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齿槽关节炎

齿槽关节炎

发布时间:2020-09-09 08:21:49

1、关于手疼

准确的的说是类风湿

〈一〉、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俗有骨痹、历节风之称。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常呈对称性,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
发僵,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为关节畸形。本病在我国人中患病率为0.3%,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与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的高峰年龄20-40,而女性则在40-60岁,类风湿关节炎以女性多发,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3倍。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和病程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所谓的滑膜炎。正常状况下,关节腔内面有一层精致的滑膜,可分泌关节滑液,以润滑和保护关节。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时,滑膜产生发炎反应,关节因发炎细胞的聚积而有红、肿、热、痛的现象。这种发炎反应严重时甚至侵犯整个关节,破坏软骨甚至骨骼。若缺乏适当治疗,关节将变形、僵直而无法活动。
此外,活动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约有5%-15%会出现皮下结节,这是一种发生于皮下面,因发炎作用而变性成纤维组织,分布很广,但好发于较敏感部位如关节伸侧、头皮等,通常不会有太大问题,有时则会导致感染。如果发生在肋膜、眼睛等,则会导致较严重的后果。

〈三〉、如何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早期发现以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不可逆病变是诊断的第一要务,但可能必须由医师数次诊查之后才能确定诊断。有鉴于此,美国风湿病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简称为ACR)于一九八七年集合专家重新拟定一套简单而准确的诊断标准:
(1) 是否有关节或者关节周围的晨僵,且这种僵硬不适的感觉超过一个小时以上;
(2) 是否有三个以上的关节发生肿胀现象,且曾由医师的观察而认识;
(3) 关节肿胀是否包括了手部的近侧指关节,掌指关节,或腕骨间关节;
(4) 以上关节之肿胀现象是否对称性;
(5) 是否在身体特定部位发现皮下结节(类风湿性结节);
(6) 血液之特定检查是否发现类风湿性因子;
(7) 手部或腕部位的X光检查是否发现有骨头边缘的侵蚀(erosion),或关节周边的骨质疏松现象;
要注意的是,第一至四条必须存在六星期以上。按此标准,如果一个病人符合上述七点中的四点以上,就可被认定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类风湿病的发病特点
1. 多与气候变化有关,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发作变化,多发于三月和八月。
2. 多发于青壮年,女多于男。
3. 对于小儿、男孩发病较多。
4. 血型:AB型和A型的人偏多,RF(+)多于RF(-)。
5. 更年期和产后妇女发病率较高,对于患者不论男女到了更年期病情往往加重。
6. 60岁以上老人,初发此病,其症状和病程通常比较轻。
7. 发病初期多见于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脚趾、跖趾酸痛、晨起关节僵硬,继而发展掌、腕、肘、踝、肩、髋关节,大部分患者部位左右对称。病情进一步发展,关节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五〉、发病诱因
1. 感染性病灶: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胆囊炎、中耳炎、肾盂炎、附件炎、阑尾炎、龋齿、牙周炎、齿槽脓肿和化脓,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病、痢疾、肝炎等均可诱发类风湿病或加重其病情。
2. 气候变化:久居湿地或感受寒冷或冻伤易发此病。
3. 其它:劳累、情志、外伤,如关节扭伤、跌伤、骨折等以及常期劳累过度,精神紧张、忧虑、产后或月经过多,大失血等均可诱发此病。

〈六〉、类风湿病的功能分级
Ⅰ级:可做各种活动,一个或多个关节痛,活动轻度受限。
Ⅱ级:中度受限。虽有一个或多个关节痛肿胀,活动受限,但可以从事一般活动。
Ⅲ级:明显受限。只能生活自理,但不能从事一般活动。
Ⅳ级:卧床或坐卧。生活不能自理。此外,还可以从X射线进生功能分级(类风湿关节炎的好发部位)

不可能碰凉水,不能干重活.应该及时控制和治疗.

2、关节有几大类型?

