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有较为明显的遗传倾向,遗传对此疾病的影响早已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重视。虽然目前对这一问题还没有定论,但有数据表明,9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有遗传因素的。
类风湿与HLA-B27 的关系及为密切,虽然HLA-B27阳性不一定发生类风湿但对于有家族病史的HLA-B27阳性人群要尤其警惕强直性脊柱炎的侵袭,另外,HLA-B27阴性也不一定不发生类风湿,一旦出现僵直、发热等现象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是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致残率的重要保障。
2、哪些人容易患关节炎?
其常见症状是:关节僵硬,骨关节炎患者时常感觉手脚僵硬。有的人久坐后,突然感到关节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得,往往在早晨起床后症状明显。关节发生咔嚓声,骨关节炎发展到后期,因关节软骨退化、剥落,会使软骨下的骨质暴露。关节活动时,两端软骨下的裸露骨头,互相触碰时会发出声音。关节变形,关节滑膜分布着许多神经末梢,作为疼痛的感觉器,这些疼痛信息传送给大脑皮层后,滑膜会分泌更多滑液以润滑滋养受损伤的滑膜组织。如果关节间隙积液增多,造成的肿胀会使疼痛加重,甚至关节难以转动。此外,性别与骨关节炎的发生也密切相关。女性在绝经前,骨关节炎的发生与男性相似;但绝经期后,女性骨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特殊职业人群中,如矿工长期处于半蹲或蹲位,易引起膝、肘关节骨关节炎发生;采摘棉花或工厂纺织女工,其手关节发生的炎症也较为常见;职业运动和过度劳损也会引起骨关节炎。少数骨关节炎患者还有家族史,可能是遗传导致软骨基质中合成酶异常,从而促进骨关节炎的发生。
3、什么原因导致人有关节炎/?
很多疾病可引起关节炎性病变,临床较为常见的关节炎有以下几种:
1.骨关节炎
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骨质增生,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多数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质增生,自然容易得骨关节炎。临床数据显示,45岁以下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仅为2%,而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68%。在医生看来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
该病常表现为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且发病关节呈对称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在35~50岁之间,但老人、幼儿同样可发病。因其病因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有着复杂关系,临床尚无法彻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维持关节功能。
3.强直性脊柱炎
多表现为脊柱、骶髂关节等中轴关节病变。病因不清,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该病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前,严重者可导致脊柱和关节畸形而影响日常生活。
4.反应性关节炎
因肠道系统、泌尿系统等关节外感染因子触发的炎症性关节病变。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力有一定防治作用。
5.痛风性关节炎
因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关节炎。发病多为急性单侧关节炎,以脚部大脚趾突然红肿、疼痛为主要症状,痛时“痛不欲生”,病程持续一周左右可缓解,像一阵风一样过去,因此叫“痛风”,但易复发。预防方法是有效的抗氧化,防止核酸被氧化分解,从而减少内源性嘌呤(占80%)产生,继而减少尿酸的产生。同时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少吃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白酒等外源性嘌呤,从而减少尿酸产生。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4、什么样的人会得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由于老年或其他原因如创伤或者是、关节的先天性异常、骨关节病畸形等引起关节软骨的非炎症性退行性变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临床可产生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症状。骨关节炎的名称极多,比如肥大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性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或骨关节病等,国内统一使用骨关节炎。骨关节炎以手的远端和近端指间关节,膝、肘和肩关节以及脊柱关节容易受累,而腕、踝关节则较少发病。 什么样的人得骨关节炎病,这与好多的因素有关,其中年龄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年龄大的人比较容易患骨关节炎。 据统计骨关节炎可从20岁开始发病,但大多数无症状,一般不易发现。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见。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80%。我国骨关节炎的发病情况约占总人口的10%,为1亿人左右。1990年,我国只有4000多万骨关节炎患者,而2000年已达到8000万,患者人数达到了1亿多人,根据WHO预测,到2015年中国骨病患者将达到1.5亿,中国将成为世界骨关节炎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那么骨关节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治疗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疗法,那就是调脾通络疗法。 调脾通络疗法是著名风湿专家侯丽萍教授在继承我国著名老中医石广济先生毕业全部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的治疗风湿类疾病的一套完整理论,并发展形成具有独特疗效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侯氏疗法对风湿病从病因入手进行分型, 辨证施治,采用通络止痛胶囊、附马开痹片等多种中成药,辅以理疗、药导、刺血、自血、牵引、药浴等多种方法对类风湿病患者进行全面治疗。二十多年的临床治疗证明侯氏疗法极大地缩短了治疗类风湿疾病的疗程,并将急性治愈率提高到97.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受世界医学界的关注。调脾通络疗法专家建议平时应多食富有钙和胶质的食品,并可补充钙制剂。
5、哪些人群容易得类风湿
女性好发类风湿,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40~60岁。一般的患者会伴有体重减轻、低热及疲乏感等全身症状。
容易得类风湿的人有:1、其血缘亲属中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父母亲、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等,易患类风湿关节炎。2、其血缘亲属中患有其他风湿病,如干燥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易患类风湿关节炎。3、更年期妇女、产后妇女。4、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处于紧张劳累的环境。5、居住地寒冷潮湿,工作环境寒冷潮湿等。6、本人患有某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等,易患类风湿关节炎。
6、什么人群容易患骨关节炎,通过哪个机构去国外治疗比较好?
