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关节炎 > 痢疾后关节炎

痢疾后关节炎

发布时间:2020-08-31 09:33:20

1、关节炎的物理治疗方法有什么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按照你描述的情况分析,“膝盖骨关节炎的理疗锻炼方法有哪些”这种情况最适合的运动是游泳。游泳中关键可以不负重,减轻关节之间的摩擦和重力压力,其次可以自己做膝关节按摩。用双手抓住膝关节的髌骨,向上提,也有缓解压力的作用。另外坐位用力钩脚、按摩大腿肌肉(尤其是靠近膝关节的肌肉),也偶很好的强健作用。

2、关节炎出现后可以彻底治愈吗?

一般来说得了关节炎彻底治愈疗程较长,个别需要2年的疗程。中医治疗骨关节炎,有口服中医中药,以及中医的传统外治疗法。口服中药方面,找专业的中医对症治疗。
得了骨关节炎,平时因为疼痛就很少运动了,平时我都是采取被动运动的方式,就是自我按摩。准备一瓶健洛通,因为它的瓶口带按摩头,比一般的活络油使用方便。经常征对疼痛的部位做推拿和按摩,活络油有比较好的止痛效果,推拿疗法能够松解局部的肌肉关节的粘连,从而能够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按摩疗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炎症的吸收而缓解症状。

3、关节炎能治好吗?

你好, 治疗膝关节炎要因个人情况而定,患者年龄、患病时间、症状严重程度等,都会影响到膝关节炎治疗方法的选择,为保障疗效,建议患者在治疗时选择正规专业医院,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为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当然要谨记:越早治疗越好!

4、关节炎怎么治?

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建议平时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稳定的情绪,注意营养,饮食要清淡,忌辛辣刺激 ,忌烟酒,适当运动,增强体质,积极配合进行治疗。

5、反应性关节炎怎么办?

(一)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诱因、病情程度及复发倾向因人而异。因此,治疗上应强调个体化及规范化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适当休息,减少受累关节的活动,但又不应当完全制动,以避免失用性肌肉萎缩。外用消炎镇痛乳剂及溶液等对缓解关节肿痛有一定作用。

2.非类固醇抗炎药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为反应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根据关节炎的程度不同,可选择性给予双氯芬酸25~50mg,3次/d,或萘丁美酮(瑞力芬)1.0g,1次/d,或罗非昔布25mg,1次/d,或塞来昔布(西乐葆)100mg,2次/d。其他NSAIDs如美洛昔康(莫比可)、舒林酸(奇诺力)、布洛芬(芬必得)等也可选用。但是,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转氨酶,避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 一般不主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反应性关节炎。国外应用激素的适应证相对较松,但是,国内掌握较严的倾向可能更为恰当。关节炎本身不是应用激素的指征。对应用NSAIDs无明显效果,而且症状严重的关节炎患者,可给予小剂量泼尼松10~20mg/d,短期应用,症状缓解后尽快减量。在泼尼松减量过程中加用NSAIDs,有利于症状的控制。

关节腔穿刺抽取关节液后,腔内注射倍他米松(得宝松)或醋酸去炎松,对缓解关节肿痛十分有效。但注射间隔不应少于3个月。

在合并虹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应及时口服泼尼松30~50mg/d,并给予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悉复明)、可的松眼液滴眼。必要时球后或结膜下注射倍他米松等。同时,应进行眼科检查,以得到及时的专科治疗。

4.慢作用抗风湿药及免疫抑制剂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对反应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柳氮磺吡啶2~3g/d,分三次服用,对慢性关节炎或伴有肠道症状者均有较好的疗效。羟氯喹、沙利度胺(反应停)等对本病的治疗尚无成熟经验。

对于柳氮磺吡啶治疗无明显疗效及慢性期的患者,可给予甲氨蝶呤7.5~10mg,每周1次。有研究发现,甲氨蝶呤对黏膜损害尤为有效,但应避免使用于HIV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患者。

