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风湿,是什么导致风湿病的
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囊、筋膜等一组疾病,病因多样,如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化性、地理环境性、遗传性等。 风湿性疾病以疼痛(关节、肌肉、软组织、神经等疾病)为主要症状,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炎占重要组成部分,但风湿性疾病只限于关节炎。以往所指的“结缔组织病”或“胶原病”是风湿性疾病的一部分,它们和“风湿性疾病”不可完全等同。 风湿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具多样性,涉及全身的间质组织,结缔组织是风湿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病变场所,无论致密结缔组织如软骨和肌腱,还是疏松结缔组织,均可有广泛的不同程度的损害。疏松结缔组织损害的特点是:粘液样水肿、类纤维蛋白变性,肉芽肿形成,炎症细胞浸润,晚期呈透明性或硬化等变化,血管炎广泛存在,尤以动脉系统中的小动脉炎为主,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和外皮细胞增生或全层炎症。 免疫损伤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许多风湿性疾病,至少部分是因为免疫异常所致的组织损伤。免疫损伤可分四个基本类型:过敏性Ⅰ型反应,可以是局部或全身型;抗体-介导Ⅱ型反应,其特点是抗体可与本来的细胞表面抗原或吸收附于细胞表面的抗原相结合,免疫复合物Ⅲ型反应,特点是免疫复合物在细胞或组织表面局部沉着;细胞一介导Ⅳ型反应,是致敏的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直接接触的结果,反应过程不需要抗体及补体,这些类型不相互排斥,在某些病人可同时存在。 免疫遗传学的进展和HLA抗原与相关疾病的研究增加了对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理认识。与MHC基因相关的很多风湿性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的,HLA-B27编码的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有密切的相关。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遗传因素与风湿病的关系极为密切。早在1889年就有人指出,风湿病常可在同一家系成员中发病。此后也有人发现家族性发病比率较高。父母有风湿病的儿童,其发病率高于双亲无风湿病的儿童。有关单卵双胞胎的研究认为,其中一个患风湿病,则另一个有20%的可能亦将发病。因此在对风湿病患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之后,有的学者认为风湿病的易感性与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有关,但并未得到其他学者的进一步证实。另一项对40对双卵双胞胎的研究,只有2对有风湿病的相同病史。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抗原在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受基因支配。有人对风湿病患者进行了 HLA检查,证明HLA-BW35与风湿病的易感性有关。芬兰人的风湿病患者HLA-BW35占多数,而英国人的风湿病患者HLA-BW15占少数。因此,风湿病与HLA型的关系可能还和种族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具有HLADRβ1*0405等位基因者较较一般人群为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C1q、C2、C4基因的缺失较一般人群高,说明有易感基因存在。易感基因不仅增强易感性同时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认为风湿病的发病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基因遗传是风湿病发病的易感因素,但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风湿病是一种遗传病。随着人类遗传密码的解译,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遗传与风湿病发病的关系会被人类认识的越来越清楚,基因治疗也会成为现实的。
2、什么是风湿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可以是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行性、地理环境性、遗传性、肿瘤性等。
它可以是周身性或系统性的,也可以是局限性的;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或功能性的。包括各种关节炎在内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风湿病不只限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3、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1)类风湿关节炎。
(2)幼年型关节炎。
(3)红斑狼疮
1)盘状;
2)系统性。
(4)硬皮病
1)局部型①线状;②斑状。
2)系统性硬化症①弥漫型硬皮病;②CREST综合征;③化学物(或药物)所致。
(5)弥漫性筋膜炎
弥漫性筋膜炎伴或不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6)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①多发性肌炎;②皮肌炎;③与恶性肿瘤相关的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④儿童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与血管病相关。
(7)坏死性血管炎和其他类型的血管病变
1)结节性多动脉炎。
2)变应性嗜酸性肉芽肿血管炎(Churg-Strauss综合征)。
3)超敏性血管炎①血清病;②过敏性紫癜;③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④恶性肿瘤所致;⑤低补体血症性血管炎。
4)肉芽肿性动脉炎①韦格纳肉芽肿;②巨细胞(颞)动脉炎伴或不伴风湿性多肌痛;③大动脉炎。
5)川崎(Kawasaki)病。
6)贝赫切特综合征。
(8)干燥综合征。
(9)重叠综合征。
(10)其他①风湿性多肌痛;②复发性脂膜炎;③复发性多软骨炎;④结节红斑。
2.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1)强直性脊柱炎。
(2)Reiter综合征。
(3)银屑病关节炎。
(4)炎性肠病关节炎。
3.骨性关节炎。
4.感染性关节炎。
5.代谢和内分泌病所致的关节病
(1)晶体诱导的关节炎
①尿酸钠结晶所致(痛风);②焦磷酸钙结晶所致(假性痛风、软骨钙化病);③碱性磷酸钙结晶所致(羟基磷灰石)。
(2)其他生化异常
1)淀粉样变①原发性;②继发性。
2)血管病。
3)其他先天性疾病①Marfan综合征;②Ehlers-Danlos综合征;③成骨不全。
4)内分泌病糖尿病、肢端肥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
5)免疫缺陷病①低丙球蛋白血症;②lgA缺乏症;③补体缺乏症。
(3)遗传性疾病①先天性多关节弯曲;②过动综合征;③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6.肿瘤性风湿病
