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节炎能治愈吗
你好, 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是很难彻底治愈的,建议你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太劳累。也不要经常的喝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关节炎是怎么形成的
关节炎形成原因:
一:关节炎的病因复杂,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感染、代谢紊乱、创伤、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根据病因可将关节炎分为骨性、类风湿性、强直性、反应性、痛风性、风湿性、化脓性等。
二:分类
很多疾病可引起关节炎性病变,临床较为常见的关节炎有以下几种:
1.骨关节炎
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骨质增生,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多数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质增生,自然容易得骨关节炎。临床数据显示,45岁以下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仅为2%,而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68%。在医生看来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
该病常表现为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且发病关节呈对称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在35~50岁之间,但老人、幼儿同样可发病。因其病因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有着复杂关系,临床尚无法彻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维持关节功能。
3.强直性脊柱炎
多表现为脊柱、骶髂关节等中轴关节病变。病因不清,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该病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前,严重者可导致脊柱和关节畸形而影响日常生活。
4.反应性关节炎
因肠道系统、泌尿系统等关节外感染因子触发的炎症性关节病变。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力有一定防治作用。
5.痛风性关节炎
因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关节炎。发病多为急性单侧关节炎,以脚部大脚趾突然红肿、疼痛为主要症状,痛时“痛不欲生”,病程持续一周左右可缓解,像一阵风一样过去,因此叫“痛风”,但易复发。预防方法是有效的抗氧化,防止核酸被氧化分解,从而减少内源性嘌呤(占80%)产生,继而减少尿酸的产生。同时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少吃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白酒等外源性嘌呤,从而减少尿酸产生。
三:平时可吃以下食物来预防和缓解关节炎
一:抵抗炎症的食物
1.富含ω-3的食物
许多研究证实,ω-3脂肪酸可预防和治疗体内各种炎症,也可预防关节疼痛。这类食物包括:深海鱼类,比如: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马鲛鱼; 一些植物产品,比如:亚麻籽、奇亚籽、核桃和鳄梨、虾粉、螃蟹粉、海洋鱼低聚肽粉、牡蛎粉、鲑鱼粉、大蒜粉、菠萝蛋白酶成分。
2.姜辣素
姜含有丰富的姜辣素,这是一种形成合成酶(COX-2)的抑制剂,所以姜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抗炎药,虽然效果不如普通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但是你不必担心副作用。
3.橄榄油
纯橄榄油含有多酚和ω-3脂肪酸,两者都是抗氧化剂并有助于减少炎症。橄榄油还含有刺激荃,这是一种类似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物质。研究表明,经常使用橄榄油的人,很少患有由风湿性关节炎造成的关节僵硬和关节疼痛。
4、活力捷:对虾粉、螃蟹粉、海洋鱼低聚肽粉、牡蛎粉、鲑鱼粉、大蒜粉、菠萝蛋白酶成分。
二:抗氧化食品
研究发现,氧化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关节炎和退化性关节炎。需要抵抗吸收抗氧化剂的自由基,如:维生素(A、C、E)、β-胡萝卜素、矿物质(硒、锌、铜、锰、铁)、黄酮类化合物、异黄酮、多酚和其他抗氧化辅酶。
1.杏仁
杏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大约是芝麻的十三倍,是南瓜的六倍。少量杏仁,约28克,可提供女性一天所需维生素E的60%,可保护关节细胞的细胞膜并防止自由基的侵入。对于不喜欢杏仁的人,可以选择葵花籽或花生,它们也富有维生素E。
2.木瓜
研究表明,摄入过少维生素C的人与摄入过多维生素C的人相比,关节炎的发病率增加了三倍。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抗氧化剂,可以穿透细胞以保护细胞内的DNA免受自由基的伤害。木瓜中的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两倍,然而木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这是另一种对关节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
