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节炎怎么治
1.饮食调节
不同类型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原则不同。目前无确凿的证据证实营养缺乏与关节炎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营养缺乏可能导致关节炎加重,而营养过剩、肥胖则可诱发或加重关节炎如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常常由于全身的炎症反应,出现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其他感染性关节炎也可由于急性期炎症导致机体消耗,不利于关节炎的恢复。上述患者应尽可能补足每日所需的营养物质,必要时给予胃肠营养,改善机体的抗病能力。与上述情况相反,骨关节炎及痛风患者多存在体重超重,尤其是痛风患者,常存在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过高的血尿酸水平诱发及加重关节炎。因此,骨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适当控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建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水产品的摄入,多进食碱性食物如油菜、白菜、胡萝卜及瓜类,严格限制饮酒,主要限制白酒及啤酒。目前尚无证据证实红酒可诱发痛风,相反,饮适量红酒可能有利于降尿酸,而饮茶、咖啡及牛奶也可能有助于降尿酸。
2.避免诱发关节炎发病的环境因素
关节炎与环境尤其是感染的关系不可忽视。链球菌感染后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均与感染有直接关系。病原菌感染亦可能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链球菌是导致关节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他与关节炎发病可能有关的微生物还包括EB病毒、巨细胞病毒(CMV)、细小病毒B19、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结核杆菌及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等。潮湿的环境有助于某些病原菌生长,与关节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因此,平时应注意卫生,保持居室通风和空气良好,防潮、保暖,避免病原菌尤其是链球菌传播,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防范于未然。
近年发现,吸烟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显著相关性。吸烟人群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率明显升高,且吸烟会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戒烟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措施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某些化学物质的接触,有可能会导致某些易感人群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不同关节炎的发生。
3.患者教育、精神及心理调节
免疫系统的稳定与情绪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经历了不良生活事件后出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因此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有利于预防风湿性疾病。嘱咐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消除抑郁状态,以积极的态度与疾病做斗争,对关节炎的治疗意义重大。
4.功能锻炼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长期关节病变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及肌肉萎缩,功能锻炼是关节功能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功能锻炼时要注意锻炼的时机、类型及强度。关节肿胀急性期应限制关节活动,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必要时卧床休息直至关节肿痛改善。肿痛改善后,在不增加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关节的屈伸和旋转运动以增加关节活动度。负重关节的关节炎如膝关节炎、髋关节炎需避免负重运动。关节运动的类型不尽相同,膝关节炎患者可选择游泳、散步等运动,避免行走过多及下楼梯;腰部及颈部关节炎患者可选择局部关节的旋转活动,避免长期伏案、仰头;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游泳是最好的全身锻炼。手小关节炎患者,则可选择编织、编绳、捏橡皮泥、剪纸、书法、打字、园艺等以活动小关节。无论选择何种运动,均需从小量开始,循序渐进,以运动后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宜,否则需调整锻炼强度及减少锻炼时间。在有条件的医院,上述功能锻炼应在风湿病专科及康复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此外,患者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站立时需直立,多睡硬板床,保持仰卧位避免屈曲挛缩,枕头要低,一旦出现上胸椎及颈椎受累应停止使用枕头。而膝关节炎患者则应避免穿高跟鞋。
5.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直流电疗及药物离子导入、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流疗法、高频电疗、磁场疗法、超声疗法、针灸、光疗法即红外线、紫外线、冷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关节受累的部位和性质,选用合适的物理治疗能更好地缓解关节症状及促进功能恢复。急性关节炎期,使用紫外线照射可减轻关节炎症,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以温热疗法为主
