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
现将行、痛、着、热痹的主证、治则及方药分述如下。
(1)行痹
主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
治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
防风、麻黄、当归、秦艽、肉桂、葛根、茯苓、生姜、大枣、甘草。
(2)痛痹
主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乌头、麻黄、芍药、甘草、黄芪、细辛、桂枝。
(3)着痹
主证: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川乌、麻黄、桂枝、当归、川芎、生姜、甘草。
(4)热痹
主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或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
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桂枝汤加味。
生石膏、知母、桂枝、甘草、忍冬藤、连翘、黄柏、海桐皮、姜黄、威灵仙、防己、桑枝。
2、退行性骨性关节病的中医疗法有哪些?
针刺治疗
[主穴]膝眼、鹤顶、犊鼻、阳陵泉。
[配穴]血海、风市、阴陵泉、足三里、委中、绝骨。
[针法]每次选5~7个穴位,进针得气后中等刺激,留针30min,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灸法治疗
1.艾条温和灸选用上述穴位3~5个,用艾条点燃施灸,也可在针刺后施灸,每次20~30min,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d。
2.艾炷隔姜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施灸3~6壮,艾炷如黄豆或蚕豆大小,放在鲜姜片上,每日或隔日灸治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d。
推拿手法治疗
1.强筋松弛法以右手拇食指在内外膝眼处点、按、揉、推动3~5min,再在膝关节两侧、鹤顶穴各推、揉3~5min,以松解关节周围组织。
2.牵拉晃膝法术者一手握小腿下部,另一手握住膝关节两膝眼部或置于髌骨上缘,两手配合使膝关节做屈伸及旋转运动10~15次。
3.加压屈膝法病人膝关节已能屈至90°左右时,术者将一前臂压于膝关节下缘,一手握住踝关节上缘,让病人屈膝屈髋,术者双手尽量将膝关节向腹部弹压5~6次,以增加关节活动度。
4.髌骨松解手法病人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术者用双手将髌骨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用具有冲击力的推弹手法,使髌骨向四个方向活动。
注意:此手法应尽量轻柔,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不可用力过猛,防止手法过重造成骨折、肌肉拉伤。每天进行1~2次,每次活动不少于30min。
六、针刀治疗病人仰卧位,膝下垫枕,选择手术点,用甲紫定位作标记,局部按外科手术常规用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洞巾,术者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按针刀手术常规进针法施术,用针刀对膝关节髌骨周围、髌上囊、髌下囊、髌下脂肪垫、交叉韧带、髁间嵴和内外侧副韧带及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髂胫束等附着点处压痛点及骨质增生处的变性、结疤、粘连及挛缩的软组织进行切开松解等施术手术。针刀点依据病情而定,单膝1~5点,双膝罹患者两膝交替治疗。术后3周内不得负重,拄双拐,以间断性下肢牵引和自我锻炼患肢屈伸功能为主,3周后下肢负重训练,6周弃拐行走,6个月内不可长途行走或负重行走。
3、治骨性关节炎中药好吗?
骨性关节炎的中药治疗主要是辨证论治,有经验的中医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给予体质辨识,是寒、是热、是虚,还是实。根据他的体质会给予对应的辨证论治的处方,有的是活血化瘀,有的是温经散寒,有的是补肝肾,有的是舒筋活络,方法因人而异,这是口服中药治疗。另外,还有很多中成药也是可以选择的,还配合一些中医的特色治疗,比如针灸、按摩、中药的热奄包,还有中药穴位敷贴、中药熏洗。
4、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症都采用什么方法?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包括:
1、西医治疗:一般应用改善骨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D、钙剂等,可改善患者骨关节代谢的情况;
2、中医治疗:中医角度骨关节炎又称为痹症,痹症是以疼痛为主的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会出现肢体乏力、麻木等症状,中医通常对该病进行辨证论治。如果为血瘀气滞型,一般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清热止痛等药物进行内服或外敷;如果为肝肾亏虚型,常应用补益中药进行内服,如六味地黄丸等。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5、得了骨性关节炎有什么症状?
骨性关节炎有着不小的危害,所以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其治疗的效果越好,危害性也越小,患者所花费的价格也较少,因此需要大家了解其发病症状。
那么,得了骨性关节炎有什么症状?
