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非手术治疗膝关节炎

非手术治疗膝关节炎

发布时间:2020-09-27 23:35:51

1、何种情况下应认为非手术治疗无效?

对各型颈椎病都应首先应用综合保守疗法,除牵引、理疗、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炼外,还有我国医学特有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如推拿按摩、针灸等,所以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可使早期颈椎病患者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据统计,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有效率约在59.5% ~ 96.5% 之间,治愈率在20% ~ 30% 之间,疗程长,复发率较高,多数患者日后尚残留部分症状,故非手术治疗需长期或反复进行。

据临床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疗效较好,虽然完全治愈者不多,部分患者仍有残留症状或间有复发,但主要症状常获明显减轻,多可参加一般工作,丧失劳动力或最后手术治疗者较少见。交感神经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经综合治疗后也多可收到一定效果,仅症状严重者才需手术治疗。而脊髓型颈椎病进行综合保守治疗的效果则较差,对早期患者尚可进行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若效果不佳或重型病例则应采用手术治疗。

诊断明确的颈椎病患者,经正规系统的非手术治疗1 ~ 2 个疗程以上,仍有以下表现者可视为非手术治疗无效。

(1)疼痛无缓解或继续加重者。

(2)非手术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主要症状仍持续存在或经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与正常生活者。

(3)脊髓压迫症状持续存在或发生急性肢体痉挛性瘫痪者。

(4)仍有颈性眩晕、晕厥或猝倒者。

(5)交感神经症状无缓解,严重影响工作或正常生活者。

(6)食道或喉返神经受压症状持续存在未得缓解者。

2、如何治疗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属于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大多与慢性劳损和长时间缺钙有关。
要减少关节的活动,注意保暖,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当的补充钙剂。
可以用中药活血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

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常规治疗:
1.非手术治疗(保守疗法)包括理疗、药物、注射疗法和中医中药治疗等。2.手术治疗(1).膝关节镜下探查并清理术此术是用于诊断治疗膝关节疾病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使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具有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2).膝关节置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通过手术将病损的膝关节部分或全部由人工制造的关节部件所代替,是将已磨损破坏的关节面切除,如同装牙套一般,植入人工关节,使其恢复正常平滑的关节面。
二.根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新方法
骨形态蛋白植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因为退变、劳损、外伤、内分泌等所引起的骨刺剥脱和半月板的退变,其中骨节软骨的剥脱是造成关节增生、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并且软骨无法再生,欧美西方发达国家认为软骨剥脱只要超过1*1cm就必须进行关节置换才能治,但是关节置换伴有下肢血栓和肺栓塞的可能,有近5%的感染率和5-10万元左右的高昂费用。目前国内有20%的老年人遭受此病的煎熬,由于国情和经济差的原因只有0.1%的膝关节退变的病人可行关节置换,剩余的病人因病致残,只是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有洪强医疗集团首创的骨形态蛋白植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从根本上解决了软骨不能再生的问题。约80%需要关节置换的病人,利用此种方法,可以避免手术,在关节镜的微创介入下半小时即可治愈,是目前根治膝关节较先进的方法。

4、膝关节炎的治疗偏方

膝关节炎:可为单发性,或双侧性,女性偏多且往往是体重超标者。中年后的症状:当坐起立行时觉得膝部酸痛不适,走了一时症状消失,这是早期表现。

5、全国哪家医院治疗膝关节最好

膝关节炎常见表现:
1、早晨关节生硬,活动后逐步减轻:晨僵普通超越1小时。肌肉萎缩,膝关节骨性肥大畸知形。运动疼走路时疼痛,休息可以减轻。
2、膝关节肿胀活动艰难:严重时行走艰难,影响日常生活。有时觉得关节有绊住的觉得,活动后则好转。或者从坐位站起的时分,可能也会感到抑止了腿的活动,则膝关节四周的肌肉力气将会变弱。阴雨天病道症加重。呈现活动艰难为大多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开展的最终结果。
3、膝关节疼痛:为膝关节炎最常见病症,早期疼痛较轻,多在活动时发作,休息后缓解内,后期则休息时也可伴有疼痛,且可伴有夜间痛发作。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明显,下楼更突出,蹲起艰难,活动时膝关节有咿轧音。过度劳累可是疼痛加剧。局部膝关节炎病人也可表现为容晨僵,时间多不超越30分钟,活动后缓解,为局限性的。
4、体位下蹲时疼痛加重,膝关节伸直时疼痛加重:大小便时不能下蹲,当站起时,疼痛加重,并感到膝关节内有咔嚓咔嚓的响声。

