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跖趾关节痛怎么办?
建议:你好,你这个是跖趾关节痛,跖趾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几乎全部是由于关节面异常引起半脱位和关节囊与滑膜的撞击,最终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退行性关节病).此种半脱位见于下述病人:前段僵硬和僵直,锤状趾畸形,空凹足或高弓形足,距下关节过度外翻(踝向内转,即旋前)和鉧外翻畸形(鉧囊炎).由于
2、第二三跖趾关节间疼痛一段时间了怎么回事
您的情况可能还是气血虚血瘀引起的症状,也有可能是尿酸高,您最好做个详细的检查确诊病因,再针对您的情况治疗的。
3、请问第1跖趾关节疼痛和肿大是什么病
我右脚,第1跖趾关节疼痛和肿大,刺痛,
脚趾第1跖趾关节疼痛和肿大回答者:宋西振你好,你这情况建议去医院查一下血尿酸看看是否痛风引起的,尿酸超过正常值一般来说要考虑是痛风可能.这是一个代谢性疾病.如果不控制会导致全身各系统都会出现问题.
跖趾关节疼痛,无红肿发热,无麻木等异常回答者:gzlin3966病情分析:这种情况一个是运动量大导致,另外可见于关节炎、局部炎症等疾病导致。指导意见:可以先口服芬必得治疗,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到外科就诊检查治疗。
跖趾关节疼痛麻木回答者:王功兵足部的外伤,不会引起你肩关节周围的麻木,烧灼感的。足部的可以查查X片,注意不要剧烈运动。不要过劳。再到外科看下。肩部的也一并让医生看看。
跖趾关节疼痛,无红肿发热,无麻木等异常回答者:王功兵病情分析:平时运动量大,则可能是局部的软组织劳损的,指导意见:穿着合适的鞋子,近期不要剧烈运动,适当的休息,解痉止痛治疗,如双氯芬酸缓释片。
跖趾关节疼痛麻木回答者:刘铭健这种情况应该考虑腰椎的病变,有可能是压迫神经所致,建议去做个腰椎CT看看。
经过检查,我为右足第1、2跖趾关节退行回答者:lianghuanjie
病情分析:你好,这种情况一般考虑骨质增生、关节炎的情况指导意见:建议休息,局部热敷,服用活血止痛药物及钙片治疗
右足第1、2跖趾关节脱位怎么治疗?回答者:阮颖病情分析:你好,你的情况属于右足第1、2跖趾关节脱位引起的症状,一般会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和畸形等症状,你的情况时间过了也可以手术的,就是手术难度有点偏大了指导意见:你的情况我建议首先就要注意休息,清淡温热易消化饮食很重要的,建议你积极到医院进行手术矫正治疗,效果佳的,其它的方法没有很大效果的,可以继续手术治疗的,祝你早日康复医生询问:
4、跖趾关节融合术的缺点及后遗症。急求!
跖趾关节融合术:一般仅在跖趾关节有严重骨关节炎时应用。手术时应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两骨端必须有良好的松质骨接触面。
(2)拇趾固定在背屈20度一30度为最合适。大于30度易产生跖痛症。小于20度则在行走中对足推离期有障碍。
(3)争取具有坚强的内固定,使能早期负重。
四、跖趾关节融合术Broca和Chitton首先应用此技术。它更适用于重度母外翻,跖趾关节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母外翻、躅僵直症及失去第2趾的躅外翻等,亦可作为某些手术治疗躅外翻失败后的挽救手术。若有趾骨间关节骨性关节炎和失去感觉的足则为禁忌。跖趾关节融合的位置应按性别和穿鞋的习惯而定,一般母趾外翻10~15。,前伸15~20。较适宜。喜穿中跟鞋女性,可背伸20。;长期穿高跟鞋者,背伸30~40。。限制跟高度为38cm。母趾不得长于或短于第2趾长度的0.5cm。总之,跖趾关节融合术能较好矫正畸形、解除疼痛,躅趾不短缩,疗效可靠,患者多感满意。其缺点会遗留一些活动限制,有碍参加某些文体活动,术前要解释清楚。
5、得了跖趾关节痛应该注意什么
跖趾关节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而非疾病本身,引起的跖趾关节痛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关节面异常引起半脱位和关节囊与滑膜的撞击,进而引起关节疼痛。
因此本病的并发症主要是由其原发疾病所引起。最常见的是关节关脱位进一步发展成为关节脱位,也可能引起关节炎,有些关节疼痛也可以是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引起,其关节病变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可以致残。
6、第一跖趾关节疼痛一定是通风么?