3.黑豆
黑豆富含花青素,这是一种合成酶(COX-2)的抑制剂,且具有抗炎的作用。同时,黑豆还有另一种保护关节的抗氧化剂,那就是锰。黑豆中的锰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4.绿茶
绿茶中的多酚被认为是一种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以减少炎症并减少对软骨的损害。
三:有助于软骨的食物
软骨是一种精细的白色结构,缠绕在骨骼、胸肋骨、耳朵、鼻子、支气管和椎骨之间的关节周围。在骨架中有一个神经系统,所以如果两个骨架直接碰撞,会引起剧烈疼痛。幸运的是,在骨架之间有软骨,使得骨架不会直接相互碰撞,软骨也没有任何血管和神经结构,所以当我们走动时不会感到疼痛。胶原蛋白是软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软骨承受重力和压力,支持各种关节的运动。
1.苹果
苹果富含槲皮素。槲皮素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其具有抗炎的作用,有助于产生和修复胶原蛋白。康奈尔大学的学者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尚未煮熟或加工的苹果比加工过的苹果保留更多的槲皮素。研究还发现,槲皮素浓缩在苹果皮中,苹果颜色越深,槲皮素含量越高。
2.西兰花
西兰花富含有机硫化合物,有助于提高软骨组织的质量和软骨组织的弹性,并可增加韧带的强度、增加润滑黏液的分泌。西兰花富含维生素K和C,就像萝卜硫素一样作为抗氧化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萝卜硫素可以帮助身体细胞对抗自由基,有助于预防或减缓骨关节炎(OA)的进展。富含钙的西兰花也与关节的保护密切相关,而蛋白质和维生素A、B、C和少量的维生素K,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并减轻关节疼痛。
3.羽衣甘蓝
羽衣甘蓝属于芥菜科。羽衣甘蓝含有丰富的钙,但不含胆固醇,脂肪和卡路里远低于乳制品。羽衣甘蓝还富含维生素A、C和K,以及参与关节保护的铜和锰等两个矿物质。铜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生长并提高韧带的质量; 而锰是人体器官生长和修复所需的一些酶的必需成分。
4.含有类胡萝卜素的食物
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最着名的是β-胡萝卜素,它可以减少体内炎症并减轻关节疼痛的症状。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包括:胡萝卜、甘薯、冬瓜、南瓜、甜瓜和菠菜。
5.葱蒜类食物
研究表明,经常食用葱蒜类食物(如大蒜、洋葱和韭菜)的人很少患骨关节炎。研究人员指出,在大蒜中有一种叫做二烯丙基二硫的化合物,它可以有效地限制破坏软骨的酶的产生。
3、关节炎主要是什么部位疼痛啊
您好:关关节炎根据病因可分为: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骨性关节炎及化脓性关节炎 1、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热的表现之一,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于膝、肩、肘、腕等大关节,发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游走性关节痛、肿及发热和其它风湿热的表现。 2、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常发生于手足小关节及骶髂部,并逐渐累及全身关节。初始患病关节亦表现出红、肿、痛及活动不便等,久则关节畸形或强直。 3、外伤性关节炎多因外伤或持续慢性劳损引起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或形成骨刺,表现为患病关节肿、痛及运动障碍,易发生在持重关节、如肩、膝、踝等关节,运动员及青壮年中多见。 4、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病变,骨关节炎的名称极多,如肥大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性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或骨关节病,均指一种病,国内统一使用骨关节炎。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发。骨关节炎以手的远端和近端指间关节,膝、肘和肩关节以及脊柱关节容易受累,而腕、踝关节则较少发病。骨性关节炎由组织变性及积累性劳损引起,多见于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最常发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颈、腰椎等处,症状主要为关节疼痛、僵硬(经轻微活动后会觉疼痛减轻),重者可出现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等。 5、化脓性关节炎往往由细菌侵入关节腔引起,多见于少年儿童,常发生于髋关节,主要症状为局部红、肿、痛、热和功能障碍,以及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炎或何种类型的关节炎,均应及早诊治,以免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4、脚趾关节痛
跖趾关节痛是常见问题,多因关节紊乱引起。高弓或低弓足会造成跖趾经常处于一个屈曲位(锤状趾),从而引起跖趾关节紊乱。抵在锤状趾上的持续摩擦力会使跖趾关节上的皮肤增厚,产生鸡眼。治疗主要是缓解由关节紊乱造成的压迫,即将鞋帮加高、鞋内放垫子、手术使足趾变直以及将鸡眼削掉等。
大
5、什么原因导致人有关节炎/?
