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肩关节炎活动

肩关节炎活动

发布时间:2020-09-12 19:48:27

1、肩关节的肩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运动:

1、全程运动

坐着、躺着、站着做肩关节运动,前屈、搭肩、上举、外展以及向后置于后背(即梳头、搭肩和擦屁股),极限性活动,每个方向活动每天至少1次。对于活动受限和肩关节骨折患者,活动范围以稍微加重点疼痛为宜,这提示存在关节周围组织的粘连。

所以对于有粘连的患者,活动宜轻柔,注意过犹不及,因为过度活动会导致周围组织的水肿,引起局部疼痛,反而不利于次日的继续锻炼。

2、钟摆式运动

把好胳膊放在桌子上,弯腰,受伤的上臂自然下垂,前后摆动,然后画圆运动,圆由小逐渐变大。

3、爬墙锻炼

面对墙站立,受伤侧的手指爬墙达到最高,记录最高点,每天争取够得更高一些。然后转身,受伤侧肢体面向墙站立,重复爬墙运动。

(1)肩关节炎活动扩展资料

肩关节损伤防治七招

1、肩部保暖很重要

避免关节受凉,生活中要避免晚上睡觉时受凉,冬天可围围巾、穿高领毛衣来保护肩关节。

2、抓取高处重物要小心

日常抓取高处重物需要注意:一要正确估计物品重量,做好充分准备;二要改变拿重物的姿势,可以把单手提重物改为双肩背;三要提高肌肉力量来尽量避免损伤;四要遇到特殊情况时要及时松开重物以防止肩关节损伤。

3、选合适的活动方式

棒球、网球、吊单杠、自由泳等,还有一些运动的特殊动作,如羽毛球中的劈杀动作、乒乓球中的拉弧圈动作等也容易导致肩关节损伤。因此,在运动时,要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4、避免手提重物

手提重物时,压力会集中在上肢及肩部,正常情况下会引起自身肌肉对抗,抵消肩关节压力,但长时间就会导致肌肉劳损,这时就容易造成肩关节损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尽量避免单手提重物,可改为用推车或多次搬运来减少重量。

5、增强肌肉力量

可以通过强化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来增强对肩部的保护,尤其是肩袖肌群的力量训练。平时需在工作学习之余进行专门的肌肉训练,其力量增强可以提高肩关节稳定性和维持肩关节正常活动功能。

6、注意保护颈椎

颈椎和肩关节关系密切,非常多的肌肉同时连接颈椎和肩关节使其相互影响。颈椎不好,肩关节也会连带出问题,反之肩关节问题也会牵连颈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保护肩关节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颈椎。

7、调整姿势减少拉伤

日常生活工作中要保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正确姿势,挺胸抬头,使肩关节回归正常位置,减少其损伤的可能。

2、肩关节活动名称

1.伸
2.屈
3.内收
4.外展
5.旋转:旋前,旋后,旋内,旋外
6.环转
7.滑动

3、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有那些?

三角肌后部纤维、背阔肌、胸大肌的胸肋部、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前锯肌等肌肉。

运动部分的肌肉:

1、内旋:指肩胛骨下角内旋,主要由菱形肌、肩胛提肌提升肩胛骨内侧缘,而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及上肢的重力作用使肩胛骨外角下降共同完成。肩胛骨内旋多伴有肩胛骨下降动作以协助上肢向下伸的动作。

2、下拉:胸小肌、锁骨下肌、背阔肌、斜方肌下部纤维、前锯肌、胸大肌都参与该动作。只前锯肌有使肩胛骨下角外旋作用,其余均有使肩胛骨内旋作用。

3、外旋:指肩胛骨下角外旋,由斜方肌及前锯肌协同完成。

(3)肩关节炎活动扩展资料:

肩关节运动学:

参与运动的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盂肱关节、肱骨近端以及肩胛胸壁关节等。

1、胸锁关节围绕水平轴、垂直轴及前后轴形成六个方向的运动。分别为向前的旋转、向后的旋转、前伸、后伸、上举及下压。其中上举可达35°,前、后伸35°,延锁骨长轴的轴向旋转可达45°-50°2

2、肩锁关节的运动可包括锁骨相对于肩胛骨在三个方向上的运动,即前后运动、上下运动以及轴向旋转运动。其中前后向的运动范围最大,约为上下方向的运动范围的3倍。对于锁骨相对肩峰前后方向的旋转运动的限制作用主要来自于肩锁关节囊的前后部纤维。