(1)原发性①滑膜瘤;②滑膜肉瘤。
(2)继发性①白血病;②多发性骨髓瘤;③转移瘤。
7.骨与软骨病变
(1)全身性、局限性骨质疏松。
(2)骨软化。
(3)肥大性骨关节病。
(4)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
(5)骨炎。
(6)缺血性骨坏死。
(7)肋软骨炎。
(8)其他。
8.非关节性风湿病
(1)关节周围病变滑囊炎、肌腱病、附着点炎、囊肿。
(2)椎间盘病变。
(3)原发性下背痛。
(4)其他①纤维肌痛、纤维织炎;②精神性风湿病。
9.其他具有关节症状的疾病
(1)周期性风湿病。
(2)间歇性关节积液。
(3)药物致风湿综合征。
(4)其他慢性活动性肝炎、多中心性单核-巨噬细胞增多症、外伤等。
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其中一部分是继发于病因较明确的疾病,如肿瘤、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感染等。在内科工作中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4、风湿病分为哪几类?
目前对风湿性疾病的分类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就属此类)、内分泌—代谢性风湿病(如痛风)、感染性风湿病(如结核性关节炎)、退行性风湿病(如骨质增生性关节灸)、遗传性风湿病(如褐黄病)以及其他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风湿病涉及的范围很广,与临床各科几乎都有关系,如内科、骨科、皮肤科、口腔科、眼科、放射科等,同时还是临床免疫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湿病与基础医学中的免疫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现在对风湿病的研究手段除经典的方法外,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中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已较广泛应用,基因水平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这些预示着风湿病中某些疑难问题将会有某些突破
5、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感染性关节炎,是什么病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要提高机体抵抗力。抗类风湿治疗。感染性关节炎是关节感染,要抗感染治疗、
6、名词解释:风湿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是以关节痛、畏风寒为主症的一组极其常见的临床症候群。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
7、感染性膝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区别
你好,这种情况考虑这个一种是感染,一种是风湿,他是两种疾病,这个你需要到医院去确诊,对症治疗,祝你健康。
8、风湿病有哪些常识?
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春季正是万物萌发之际,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季节。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4、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发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5、预防和控制感染: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原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6、住的房屋要通风、向阳,保持空气新鲜。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风口处睡卧。
7、洗濑宜用温水,睡前洗脚,最好将双足浸入中药洗方汤药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畅,还可以消肿痛,除风湿。
8、风湿病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有明显的红、肿、热、痛者,要卧床休息2-3周,肾虚及腰椎病患者忌性生活。
9、患者出汗较多时,须用干毛巾及时擦干,衣服汗湿后应及时更换,避免受风寒湿侵体。
10、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受潮、过度劳累及精神刺激,预防感冒,以减少自然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11、风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症的轻重,遵照医嘱,调理饮食和忌口。
12、风湿病在病情控制后可以参加一些省力的日常劳动,并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13、风湿病人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虑。
14、注意预防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流感等感染性疾病会造成人体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容易导致风湿病出现或复发。有关节病的人、老年人、体弱者和体内有结核、胆囊炎等慢性感染病的病人,在阴冷天气里更要注意预防流感,流感发生时尽量不要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去,防止受寒受凉引发或加重风湿病。
15、注意保持居室温暖和干燥:有关节病等风湿病的人,在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持居室内的温暖和干燥,注意给关节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
16、注意摄取蛋白质:营养鲜牛奶、大豆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于预防关节炎等风湿病、减小关节炎疼痛,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17、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虽然风湿病无法根治,且致残率比较高,但如果获得早期诊断及早期的治疗,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甚至治愈的。所以,若能普及本病的一般知识,医生和患有关节肿痛症状的病人对本病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就能提高诊疗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致残率和增加劳动能力。
有些职业是工作在水湿潮冷的环境中的,如井下、露天作业等,一定要注意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劳动或劳动后,不可乘热身汗出便入水洗浴。垫褥、被盖应勤洗晒,以保持清洁和干燥,劳动出汗,当风吹,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洗净。
9、什么是风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