有报道提示,对于慢性反应性关节炎的患者,环孢素A及硫唑嘌呤有效,但均为小样本的观察。对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评价尚需进一步研究。可否将其他慢作用抗风湿药用于重症或慢性反应性关节炎仍无定论。

5.抗生素 对于从尿、便及生殖道分离或培养出细菌的患者,应给予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生素或根据药敏试验进行治疗。最近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环丙沙星对衣原体诱导的反应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则采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但是,反应性关节炎患者是否应长期应用抗生素尚无定论。

研究证明,一旦出现反应性关节炎,抗生素并不能阻止关节内病理过程。因此,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抗生素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感染,而不是治疗关节炎本身。

(二)预后

大多数反应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较好。病程多在数周至数月。经及时治疗,患者一般可完全恢复正常。但是,本病有复发的倾向。肠道、泌尿生殖道及呼吸道感染是复发的直接诱因。部分患者可在病情缓解后仍间断性腹泻或腹部不适长达数月,甚至更久。肌腱炎及肌腱端病较严重者可引起局部的骨质疏松骨质增生。但本病很少导致破坏性关节病变。有人对100例志贺氏痢疾杆菌后反应性关节炎随访20年,无1例继发类风湿关节炎。而另一项,对60例反应性关节炎的随访观察,却发现最后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1例。目前,对于反应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少。此外,临床研究发现,个别反应性关节炎可演变为强直性脊柱炎。

6、痢疾一年后又复发,怎么办

这种情况下建议你可以吃点氟哌酸胶囊及复方黄连素片、清热消炎宁胶囊等药物看先,要是再不见好转的话就要 到 医院去检查看。

7、关节炎的症状?谢谢大家帮我解决下。谁来解释下

不用过于烦恼。得你这个的人有许多。多数都是难过。
但是没必要灰心伤气。我从多处打听得一良方,对付此症 ,校果甚好。进口于日本,叫“琉宾”。专克此症,已经多人受益过的。就是因为国外的,不大好买。

8、痢疾是怎么引起的?得了痢疾后该怎么办?

你好,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以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
便次频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见。本病中医认为多由

湿热或疫毒而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湿热痢:症状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等。治宜清热利湿、调气行血为主。

2.疫毒痢(中毒性痢疾):症状是发病急骤、高热口渴、腹痛烦躁、里急后重、便下紫色脓血,甚至神志不清等。治宜清热开窍、凉血解毒。

3.寒湿痢:症状是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白多红少或为纯白粘液、纳少脘胀、精神倦怠等。治宜温中燥湿、行气消滞。

4.休息痢(慢性痢疾):症状是痢疾时止时作,临厕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粘液、精神倦怠、食少畏寒等。治宜温中健脾、清热化湿。

自疗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食不洁瓜果,不吃变质食物,做到饥饱有度,不酗酒,以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2)切生熟菜的刀具及砧板最好能分开。如无条件者,至少在每次使用前用开水烫一下。

(3)注意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4)夏秋季节不能贪凉过度。

(5)保持情绪舒畅,避免抑郁、忧思、恼怒过度。

(6)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7)患者应注意隔离与卧床休息。

(8)饮食以半流质为主,忌辛辣、生冷与油腻的食品。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香连丸,每日3次,每次服6克。用于湿热痢。