痛风 好发人群 中年男性 肥胖 脑力劳动
诱因 高嘌呤饮食 受凉 疲劳 饮酒
好发部位 第一跖趾关节
一般急性发作会有自限性,一周左右会好的
典型的表现是在第一跖趾关节处会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建议你去查个血尿酸,看高不高就ok了
高的话就一定要注意饮食和休息,吃药等等,否则变成慢性的就治不好了,很痛苦的。
7、什么是第一跖趾关节
足部的基本结构及名称
每侧足部有26块骨,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3组(图1——1)。足部的关节多达数十个。
(一)足部的骨骼
1.跗骨 位于足的后半部,包括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及骰骨,共7块。
(1)跟骨 位于足部的后方下部,是足骨中最大的一块骨,后端向下突出称为跟骨结节。
(2)距骨 位于跟骨上方,高出其他的跗骨。
(3)楔骨 有3块。第一换骨位于内侧,第二楔骨位于中间,第三楔骨位于外侧,分别位于舟骨与第—- 第五跖骨之间。
(4)骰骨 位于跟骨之前,足外侧缘,其后方突起为骰骨。
(5)舟骨 位于距骨与3块楔骨之间,内侧有一向下方的圆形突起,称舟骨粗隆或结节。
2.跖骨位于足的中部,共5块。由内向外,分别称为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第五跖骨。每块跖骨又分为底(近足跟的一端)、体及头(近足趾的一端)三部分。第一跖骨底下方有一跖骨粗隆,第五跖骨底外侧有一乳状突起称为第五跖骨粗隆
(位于足外侧中部)。
3.趾骨 共14块。包括:
(1)拇趾2块(近节趾骨、远节趾骨)。
(2)第二至第五趾 各3节(分别称为近节趾骨、中节趾骨、远节趾骨)。每块趾骨仍可分为底、体、头3部分。
(二)足部可触及的骨性标志
1.足内侧 可触及内踝、舟骨粗隆(约内踝前方2.5 cm处)、第一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一跖骨小头(图1——2)。
2.足外侧 可触及外踝、第五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五跖骨小头(图1——3)。
3.足底部 可触及足跟下方的跟骨结节、第一至第五跖骨小头及第一至第五跖骨基底膨大部等。
4.足背部 可触及第二至第四跖骨基底部。
5.足弓由跗骨和跖骨被韧带、肌肉、筋膜牵拉形成一个凸向背面的弓,称为足弓。主要的弓是内侧的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构成。人站立时,足部仅以跟骨结节及第一、第五跖骨头三处着地,共同承受全身的重量(图1——4)。
(三)足部的关节
小腿的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足部最大的关节——踝关节,也是足部最后面的关节。跗骨之间、跗骨与跖骨之间都形成关节。跖骨与趾骨之间形成跖趾关节,趾骨与趾骨之间又形成趾间关节。第二至第五趾,可称为近节趾间关节与远节趾间关节。无论关节大小、活动幅度及方向如何,其基本结构均应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及关节腔 3部分,均有韧带加强其稳定性。
(四)足的各局部名称
足部是人体最下部的运动器官,针对足部反射区的定位及按摩方向的要求,须明确足部各局部的名称和方位。
根据正常人体解剖学的规定:足趾为前方,足跟为后方;足拇趾一侧为内恻,小趾一侧为外恻;足底面为下,足背面为上,足底面又称足的掌跖面;足背的后面与小腿相连接,足和小腿之间构成踝关节。
足的拇趾和其他足趾都有内侧、外侧、背面、底面、趾端、趾根等。足趾的背面有趾四,其底面又称趾腹或趾端掌跖面。足的底面由前向后,分为掌跖前部、足心、足跟3部分。
8、能告诉我第一跖趾关节的具体位置么?
是指第一足趾(大踇脚趾)与脚掌连接的那个关节。这样说比较通俗点。专业上讲就是第一跖骨与第一趾近节趾骨之间形成的关节。(跖骨有5块,基本上是横行排列,从内到外分别称为第一、二、三、四、五跖骨,这五块骨头位于足掌的前方,他们的远端分别与第一、二、三、四、五趾的近节趾骨形成关节)。你用手捏住大踇脚趾活动它,会见有2个活动的关节,靠近趾甲的那个是趾关节,另外一个靠近脚掌的那个就是你说的 --第一跖趾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