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能的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溉况:
随着我国向西部转移的战略目标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的地热工作已逐步得到加强,并已取得显著进展。在地热发电、采暖、温室、养殖、康复医疗、提取化工原料、旅游以及瓶装矿泉水等方面已获得广泛利用。
1、地热发电
我国拥有150℃以上的高温温泉区近百处,集中分布在藏南、滇西和川西地区,成为我国开发利用高温地热能资源最有远景的地区。著名的羊八井地热田是我国兴建的第一座地热电站,自1977年9月建成试验发电以来,装机容量已达25.15MW,占拉萨电网总装机容量的41.5%,在冬季枯水季节,地热发电出力占拉萨电网的60.0%,成为其主力电网之一。朗久电站和那曲电站是我国兴建的第二和第三座电站,其装机容量分别为2.0MW及1.0MW,已停止运行。湖南省宁乡灰汤地热田已建成小型地热电站,情况不明。
2地热采暖
我国地热采暖有很大的增长,尤其在北方,如北京、天津、大港、任丘、大庆、西安、咸阳、开封等地,取得了良好效果,既节约了常规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西安地热田勘查工作不断加强,已成井120余眼,供暖面积已过1000000m2[9]。咸阳地热田自1993年打成第一眼地热井以来,现已成井18眼,利用地热采暖的面积已过400000 m2[10]。开封地热田于1991年由河南省地矿厅打井公司施工完成了第一眼地热井,现已打井60余眼,在省内率先进行地热供暖开发,供暖面积达120000m2[11]。
3地热农业利用
我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属农业区,无论是山区或平原地区,地热资源均十分丰富,为地热在农牧副渔等方面的广泛利用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地热资源已有效地利用于温室种植(蔬菜、花卉等)、水产养殖、禽类孵化、育雏、农田灌溉、育秧、繁育水稻等方面,效益显著。羊八井地热田除发电外,建造了面积达50000 m2的地热温室,种植西红柿、黄瓜、青椒等20余种蔬菜,取得良好效益。湖北英山的地热水已有效地利用于繁育水稻和水浮莲、育秧、灌溉、鱼类养殖等方面,使水稻的结实率由1971年的13.5%提高到98.6%。山西临猗县的吴王温泉,水温36℃,流量高达30000 L/s,矿化度0.80~0.13g/L,水中含硝酸铵0.34g/L。该温泉与陕西省合阳县的瀵泉连成一线,均属天然肥水,已用于农田灌溉,河南的临汝、鲁山上汤等温泉利用地热水灌溉农田,取得良好效果。利用地热水灌溉农田,不仅能使农作物早熟,而且还能增产。
4地热工业利用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热水中含有许多贵重的稀有元素、放射性元素、稀有气体和化合物,如:溴、碘、硼、锂、铷、铯、锶、镭、氦、重水和钾盐等,是国防工业、原子能工业、化工工业及农业不可缺少的原料。仅在化工工业和轻纺工业等方面获得较好的利用。20世纪50年代末,石油部门在四川盆地中部打成一口基准井--蓬基井,揭露了埋藏于盆地深部的热卤水资源,以后陆续打成一批热卤井,除制盐外,还提取溴、碘等化工原料,至今已开采40余年,据调查,该井热卤水矿化度、水化学类型和微量成分的含量变化不大,动态稳定。湖北英山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将地热水利用于棉织、麻纺、缫丝、制革、制砖、造纸等目的,四川康定毛纺厂利用地热水洗毛;此外,在云南腾冲热海硫磺塘,采用掏洗方法提取硫磺,而在云南洱源县的九台(九气台)温泉区则直接挖取芒硝和自然硫等,均已取得良好效果。
5地热医疗与旅游