(2)安宫牛黄丸,每日2次,每次服1丸。用于疫毒痢。

(3)六合定中丸,每日2次,每次服6克。用于寒湿痢。

(4)人参健脾丸,每日3次,每次服6克。用于休息痢。

2.验方自疗法

(1)白头翁30克、川连5克、木香6克、银花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

日2次。用于湿热痢。

(2)黄连6克、地榆30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疫毒痢。

(3)鲜黄荆叶150克,浓煎取汁,每日分3次服完。用于寒湿痢。

(4)干姜10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休息痢。

3.饮食自疗法

(1)粳米50克、苡仁30克、马齿苋30克,共煮粥吃,每日2次。用于湿热痢。

(2)活鲫鱼500克、大蒜2只。将鱼洗净,大蒜去皮,一起煮汤,加调料食之,每日1次。用于疫毒痢。

(3)粳米50克、生姜20克、苡仁30克,共煮粥食之,1日2次。 用于寒湿痢。

(4)粳米50克、苡仁30克、生姜10克、红枣10枚,共煮粥吃,每日1-2次。用于休息痢。

(5)生姜9克、鸡蛋2个。将生姜捣烂,鸡蛋打碎。两味相合蒸熟。空腹顿服,每日2次。生姜辛温,解表散邪;鸡蛋甘润,扶正解毒。本方治痢,是大肠治病从肺论治之法。对痢疾初起而兼有恶寒发热者较为适宜。

(6)独头大蒜2只、鸡蛋1个。把锅置火上,蒜放锅内,将鸡蛋打碎烧蒜上,盖严,候蒜熟,空腹食下,以愈为度。大蒜解毒止痢;鸡蛋和中止痢。二味相得益彰,为治痢食疗良方。

(7)干姜适量。干姜烧黑存性,候冷为末,每次服5克,用米汤送饮,具有神效。

本法适用于急性热痢之赤痢。

(8)姜汁15克、萝卜汁60克、蜂蜜30克、浓茶1杯,一起搅拌均匀,放入锅中蒸煮,1次服完,老姜能强化胃、肠的机能,更有解毒、杀菌之功效,几者合用,可以治疗痢疾,尤对痢疾引起的里急后重果更佳。

(9)大蒜2只。大蒜切细放入适量的米里煮成粥,即可食用;也可做成糖醋大蒜。大蒜是高等植物中杀菌力最强的一种,它不但能促进肠胃的机能,且对细菌性的治疗别具功效。

(10)大蒜1只、白糖20克。大蒜去皮切细末,用白糖拌和,每日早晚各1次。饭前吞服,连用7-10天。本方用治痢疾、肠炎腹泻,具有解毒杀菌功效。如菌痢,可同时用大蒜液灌肠,效果更佳。

(11)大蒜1只、苋菜100克、香油少许。先将苋菜洗净切段备用; 大蒜去皮捣烂,铁锅倒入油后立即将苋菜倒入,而后置于旺火炒熟,撒上蒜泥。本方用治细菌性痢疾。注意苋菜不宜久炒过熟,防止养分受到破坏,影响疗效。

(12)鲜姜6克、红糖30克、细茶15克。以沸水冲约半碗,待泡浓时1次饮,连饮2次。病重者可上、下午各饮1剂,每剂冲泡2次。本方治赤白痢疾、菌痢、急性肠炎及腹泻,具有杀菌、收敛的作用

(13)大蒜2只、红糖、白糖各少许。将大蒜去皮,捣烂,兑入适量开水浸泡4小时,然后滤取清汁,放入糖1次服下。本方用治痢疾有较好疗效,具有杀菌驱虫之功效。此外,每日分次生吃大蒜6克,连吃10天,对治疗阿米巴痢疾,也有一定疗效。

(14)鲜姜5片、鹌鹑1只、赤小豆30克。鹌鹑去毛及内脏,切块,同豆、姜共煮粥,食肉、豆粥,每日2次。本方除用治赤白痢外,还可做滋补食品服用,具有止下痢,补五脏之功效。

(15)独头蒜1只、龙井茶60克。大蒜去皮洗净捣成泥,与茶叶同时放入茶壶,用沸水泡开,当茶饮。本方用治慢性细菌性痢疾有较好疗效,但要坚持服用,方可见效。

(16)10%大蒜浮游液或浸出液70-1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次,一般6次为1疗程,同时可取紫皮蒜1颗,分3次生食。本方具有抑菌杀虫、解毒

