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冈性关节炎

冈性关节炎

发布时间:2020-09-13 20:20:48

1、肩周炎有什么症状 乡问

★这题我来说说。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寎症.本寎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寎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郊的冶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妨碍日常生活.本寎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还有我还可以给你介绍一个,日本缤漮是较为对你这个症状的且很迅速,真是好评如潮。重要的是,价格不低。

2、我家狗狗得了关节炎,怎么治疗呀?

3、冈上肌肌腱炎怎么锻炼

你好,骨碎宁、急慢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平时要多休息避免劳累.要多喝水多食水果蔬菜.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4、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肩周炎

如何确定肩周炎,这个不好说的,建议去正规的
医疗机构看一下在确定。首先必须明确肩周炎和
一般的肩痛很容易混淆,并不是所有的肩痛问题
都是肩周炎的。需要检查的事相很多,如以肩部
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
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我曾经就是呗肩周炎
困扰了很多年的一个人

5、肩周炎该怎么治疗呢?

1、肩部疼痛:慢性发作,阵发性疼痛,逐渐发展为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随气候变化或劳累而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

2、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尤甚,随着病情进展和废用效应,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以至于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可影响肘关节功能。

3、怕冷:大多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害怕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多位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出现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影。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当与颈椎病、肩关节脱位、化脓性肩关节炎、肩关节结核、肩部肿瘤,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单纯性冈上肌腱损伤,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等鉴别。

治疗方法

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没有统一定论,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疗法、痛点局部封闭、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综合疗法。同时进行功能训练,一般效果较好。

1、阿司匹林,1-2克口服,3次/日;

2、消炎痛,25毫克口服,3次/日;

3、炎痛喜康,20毫克口服,1次/日。

4、强的松,5mg口服,3次/日。

由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具刺激胃肠道的作用,宜在饭后服用,哺乳期女性和儿童应禁用;糖皮质激素由于副作用较大,故临床上不主张肩周炎患者首选或经常使用。

中医中药治疗肩周炎

中医认为,肩周炎乃风寒湿邪侵袭肩周筋脉所引起的慢性疾病。伤及肩周筋脉,致使气血不通而痛。可使用消炎活血的中草药外敷,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

1、肩周炎初期,中成药可选用木瓜丸、小活络丹、国公酒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陈皮10g,清半夏10g,羌活10g,桔梗10g,白芥子10g,黑附片10g,秦艽10g,茯苓10g。以白酒作引,水煎服,每日2次,饭后服。

2、肩周炎后期,中成药可选用大活络丹、舒经活络丸、五加皮酒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当归30g,丹参30g,桂枝15g,透骨草30g,羌活18g,生地黄30g,香附10g,草乌9g,忍冬藤40g,桑枝20g。水煎服,每日2次。

3、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宜选穴肩前、肩贞、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足下里一寸,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辩证加减正属太阴经者加尺泽霖杨正属阳明,少阳经者加手三里外观,正属太阳经者加后溪大束昆仑通在阳明,太阳配条口透承山。

注意,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操作肩前肩贞要把握好针刺角度和方向,切忌向内斜刺深刺阳临泉,分词和头像应明确,透成山可用强刺激,局部胃寒发凉可灸肩部,针后还可加拔火罐,并行走罐淤血均可按常规针刺,凡在远端穴位行针时,均令患者活动肩部。

4、肩周炎临床药物治疗: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比较好的药物有赫尔克骨痛贴,药物成份透过表皮逐渐渗透至骨关节深层,是目前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最好的药物。