得了骨性关节炎有什么症状?
1、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如果遇到身体某个或某些关节,开始会显得运转不自如,应该想到骨性关节炎,而且还可能处于早期阶段。
2、关节活动是否有摩擦音:当骨性关节炎发展到后期,由于关节软骨退化、剥落、会使得软骨下的骨质暴露,所以当关节活动时,两端软骨下的骨头裸露,互相触碰时发出声音。
3、关节是否僵硬:关节僵硬也是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症状之一,有的人在久坐之后突然会觉得关节就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得,这种情况在早晨起床后及较长一段时间不运动后特别明显。
4、关节是否肿大变形:当关节蜕化时,关节滑膜就会常常发炎,由于滑膜上分布着许多神经末梢作为疼痛感觉器,这些疼痛的信息传达送给大脑皮层后,滑膜会分泌更多的滑液以润滑与滋养那些损伤的滑膜组织。关节间隙积液增多,造成了肿胀,使疼痛加重,甚至关节难以转动。
治疗骨性关节炎有什么中医疗法
1、中药外治
中药外治主要包括熏洗法、熏蒸法、敷贴法和中药离子导入法等。中药外用可明显改善局部营养,有效地消除关节滑膜炎症,改善骨内微循环,降低骨内压。
2、中药内治
中医将骨性关节炎分为风寒湿阻、风湿热阻、肝肾亏虚、痰瘀互结等证型,分别进行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化痰散瘀,补益肝肾等辨证治疗。多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为大法,再根据邪气的盛衰,佐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标本兼治。常用药物为怀牛膝、杜仲、熟地、桑寄生、川断、骨碎补、丹参、赤芍、当归、黄芪、党参、独活、羌活、川芎等。
3、针灸推拿
通过中医辨证,合理取穴和运用正确针刺方法,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可以缓解关节的局部症状,改善病情,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推拿具有疏通经络,温经散寒,松解粘连,恢复肌肉肌腱弹性,促进软组织修复,矫正关节畸形,减轻关节内压力及骨内压,促进炎症介质的吸收等作用,对骨性关节炎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有着特殊的优势。
文章总结:上述内容均为骨病常识性内容,不针对任何一名骨病患者,只为让大家多多了解骨病知识。温馨提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种骨病的发生,都是日积月累造成的,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时时刻刻做好骨病的预防工作,不给任何一种骨病可乘之机。'
6、中医中药骨性关节炎是如何治疗的?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主要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中医内治法主要是中药的口服,根据不同的病情分成几型,肝肾不足型患者会出现膝痛反复发作、膝关节无力、关节变形或膝关节的内翻等症状,同时可伴有耳鸣、腰酸,患者舌淡、苔白、脉细或脉弱,一般分为偏阴虚跟偏阳虚,偏阴虚主要用左归饮,偏阳虚用右归饮加减。脉络瘀滞型病人主要为关节针刺样疼痛,而且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负重或劳累后疼痛增加,关节出现僵硬、屈伸不利、活动困难,部分病人还有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倦怠无力的症状,舌脉主要为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主要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湿热下注型病人可出现膝关节的疼痛,膝关节红肿和灼热感,冷敷会觉得较舒服,患者感觉受热疼痛增加以及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药主要使用四妙丸加减。寒湿阻痹型病人会出现膝关节肿胀,膝关节内有积液,膝关节会出现酸重沉着,活动不利,疼痛时间较长,阴雨天寒湿天疼痛加重,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濡缓,方药主要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外治法主要采用中医的外敷、熏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小针刀治疗及银质针治疗等。
7、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中医怎么治疗骨关节炎
大致上,您每吃一份肉,就需要吃至少四份以上的蔬果才能平衡其带来的酸性,加上各种辐射、污染、压力、坏心情等也会令身体酸性化。这就是为何只有10%的人体质是碱性的。
8、中医治疗骨关节炎 帮忙一下 求大师回答
中医认为,骨关节病属于“痹症”范畴,多为肝肾亏虚、气血瘀滞所致,按照该病发生的原因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1.肝肾亏虚型;2.瘀血阻滞型;3.风寒湿阻型;具体情况需要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