可以通过携康国际去哦。骨关节炎百一般见于中年以后,老年女性比男性多件。人到中年(40-50岁)以后,肌肉的功能逐渐衰退,外周神经系统功能减低,导致神经、肌肉反应不协调,容易导致关节损伤。一旦机度械力超过关节软骨的承受能力,即导致软骨受损。 本病亦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患病率增问加。如旷工的膝关节、肘关节,芭蕾舞演员的跖趾关节,棒球运动员的肩、肘关节,足球运动员的踝、足、膝答关节等等。 另外,肥胖者也易患关节炎。除回了过多的体重增加关节负重外,由于肥胖引起的姿势、步态以及运动活力的改变,对关节答的生物力学均有所影响。负荷集中于软骨内侧,为大多数肥胖者膝关节病变常见部位。
7、哪些人群更容易得关节性风湿疾病为什么?应注意些什么?
关节性风湿疾病是全身性疾病,会造成各器官、身体系统的损害,是危害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中老年人更容易得关节性风湿疾病。女性的发病几率比男性大。易得关节性风湿疾病的人群在生活中要注意预防风湿疾病的发生,做好护理工作。要做好身体保暖护理。还要注意饮食的均衡营养,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物。
1.中老年人更容易得关节性风湿疾病。
关节性风湿疾病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晨起后、长期坐立后感到疲劳无力。中老年人身体各个方面都有所退化,容易被风湿侵袭。
2.女性关节性风湿疾病的发病几率比男性大。
女性的发病人数大约是男性的2-3倍,男性一旦发病,症状通常较重。中年人群多见,儿童和青少年发病也不少见。这是因为女性操持家务劳累,接触潮湿环境的几率比男性要大。
3.关节性风湿疾病日常要注意做好保暖护理。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及时更换潮湿衣服,保持身体干燥。室内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干燥。被褥要经常洗晒,尽量不要吹风或在风口处。还要注意气候变化,秋冬时节要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关节性风湿疾病患者要选择正确的食物并注意营养均衡。
选择健康的的烹饪方式。蒸、煮、炖等方式保持食物原滋原味,少油少盐,注意清淡。苦瓜、苦菜、丝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缓解局部发热、发痛。薏仁、豆腐、芹菜、山药、扁豆有健脾利湿的功效,能够祛除湿气。既能保留营养成分,也能减少身体负担。
5.关节性风湿疾病患者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物。
牛奶、肥肉、油炸类食品、海鲜、鱼、虾、海参、海带等水产食物都要减少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物在体内消化过程中会加重关节疼痛、肿胀。加重风湿骨病关节的疼痛。
总之,关节性风湿疾病很难痊愈,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温护理,远离潮湿环境,注意保持心情愉悦,在饮食上要严格忌口,减轻身体的病痛。
8、哪些是易得膝骨关节炎的人群?
膝盖骨的磨损是产生关节炎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主要是过多的负重,长期的压力,以至于过多的磨损,所以这样的人群一般是体力劳动者,体育训练,运动员,或者锻炼不当的人。注意合理调节,进行预防,可以减少发病率。
9、年轻人为什么也会得关节炎?哪个部位最易患关节炎?
这主要是因为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现代很多年轻人都从事电脑工作,每天面对电脑约有10个小时左右,平时上班、下班都是坐电梯,周末的时间也多是用来加班或是睡觉,很少去锻炼身体。 此外,受缺乏锻炼的影响,目前,上班族中的体重超标者越来越多,过重的躯干使关节长期超负荷支撑,加速了关节磨损。开车族也是如此,他们的膝关节、踝关节都是最容易受损的关节;而长时间把握方向盘则会增加腕关节综合征的发病几率——这皆因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缺乏运动。 据介绍,关节的结构比较特殊,关节之所以能运动,就是因为关节间有软骨,而软骨没有血管,因此新陈代谢成了问题。运动时,关节间的空间发生挤压,把关节液压出又吸入,这才能帮助软骨进行有效的新陈代谢。如果长时间不运动,软骨就不能正常新陈代谢,久而久之,办公族、电脑族的手腕、手肘、肩关节,开车族的膝关节、踝关节都容易受损,从而出现关节炎。 说白了,关节很难“伺候”,运动多了,有磨损;而运动少了,它也会受损。这也是为什么在如今的关节炎患者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久坐族”。 哪个部位易患关节炎?超四成关节炎都在膝关节。 专家介绍,关节炎绝非老年人的“专利”。40岁以上的人,凡是承受重量的关节都会发生变化,只是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是在年事增高以后才出现——而出现症状时,说明关节的退化已经侵犯到骨头,这时才开始重视,为时已晚。 全身关节都可能患骨关节炎,那么,哪个关节最“脆弱”呢?其实,只要想想哪个关节承受的重量最多,就知道了。专家介绍,大约41%的骨关节炎患者为膝关节骨关节炎。这是因为膝关节负重大、活动多,且易受外伤、劳累和风寒刺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疾病,从第一次疼痛到病变的晚期需要十余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人也因此忽视已出现的症状,延误了治疗。 专家提醒,这一阶段的患者虽然没有发病,但是,下蹲时可以用手触摸膝关节,能感觉到异常的摩擦感;此外,还有些病人会出现关节的肿胀。这些都是不容易注意到的早期症状。 查看原帖>>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