6、肩关节易得什么病

1.肩部有哪些关节?有什么特点?
肩部由5个关节组成,即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壁间关节、肩峰肱骨间关节。肩部运动是各关节的协调运动,任何关节受伤都将不同程度影响肩的活动功能。
肩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因为肩胛盂小、肱骨头大而圆、关节囊较松弛,所以盂肱关节的活动度最大,加上肩胛骨的升降旋转并沿胸壁绕动(内收及外展),活动范围就更大了。因此,在运动时肩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大范围的动作;也因此,肩较易受伤。
2.肩部运动创伤有哪些特点?
肩部运动创伤约占8.4%,这些损伤多见于体操、投掷、排球、举重、棒球、橄榄球及柔道摔交运动员,其中肩袖损伤最多(60.9%),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次之(18%),滑囊炎(4.3%)、盂肱关节脱位和肩锁关节扭伤及脱位(9.4%)、锁骨骨折(4.3%)等发生相对较少。
3.肩带的肌肉各起哪些作用?
肩带的肌肉很丰富,一块肌肉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常因肩的位置不同而起不同的作用。按照其起止点可分为4组:
⑴连接肩胛骨与躯干的肌肉:以稳定肩胛骨为主要任务
前锯肌:起于1-9肋,止于肩胛骨内缘。由胸长神经支配。其作用是外旋及外展肩胛骨,使肩胛骨紧贴于胸壁上。因此,麻痹后肩外展受限并出现翼状肩胛。
斜方肌:起于枕骨、项韧带、C7-T12棘突和棘间韧带,止于锁骨、肩峰和肩胛冈。副神经支配。功能为肩胛骨外旋及内收。
大小菱形肌:由C5发出的肩胛背神经支配。主要功能是肩胛骨内收。
此外还有胸小肌、提肩胛肌及锁骨下肌。
⑵连接肩胛骨与肱骨的肌肉:
肩袖肌群(以稳定盂肱关节为主要任务):是由冈上肌(外展上臂)、肩胛下肌(内旋上臂)以及冈下肌和小圆肌(外旋上臂)组成。肌腱止于肱骨大小结节及部分外科颈部,为联合腱,似袖口,故称肩袖。它有悬吊肱骨、稳定肱骨头、协助三角肌外展上臂的作用。肩袖是肩关节活动中的解剖弱点,特别在负重转肩时(如投掷、扣球)很容易受伤。冈上肌、冈下肌是由肩胛上神经支配的,此神经途经肩胛上切迹及肩胛冈根部的骨性凹陷,所以当肩胛骨活动时(如排球扣球),该神经较易受伤引起肌肉麻痹及萎缩。
三角肌(肩关节最主要的运动肌):起于锁骨、肩峰及肩胛冈,止于肱骨干的三角肌结节。是肩部最强大的外展肌肉。其前部纤维可助肩关节的前屈及内旋,后部纤维后伸及外旋。它受腋神经支配,前脱位时常并发神经损伤引起麻痹。
大圆肌:主要是肩关节的内旋肌。但于肩前屈位时都有较强的后伸作用。双杠勾手腾身上常拉伤或拉断此肌肉。
喙肱肌:使肩关节前屈。
⑶连接躯干与肱骨的肌肉(肩关节运动肌):
胸大肌:起点分锁骨部、胸肋部、腹部。肌腹呈扇形,逐渐移行成两个扁腱止于肱骨结节间沟的外侧。主要作用为内旋和内收肱骨。
背阔肌:起于胸7棘突至骶骨,止于肱骨结节间沟的内侧。有内收、内旋及后伸肱骨的作用。
⑷连接前臂及肩胛骨的肌肉:
肱二头肌:其长头起于肩胛盂上结节,肌腱在关节内下行,通过结节间沟穿出与关节囊连接的滑膜鞘。它是人体唯一在关节内行走的肌腱。结节间沟较窄,老年人更窄,沟上有横韧带保护以防止肌腱滑脱。由于腱鞘较窄,所以很易磨损引起腱鞘炎并续发断裂。肱二头肌的短头起于喙突。两个头的肌腹向下逐渐合而为一,再向下又分成两个头,分别止于桡骨结节及前臂内侧腱膜。肱二头肌除可以屈肘及使前臂旋后外,还可稳定肩关节,并于肘伸直肱骨外旋位时,有外展肱骨的作用。
4.肩部疼痛都有哪些原因?
肩部疼痛是一个复杂的病症,有很多病可以引起肩部疼痛。
首先,肩以外的因素可以引起肩部疼痛,如⑴脏源性肩部疼痛:肺尖部肿瘤,横膈下病变(如肝脏脓肿、胆囊炎、胃底贲门癌侵犯横膈等),纵隔病变包括心脏病。⑵神经源性:如中风。⑶颈源性:颈椎病可以引起肩部疼痛。
其次,系统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肩部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部疼痛可以是首发症状或与其它关节疼痛同时存在。
第三,肩部本身病变引起的肩部疼痛,如肩部肿瘤、炎症(化脓性关节炎、冻结肩、钙化性肌腱炎等)、损伤(如骨折、肩峰撞击综合征、肩袖撕裂、盂肱关节损伤、肱二头肌肌腱炎或断裂、肩锁关节损伤及脱位)等很多原因。
因此,肩部疼痛不等于“肩周炎”,一定要找专科医生确诊后再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7、关节痛应该作什么样的检查?