6、请问有治疗关节炎的东西吗?除了吃药,比如护膝什么的

一、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内容很多,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训练、减肥、有氧操、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助行工具的使用、膝内翻的楔行鞋垫、职业治疗及关节保护、日常生活的辅助设施等等。欧美国家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以上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医护人员的观念还比较薄弱,今后加强这项工作的力度是各级医务人员应该重视的。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常出现股四头肌肌力减弱,以往认为这是由于废用性萎缩引起的,但国外近来研究认为,股四头肌萎缩并不完全是骨关节炎引起的,而股四头肌肌力减弱可能是造成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股四头肌肌力的减弱,膝关节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正常肌肉所应有的缓冲能力降低,因此加强股四头肌肌力的训练和有氧训练对骨关节炎病人是有益的。

二、药物治疗

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病人,轻度至中度疼痛可以通过服用止痛药物控制。这些药物主要包括各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如选择性COX-2抑制剂(萘丁美酮、依托度酸等)以及中枢性止痛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等。在药物治疗中必须注意的是,要警惕一些药物的消化道副作用,如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等,还有药物会引起血小板凝集抑制等副作用。

临床上还经常使用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治疗骨关节炎,这两种药物可以抑制损伤细胞超氧化物自由基的产生,增强关节软骨对营养的吸收,维持关节的韧性和弹性。但这些作用显效慢,且由于缺乏完善的临床实验数据和证据,目前还不能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确实有效的药物。
三、关节内注射治疗

这也是一种能够缓解关节症状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透明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前者在国内已在临床使用了一段时间,有一定的疗效。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炎症介质,如细胞激动素和前列腺素;刺激软骨基质的合成并抑制软骨降解;但止痛作用出现较慢。而糖皮质激素止痛效果出现快。值得注意的是,关节内注射治疗是一种侵袭性操作,要避免医源性关节内感染,对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要慎重。

四、手术治疗

骨关节炎症状十分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且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就应该考虑手术干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人主张先行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这一类手术对有些病人术后近期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则不能肯定。 关节置换手术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由于关节置换手术存在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部件的松动和磨损、骨溶解,这些并发症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因此,严格掌握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显得十分重要。严格地讲,手术指征包括:①有关节损害的放射学证据;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续疼痛或者已造成残疾;③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

由于人工关节置换的效果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医师的经验、病人术前的身体条件、围手术期处理和康复训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一个好的关节外科医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训练有素、技术熟练,才能独立胜任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骨关节炎的治疗任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十分艰巨,这不但要求临床医生的不懈追求,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奋发有为,我们一定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使我国在骨关节炎的治疗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7、得了膝骨关节炎,是不是一定要换关节?

得了膝骨关节炎到底该怎么治疗?

首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绝大部分病人是一辈子也不需要经历手术的。并不是得了这种病就要换关节,根据严重程度,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药物治疗、注射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一般来说,早期的膝骨关节炎疼痛可通过口服非甾体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止痛,可以明显缓解疼痛。

如果吃药止痛不明显,考虑关节局部注射药物。注射的药物主要是由低浓度局麻药利多卡因和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或得宝松)组成的消炎止痛液。 关节腔内注射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膝关节的滑膜和韧带进行治疗,此方法可改善关节腔内环境,减轻炎性反应,终止组织的炎性渗出,使炎症消除,从而终止病变。关节腔外的注射可以改善关节腔外组织炎性改变通过糖皮质激素的强大抗炎作用使组织的炎症消散。

药物治疗效果再不明显者,才会考虑手术治疗。

主要手术包括:

(1)膝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微创手术)

(2)高位胫骨截骨矫形术

(3)单髁置换术(微创手术)

(4)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只有非常严重的病人才需要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手术效果非常显著,术后几天便可下地,适当康复锻炼,就可以跟正常人一样活动。

8、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适宜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骨性关节炎是人体进入老年时,关节的一种退化表现,主要病理改变为软骨退行性变,以及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在人漫长的一生中,膝关节在所有关节中负荷最高,最容易磨损,因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最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常与慢性劳损、肥胖、骨密度下降、外伤等因素有关。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非手术治疗中,运动疗法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但是,对骨关节炎患者的锻炼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正确的适当的锻炼,可以预防、延缓和减慢骨性关节炎的进程,而不正确的过度锻炼可加重关节的损伤。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在开始或继续任何运动之前,都应该向专业医生咨询,并最好由专科医生进行检查后,再确定这种运动对骨性关节炎是否安全有效。