由于地热水具有较高的温度、特殊的化学成分、气体成分、少量生物活性离子以及放射性物质等,并在一些地热区形成矿泥,对人体具有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用于医疗、保健早为人们所关注。我国地热医疗利用的历史十分悠久,已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温泉疗养院200余座。我国中西部的许多地区既拥有医疗矿水资源,又拥有温泉旅游观光资源,不少已成为著名的矿泉旅游疗养胜地,如陕西省临潼的华清池、河南省的汝州、内蒙古自治区的阿尔山、重庆市的南温泉和北温泉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水磨沟、云南省的昆明市和西部的腾冲、西藏自治区的羊八井等地,均在温泉区建有疗养院。内蒙古自治区的阿尔山镇,人口不足8000人,但拥有温泉、冷矿泉等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据了解,每年接待旅游、疗养的人次可达30万。云南腾冲热海71医院利用地热蒸疗和浴疗,对治疗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呼吸系统、皮肤病、妇科、关节炎等20多种疾病有良好疗效。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地热市场不断拓宽,地热医疗结合旅游、休闲、娱乐、度假的利用规模迅速扩大,据调查,我国中西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热探井的数量明显增加,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因地而异, 其特点是:
(1)在已有地热井的地方,如四川大邑县花水湾的石油探井,经改造后将自流热水输送至7km以外的地方利用,现已建成为全国著名的温泉疗养地。
(2)通过较长距离(由数公里至10余公里)的输送,选择环境宜人、风景优美的地方,如谷地或河、湖畔,建立起园林式住宅区--温泉花园、温泉度假村或温泉乡都,如四川省峨眉的天颐温泉乡都、重庆市的海兰云天、天赐等温泉小区,利用地热水建有大小不等(数米至数十米)、温度不同、功能各异的温泉游泳池,供人们游泳、治病、健身。
(3)在一些已建有住宅小区的地方,地表无温泉出露,而且,以往也从未打过地热井,如重庆市的水天花园。为在当地寻找地热资源,地勘队伍进行了充分的地质论证,正确选定钻孔位置,在预定的深度上打出了地热水资源,为小区的发展提供了资源条件,尽管房价上涨,住宅仍然销售一空,效益十分显著,现已规划了第二期、第三期建房工程和兴建温泉游乐设施等。
(4)增加了综合利用的内容,如在浴池中加上当归、枸杞子、芦荟等中药进行药物沐浴以及投入玫瑰花瓣、薄荷、牛奶等添加剂沐浴利用,达到医疗、健美、美容等目的。此外,在四川中部的蓬莱热卤田,高矿化热卤水十分丰富,除提取化工原料外还利用其特有的浮力建立卤水游泳池,将化工厂的热卤水与岩盐卤水混合,使其矿化度达到220g/L后输入游泳池利用,据说不会游泳的人也能躺在水池的水面上读报,或修身养性,别有情趣,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6矿泉饮料业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许多热矿水中,含有锂、锶、溴、碘、锌、硒等微量元素和碳酸气等,已分别达到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有的不只单项达标,而是多项达标,对人体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矿泉饮料业已取得一定进展,效益显著。贵州省已经评价的饮用天然温泉有25处,已在其中12处建立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在河南陕县温塘、郑州市等地均建有矿泉水厂[12]。
2、患有痛风的病人不能吃什么?
3、什么是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球菌,无鞭毛和芽孢,一般不形成荚膜,直径0.4~1.2微米,常呈葡萄串状排列,在脓汁或液体培养基中有些呈双球状或短链状排列。葡萄球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在含10%~15%氯化钠的培养基中也能生长。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不透明的、边缘整齐的、光滑湿润的圆形菌落,能产生脂溶性色素,使菌落呈金黄色或土黄色。在血液琼脂上,有的菌株形成β型溶血。
4、脚痛风如何治疗?
,痛风病专家提醒,无论是脚痛风还是发生在踝、膝、指、腕、肘关节的痛风,患者在不方便及时就医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如下护理,来缓解痛风的症状。
5、吃什么食物?或做什么运动能降低尿酸浓度?
