻食物,当然也包括油煎的鸡蛋,因为鸡蛋在油炸的过程中,脂肪在高温下产生内烯醛,能反射性引起胆道痉挛,剌激胆道引起胆绞痛。
然而,但这并不等于说胆石症患者就不能吃鸡蛋。鸡蛋的蛋清含蛋白多,属蛋白质食物,如果采取水煮等其它烹饪方法还是可以少量食用的。临床实践证明,患者少量吃一点鸡蛋,能促进胆囊及时排出胆汁,防止胆汁郁滞和胆石形成,所以,鸡蛋并不是胆石症患者的禁品。
目前,有些病人饮食限制太严,使他们营养不足,体力下降。还有一部分病人饮食毫无节制,什么都吃,酒也喝,结果经常发作胆绞痛,甚至还会发生胰腺炎。所以,建议胆结石病人要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饮食,含有蛋白质的饮食除了鸡蛋以外,还有去脂牛奶、豆腐、豆浆、鱼、鸡、少量瘦肉等。
另外,为了防止胆绞痛反复发作,平时还应该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因为这将有利于胆管上皮生长和胆道功能恢复。要限制脂肪食物,多吃低胆固醇食物,限制摄入动物内脏、肥肉、脑、骨髓、鱼卵以及乌贼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