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游离体骨性关节炎

游离体骨性关节炎

发布时间:2020-10-05 13:54:10

1、游离体是怎样形成的

游离体也称:关节鼠,在膝或肘等关节内,某些压力骨骺的凸面可在外力反复作用下发生缺血性坏死、剥脱,在关节内游离,称为剥脱性骨软骨炎(关节游离体)。另外,游离体上滑膜化生,可形成软骨细胞或骨细胞继续生长。游离体在关节内活动,也称为关节鼠

病因
最常见的原因有:①剥脱性骨软骨炎,常有1~3个游离体,②骨关节炎(1~10个游离体),③关节内骨软骨骨折(1~3个),④滑膜软骨瘤病(50~500个游离体)。

剥脱性骨软骨炎
本病实质上是骨骺或关节内骨软骨的缺血性坏死。软骨下骨
坏死后与覆盖其上的软骨逐渐脱落下来成为游离体,最常发生在膝及肘。在膝关节,病变几乎都在股骨内髁,在肘关节则发生在肱骨小头。偶有发生在髋关节(股骨头)和踝关节(距骨)。原因不明,考虑为受累区营养动脉的栓塞。创伤的作用尚不能完全肯定,可能尚有先天性因素在内,因有多关节受累及家族史(图103-14,103-15)。
先有一小块关节软骨下骨缺血,可能是软骨下骨的终末小动脉发生栓塞,而其周围有充血带,逐渐与正常骨分离。受累骨的范围大小不一,在膝大约1~3cm直径和0.5cm厚,而且总在关节的凸面上发生。如果坏死骨较小,可以不脱落而重新附着及修复,特别是在青少年。但大多数人最终发生分离而落入关节内成为游离体。骨面上遗留的空隙则为纤维组织所充填,但常使关节面不平整而最终导致骨关节炎。
常为青少年或年轻成人,男性多于女性4倍。早期表现为受累关节活动后酸痛,反复发生积液。当坏死骨分离成游离体后就可以出现关节"交锁"并伴剧痛。X线片上可见在股骨关节面上有一块缺损区及关节内有游离体。
早期可用石膏固定2月,希望尚未被分离的骨再连接,但如已有游离体存在,宜早日手术。
关节面骨折
并不多见,肱骨内髁骨折可嵌入关节内,常有肌肉相连。但大多数关节面骨折为软骨骨折,X线不能发现,起病前有明显的外伤史及关节内出血等。
关节内骨折
骨关节炎的骨刺折断或脱落入关节内,亦可构成游离体。这种游离体大多尚有滑膜相连,不产生症状,故不需要做手术摘除。
滑膜骨软骨瘤病
是滑膜组织少见的病变,是由于滑膜绒毛的过度增生,后来又发生软骨化而脱落入关节腔内,最后这些游离体大多钙化。治疗时清除游离体外还要同时做滑膜切除术。

2、退行性关节炎,怎么会轻微骨折

退行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因素就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长期负重会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关节软骨面下微小骨折,关节内骨折增生,游离体形成,韧带的肥厚钙化等各种因素,导致关节肿胀疼痛,甚至大量积液,这些我们称作退行性关节炎,临床也叫做骨性关节炎。还有一些患者体重比较大,或者有其他的异常,比如半月板先天性畸形,关节发育的畸形,导致关节内外侧负重不平衡等因素,就更加容易导致退行性关节炎。

3、骨性关节炎(膝关节腔有游离体)病理及治疗

m

4、手指关节骨性关节炎

◆我想我可以给你点意见哦。风湿病(rheumatism)是一种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呈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胶原纤维发生纤维素样变性。本病为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即胶原病的一种。心脏、关节和血管最常被累及,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急性期称为风湿热(rheumatic fever),临床上,除有心脏和关节症状外,常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结节、舞蹈症等症状和体征;血液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始发于5~14岁儿童,发病高峰为6~9岁。常反复发作,急性期过后,可造成轻重不等的心瓣膜器质性病变。风湿病多发生于寒冷地区,热带地区少见。在我国,以东北和华北发病较多,是一种常见病。其实还有更有效的方法就是,日本镔康对于你的这个症状还蛮适用的。受到一致肯定,受到了广泛推荐,讨厌的是,贵了点。

5、膝关节内游离体如何保守治疗

膝关节的功能特点: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膝关节的滑膜层是全身关节中最宽阔最复杂的,附着于该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周缘,覆盖关节内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结构。

与游离体骨性关节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