般认为,尿酸高即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它的要害是血液中尿酸过高,由于尿酸的沉积而累及肾脏,关节等器官. 对痛风除了综合治疗外,在自我保健方面,合理的饮食对防止病情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鸡蛋,牛奶不含嘌呤,绝大多数蔬菜(菌类,菠菜,扁豆,芦笋,豆类除外),水果含嘌呤甚少,可以放心食用.对含嘌呤很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骨髓,沙丁鱼,牡蛎,小虾皮,鲭鱼,淡菜,肉糜和各种肉汤等,当然应“敬而远之”. 但对含嘌呤“不太高”的食物应该区别对待,因为嘌呤是亲水性物质,以鸡为例,如果将鸡肉用水煮后,鸡肉中的嘌呤约可减少一半,弃汤食肉,不失为聪明的办法;吃豆腐而不吃黄豆,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还要注意适量. 痛风病人不宜饮酒,因饮酒会造成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出有竞争作用.啤酒尤其不能饮,因啤酒中含有较多核酸,核酸经过代谢,最终分解为尿酸. 国外医学家主张,如患者控制饮食,停止饮酒,肥胖者通过调整饮食减肥,并多饮水,则相当多的痛风病人在不服用降尿酸药的情况下,血尿酸也有可能自然降至正常水平. 患者虽可服用降尿酸的药物(包括排尿酸药苯溴马隆和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但如能通过合理饮食而使尿酸自然降下来,那当然是最理想不过的了. 痛风病人如何安排饮食? 饮食的一般原则是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蚝,蛤,蟹等一级和二级高嘌呤食物.饮食搭配以三级和四级为主.需要严格戒酒,以防急性发作.为促进尿酸排泄宜多饮水,使尿量每天在2000ml以上.饮食计划要综合制订,既要减少嘌呤摄入,又要营养全面,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下面介绍一个低嘌呤饮食方案供患者参考. (1)免食动物内脏,如心,肝,肾,脑,胰.每周两餐肉类,每餐80g,可选下列任何一种食物:肉,鱼,家禽. (2)每日服0 5~1kg牛奶以补充蛋白质. (3)中等量减少下列蔬菜类:蚕豆,豌豆,扁豆,青豆,菠菜等. (4)可食用各种果类制品. (5)可食用各种谷类制品. (6)饮食要注意三高(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和三低(低脂,低糖,低盐). 生活护理:控制饮食对痛风病人有何作用? (1)减轻体重: 许多痛风病人体重过重,可通过适量限制热卡的摄入,以逐步达到标准体重.但不适当的限制饮食和减轻体重反而会促使痛风发生. (2)饮酒的危害: 许多痛风病人习惯于大量酗酒,急性过量饮酒可使高尿酸血症急性发作,慢性长期饮酒可刺激嘌呤产生增加,导致高尿酸血症. (3)防止急性发作: 大部分患者都有饮食诱发的经验体会.无节制的饮食可使血尿酸浓度迅速达到随时发作的状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和预防药物的使用中,计划饮食的建立将有助于避免急性发作. (4)嘌呤负荷的减少: 嘌呤类饮食可增加体内尿酸库的负担和增加尿液的排泄.痛风患者即使在应用排尿药物的同时,也应该限制饮食中嘌呤食物.但饮食控制应该什么程度才算恰当?因为严格地限制嘌呤食物的摄入,血尿酸浓度下降也有限,从这个角度讲,严格的饮食控制嘌呤并不十分必要.但无节制的饮食会诱发痛风发作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况且作为一名中老年的痛风患者常常伴有高脂血症,血糖偏高或糖耐量降低和高血压等病,这些疾病本身就需要控制饮食,何况您还患有痛风呢?! (5)控制高甘油三酯血症: 痛风患者中约有75%的病人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控制措施就是减轻体重,饮食控制和服用降血脂药. 在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不少人的饮食结构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表现为摄入的富含嘌呤和高能量的食物过多,由此导致患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含痛风),脂肪肝及肥胖症的人明显增多.这些疾病多能影响尿酸的代谢过程,使尿酸合成增加. 在正常人群中,有5%~10%的人血尿酸升高,60岁以上的人中约15%是高尿酸血症者,而发生痛风病者不足1%.在这些高尿酸血症病人中,部分人患有骨性关节炎,外伤性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变态反应性关节炎等. 关节病患者,是伴有血尿酸明显升高. 饮食中避免暴饮暴食,并应避免高热量食物,以免肥胖. 痛风食疗方举例:(1)红花苏木饮:红花5克,苏木5克,加水适量,煎20分钟,去渣取汁加食糖适量调味,一日分3次食前温服.适用于关节肿胀,皮下有结节者.(2)木瓜车前苡米饮:木瓜30克,鲜车草60克(干车前草用30克),薏苡仁20克,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不拘时当茶饮于关节肿痛,小便黄热者.(3)薏苡仁粥:薏苡仁15克,配大米30克,加水适量煮粥.