很多疾病可引起关节炎性病变,临床较为常见的关节炎有以下几种:
1.骨关节炎
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骨质增生,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多数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质增生,自然容易得骨关节炎。临床数据显示,45岁以下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仅为2%,而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68%。在医生看来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
2.类风湿性关节炎
该病常表现为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且发病关节呈对称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在35~50岁之间,但老人、幼儿同样可发病。因其病因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有着复杂关系,临床尚无法彻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维持关节功能。
3.强直性脊柱炎
多表现为脊柱、骶髂关节等中轴关节病变。病因不清,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该病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前,严重者可导致脊柱和关节畸形而影响日常生活。
4.反应性关节炎
因肠道系统、泌尿系统等关节外感染因子触发的炎症性关节病变。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力有一定防治作用。
5.痛风性关节炎
因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关节炎。发病多为急性单侧关节炎,以脚部大脚趾突然红肿、疼痛为主要症状,痛时“痛不欲生”,病程持续一周左右可缓解,像一阵风一样过去,因此叫“痛风”,但易复发。预防方法是有效的抗氧化,防止核酸被氧化分解,从而减少内源性嘌呤(占80%)产生,继而减少尿酸的产生。同时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少吃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白酒等外源性嘌呤,从而减少尿酸产生。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6、脚足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
朋友你好!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关节疼痛的困扰。造成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根据年龄、性别、发作部位、症状特征,一般可以归纳出软组织性、软骨性、骨性和炎症性等原因。任何原因导致的关节炎,如能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一般都能治愈或缓解。以下是常见的一些造成关节疼痛的原因: 1.关节周围韧带损伤膝关节韧带在膝关节微屈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会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疼痛、肿胀、瘀斑、活动受限。 2.软骨损伤主要是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当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踢足球运动中,弯小腿转身踢球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关节活动时有弹响。 3.关节滑膜炎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关节滑膜后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并有摩擦发涩的声响。比如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在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会明显加重。 4.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和牛皮癣,也会侵犯关节出现肿痛,这要靠血液化验协助诊断。 5.儿童生长痛此类患者主要是处于生长期的儿童,男孩多见。疼痛部位常见于膝关节、髋关节等。这种情况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骨骼生长相对较快,骨膜和局部肌肉生长发育不协调,从而引起不适,出现关节疼痛。也有人认为,这种疼痛是由低毒性感染引起的。 6.外伤性关节痛由于某种意外或事故,使肩、腕、膝、踝等部位的关节在没有发生骨折等严重的情况下出现外伤(如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等)而引起关节疼痛。 7.化脓性关节炎有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史或局部外伤的病史,疼痛的关节可以有肿胀,部位深在也可能不明显,但都有体温升高、关节疼痛、不能活动、血象升高等现象。 8.骨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的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后。关节疼痛早晨较重,白天和夜晚趋轻。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和骨刺摩擦周围的组织,可引起关节的疼痛。 9.骨质疏松症老年妇女全身多个关节疼痛,感到特别无力,不能负重行走,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患了骨质疏松症。 10.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20~45岁的女性。风湿性关节炎往往是游走性的疼痛(疼痛的位置不确定),疼痛、肿胀、僵硬多发生在手腕部位,并且关节的敏感与肿胀、疼痛同时发生,对称发病(如双手腕、双膝盖)。 11.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疼痛常见于拇指及第一跖趾关节(脚拇指外侧)。主要是由于食用海鲜和饮酒进而诱发的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在急性期,患者局部红肿、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在慢性期,患者可有疼痛、关节变形等表现。
7、左足第一跖附关节炎怎么治疗
你自己的主观感觉是什么?就是有什么症状,是否受过伤
8、关节炎怎么治
1.饮食调节
不同类型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原则不同。目前无确凿的证据证实营养缺乏与关节炎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营养缺乏可能导致关节炎加重,而营养过剩、肥胖则可诱发或加重关节炎如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常常由于全身的炎症反应,出现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其他感染性关节炎也可由于急性期炎症导致机体消耗,不利于关节炎的恢复。上述患者应尽可能补足每日所需的营养物质,必要时给予胃肠营养,改善机体的抗病能力。与上述情况相反,骨关节炎及痛风患者多存在体重超重,尤其是痛风患者,常存在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过高的血尿酸水平诱发及加重关节炎。因此,骨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适当控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建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水产品的摄入,多进食碱性食物如油菜、白菜、胡萝卜及瓜类,严格限制饮酒,主要限制白酒及啤酒。目前尚无证据证实红酒可诱发痛风,相反,饮适量红酒可能有利于降尿酸,而饮茶、咖啡及牛奶也可能有助于降尿酸。
2.避免诱发关节炎发病的环境因素
关节炎与环境尤其是感染的关系不可忽视。链球菌感染后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均与感染有直接关系。病原菌感染亦可能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链球菌是导致关节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他与关节炎发病可能有关的微生物还包括EB病毒、巨细胞病毒(CMV)、细小病毒B19、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结核杆菌及某些支原体、衣原体等。潮湿的环境有助于某些病原菌生长,与关节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因此,平时应注意卫生,保持居室通风和空气良好,防潮、保暖,避免病原菌尤其是链球菌传播,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防范于未然。
