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节炎怎么治
1.饮食调节
不同类型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原则不同。目前无确凿的证据证实营养缺乏与关节炎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营养缺乏可能导致关节炎加重,而营养过剩、肥胖则可诱发或加重关节炎如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常常由于全身的炎症反应,出现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其他感染性关节炎也可由于急性期炎症导致机体消耗,不利于关节炎的恢复。上述患者应尽可能补足每日所需的营养物质,必要时给予胃肠营养,改善机体的抗病能力。与上述情况相反,骨关节炎及痛风患者多存在体重超重,尤其是痛风患者,常存在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过高的血尿酸水平诱发及加重关节炎。因此,骨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适当控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建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水产品的摄入,多进食碱性食物如油菜、白菜、胡萝卜及瓜类,严格限制饮酒,主要限制白酒及啤酒。目前尚无证据证实红酒可诱发痛风,相反,饮适量红酒可能有利于降尿酸,而饮茶、咖啡及牛奶也可能有助于降尿酸。
2.避免诱发关节炎发病的环境因素
关节炎与环境尤其是感染的关系不可忽视。链球菌感染后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均与感染有直接关系。病原菌感染亦可能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链球菌是导致关节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他与关节炎发病可能有关的微生物还包括EB病毒、巨细胞病毒(CMV)、细小病毒B19、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结核杆菌及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等。潮湿的环境有助于某些病原菌生长,与关节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因此,平时应注意卫生,保持居室通风和空气良好,防潮、保暖,避免病原菌尤其是链球菌传播,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防范于未然。
近年发现,吸烟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显著相关性。吸烟人群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率明显升高,且吸烟会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戒烟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措施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某些化学物质的接触,有可能会导致某些易感人群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不同关节炎的发生。
3.患者教育、精神及心理调节
免疫系统的稳定与情绪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经历了不良生活事件后出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因此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有利于预防风湿性疾病。嘱咐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消除抑郁状态,以积极的态度与疾病做斗争,对关节炎的治疗意义重大。
4.功能锻炼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长期关节病变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及肌肉萎缩,功能锻炼是关节功能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功能锻炼时要注意锻炼的时机、类型及强度。关节肿胀急性期应限制关节活动,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必要时卧床休息直至关节肿痛改善。肿痛改善后,在不增加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关节的屈伸和旋转运动以增加关节活动度。负重关节的关节炎如膝关节炎、髋关节炎需避免负重运动。关节运动的类型不尽相同,膝关节炎患者可选择游泳、散步等运动,避免行走过多及下楼梯;腰部及颈部关节炎患者可选择局部关节的旋转活动,避免长期伏案、仰头;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游泳是最好的全身锻炼。手小关节炎患者,则可选择编织、编绳、捏橡皮泥、剪纸、书法、打字、园艺等以活动小关节。无论选择何种运动,均需从小量开始,循序渐进,以运动后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宜,否则需调整锻炼强度及减少锻炼时间。在有条件的医院,上述功能锻炼应在风湿病专科及康复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此外,患者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站立时需直立,多睡硬板床,保持仰卧位避免屈曲挛缩,枕头要低,一旦出现上胸椎及颈椎受累应停止使用枕头。而膝关节炎患者则应避免穿高跟鞋。
5.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直流电疗及药物离子导入、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流疗法、高频电疗、磁场疗法、超声疗法、针灸、光疗法即红外线、紫外线、冷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关节受累的部位和性质,选用合适的物理治疗能更好地缓解关节症状及促进功能恢复。急性关节炎期,使用紫外线照射可减轻关节炎症,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以温热疗法为主
6.药物治疗