关节面 表面覆有关节软骨(多数为透明软骨),具有弹性,能承受负荷及吸收震荡.
关节囊 由外层(纤维层)和内层(清膜层)所组成.滑膜不覆盖关节软骨.
关节腔 由关节软骨和滑膜层所围成的腔隙,内含少量滑液,腔内为负压.
辅助结构:
韧带 有囊内、囊外韧带之分.
关节盘 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
关节唇 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

3、关节有哪三种类型?

(一)可动关节:可以进行多样运动的,例如踝关节。 (二)少动关节:进行较小范围运动的,例如膝关节。 (三)不动关节:完全不能够进行运动的,例如我们头颅,由两片骨头所合成,为不可动关节。

4、膝盖疼去医院应该看什么科?

你年龄多大?腿做伸张运动的时候膝盖会不会有骨檫音呢?

5、毛病,,,,牙疼和膝盖疼有关系???

牙周病症的危害可大啦!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牙周病罹患率约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并有较高程度的齿槽骨破坏,其平均牙齿拔除量是11.6颗,而一般人则是6.7颗。

牙周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原因都与慢性发炎和免疫反应有关。牙周病患者因细菌引起发炎,诱使白血球聚集于牙龈发炎处,进而造成对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

所以,平时如果有牙周毛病及早用药来治疗,现在武汉出产一种叫奥可安的产品,治疗牙周疾病蛮不错的,可以试下!

6、风湿性皮肤病是什么症状?用什么药物治疗?

病情分析: 多数患者有皮肤改变,系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表现多样,荨麻疹、环形红斑、丘疹性红斑、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面部红斑等。皮肤病变的病理基础是血管炎,其中最主要的是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受累血管大小,反应强度,持续时间,累及范围和病理变化均依不同皮肤损害而异。意见建议:风湿病是多因素的疾病,在预防方面有一定的困难。不过,痛风性关节炎与生活习性关系密切一点,就可以预防。只要饮食上戒烟忌酒,少吃含嘌呤类高的食物(海鲜和动物内脏等),可以减少发作。需要强调一下,关节炎不仅仅指风湿性关节炎。现在老百姓的认识上有误区,一讲风湿,就是风湿性关节炎,一讲关节炎也是风湿性关节炎,这都是错误的概念。事实上,风湿性关节炎现在在我们国家已经很少了,至少在大城市里面很少。风湿性关节炎高发期是在上世纪50年代很多,目前因为有很多有效的抗生素,及时、早期把化脓性扁桃体炎等诱发性疾病治愈,所引起的风湿热和风湿性关节炎就减少了。提高免疫力生活上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乐观,限制饮酒,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并注意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各种维生素。积极治疗感染性病灶感染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加重或症状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龋齿、齿槽溢脓、扁桃腺炎、副鼻窦炎、慢性中耳炎等都是重要的感染源,必须及时根治。避免诱因受凉、受潮湿、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失眠、外伤(如关节扭伤、跌伤和骨折)等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加重的诱发因素,必须避免。另外治疗用药要严格按照医嘱规定进行,服药不规律、擅自停药也是诱发或加重的因素。注意饮食调节要强调饮食的营养,又要重视进食品种的衡定性。因进食品种的突然改变,是使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加重或症状恶化的重要因素,而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也有可能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复发。适当运动

7、关节痛应该吃什么药?

关节痛关节痛是一症状名称。由关节本身或全身性病变所引起。
关节痛属于关节软骨的自然损伤和老化现象。软骨是沿着关节排列的物质,
它能防止骨头末端互相磨擦在一起,并且让关节在充满关节液的状态下自由
移动。当时光久远,年岁渐老,人体的软骨被磨损,骨头就暴露了,手指、
膝盖、脖颈等处的关节和关节靠在一起活动磨擦时就疼痛、肿胀、僵硬(晨
僵)、有响声了。另外,当我们逐渐老化的时候,身体自身产生II型骨胶质(
胶原蛋白)及葡萄糖氨基聚糖的能力也不断下降,只有直接补充II型骨胶质(
胶原蛋白)和钙,才能不断复原、重建、再生关节软骨组织和结蒂组织,防
止其退化,保持其完整性,重建骨精华使关节不再因活动摩擦而疼痛。