6.药物治疗
选择治疗药物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节炎的种类、症状的特点;2)患者年龄、是否伴发其他疾病、是否并用其他药物、是否妊娠;3)药物的功效、耐受性、安全性、剂量、依从性;4)药物的价格及患者的承担能力。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Gs)、改善病情慢作用抗风湿药物(DMARDs)、植物药、生物制剂等。非甾类抗炎药物为一线抗风湿药物,能迅速缓解关节症状,但不能阻止疾病进展,需酌情联用其他药物合用。Gs是最强的抗炎药物,如果正确使用,能迅速缓解患者炎症,控制病情,但不能滥用,适用于存在关节外表现、过渡治疗及局部应用。2010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提出类风湿关节炎使用Gs的原则为短期、小剂量、联合维生素D3和钙剂、关节腔注射。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联合、个体化方案使用DMARDs能早期控制病变,明显减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来氟米特(LEF)、硫酸羟氯喹(HCQ)等。但DMARDs对缓解疼痛的作用差,且起效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关节炎急性期应联合NSAIDs或Gs。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起风湿热的关节炎表现,急性期使用青霉素是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最有效的药物,急性风湿热患者长期使用长效抗生素以预防远期风湿性心脏炎的发生,成人预防不得短于5年,儿童至少维持到18岁。结核性关节炎、真菌性关节炎需在积极有效抗结核或抗真菌药物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治疗,但病毒性关节炎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反应性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亦有关,但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多在3-5个月消退,部分患者的病程长达1年,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目前意见不一。植物药能辅助治疗关节炎,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其在延缓骨破坏方面的确切疗效。生物制剂的出现是风湿病相关关节炎患者的福音,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使用之前需严格地筛查其适应症及禁忌症,权衡利弊。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也以NSAIDs及DMARDs(SASP、MTX)为主,生物制剂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效果最佳,尤其对于对DMARDs反应不好的中轴关节受累患者。
骨关节炎的治疗除了对症止痛(对乙酰氨基酚、NSAIDs)外,还可在关节局部应用透明质酸。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及双醋瑞因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建议长期应用。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急性期的抗炎止痛(NSAIDs首选),及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应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有无肾结石等选择具体用药。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类(别嘌呤醇)及促进尿酸排泄类(苯溴马隆)。通常以后者为首选。
7.免疫及生物治疗
此类治疗是针对关节炎发病及导致病变进展的主要环节,如针对细胞因子的靶分子治疗、血浆置换、免疫净化、免疫重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主要应用于其他治疗无效、迅速进展及难治性重症关节炎患者,主要为类风湿关节炎。
8.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关节腔穿刺、滑膜切除、关节置换、关节矫形、关节融合。并非每个患者均需进行关节腔穿刺,要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已经确诊的关节炎,但个别关节持久不愈的关节腔较多积液,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时可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并给予腔内注射药物。关节腔注射常使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及透明质酸。前二者多用与类风湿关节炎。其中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同一关节穿刺频率无限制,但若注射1-2次后效果差不应继续注射。骨关节炎患者首选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后避免关节过度活动,以免药物渗出引起局部肿胀。
关节滑膜切除术适用于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药物治疗半年无明显好转时。术前但需要患者充分的精神、心理准备及术前药物治疗准备。关节矫形、关节置换用于具有关节畸形、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关节融合术可人为引起关节骨性强直以减轻疼痛,终止病变,或提供关节稳定。
综上所述,关节炎的病因不一,治疗亦不同。对不同的关节炎予以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因、病程、个体差异,予以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根据不同的病因,其预后各异。
2、手指骨关节肿大怎么治能不能用另一个手常常捏?