早晚各服1次,1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血尿酸高而无明显症状者.(4)板栗(蒸熟风干),每日空心服5—10枚.1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血尿酸高而腰膝无力者.(5)慈姑,不拘量,可以做菜佐餐.只要在日常饮食中注意调理,病情就可得到改善,即使发作,也能在发作期减轻疼痛,缩短病程.(1)勿食含嘌呤高的蛋白质食物,如各种动物包括禽类,鱼类,肉类熬的汤,特别是浓汤,及各种动物内脏,鱼卵等,都含丰富的嘌呤.植物性蛋白如大豆制品,各种鲜,干的食用菇,发酵制品,蔬菜中的菠菜,豌豆,扁豆等也含较多嘌呤,少食为好.瘦肉,鱼,虾,禽肉等嘌呤含量较少,在急性发作期应禁食,缓解期可少量食用.(2)蛋类,奶类中不含嘌呤,可作为老年痛风病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3)多喝水,每日饮2000毫升以上,有利于尿酸经尿排出.(4)多食蔬菜,水果,因这些食品的代谢产物是碱性的,尿酸易溶于碱性体液中以排出本外.(5)烈酒,浓茶,浓咖啡等可诱发急性痛风,都应戒除,至多只能偶尔,少量饮用.痛风常并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者应遵守 如下饮食原则: (1)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不过,减 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2)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 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 (3)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l千克体重应摄 取0.8-1克的蛋白质,并以牛奶,鸡蛋为主.如果是瘦肉,鸡鸭 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4)少摄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 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25%以内. (5)大量喝水:每日应该喝水2000~3000毫升,促进尿酸排 出. (6)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5克以内. (7)限制酒精饮料!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 用,易诱发痛风. (8)少用有强烈刺激性的调味品或香料, (9)限制嘌吟摄入.嘌苓是细胞核中的~种成分,只要含有 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吟,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应禁 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 {l0)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6、痛风为什么会致死呢
痛风是很折磨人的,每逢阴雨天,身体就非常疼痛,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降低身体内的尿酸含量就是避免痛风发作的最根本解决办法。那么痛风怎么办?这里建议老药方滋风草茶可以试试,每天喝两袋可以较好的改善痛风症状。除此之外,合理的饮食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常注意事项:
1、限制总能量,防治超重或肥胖
已经确诊为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人群,每日摄入总能量应比正常人减少10%-20%,防止发胖超重。肥胖人群也要减少摄入,以免出现过多酮体,而减少尿酸的排出。
2、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这是一条万金油,科学原理在于它们属于碱性食物,尿酸及尿酸盐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溶解、排出。除了水果蔬菜以外,苏打水、苏打饼干、碱面也是属于碱性食物,可以适量吃。
3、少喝富含果糖的饮料
虽然水果要多吃,但是富含果糖的果汁尽量少吃,因为果糖可促进核酸(也就是DNA)的分解,增加尿酸生成。像蜂蜜虽然嘌呤低,但里面65-80%是葡糖糖和果糖,同样要少吃。
4、禁酒
是的,得了痛风的人,不是要少喝酒,而是绝对,禁止喝酒!
上面说了,酒精容易使体内的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引发痛风。
5、补充一些膳食补充剂
它们可以促进尿酸盐的溶解,有利于缓解痛风。这条知识别处没有,赶紧告诉有痛风的家人。
6、多喝水
这句话讲烂了,但确实管用。人体水分不足,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酸浓度自然上升;身体缺水,排尿自然就少。尿都没有,尿酸哪有出路!
7、痛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哪些饮食宜忌?