表现为主要由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外伤、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以及发热性疾病等致关节疼痛、红肿、
炎症和活动受阻、功能受限。轻者因疼痛影响活动与睡眠,重者严重影响劳动
与生活料理。以上引起关节痛的疾病,多侵犯、累及或损伤到膝、髓、肩、肘、
腕、踝关节,也有影响到指、趾关节的,无论哪个关节受累,均给病者带来疼
痛之苦。
常见的关节痛,凡风湿性的多呈游走性,有的有轻度红肿;如果治疗不及时,
常常侵犯心脏,后期发展成风湿性心脏病;凡类风湿性的,以手、腕、踝、趾
关节受累最多,发病关节处红、肿、热、痛明显,发展至晚期则造成
关节变形、僵直至活动严重障碍。发病年龄多在20~45 岁,女件比男性高3
倍;凡因外伤(扭、挫、跌、打、碰等)撞击于关节者,轻者皮肤红肿,重
者可致韧带撕裂、关节脱位甚或骨折、破裂,这种伤损均可带给伤者以严重
的关节痛;凡全身性发热、感染或结缔组织性疾病,都可累及、影响到关节,
常致关节与肌肉疼痛。凡此种种关节痛,不论由何种伤病所致,在未到医院
诊治之前或出院之后,一般家庭治疗可作如下处理:
1.凡外伤所致的关节痛,应先局部消毒,然后迅速包扎、固定外伤。有
条件时可内服阿斯匹林0.5~1.O 克或止痛片1~2 片,止痛,以防因剧痛发
生休克。对关节扭、挫、跌、打、碰伤,凡未破皮仅有红、紫、肿、痛者,
可立即上冷敷(用冰袋、冰块或冷水浸湿毛巾等),以防继续出血并能消肿
止痛。在做损伤关节处理时,凡肢体与指、趾部位关节伤损者,应一律设法
将患处肢体抬高。以便其血液回流,可以减少肿痛。
2.凡因全身发热、感染等疾病所致的肌肉关节疼痛,在未明病因和治本
之前,可以使用退热、止痛或消炎药物。一般可服用阿斯匹林0.5~1.O 克,
日服3 次;止痛片1~2 片,1 日3 次;水杨酸钠0.6~1.O 克,每日3 次,
或解热止痛片(复方乙酞水杨酸)l~2 片,每日3 次;或者服用扑热息痛0.5
克,每日3 次。这些药均有止痛、退热、抗风湿作用。如连服2~3 天后胃部
不适,或病情未见好转,应停服,并请医师诊治。对已诊断明确的类风湿性
关节炎引起的红、肿、胀、痛,可服用消炎痛25 毫克,每日2~3 次。此药
常用会损伤肝、肾,影响造血机能,孕妇与精神病者禁用;保泰松100 毫克,
每日2~3 次,多在1 周内显效。服用时要警惕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青光眼、
肝脏病人禁用。
3.针刺疗法根据关节痛的部位,选用体针、耳针、梅花
针等常用穴位,有止痛、消炎作用。
4.拔罐治疗根据关节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伤情与病因,按照常用穴位
或痛点,施以拔罐治疗,有时确有止痛、消肿、消炎、去湿之卓效。
5.热敷治疗凡外伤24 小时后以及关节有红肿胀痛者, 可用诸如热水
袋、烧热砖、炒细砂或盐等,在严防烫伤皮肤的规程下做关节热敷治疗,每
日1~2 次,有止痛、消肿、去湿作用。如家有电吹风,可先用湿布(纱布、
毛巾等)包裹关节痛的部位,用强力热风熏烤,每次30~45 分钟,每日1~
2 次,止痛效果明显;也可用60~100 瓦电灯泡光照关节痛处,以不致灼伤
为度,每次可烤15~20 分钟,有良好止痛效用。
6.偏方疗法对风湿性关节炎止痛消炎可用下列偏方:将葱头500 克、生
姜500 克,碾泥绞汁,加入煮开的上好醋中熬成膏状,摊在布上,敷于关节
疼痛处;干红辣椒40 克、花椒30 克,加水3000 毫升煮沸几分钟:取出辣椒,
