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关节炎药敷

关节炎药敷

发布时间:2020-09-11 12:50:32

1、关节炎用什么膏药最好

可外敷活血散淤,舒筋活血,活血舒筋,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膏治疗,膏药外敷治疗。
关节炎的病因、病程、个体差异及治疗方法不同,其预后也各异。反应性关节炎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多在3~5个月消退。近十年来,随着慢作用抗风湿药的早期联合应用,对关节外病变的治疗以及新疗法的不断出现,使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已有明显改善。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可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完全缓解。

2、关节炎用什么药?

药物治疗
依据关节炎的种类、症状的特点、伴发疾病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下:
(1)非甾体类抗炎药 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能缓解头痛、肌肉痛,包括骨关节炎伴随的关节疼痛,这类药物起效快,在体内代谢较快,一旦代谢完毕疼痛马上又开始,维持时间很短。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青霉胺、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软骨保护剂 如硫酸氨基葡萄糖能促进软骨的合成、抑制关节软骨的分解,同时还具有抗炎作用。硫酸氨基葡萄糖中富含的硫酸根本身也是合成软骨基质的必需成分之一。此类药物能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长期服用(2年以上)还能够迟滞关节结构的破坏。硫酸氨基葡萄糖起效较慢,但药物安全性佳,适合作为基础治疗用药长期服用。
(3)慢作用抗风湿药 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4)细胞毒药物 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金独春等。它们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血管炎的二线药物,副作用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
(5)肾上腺皮质激素 是抗炎、抗过敏药物,明显地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这些疾病。其众多的副作用随剂量加大及疗程延长而增加,若长期使用可加剧关节软骨的损害以及骨关节炎的症状。故在应用时要衡量它的疗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选用。
(6)抗生素等 链球菌感染可引起风湿热的关节炎表现,急性期使用青霉素是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最有效的药物,急性风湿热患者长期使用长效抗生素以预防远期风湿性心脏炎的发生,成人预防不得短于5年,儿童至少维持到18岁。结核性关节炎、真菌性关节炎需积极有效的抗结核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7)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包括急性期的药物治疗包括大剂量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秋水仙碱及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类的别嘌呤醇及促进尿酸排泄类的苯溴马隆。
参考网络供参考!

3、治疗关节炎哪种药外敷最好?

病人患有关节炎后,采用外敷治疗是有比较好的疗效。但是在治疗时要根据不同性质的关节炎,采取不同的外敷药物,比如病人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在关节部位外敷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风湿止痛膏,局部可以采用热敷处理,进行骨科洗药薰吸,可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现象。如果病人出现关节部位的骨性关节炎,可以采取对症治疗,给予外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金黄膏、活血止痛膏、万通筋骨贴,也可以外敷云南白药气雾剂、扶他林软膏等外用药物,能够明显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

4、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敷疗法有哪些?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

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 ~ 5 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 ~ 10 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 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 ~ 4 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 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

5、风湿性关节炎药敷疗法的基本信息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6、风湿性关节炎药敷疗法的其他疗效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
(12)雪莲泡酒外敷疗法,直接敷患部。每日一次。

7、关节炎该用什么膏药?

病情分析:在患有关节炎比较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的方法对于疾病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考虑到关节炎对于生活的影响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采用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也是可以治疗关节炎的,而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的有滑膜切除术、镜下滑膜切除术以及关节成型术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病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这样才可以保证治疗后的效果。

8、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敷疗法有哪些?

(1)消尔痛酊

经物组成:川乌、马钱子、乳香、栀子、多肽或蛋白肽等。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蠲痹,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主治: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增生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肿胀等。

用法:用3 ~ 4 层纱布蘸消尔痛酊外敷,外加塑料薄膜包扎;每日1 次,每次4 ~ 8 小时。

(2)消肿祛痛灵

药物组成:蚤休、红花、透骨草、乳香、没药、川断等。

功效:解毒消肿,活血化瘀,祛风攻寒除湿。

主治: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

用法:取出消肿祛痛灵药袋,将药粉从塑料袋端倒入纸袋端,摊平药粉敷于患处,每日2 ~ 3 小时,(病重者6 ~ 8 小时)。不用时将药粉倒回塑料袋端折好保存,下次再用。

(3)中药热熨方

药物组成: 伸筋草300g, 透骨草300g, 木瓜100g, 海桐皮150g,防风150g,地榆150g,独活100g,赤芍150g,红花100g,骨碎补150g,急性子150g,川椒100g,乳香100g,白芷100g,桂枝500g,大青盐300g。

功效:舒筋活血,疏风定痛,消肿散结。

主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

用法:将上药复合掺匀、为粗末,每剂重300g。用白酒拌潮,分装于2 个布袋内,封口(布袋长7cm,宽5cm)。放笼屉内蒸10 ~ 15 分钟。将药袋取出一个置于患处热敷,冷后换另一药袋,两袋交替使用。每次热敷40 ~ 60 分钟,每日1 ~ 2 次。用毕将药袋凉于通风处,下次再用。连用7 天(药力消失)为1 疗程。

9、关节炎用什么膏药好

关节炎保守治疗可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外敷膏药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作用,是可以尝试的,不过具体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还是建议按照医嘱来

与关节炎药敷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