忌食:动物内脏(肝、肾、胰、脑)、浓肉汁、沙丁鱼、凤尾鱼、干豆类、鱼子、浓鸡汤。
宜食:牛奶、鸡蛋、精白米面、蔬菜、水果、煮过弃汤后的瘦肉类和鱼类及禽类。
推荐食谱(一日量)
早餐:牛奶1袋、小苏打饼干50克。
午餐:精白米饭100克,过水瘦肉75克炒芹菜200克。
晚餐:白面馒头100克,鸡蛋2个炒黄瓜200克;加餐:牛奶1袋。
8、如何防控鸡病毒性关节炎?
本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关节滑膜、腱鞘和心肌病变的传染性疾病,也称腱鞘炎或腱滑膜炎。本病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发生。从鸡分离到的呼肠孤病毒有5种不同的血清型。
病毒对周围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能耐受60℃8~10小时,56℃22~24小时,37℃15~16周,4℃可存活3年以上;病毒对pH3有抵抗力,室温下过氧化氢作用1小时不能灭活,对2%来苏儿、3%甲醛有抵抗力,70%乙醇和0.5%有机碘可将其杀死。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火鸡也可感染发病。肉用鸡发病率高于其他禽类。1日龄无母源抗体的雏鸡易感性最高;自然情况下,5~7周龄的鸡发病最为常见,肉用仔鸡发病率可高达100%,但死亡率不到1%。本病虽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但传播率较低,其传播方式主要为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鸡的分泌物、排泄物特别是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长期存在于鸡的盲肠扁桃体和跗关节内,特别是那些幼龄就受到感染的鸡,这些带毒者是同舍动物的潜在传染源。
(2)临床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为跗关节肿胀和跛行,两侧趾屈肌腱或跖伸肌腱受害,严重时腱坏死或纤维化,病鸡严重跛行,跗关节肿大,部分鸡生长受阻。有的可引起腓肠肌腱断裂。跗关节和跖关节腱鞘有明显水肿。
(3)病理变化
自然感染的鸡跖屈肌腱和跖伸肌腱肿胀,跗关节常含有少量草黄色或血样渗出物,少数病例有相当多量的脓性分泌物,在感染早期,跗关节和跖关节有明显水肿,跗关节内滑膜有点状出血;有的病鸡有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包积水。慢性病变的特征是腱鞘硬化和粘连,在胫跗关节远端软骨上出现凹陷的点状溃烂,然后变大融合,关节表面纤维软骨膜增生。
(4)实验室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变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琼扩试验常用来检查病毒种群特异性抗体的存在。
(5)防控要点
①净化种鸡群
对患病种鸡坚决淘汰,防止本病经蛋垂直传播。严禁从有本病的鸡场引进种蛋或苗鸡。
②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
对商品鸡采用“全进全出”制,每批鸡出售后要用碱液或有机碘消毒剂彻底消毒鸡舍,并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
③免疫接种
对开产前的蛋鸡最好选用灭活苗免疫(有些活疫苗可经蛋将疫苗毒传给下一代)。免疫程序为:种鸡群1~7日龄、4周龄时各接种一次多价弱毒苗,在开产前接种一次灭活苗;商品肉鸡在1日龄以多价弱毒苗接种一次即可。
9、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概问
▲让我来说两句。鳝鱼粉:大鳝鱼5条(每条500克以上),黄酒适量。鳝鱼剖内脏,阴干,研成细粉,装瓶备用。每日服2次,每次15克,用黄酒2-3匙调匀用开水冲服。连用2个月为1疗程。此药膳活经散寒、祛风利湿、通络。用于风湿痹症。生活中:注意不要着凉,适量的运动,不能剧烈运动。饮食上:不要喝浓骨头汤,不吃肥肉。选择吃禽类肉(白肉),少吃四肢动物类肉(红肉)。多补充些高蛋白食物(蛋、奶、禽、豆及其制品)。因为肉中含的嘌呤比较高,风湿者食入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后就会导致疼痛。日本的缤漮在亚太地区很受患者朋友的欢迎啊,受到一致认可,然而,很难买到。|