去籽,再将辣椒皮摊于3~4 层纱布上贴于关节痛处,然后将辣椒、花椒水加
热至沸直熏关节痛处,每次30~40 分钟,可连续1 周反复使用,每次用时加
热,但用于贴痛处的辣椒需每次更换新品。此两方,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
显效。此外,用花椒、葱根、蒜瓣各适量煎煮浓汤,热洗关节,对风湿、类
风湿性关节痛,均有止痛、消肿、活血作用。
7.验方疗法(1)莶草20 克,水煎服;忍冬藤(连根叶)150 克,水
煎服;野葡萄藤100 克,水、酒各半煎服;鸡血藤15~25 克,水煎服。以上
4 个单方均有治风湿痛作用。
(2)臭梧桐500 克,莶草400 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
日早、晚各服10 克,开水送下,用治风湿性关节酸
痛。
(3)葱白10 根,生艾叶100 克,生骨碎补25 克,生姜汁半杯,共捣烂
和匀,敷于风湿关节痛处,每日更换1 次;紫荆皮50 克,赤芍、独活各30
克,葱白23 厘米,共研细末,每次取量25 克,加葱搅捣如泥状,烘热摊在
纱布上;敷贴于关节炎痛处;川乌、防风、白芷各50 克,共为细末,略加开
水,趁热调敷于关节炎痛处,每日1 次;苏叶、陈艾各200 克,生姜、薤白
各250 克,共捣烂,和百粉做成饼,烘热贴患处。
(4)菖蒲、老姜、蒜梗、葱子各适量,煎汤洗关节痛处,每日1 次;樟
树叶、松节各500 克,熬汤浸洗关节痛处,洗后忌风;艾梗、柳枝各100 克,
煎汤,先蒸熏后洗关节痛处。
(5)用五枝汤,即椿树枝、柳树枝、桑树枝、榆树枝、槐树枝各100
克,煎汤洗澡;苍术、桑叶、松叶、艾叶各适量,煎汤蒸洗、熏洗患处;花
椒10 克,全艾1 棵,透骨草15 克,水煎,利用其热气蒸患处;威灵仙、
甘草各500 克,以水1 桶入药煮1 小时,放木盆内,使患者坐于木盆内小凳
上,周围用塑料浴帐遮住,趁热熏洗,使之出汗为度。熏洗后不要受风受凉,
最好卧床1~2 小时。以上熏洗各法,对全身性关节痛,均有止痛、消炎、化
瘀、去湿作用。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外伤性关节肿痛,均有止痛
疗效。可依病情,适当选用。
(6)对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型可用蜘蛛抱蛋(又名赶山鞭、地蜈蚣)
150 克,浸入500 毫升白酒中2 日,每次服时摇匀,每日3 次,每次饮服15
毫升;也可用鸡血藤、淫羊霍根各30 克,伸筋草、猕猴桃各10 克,炒桑枝
15 克,每日1 剂,2 次煎服。热型病人(病急、发热或低热不退、关节红肿
发烫,疼痛难忍,口渴烦躁、尿黄、苔厚黄等),可用五加皮10 克,忍冬藤、
桑枝各30 克,每日煎服,分头二两汤,有止痛、退热、消炎作用。
(7)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红肿、发热多汗、舌苔黄腻、脉弦而快时,
应以清热去湿、祛凤通络为宜。可用桂枝汤加减,药为生石膏60 克,桑枝
10 克,桂枝5 克,知母10 克,忍冬藤30 克,防风10 克,防己、黄柏、赤
芍各10 克,生地30 克,按病情加减煎服,日服头二汤各1 次;如病系慢性,
关节变形,运动受阻,疼痛不止者,可用制川乌、炮山甲、骨碎补各10 克,
白芥子、红花、土鳖虫、皂角刺、没药各5 克;兼有气血不足者加黄芪15
克,当归10 克,鸡血藤30 克;兼有肝肾阴虚者加熟地、桑寄生、肉苁蓉各
15 克,水煎服,日1 次。

与齿槽关节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