有益的锻炼包括:游泳、散步、骑自行车(大轮、高座)、太极拳、仰卧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训练及不负重位关节的屈伸活动。这些运动可以活动全身关节,缓解肢体和关节僵硬。游泳对膝关节负担不大,又可使肌肉充分地活动,是一项非常适合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运动项目。

许多医生和学者认为,爬山、爬楼梯、蹲-起立-再蹲的往复运动、骑矮座子的小轮自行车、骑车上坡等运动方式,可以增加关节扭力或造成关节面负荷过大,会加重膝关节软骨的损伤,不建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选用。但从另外的角度看,上下楼梯、蹲起、骑车上坡这样的活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功能性的运动,难以避免。同时,这样的运动可以使全关节的软骨面得到营养,进而改善软骨的营养状况,促进其创面的愈合,有助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

许多事物是有两面性的,运动锻炼也不例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该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在爬山、爬楼梯、蹲起、骑车作为锻炼方式时,要注意控制运动的强度和量,并且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注意平时的自我感觉,锻炼后要进行充分的肌肉牵拉放松,如果可以做到,选择这样的运动方式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患者本身不能有效控制运动量和强度,运动技术掌握不好,建议到专业的运动康复中心进行锻炼。

此外,骨性关节炎患者平时应注意:走远路时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尽量避免爬坡、在凹凸不平的道路、软的地形和鹅卵石路上行走。尽量少上下楼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坐时应将膝关节稍伸展,并应不断的改变位置,不要将膝关节屈曲在椅子下。避免长时间下蹲,因为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7倍。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重控制体重,尽量避免身体肥胖建议骨性关节炎病情较重者,以及年老行走时易摔倒的人使用拐杖。拄着拐杖走路,可以将患腿的负重通过拐杖分散。拐杖可根据患者的身长选择购买或制作。