10、鸡大肠杆菌病怎么治,鸡大肠杆菌用什么药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鸡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特征是引起鸡的心包炎、肝周炎、气管炎、腹膜炎、眼球炎、关节炎及输卵管炎、肉芽肿等。该病是鸡胚胎和雏鸡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
(1)流行特点 本病常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但多发生于雏鸡,特别是3~6周龄内的雏鸡最易感,而肉鸡较蛋鸡更易感。最主要的传染途径是呼吸道,但也可通过消化道、蛋壳、交配等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和气温多变季节多发。常与慢性呼吸道病、新城疫、传染性与气管炎、支原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曲霉菌病、葡萄球菌病、球虫病等混合感染。
(2)主要症状和剖检病变 鸡大肠杆菌病无特征临床症状。疾病的表现与其感染时的日龄、感染持续时间、受侵害的组织器官以及是否并发其他疾病有关。共同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羽毛粗乱,消瘦。侵害呼吸道后会出现呼吸困难,黏膜发绀;侵害消化道后会出现腹泻,排绿色或黄绿色稀便;侵害关节后表现为跗关节或趾关节肿大,病鸡跛行;侵害眼时,眼前房积脓,有黄白色的渗出物;侵害大脑时,出现神经症状,表现头颈振颤,角弓反张,阵发性发作。
因大肠杆菌侵害的部位不同,剖检变化也不同。败血症病鸡表现突然死亡,皮肤、肌肉淤血,血凝不良;肝脏肿大,呈紫、红色或绿色,表面散布白色的小坏死灶;肠黏膜弥漫性充血、出血,整个肠管呈紫色。纤维素性心包炎型病鸡病表现心包膜混浊、增厚,心包腔内有脓性分泌物,心包膜及心外膜上有纤维蛋白附着,呈白色。肝周炎型病鸡表现肝肿大,表面有一层黄白色的纤维蛋白附着;肝脏变硬,表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坏死点;严重者可见肝脏渗出的纤维蛋白与胸壁、心脏、胃肠道粘连。气囊炎型表现气囊混浊、增厚,内有黄色干酪样附着物。关节型多在附关节周围呈竹节状肿胀,关节液混浊,关节腔内有纤维蛋白渗出或出现浓汁。眼炎型则表现单侧或双侧眼肿胀,有干酪样渗出物,眼结膜潮红,眼房水和角膜混浊。卵黄腹膜炎及输卵管炎型可见腹腔内充满淡黄色腥臭的液体或破坏的卵黄,腹腔脏器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发生广泛性腹膜炎;卵巢中的卵泡变形,皱缩,色泽异常;输卵管变薄、扩张,管腔内有干酪样物质堵塞。雏鸡脐炎型则表现脐带呈蓝紫色,脐带孔潮湿、发炎、红肿,卵黄囊吸收不良。有的病鸡则兼有以上两种或多病型的病变。
(3)防治 鸡大肠杆菌病病因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加以控制。一般性预防措施是搞好鸡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淘汰处理病鸡,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育雏期适当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药物均有利于对本病的控制。改变商品肉用仔鸡的饲养方式,推行前半期(1~4周)棚架或网上平养或笼养,后半期(5~8周)地面饲养的方式,可降低肉仔鸡的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
疫苗免疫因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有一定的局限性。较为实用的方法是常发病的鸡场,可从本场病鸡中分离致病性大肠杆菌制成自家(或优势菌株)多价灭活佐剂疫苗,在雏鸡7~15日龄、25~35日龄及种鸡120~140日龄各免疫一次,对减少本病发生具有较好的效果。
用于防治本病的药物较多,如氨苄青霉素、金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多黏菌素B、壮观霉素及喹诺酮类药物。但鸡大肠杆菌致病性菌株多,对药物敏感性不一致,经常使用会产生耐药性,尤其是那些长时间广泛使用的药物。因此,有条件的必须先进行药敏试验,尽量选择高度敏感的药物,或者选用过去很少用过的药物进行全群治疗,且注意交替用药,同时药物剂量要充足,病情控制后并注意巩固1~3天。
生产中可交替用以下药物:0.2%土霉素粉拌料,连用3~5天;0.1%氟哌酸拌料,连用5~7天;0.005%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饮水,连用3~5天;0.02%甲砜霉素或氟苯尼考拌料或饮水,连用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