喙锁韧带,主要是锥状韧带限制了锁骨相对肩峰的向上方的运动。实际上并没有韧带结构限制锁骨向下方的运动。

4、肩周疼痛应该怎样活动

中老年人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肩周疼痛,其疼痛病源绝大部分是肩周炎,俗称冻肩。究其发病过程是:肩关节意外损伤,甚至无意识的轻微损伤,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炎性渗出,伤后当时或之后一段时间出现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由于肩部惧怕疼痛,不敢活动,肩周渗出物积聚、粘连,最终成为就诊时常见的肩周炎。如果患病早期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度正确的活动,渗出物将随着血液循环消散,大部分伤痛不发展为肩周炎。病在预防,肩周疼痛不能不活动。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容易损伤的关节,尤其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活动量减小,稳定关节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囊出现退变松弛和乏力,加之动作不协调,更易出现肩关节周围的损伤。所以肩关节的保健,关键在运动。 由于该疾病进展缓慢,无须剧烈的外伤诱因,临床就诊的大部分病人常回想不起发病诱因。有可能是肩关节过度活动,或者睡眠时肩关节被压迫,肩周疼痛逐渐加重,越痛肩关节越不敢活动,因此恶性循环,最终出现肩关节的僵硬,疼痛部位扩大,放射牵涉至颈部、耳部、前臂和手,此时饮食无味,夜不能寐,极为痛苦。严重者患肢活动严重受限,无法完成屈伸肩关节的活动,如梳头、洗脸、刷牙、扎裤带等生活动作。无意触碰,可以诱发肩周的剧烈疼痛,患者常强迫处于舒适体位,畏惧任何形式的活动,病程长者可出现肩周肌肉萎缩。X线摄片可能仅见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无其他骨质异常。 在明确肩周炎诊断前,还须排除中老年常见的心肺疾病和颈椎病,因为此类疾病疼痛症状常牵涉和放射至肩周。在自我保健时,有必要去医院就诊行相应的检查,排除上述疾病。 本病为可自愈性疾病,但患病早期积极行肩关节功能活动,可防止肩关节发展至冻肩状态,一旦形成冻肩,自愈所需时间较长,痛苦大,肩关节功能可能恢复不全。 急性期需适当予以肩部制动,同时给予热疗,保持每日适量的肩关节活动,可服用抗炎镇痛药,减轻疼痛症状。对疼痛局限者,可以行封闭治疗,对疼痛广泛者封闭难以奏效。 总之,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肩周疼痛,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极为重要,可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切忌肩关节被动活动。经典的锻炼方法有:俯身前后内外摆动法,俯身画圈法和爬墙法。每日数次,一定能取得良好效果。 天津乐团骨科、专家队伍、舒适的就医环境、我们的资质(荣誉) 我们会更好帮助您,为您提供全面的疾病或者健康方面的咨询。

5、肩关节有哪些运动方向及范围

肩关节可以完成七种动作:屈、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环转。

(一)屈:从肩关节冠状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屈肩关节的作用。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和肱二头肌短头。前屈的运动范围约70°。

(二)伸:从肩关节冠状轴后方跨过的肌肉具有伸的作用。主要的肌肉有背阔肌、三角肌后部纤维和肱三头肌长头。后伸时,由于受到关节囊前臂及肱骨头与喙突相接触的限制,故运动范围小于屈的范围,约为60°。

(三)内收:从贯肱骨头的矢状轴下方跨过的肌肉能使肩关节内收,主要的肌肉有胸大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内收时,由于肱骨头滑向关节窝的上方而受到躯干的阻碍,其运动范围很小,约为20°。

(四)外展:从矢状轴上方跨过的肌肉,可使肩关节外展,主要的外展肌有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当肩关节旋外时,肱二头肌长头也参与外展。肩关节外展时肱骨头滑向关节窝的下方,所以运动范围较大,约90°。

(五)旋内:沿贯穿于肱骨头中心与肱骨小头中心之间的垂直轴,上臂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凡由内(起点)向外(止点)从垂直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旋内作用。旋内的肌肉有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部纤维。旋内时,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向后滑动,肱骨大结节和肱骨体向前方转动。

(六)旋外:从垂直轴后方跨过的肌肉有旋外作用。旋外的肌肉有冈下肌和小圆肌。旋外时,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向前滑动,肱骨大结节和肱骨体向后方转动。当上肢垂直时,旋转运动的范围最大,可达120°。

(七)环转:三角肌(三个束)、胸大肌、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背阔肌、大圆肌、小圆肌。

(5)肩关节炎活动扩展资料:

肩关节损伤的预防

1、抑制:应使用抑制技术(自主筋膜放松技术)来减少肩关节周围的过度活跃肌肉的潜在触发点的张力和影响。

2、拉伸:在确定的过度活跃肌肉上进行至少30秒的静态拉伸,以帮助促进最佳的关节ROM和肌肉延展性。

3、激活:使用孤立的力量训练来促进肩胛骨肌肉的退化。进行这些练习时的听觉和触觉反馈也可以帮助开发适当的动力学链定位和控制神经肌肉激活。

4、整合:最后,通过结合整个动力链的活动来进行练习。在这些练习期间,应该指导会员保持肩胛骨回缩,凹陷和后倾,同时通过将肩胛骨保持在肋骨表面上来限制翼状肩胛骨的形成。

6、肩关节活动范围昰多少

肩关节复合体的主动运动功能包括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外展前屈、外展后伸、外展旋转、中立位旋转和环转,其主动运动时的活动范围如下。
外展:上臂离开躯体侧方向外抬举,正常范围从0~180度。
内收:上臂经躯体前向对侧肢体靠拢,正常范围从0~45度。
前屈:上臂向躯体前方伸出并抬举,正常范围从0~180度。
后伸:上臂向躯体后方伸出并抬举,正常范围从0~60度。
外展前屈:上臂外展90度,水平位经躯体前方向对侧肢体靠拢,正常范围从0~135度 。
外展后伸:上臂外展90度,水平位向躯体后方伸展,正常范围从0~30度。
外展旋转:上臂外展90度,屈肘做内、外旋转运动,正常范围内旋0~90度,外旋0~90度。
中立位旋转:上臂下垂置于躯体侧方,屈肘做内、外旋转运动,正常范围内旋0~75度,外旋0~90度。
环转:以肩胛骨关节盂为轴,上臂做圆周运动,全臂运动面呈圆锥形,正常运动范围从0~360度。

与肩关节炎活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