止痢功效,主治阿米巴痢疾 。

(17)大蒜2头、炒山楂30克。水煎服,每日2-3次。本方主治伤食腹泻及下痢不止。

(18)生姜6克、陈皮10克、苹果皮20克。水煎服,每日2-3次。本方主治湿浊中阻而致的痢疾。

(19)紫皮蒜适量。每日用紫皮蒜1只,分3次餐中生食,并用10%大蒜悬浮液70-10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痊愈后1-2月内每日坚持生食紫皮蒜半只至1只,可防复发。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低热等现象大便每天3-5次或10余次不等,粪便呈果酱样,有腐败腥臭气味。本病是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

4.外治自疗法

(1)行军散0.6克,用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1次。用于湿热痢及疫毒痢。

(2)吴茱萸适量,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脐部及两足心(涌泉穴),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1次。用于寒湿痢及休息痢。

9、关节炎怎么治

1.饮食调节
不同类型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原则不同。目前无确凿的证据证实营养缺乏与关节炎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营养缺乏可能导致关节炎加重,而营养过剩、肥胖则可诱发或加重关节炎如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常常由于全身的炎症反应,出现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其他感染性关节炎也可由于急性期炎症导致机体消耗,不利于关节炎的恢复。上述患者应尽可能补足每日所需的营养物质,必要时给予胃肠营养,改善机体的抗病能力。与上述情况相反,骨关节炎及痛风患者多存在体重超重,尤其是痛风患者,常存在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过高的血尿酸水平诱发及加重关节炎。因此,骨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适当控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建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水产品的摄入,多进食碱性食物如油菜、白菜、胡萝卜及瓜类,严格限制饮酒,主要限制白酒及啤酒。目前尚无证据证实红酒可诱发痛风,相反,饮适量红酒可能有利于降尿酸,而饮茶、咖啡及牛奶也可能有助于降尿酸。
2.避免诱发关节炎发病的环境因素
关节炎与环境尤其是感染的关系不可忽视。链球菌感染后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均与感染有直接关系。病原菌感染亦可能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链球菌是导致关节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他与关节炎发病可能有关的微生物还包括EB病毒、巨细胞病毒(CMV)、细小病毒B19、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结核杆菌及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等。潮湿的环境有助于某些病原菌生长,与关节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因此,平时应注意卫生,保持居室通风和空气良好,防潮、保暖,避免病原菌尤其是链球菌传播,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防范于未然。
近年发现,吸烟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显著相关性。吸烟人群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率明显升高,且吸烟会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戒烟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措施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某些化学物质的接触,有可能会导致某些易感人群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不同关节炎的发生。
3.患者教育、精神及心理调节
免疫系统的稳定与情绪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经历了不良生活事件后出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因此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有利于预防风湿性疾病。嘱咐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消除抑郁状态,以积极的态度与疾病做斗争,对关节炎的治疗意义重大。
4.功能锻炼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长期关节病变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及肌肉萎缩,功能锻炼是关节功能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功能锻炼时要注意锻炼的时机、类型及强度。关节肿胀急性期应限制关节活动,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必要时卧床休息直至关节肿痛改善。肿痛改善后,在不增加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关节的屈伸和旋转运动以增加关节活动度。负重关节的关节炎如膝关节炎、髋关节炎需避免负重运动。关节运动的类型不尽相同,膝关节炎患者可选择游泳、散步等运动,避免行走过多及下楼梯;腰部及颈部关节炎患者可选择局部关节的旋转活动,避免长期伏案、仰头;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游泳是最好的全身锻炼。手小关节炎患者,则可选择编织、编绳、捏橡皮泥、剪纸、书法、打字、园艺等以活动小关节。无论选择何种运动,均需从小量开始,循序渐进,以运动后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宜,否则需调整锻炼强度及减少锻炼时间。在有条件的医院,上述功能锻炼应在风湿病专科及康复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此外,患者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站立时需直立,多睡硬板床,保持仰卧位避免屈曲挛缩,枕头要低,一旦出现上胸椎及颈椎受累应停止使用枕头。而膝关节炎患者则应避免穿高跟鞋。