选择治疗药物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节炎的种类、症状的特点;2)患者年龄、是否伴发其他疾病、是否并用其他药物、是否妊娠;3)药物的功效、耐受性、安全性、剂量、依从性;4)药物的价格及患者的承担能力。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Gs)、改善病情慢作用抗风湿药物(DMARDs)、植物药、生物制剂等。非甾类抗炎药物为一线抗风湿药物,能迅速缓解关节症状,但不能阻止疾病进展,需酌情联用其他药物合用。Gs是最强的抗炎药物,如果正确使用,能迅速缓解患者炎症,控制病情,但不能滥用,适用于存在关节外表现、过渡治疗及局部应用。2010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提出类风湿关节炎使用Gs的原则为短期、小剂量、联合维生素D3和钙剂、关节腔注射。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联合、个体化方案使用DMARDs能早期控制病变,明显减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来氟米特(LEF)、硫酸羟氯喹(HCQ)等。但DMARDs对缓解疼痛的作用差,且起效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关节炎急性期应联合NSAIDs或Gs。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起风湿热的关节炎表现,急性期使用青霉素是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最有效的药物,急性风湿热患者长期使用长效抗生素以预防远期风湿性心脏炎的发生,成人预防不得短于5年,儿童至少维持到18岁。结核性关节炎、真菌性关节炎需在积极有效抗结核或抗真菌药物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治疗,但病毒性关节炎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反应性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亦有关,但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多在3-5个月消退,部分患者的病程长达1年,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目前意见不一。植物药能辅助治疗关节炎,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其在延缓骨破坏方面的确切疗效。生物制剂的出现是风湿病相关关节炎患者的福音,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使用之前需严格地筛查其适应症及禁忌症,权衡利弊。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也以NSAIDs及DMARDs(SASP、MTX)为主,生物制剂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效果最佳,尤其对于对DMARDs反应不好的中轴关节受累患者。
骨关节炎的治疗除了对症止痛(对乙酰氨基酚、NSAIDs)外,还可在关节局部应用透明质酸。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及双醋瑞因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建议长期应用。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急性期的抗炎止痛(NSAIDs首选),及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应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有无肾结石等选择具体用药。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类(别嘌呤醇)及促进尿酸排泄类(苯溴马隆)。通常以后者为首选。
7.免疫及生物治疗
此类治疗是针对关节炎发病及导致病变进展的主要环节,如针对细胞因子的靶分子治疗、血浆置换、免疫净化、免疫重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主要应用于其他治疗无效、迅速进展及难治性重症关节炎患者,主要为类风湿关节炎。
8.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关节腔穿刺、滑膜切除、关节置换、关节矫形、关节融合。并非每个患者均需进行关节腔穿刺,要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已经确诊的关节炎,但个别关节持久不愈的关节腔较多积液,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时可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并给予腔内注射药物。关节腔注射常使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及透明质酸。前二者多用与类风湿关节炎。其中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同一关节穿刺频率无限制,但若注射1-2次后效果差不应继续注射。骨关节炎患者首选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后避免关节过度活动,以免药物渗出引起局部肿胀。
关节滑膜切除术适用于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药物治疗半年无明显好转时。术前但需要患者充分的精神、心理准备及术前药物治疗准备。关节矫形、关节置换用于具有关节畸形、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关节融合术可人为引起关节骨性强直以减轻疼痛,终止病变,或提供关节稳定。
综上所述,关节炎的病因不一,治疗亦不同。对不同的关节炎予以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因、病程、个体差异,予以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根据不同的病因,其预后各异。
2、支原体感染应如何治疗?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可以导致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不典型肺炎等一系列疾病。这种病原也能引起广泛的肺外表现如皮疹、脑病、心脏病、溶血性贫血、肾功能衰竭、关节炎、肝炎等。目前,随着对肺炎支原体这一病原的不断认识和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肺外感染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但遗憾的是抗生素治疗效果多不满意,而中医药在处理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方面却有独特的优势。
一、皮肤损害
皮肤的损害发生率为25 % ,主要表现为红色斑丘疹、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也可有水疱———大疱型皮疹。近年来有一些伴有渗出性多形红斑的的报道。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邪伤卫气,除发热与外感症状相似外,主要表现为口渴喜饮,目赤咽痛,头面、躯体可见皮疹,颈部痰核明显,纳呆,大便干结。治以疏风清热,解毒凉血,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各12g ,淡竹叶、蒲公英、芦根、板蓝根、柴胡各9g ,野菊花、地丁、丹皮、黄芩、夏枯草、猫爪草、甘草各6g。
二、神经系统损害
据报道,住院的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有7 %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为高热惊厥,昏迷,脑膜刺激征,局灶性神经体征(共济失调、斜视、偏瘫、视觉异常) ,也可有精神行为异常,本病属于中医“惊风”的范畴。此为感受时邪疫疠,痰热积滞,内扰心神,出现抽风、昏迷等症状。治以清热豁痰,镇静熄风,以白虎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羚羊角1g ,钩藤、知母、生地黄、生石膏各12g ,川贝母、菊花、赤芍、甘草各1g ,淡竹叶、郁金各9g。壮热加黄芩、栀子,大便秘结加大黄。
