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关节炎红斑狼疮

关节炎红斑狼疮

发布时间:2020-09-16 14:20:56

1、红斑狼疮和关节炎是什么关系?请说的详细一些。

红斑狼疮患者累及关节可有关节炎症状,也可以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时存在,二者都属于风湿免疫科疾病的。具体可在我空间详细了解。

2、权威专家解析类风湿关节炎与红斑狼疮有什么区别

有很多病人出现关节疼痛会认为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所以很多红斑狼疮病人会误诊,下面专家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红斑狼疮引起的关节疼痛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侵害人体多个系统,病程反复迁延,可因器官严重受损而威吓生命。典型的皮损是面部蝶形红斑,指、趾红斑,网状青斑等。心肌、心内膜、心包膜均可受累。肾损害很常见,被称为狼疮性肾炎。此外,尚有侵害肺、血液、神经、消化等系统和器官。 关节痛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极为多见,有些人在发病前数年即可出现关节痛及肿胀,常易被误诊为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当明确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时,有78%的患者表现为关节炎,伴有活动时疼痛、压痛及肿胀等。大多数病人受侵的关节为近端指间关节,膝、腕、掌指、踩、肘及肩关节相对要少一些。关节症状一般均对称出现,约有一半患者有晨僵表现。大约15%病人在发病3~4年后出现关节畸形,主要为肌腱、肌肉病变所致,骨及软骨很少见有侵蚀性摧毁。 系统性红斑狼疮约1/3病人有肌痛,15%肢体肌肉无力,肌力减退,严重者出现肌肉萎缩、反射消逝。 由于大多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都有关节症状,有的还可作为红斑狼疮首发症状出现,好发部位以近端指间关节为勤呈两侧对称性发作;到了后期关节也会发生变形;类风湿因子可呈阳性,这一些均轻易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节病变与类风关的关节病变仍然有根本的区别: 1、最重要的一点是类风关的病理是关节滑膜炎,在此基础上可发生骨质的侵蚀性变化,X线片上显示关节周围骨皮质似乎被虫啮咬过一样;但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则无骨质上的侵蚀性损害,它发生的关节变形是由于关节四周肌腱、肌肉病变引起的,不是真正的关节摧毁。 2、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多半正常或增多,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则大多减少。 3、类风湿关节炎的肾脏损害较轻,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尿中查到蛋白是相当常见的,肾损害较重。 类风湿关节炎有时还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重叠出现,使病情变得越为复杂,此时X线、CT、核磁共振以及某些免疫学检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

3、关节炎能引起红斑狼疮吗

关节炎是关节炎,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俩者不是一回事,但有时红斑狼疮会被误诊为关节炎,因为狼疮患者也会关节疼痛。但关节炎不会引起红斑狼疮的。因为得一种病就足够了,红斑狼疮的并发症里没有关节炎,因为红斑狼疮是免疫系统病,它能引发硬皮病的合并症。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也是免疫系统病。但得此病的还没有引发红斑狼疮的合并症。如果是单纯的关节炎就尽快治疗,免得麻烦。

4、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能治好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的治疗应强调个体化原则,努力做到以最小的副作用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一般治疗, 进行心理治疗,树立乐观情绪,急性期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适当工作、活动;及早发现和预防感染;避免使用诱发狼疮的药物(如避孕药等) ;避免日光暴晒、紫外线照射;注意妊娠可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 2、非甾类抗炎药, 此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布洛芬、双氯芬酸、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奈丁美酮等可以选择。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适、皮疹、转氨酶升高或肾损害等。应观察其不良反应,不宜疗程过长。狼疮肾病者慎用此类药物,以免加重肾损害。, 3、抗疟药, 包括氯喹和羟氯喹。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光过敏和稳定核蛋白的作用。一般用法:氯喹0125 g ,1 次/ d 口服; 羟氯喹200 ~400 mg ,1 次/ d 口服。此类药物排泄缓慢,易在角膜和视网膜沉积,引起病变,故在治疗015~1 年内行眼科检查1 次。, 4、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增生及免疫抑制作用。对不宜选择非甾类抗炎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病变患者可选用。一般用法:泼尼松5~15 mg/ d 口服。, 5、改变病情药物, 具有延缓、阻止或修复关节病变的作用,而不具有即刻抗炎、止痛作用。一般治疗2~4 个月初显疗效,随后疗效渐增。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多自发缓解,极少关节破坏,较少用此类药物。对于极少有破坏性关节炎者,可选用甲氨蝶呤,后者具有抑制白细胞趋化性,直接的抗炎作用。一般用法:每周5~15 mg 口服、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疗程半年。不良反应为恶心、腹泻、脱发、口炎、转氨酶升高、肝及肺纤维化和血液学异常等。 查看原帖>>

5、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何会关节痛

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人群中,大约有90%的人会出现关节受累的表现,其中多数人会表现出关节痛,还有一些人可有关节炎的表现,最常受累的是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其次是踝关节,然后是肘关节及髋关节。一般情况下,受累的关节不伴有骨质侵蚀和软骨破坏,因此红斑狼疮引起的关节炎不会出现关节畸形的情况。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受累的表现主要为关节肿胀或疼痛,常对称发作。特别是很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首发症状是关节痛,所以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当关节疼痛不能查找到具体的原因时,特别是近端指间关节疼痛时,别忽视相关检查,避免漏诊。

6、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疾病名称: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
所属部位:全身
症状体征:发热、皮疹、脱发、关节痛或关节炎、肾炎、浆膜炎、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
诊断依据: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分类标准,符合其中4项或以上者即可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①颊部皮疹;②盘状皮损;③光线过敏;④口腔溃疡;⑤关节炎;⑥浆膜炎;⑦肾脏损伤;⑧白细胞减少<4×109/l;淋巴细胞减少<1.5×109/l;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100×109/l;⑨神经系统异常;⑩狼疮细胞或抗DNA抗体或抗-SM抗体阳性,或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11)抗核抗体效价升高。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由抗核抗体试验确诊:SLE活动期抗核抗体大多阳性,如抗核抗体阴性则排除本病之可能。抗核抗体试验敏感可取代狼疮细胞检查诊断SLE是否存在。

病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时期的一种表现,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可累及许多器官系统,如皮肤、神经和浆膜等。病因不清,大多认为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产生抗核抗体,即是免疫学上异常的表现。本病黑人发病率较高,白人次之,亚洲人则少见。女性患病多,比男性高5~10倍。发病年龄2~90岁,但以20~40岁最多。女性发病率高,显示出了一定的遗传因素作用,另外可能与环境(阳光或紫外线、药物、微生物病原体等) 、免疫、雌激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7、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什么会关节疼痛

下面我们为大家讲解一下具体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关节疼痛的原因。我们的中医认为,凡是疼痛性病变多是由于积血积气不通畅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节肌肉疼痛也是由于血气不通而引起。首先本病患者由于身体亏虚,容易受风寒湿邪,病后又无力祛邪外出,以至风寒湿热之邪,得以逐渐深入,留连于关节、筋骨、血脉、肌肉之间,引起局部气血不畅、滞而不通,出现疼痛;另外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由于五脏亏虚,而产生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性产物,这些有形物聚而不散,影响气血流动而出现疼痛。

8、如何区别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建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自身免疫疾病,这两个病可以合并发病,而且非常常见。 通过化验可以确诊红斑狼疮需要空腹、去市立医院或者省医院,挂风湿免疫科,化验抗核抗体ANA,ENA抗体谱(包括抗SSA、抗SM、抗scl-70等多项),补体c3,c4,抗双链DNA,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血常规,尿常规,血沉全部这些项目

与关节炎红斑狼疮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