引起肩关节疼痛的骨疾病很多,检查方法不一。
1.肩袖部分撕裂:局部封闭后,全程外展动作不再疼痛(诊断性治疗);
2.肩袖完全撕裂:关节造影;
3.肩峰下滑囊炎:体查可以发现疼痛弧;
4.肱骨大结节挫伤:有急性损伤史,X线检查可见骨折裂缝;
5.肌腱炎:X线检查可见大结节外有钙质沉着;
6.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阻力下主动屈肘和前臂旋后动作时,患部疼痛明显;
7.肩关节结核: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
另外还有慢性软组织损伤,如韧带、筋膜、肌腱的问题,到大医院的骨科或外科,一般都能找出原因。

8、肩周炎是怎么形成的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1病因

1.肩部原因
(1)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
(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
(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4)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2.肩外因素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2临床表现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3检查

本病主要采用X线检查和肩关节MRI检查:
1.X线检查
(1)早期的特征性改变主要是显示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所谓肩峰下脂肪线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层脂肪组织在X线片上的线状投影。当肩关节过度内旋位时,该脂肪组织恰好处于切线位,而显示线状。肩周炎早期,当肩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时,X线片上软组织对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
(2)中晚期,肩部软组织钙化,X线片可见关节囊、滑液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处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钙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线片可见钙化影致密锐利,部分病例可见大结节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等。此外,在肩锁关节可见骨质疏松、关节端增生或形成骨赘或关节间隙变窄等。
2.肩关节MRI检查
肩关节MRI检查可以确定肩关节周围结构信号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可以作为确定病变部位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4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多可诊断。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5鉴别诊断

临床上常见的伴有肩周炎的疾病包括:颈椎病、肩关节脱位、化脓性肩关节炎、肩关节结核、肩部肿瘤,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单纯性冈上肌腱损伤,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等。这些病症均可表现为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但是由于疾病的性质各不相同,病变的部位不尽相同,所以,有不同的伴发症可供鉴别。
6治疗

目前,对肩周炎主要是保守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痛点局部封闭,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综合疗法。同时进行关节功能练习,包括主动与被动外展、旋转、伸屈及环转运动。当肩痛明显减轻而关节仍然僵硬时,可在全麻下手法松解,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自我按摩的步骤及方法为:
1.用健侧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侧肩关节的前部及外侧,时间1~2分钟,在局部痛点处可以用拇指点按片刻。
2.用健侧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关节后部的各个部位,时间1~2分钟,按揉过程中发现有局部痛点亦可用手指点按片刻。
3.用健侧拇指及其余手指的联合动作揉捏患侧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时间1~2分钟。
4.还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况下,用上述方法进行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
5.最后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钟,对于肩后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拍打法进行治疗。
自我按摩可每日进行1次,坚持1~2个月,会有较好的效果。

与冈性关节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