这个可以按摩加中药调理,因为你身体免疫力差,所以会导致这样,建议还是要多运动,啥太阳营养跟上不要抽烟
3、骨关节炎患者怎样自我锻炼才能保护好关节呢?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病,主要是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变,又叫做骨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和增生性关节炎等。它好发于中老年人,与关节老化、肥胖、以及关节的长期不合理使用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本病好发于膝、髋、手足部、脊柱等使用较多或受压较大的关节。表现为关节的肿胀、疼痛和活动不便,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和工作。这个疾病需要药物治疗,但合理的关节肌肉锻炼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下面是我们对骨关节炎患者合理锻炼的几点建议:1、合理的关节肌肉锻炼:很多骨关节炎患者因疼痛而不敢活动,其实一定的关节活动锻炼有助于保持关节的活动度。但是运动时我们强调关节需要在非负重状态下进行,这样做既能锻炼到关节肌肉的力量,又不会加重关节的负担。如膝关节的锻炼,大家可以坐下或平躺,小腿做重复、缓慢的做踢腿动作,直到肌肉有酸胀感。脊柱的锻炼,大家可以平躺,双手放身体两侧支撑,然后将腰部、臀部向上拱起,重复数次。如果身体条件允许,还可以尝试难度较高的“拱桥”。平时也可以多对颈部、腰部进行前、后、左、右的摆动和转动,但要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对于手关节,大家可以练习抓、握、捏等动作。2、喜欢运动的骨关节炎患者,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最佳的运动项目是游泳,其次是散步和骑自行车。避免损伤关节的动作和活动:不宜爬山或爬楼梯,以免加重关节负重;不做“深蹲”、“兔子跳”等动作,减少膝关节损伤;不抬重物,减少脊柱负荷;避免提重物、砍骨头、剁肉等动作,减少手腕关节损伤。3、 应当注意减少重:肥胖、超重会增加膝、脊柱、髋等负重关节的负荷,因此,对于肥胖、尤其是体重超过正常较多的患者,应尽量注意减少体重。注意关节的保护:对于需要骑摩托或骑自行车,以及户外跑步运动时可佩带护膝、护腕;注意关节的保暖;选择合适的鞋子,过窄或过松均可损伤足关节,避免穿高跟鞋。对于早期骨关节炎的患者,大部分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改变生活方式而得到改善。对于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患者,应尽早到医院就诊,经由经验的风湿免疫科医生明确病因。通过早期的运动、生活指导和药物干预,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病情,避免手术,减少致残率。
4、捏手指关节的好处和坏处
87%的人相信,总拉拽手指,令关节发出“嘎嘎”的响,会患关节炎。
事实:虽然这种声音令人不舒服,但并没有证据表明会因此患上关节炎。人的手指关节中存在部分液体,液体中溶解有少量气体。当手指关节被拉拽时,液体受到的压力减小,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就会跑出来,发出脆响。不过虽然这样做不会引起关节炎,但总是这样会引起手指肿胀,造成手部功能性障碍。
专家提醒:温和、有规律地活动指关节是有益的,但是粗暴地拉拽出声响,肯定会损伤关节。
5、手指关节一捏就微疼,是什么原因?百度了一下,结果全是关节炎,有点害怕(请不要开玩笑)
考虑是疲劳引起的,可以在局部外贴活血化瘀的膏药。考虑局部的肌腱炎的,不要受凉和劳累,适当的休息,外用扶他林等。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帮忙探讨一下怎么办?
骨性关节炎是指主要关节如膝、脊柱和胯等软骨退化。软骨本身没有神经,但当某一部分磨没了,关节的边缘就出现了问题,骨头和骨头之间产生磨擦,因此就产生了疼痛,同时关节出现间隙狭窄,比如罗圈腿、X形腿或腿部受伤使受力不均匀,关节的压力增大,必然磨损就严重,一旦软骨脱落,就会造成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北京市积水潭医院副院长伍沪生和矫形骨科主任医师张洪,以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创伤一科主任医师金阳,请他们谈谈对骨性关节炎的防治。
骨性关节炎自我诊断
北京市积水潭医院副院长伍沪生告诉记者,患者在早期可以通过这样的症状做简单的自我判断:1、有的人当揉捏骨节时听到脆响就以为是骨节出了问题,怀疑得了某种关节炎,其实不是这样,骨性关节炎病人骨节所发出的声音是琐碎的,像握雪的声音。2、关节感觉酸、疼,有时有肿痛感,阴天、受凉、过劳会加重,如果这种症状较明显或持续不缓解,就应该就诊,因为这些就是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
患者个人及一些基层医院,常常难以将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做出区分,因此导致漏诊且延误病情的不在少数。伍院长说:关节病尤其是骨性关节炎一定要到正规的大医院进行确诊,在这里,通常有经验丰富的门诊医生、高性能的诊断设备、先进的理疗技术等,他说:常有一些病人因为在基层条件不成熟的医院耽误了病情,来到大医院,医生们经过多方会诊,在没有其它挽救办法的情况下不得不
7、关节痛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