5.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直流电疗及药物离子导入、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流疗法、高频电疗、磁场疗法、超声疗法、针灸、光疗法即红外线、紫外线、冷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关节受累的部位和性质,选用合适的物理治疗能更好地缓解关节症状及促进功能恢复。急性关节炎期,使用紫外线照射可减轻关节炎症,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以温热疗法为主
6.药物治疗
选择治疗药物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节炎的种类、症状的特点;2)患者年龄、是否伴发其他疾病、是否并用其他药物、是否妊娠;3)药物的功效、耐受性、安全性、剂量、依从性;4)药物的价格及患者的承担能力。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Gs)、改善病情慢作用抗风湿药物(DMARDs)、植物药、生物制剂等。非甾类抗炎药物为一线抗风湿药物,能迅速缓解关节症状,但不能阻止疾病进展,需酌情联用其他药物合用。Gs是最强的抗炎药物,如果正确使用,能迅速缓解患者炎症,控制病情,但不能滥用,适用于存在关节外表现、过渡治疗及局部应用。2010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提出类风湿关节炎使用Gs的原则为短期、小剂量、联合维生素D3和钙剂、关节腔注射。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联合、个体化方案使用DMARDs能早期控制病变,明显减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来氟米特(LEF)、硫酸羟氯喹(HCQ)等。但DMARDs对缓解疼痛的作用差,且起效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关节炎急性期应联合NSAIDs或Gs。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起风湿热的关节炎表现,急性期使用青霉素是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最有效的药物,急性风湿热患者长期使用长效抗生素以预防远期风湿性心脏炎的发生,成人预防不得短于5年,儿童至少维持到18岁。结核性关节炎、真菌性关节炎需在积极有效抗结核或抗真菌药物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治疗,但病毒性关节炎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反应性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亦有关,但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多在3-5个月消退,部分患者的病程长达1年,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目前意见不一。植物药能辅助治疗关节炎,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其在延缓骨破坏方面的确切疗效。生物制剂的出现是风湿病相关关节炎患者的福音,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使用之前需严格地筛查其适应症及禁忌症,权衡利弊。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也以NSAIDs及DMARDs(SASP、MTX)为主,生物制剂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效果最佳,尤其对于对DMARDs反应不好的中轴关节受累患者。
骨关节炎的治疗除了对症止痛(对乙酰氨基酚、NSAIDs)外,还可在关节局部应用透明质酸。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及双醋瑞因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建议长期应用。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急性期的抗炎止痛(NSAIDs首选),及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应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有无肾结石等选择具体用药。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类(别嘌呤醇)及促进尿酸排泄类(苯溴马隆)。通常以后者为首选。
7.免疫及生物治疗
此类治疗是针对关节炎发病及导致病变进展的主要环节,如针对细胞因子的靶分子治疗、血浆置换、免疫净化、免疫重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主要应用于其他治疗无效、迅速进展及难治性重症关节炎患者,主要为类风湿关节炎。
8.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关节腔穿刺、滑膜切除、关节置换、关节矫形、关节融合。并非每个患者均需进行关节腔穿刺,要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已经确诊的关节炎,但个别关节持久不愈的关节腔较多积液,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时可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并给予腔内注射药物。关节腔注射常使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及透明质酸。前二者多用与类风湿关节炎。其中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同一关节穿刺频率无限制,但若注射1-2次后效果差不应继续注射。骨关节炎患者首选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后避免关节过度活动,以免药物渗出引起局部肿胀。
关节滑膜切除术适用于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药物治疗半年无明显好转时。术前但需要患者充分的精神、心理准备及术前药物治疗准备。关节矫形、关节置换用于具有关节畸形、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关节融合术可人为引起关节骨性强直以减轻疼痛,终止病变,或提供关节稳定。
综上所述,关节炎的病因不一,治疗亦不同。对不同的关节炎予以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因、病程、个体差异,予以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根据不同的病因,其预后各异。

与痢疾后关节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