三、心血管损害
并发心肌炎和心包炎甚至心功能衰竭,发生率为4 %~5 %。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心肌病,病理显示心房、心室内膜单核细胞浸润,超微结构改变与柯萨奇3 3 3 B3 病毒所致的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相仿,心电图显示心动过缓、P - R 间期延长等。本证属于中医“心悸”、“心痹”的范畴,为邪毒侵袭心脏,心脉受损,瘀阻不通,进而影响其他脏腑功能。治以理气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赤芍、郁金各10g ,牡丹皮、柴胡、枳壳、栝楼皮、甘草各9g。心率不齐或早搏加苦参、黄芪。
四、泌尿系统损害
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本证属于中医“阴水”范畴,中医认为久病既有阳气不足,又有阴血受损,久病入络,血行不利。治宜温阳行气,养阴| 活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桂枝6g ,白术10 g ,茯苓10 g ,桃仁、当归、赤芍各15g ,红花、川芎、川楝子各12g。血尿明显者加白茅根、仙鹤草各10g ,蛋白尿明显者加白术、山萸肉各9g。
五、运动系统损害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关节炎,称之为肺炎关节炎综合征。主要表现关节痛、肌痛、行走不便等关节炎改变,本证属于中医“热痹”,为感受风热湿邪所致。患者常有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纳呆便溏,舌苔黄腻症状。治宜利湿宣痹,方用二妙丸加味:苍术、黄柏、海桐皮各15g ,防己、滑石、地龙各12g ,丝瓜络、晚蚕砂各9g。若患者便溏加木香、黄连;若纳呆加焦三仙、薏苡仁。
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常见,肺外症状几乎累及各个系统,目前认为自身抗体形成是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主要原因,但不排除直接侵袭的可能性。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是目前公认的确诊标准之一。因此,在辨证施治中应结合病情、病程、肺外的不同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灵活用药,方能药到病除。
3、兔支原体是怎样发生和流行的?主要症状和病变有哪些?
兔支原体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家兔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呼吸道和关节的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本病发生于世界各国,我国各地也有本病的存在。对家兔危害严重的支原体主要是肺炎支原体和关节炎支原体,可引起家兔的支气管肺炎和急性或慢性关节炎,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威胁养兔业的发展。
支原体对外界抵抗力不强,14℃可存活47天,但耐低温,冻干保存于-25℃可存活23年以上。常用消毒剂能很快将其杀灭。各种年龄、品种的兔均有易感性,但以幼龄兔发病率最高。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还可经其他途径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和秋、冬寒冷季节多见。兔舍及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天气突变、受寒感冒、饲养管理不良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病兔主要表现为鼻腔流出黏液性或浆液性分泌物,打喷嚏,咳嗽,呼吸急促,喘气,食欲减退,不愿活动。有的病兔四肢关节肿大,屈曲不灵活。
本病的主要病变在肺、肺门淋巴结。急性死亡的家兔肺有不同程度的气肿和水肿,肺尖叶和中间叶有紫红色病变;慢性病例肺肉变,将病变部位割下来放在水里可以下沉。淋巴结肿大,切面湿润,周缘水肿,气管及支气管有多量泡沫状浆液。后期出现纤维素性、化脓性和坏死性肺及胸膜炎。
4、我有关节炎,腰椎病,最近还查出衣原体支原体,在服用司帕沙星片,想问"这药对关节炎有影响吗
你好。你这主要是由于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和水肿从而导致代谢受阻所导致的。建议你用中药外敷试试。主要采取软坚通 络散寒除湿的药物。消除水肿和炎症,缓解局部不适。并且以活血化瘀散寒祛湿的药物改善新陈代谢,更好的将分解软化的增生物质排除体外。达到治疗目的。其主要症状有关节疼痛、麻木、无力等。长期患者会造成积液,局部循环机制受到影响,无法靠人体自身能力吸收代谢,中医称之为痹症
5、有支原体会得类风湿关节炎吗
你好,支原体和类风湿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建议你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治疗!支原体治疗一般是需要做药敏实验的,但类风湿治疗主要用抗风湿药物就可以了!
6、支原体感染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支原体主要是直接性接触感染,与患有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人性交时。还有间接接触感染,使用患有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人用过的衣裤,床上用品,毛巾,浴盆,抽水马桶等以及产道感染.此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是应得到正规的治疗,男性可配合中药,同时性伴侣也感染此病原体也应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原则是: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②及时,足量,规范治疗;③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④夫妻同治。
7、风湿性关节炎与支原体关节炎有何不同?
在支原体肺炎的病例中或支原体感染后,也可见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炎。此时做支原体补体结合反应,抗体上升,冷凝集反应值升高,再做支原体培养,可容易做出诊断。
8、我究竟是不是患了关节炎了,怎样判断关节炎方法
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熏蒸,熏蒸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的循环,加强代谢,修复组织,消除病痛,而且配的中药也有渗透作用,可以活血化淤,疏经活络.第二贴去痛膏,去痛膏药对骨质增生很有效果,主要起活血化淤,通经活络,消肿肿痛,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所以两种方法配合效果更好.V
你可以采用中医寻 古 风膏治疗,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