9、关节炎怎么治

1.饮食调节
不同类型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原则不同。目前无确凿的证据证实营养缺乏与关节炎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营养缺乏可能导致关节炎加重,而营养过剩、肥胖则可诱发或加重关节炎如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常常由于全身的炎症反应,出现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其他感染性关节炎也可由于急性期炎症导致机体消耗,不利于关节炎的恢复。上述患者应尽可能补足每日所需的营养物质,必要时给予胃肠营养,改善机体的抗病能力。与上述情况相反,骨关节炎及痛风患者多存在体重超重,尤其是痛风患者,常存在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过高的血尿酸水平诱发及加重关节炎。因此,骨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适当控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建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水产品的摄入,多进食碱性食物如油菜、白菜、胡萝卜及瓜类,严格限制饮酒,主要限制白酒及啤酒。目前尚无证据证实红酒可诱发痛风,相反,饮适量红酒可能有利于降尿酸,而饮茶、咖啡及牛奶也可能有助于降尿酸。
2.避免诱发关节炎发病的环境因素
关节炎与环境尤其是感染的关系不可忽视。链球菌感染后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均与感染有直接关系。病原菌感染亦可能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链球菌是导致关节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他与关节炎发病可能有关的微生物还包括EB病毒、巨细胞病毒(CMV)、细小病毒B19、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结核杆菌及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等。潮湿的环境有助于某些病原菌生长,与关节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因此,平时应注意卫生,保持居室通风和空气良好,防潮、保暖,避免病原菌尤其是链球菌传播,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防范于未然。
近年发现,吸烟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显著相关性。吸烟人群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率明显升高,且吸烟会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戒烟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措施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某些化学物质的接触,有可能会导致某些易感人群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不同关节炎的发生。
3.患者教育、精神及心理调节
免疫系统的稳定与情绪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经历了不良生活事件后出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因此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有利于预防风湿性疾病。嘱咐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消除抑郁状态,以积极的态度与疾病做斗争,对关节炎的治疗意义重大。
4.功能锻炼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长期关节病变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及肌肉萎缩,功能锻炼是关节功能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功能锻炼时要注意锻炼的时机、类型及强度。关节肿胀急性期应限制关节活动,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必要时卧床休息直至关节肿痛改善。肿痛改善后,在不增加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关节的屈伸和旋转运动以增加关节活动度。负重关节的关节炎如膝关节炎、髋关节炎需避免负重运动。关节运动的类型不尽相同,膝关节炎患者可选择游泳、散步等运动,避免行走过多及下楼梯;腰部及颈部关节炎患者可选择局部关节的旋转活动,避免长期伏案、仰头;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游泳是最好的全身锻炼。手小关节炎患者,则可选择编织、编绳、捏橡皮泥、剪纸、书法、打字、园艺等以活动小关节。无论选择何种运动,均需从小量开始,循序渐进,以运动后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宜,否则需调整锻炼强度及减少锻炼时间。在有条件的医院,上述功能锻炼应在风湿病专科及康复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此外,患者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站立时需直立,多睡硬板床,保持仰卧位避免屈曲挛缩,枕头要低,一旦出现上胸椎及颈椎受累应停止使用枕头。而膝关节炎患者则应避免穿高跟鞋。
5.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直流电疗及药物离子导入、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流疗法、高频电疗、磁场疗法、超声疗法、针灸、光疗法即红外线、紫外线、冷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关节受累的部位和性质,选用合适的物理治疗能更好地缓解关节症状及促进功能恢复。急性关节炎期,使用紫外线照射可减轻关节炎症,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以温热疗法为主
6.药物治疗
选择治疗药物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节炎的种类、症状的特点;2)患者年龄、是否伴发其他疾病、是否并用其他药物、是否妊娠;3)药物的功效、耐受性、安全性、剂量、依从性;4)药物的价格及患者的承担能力。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Gs)、改善病情慢作用抗风湿药物(DMARDs)、植物药、生物制剂等。非甾类抗炎药物为一线抗风湿药物,能迅速缓解关节症状,但不能阻止疾病进展,需酌情联用其他药物合用。Gs是最强的抗炎药物,如果正确使用,能迅速缓解患者炎症,控制病情,但不能滥用,适用于存在关节外表现、过渡治疗及局部应用。2010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提出类风湿关节炎使用Gs的原则为短期、小剂量、联合维生素D3和钙剂、关节腔注射。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联合、个体化方案使用DMARDs能早期控制病变,明显减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来氟米特(LEF)、硫酸羟氯喹(HCQ)等。但DMARDs对缓解疼痛的作用差,且起效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关节炎急性期应联合NSAIDs或Gs。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起风湿热的关节炎表现,急性期使用青霉素是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最有效的药物,急性风湿热患者长期使用长效抗生素以预防远期风湿性心脏炎的发生,成人预防不得短于5年,儿童至少维持到18岁。结核性关节炎、真菌性关节炎需在积极有效抗结核或抗真菌药物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治疗,但病毒性关节炎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反应性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亦有关,但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多在3-5个月消退,部分患者的病程长达1年,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目前意见不一。植物药能辅助治疗关节炎,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其在延缓骨破坏方面的确切疗效。生物制剂的出现是风湿病相关关节炎患者的福音,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使用之前需严格地筛查其适应症及禁忌症,权衡利弊。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也以NSAIDs及DMARDs(SASP、MTX)为主,生物制剂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效果最佳,尤其对于对DMARDs反应不好的中轴关节受累患者。
骨关节炎的治疗除了对症止痛(对乙酰氨基酚、NSAIDs)外,还可在关节局部应用透明质酸。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及双醋瑞因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建议长期应用。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急性期的抗炎止痛(NSAIDs首选),及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应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有无肾结石等选择具体用药。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类(别嘌呤醇)及促进尿酸排泄类(苯溴马隆)。通常以后者为首选。
7.免疫及生物治疗
此类治疗是针对关节炎发病及导致病变进展的主要环节,如针对细胞因子的靶分子治疗、血浆置换、免疫净化、免疫重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主要应用于其他治疗无效、迅速进展及难治性重症关节炎患者,主要为类风湿关节炎。
8.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关节腔穿刺、滑膜切除、关节置换、关节矫形、关节融合。并非每个患者均需进行关节腔穿刺,要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已经确诊的关节炎,但个别关节持久不愈的关节腔较多积液,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时可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并给予腔内注射药物。关节腔注射常使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及透明质酸。前二者多用与类风湿关节炎。其中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同一关节穿刺频率无限制,但若注射1-2次后效果差不应继续注射。骨关节炎患者首选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后避免关节过度活动,以免药物渗出引起局部肿胀。
关节滑膜切除术适用于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药物治疗半年无明显好转时。术前但需要患者充分的精神、心理准备及术前药物治疗准备。关节矫形、关节置换用于具有关节畸形、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关节融合术可人为引起关节骨性强直以减轻疼痛,终止病变,或提供关节稳定。
综上所述,关节炎的病因不一,治疗亦不同。对不同的关节炎予以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因、病程、个体差异,予以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根据不同的病因,其预后各异。

与非手术治疗膝关节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