近年发现,吸烟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显著相关性。吸烟人群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率明显升高,且吸烟会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戒烟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措施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某些化学物质的接触,有可能会导致某些易感人群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不同关节炎的发生。
3.患者教育、精神及心理调节
免疫系统的稳定与情绪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经历了不良生活事件后出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因此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有利于预防风湿性疾病。嘱咐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消除抑郁状态,以积极的态度与疾病做斗争,对关节炎的治疗意义重大。
4.功能锻炼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长期关节病变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及肌肉萎缩,功能锻炼是关节功能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功能锻炼时要注意锻炼的时机、类型及强度。关节肿胀急性期应限制关节活动,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必要时卧床休息直至关节肿痛改善。肿痛改善后,在不增加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关节的屈伸和旋转运动以增加关节活动度。负重关节的关节炎如膝关节炎、髋关节炎需避免负重运动。关节运动的类型不尽相同,膝关节炎患者可选择游泳、散步等运动,避免行走过多及下楼梯;腰部及颈部关节炎患者可选择局部关节的旋转活动,避免长期伏案、仰头;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游泳是最好的全身锻炼。手小关节炎患者,则可选择编织、编绳、捏橡皮泥、剪纸、书法、打字、园艺等以活动小关节。无论选择何种运动,均需从小量开始,循序渐进,以运动后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宜,否则需调整锻炼强度及减少锻炼时间。在有条件的医院,上述功能锻炼应在风湿病专科及康复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此外,患者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站立时需直立,多睡硬板床,保持仰卧位避免屈曲挛缩,枕头要低,一旦出现上胸椎及颈椎受累应停止使用枕头。而膝关节炎患者则应避免穿高跟鞋。
5.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直流电疗及药物离子导入、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流疗法、高频电疗、磁场疗法、超声疗法、针灸、光疗法即红外线、紫外线、冷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关节受累的部位和性质,选用合适的物理治疗能更好地缓解关节症状及促进功能恢复。急性关节炎期,使用紫外线照射可减轻关节炎症,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以温热疗法为主
6.药物治疗
选择治疗药物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节炎的种类、症状的特点;2)患者年龄、是否伴发其他疾病、是否并用其他药物、是否妊娠;3)药物的功效、耐受性、安全性、剂量、依从性;4)药物的价格及患者的承担能力。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Gs)、改善病情慢作用抗风湿药物(DMARDs)、植物药、生物制剂等。非甾类抗炎药物为一线抗风湿药物,能迅速缓解关节症状,但不能阻止疾病进展,需酌情联用其他药物合用。Gs是最强的抗炎药物,如果正确使用,能迅速缓解患者炎症,控制病情,但不能滥用,适用于存在关节外表现、过渡治疗及局部应用。2010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提出类风湿关节炎使用Gs的原则为短期、小剂量、联合维生素D3和钙剂、关节腔注射。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联合、个体化方案使用DMARDs能早期控制病变,明显减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来氟米特(LEF)、硫酸羟氯喹(HCQ)等。但DMARDs对缓解疼痛的作用差,且起效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关节炎急性期应联合NSAIDs或Gs。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起风湿热的关节炎表现,急性期使用青霉素是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最有效的药物,急性风湿热患者长期使用长效抗生素以预防远期风湿性心脏炎的发生,成人预防不得短于5年,儿童至少维持到18岁。结核性关节炎、真菌性关节炎需在积极有效抗结核或抗真菌药物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治疗,但病毒性关节炎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反应性关节炎与微生物感染亦有关,但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多在3-5个月消退,部分患者的病程长达1年,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目前意见不一。植物药能辅助治疗关节炎,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其在延缓骨破坏方面的确切疗效。生物制剂的出现是风湿病相关关节炎患者的福音,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使用之前需严格地筛查其适应症及禁忌症,权衡利弊。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也以NSAIDs及DMARDs(SASP、MTX)为主,生物制剂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效果最佳,尤其对于对DMARDs反应不好的中轴关节受累患者。
骨关节炎的治疗除了对症止痛(对乙酰氨基酚、NSAIDs)外,还可在关节局部应用透明质酸。氨基葡萄糖类药物及双醋瑞因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建议长期应用。
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急性期的抗炎止痛(NSAIDs首选),及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应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有无肾结石等选择具体用药。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类(别嘌呤醇)及促进尿酸排泄类(苯溴马隆)。通常以后者为首选。
7.免疫及生物治疗
此类治疗是针对关节炎发病及导致病变进展的主要环节,如针对细胞因子的靶分子治疗、血浆置换、免疫净化、免疫重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等,主要应用于其他治疗无效、迅速进展及难治性重症关节炎患者,主要为类风湿关节炎。
8.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关节腔穿刺、滑膜切除、关节置换、关节矫形、关节融合。并非每个患者均需进行关节腔穿刺,要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已经确诊的关节炎,但个别关节持久不愈的关节腔较多积液,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时可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并给予腔内注射药物。关节腔注射常使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及透明质酸。前二者多用与类风湿关节炎。其中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同一关节穿刺频率无限制,但若注射1-2次后效果差不应继续注射。骨关节炎患者首选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后避免关节过度活动,以免药物渗出引起局部肿胀。
关节滑膜切除术适用于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药物治疗半年无明显好转时。术前但需要患者充分的精神、心理准备及术前药物治疗准备。关节矫形、关节置换用于具有关节畸形、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关节融合术可人为引起关节骨性强直以减轻疼痛,终止病变,或提供关节稳定。
综上所述,关节炎的病因不一,治疗亦不同。对不同的关节炎予以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因、病程、个体差异,予以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根据不同的病因,其预后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