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湿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患急性风湿热时心脏病变尤为突出,心肌、心内膜及心包均可受累,往往同时存在,故又统称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心脏炎中70%在发病初2周内发生,少数可延至6个月发生。严重者可引起心脏扩大,伴心力衰竭,多遗留慢性心脏瓣膜病。
(1)急性风湿性心脏炎。
心肌炎:风湿热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炎,轻者症状不多,重者常可并发心力衰竭。常见表现有:①心率加快,110~120次/分以上,与体温不成比例;心音减弱,第一心音低钝,有时呈奔马律;心律异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各型早搏、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心脏扩大。
心内膜炎:以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心尖闻及Ⅱ至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型心脏炎病儿杂音的产生与瓣膜的炎症、水肿及血小板赘生物生成有关。急性期过后,杂音可消失。若急性期已过,杂音仍不消失,发生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的可能性极大。
心包炎:重症患儿的心包炎多与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同时存在,患儿有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大量心包积液时听诊心音遥远;胸部X线透视心影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影向两侧扩大;心电图可见低电压。
(2)慢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热反复发作且病程持久者(1/2~2年),可因在瓣膜或腱索的炎症引起疤痕挛缩造成器质性瓣膜损害,成为非活动性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即风湿性心脏病。其中以二尖瓣受损机会最多,约占瓣膜病的3/4;主动脉瓣次之,占1/4;三尖瓣受损较少。受累二尖瓣少部分可恢复正常,而主动脉瓣受损时恢复正常者很少。
二尖瓣关闭不全: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感乏力、易倦、心跳。在心尖部可闻Ⅲ级以上杂音,当心室扩大时,可引起功能性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及二尖瓣型P波。
二尖瓣狭窄:形成二尖瓣狭窄所需病程至少两年,大多数需10年左右。当二尖瓣口面积狭窄程度达到正常一半时,才出现临床症状,患儿表现疲倦、心悸、气促,常因剧烈体力活动、情绪激动、上感等诱因引起。两颊及口唇部呈紫红色(二尖瓣面容)。严重病人有咯血、端坐呼吸等左心衰竭的表现。伴右心衰竭时,肝脏肿大,出现腹水。还可发生心房颤动、全身性栓塞症。体检中可在心尖部听到隆隆样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心电图可见有心肥厚,P波增宽。心房颤动多提示有活动性风湿病变存在。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症病人可无症状。重症病人表现心悸,颈动脉搏动明显,左侧卧位时出汗、左胸不适。体检时在左胸骨左缘3、4肋间可听到吹风样舒张期杂音,吸气和前倾时明显。还有末梢血管征,如脉压增高、水冲脉及毛细血管搏动。动脉枪击音等,X线可见左室扩大向下延伸呈靴形心脏。心电图示左室肥厚或正常。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单独存在,而单独主动脉瓣狭窄则不存在,偶尔有狭窄和关闭不全同时存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2、心脏病包括哪些病
心脏病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临床实践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脏病有效的辅助方法。
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 ,建议做一次心脏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 ,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
◆体力活动时有心悸、疲劳、气急等不适 ,或产生呼吸困难感 ;
◆劳累或紧张时 ,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 ;
◆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 ,或疼痛放射到肩、手臂及颈部 ;
◆出现脉搏过速、过慢、短促或不规则 ;
◆熟睡或做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 ,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 ,需要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 ;
◆性生活时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 ;
◆饱餐、寒冷、吸烟、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或电视时 ,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 ;
◆在公共场所中 ,容易感到胸闷、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 ;
◆上楼时比以前或比别人容易出现心悸和气急 ;
◆突然出现一阵心悸、头晕、眼前发黑 ,有要跌倒的感觉 ;
◆儿童的活动能力比同龄差 ,活动时感觉心悸、气急、乏力、口唇青紫 ;
◆感冒后轻微劳动也感到心悸、疲乏 ,或走路稍快就觉气急 ;
◆突然胸部不适而昏倒在地上 ,或有马上要“死去”的感觉 ;
◆晚间睡觉枕头低时感到呼吸困难 ,需要高枕而睡 ;◆出现下肢浮肿 ;
◆手指或足趾末端出现肥大、变形 ;
◆脸、口唇和指甲出现青紫、暗红等异常颜色 ;
◆静息时自觉心跳有异常声音 ,或手掌握触前胸壁心脏部位时有震颤感 ;
◆妊娠期出现心悸、头晕、气急或浮肿 ;
◆左肩痛长期不愈。
早期症状
察颜观色早发现
俗话讲,无病早防,防患于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补牢未为晚。心脏的防病与治疗关键是“早”。
那么如何在早期发现心脏病呢?那就是察颜观色:心脏病除常见的心悸、心前区疼痛等人们熟知的症状外,常常还有一些体表征兆。注意观察这些先兆症状,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这些体表征兆包括:
◆呼吸:作了一些轻微活动时,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脸色: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皮肤: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皮肤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如果你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
◆头颈: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气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内侧却有阵阵酸痛,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脚: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此外,如果时常心悸、气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缓解,这是紫钳性心脏病的特有表现。
重视胸闷与心慌
我发现,不少老年人对自己的一些症状缺乏认识,而一些年轻人对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也不是很重视,往往认为没什么关系,忍一忍就过去了。正是这些想法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有一位40岁左右的高校领导,平时自觉心脏不适,却不加重视,结果猝死了,英年早逝,非常可惜。如果他及时就诊、及时治疗,结果就会大不相同。所以说,只要积极治疗,心脏病的治愈和缓解还是很乐观的。
3、风湿性心肌炎
我家亲属一个小孩7岁得的就是风湿性心肌炎,现在好 了,他就是打长效青霉素,你信我的话一定要打啊 。这个病不能大意。如果过敏就是吃红霉素
4、风湿性心脏病包括哪些?
(1)急性风湿性心脏炎。
心肌炎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炎
5、风湿性心脏病症状表现有哪些?
,风湿性心脏病症状主要是由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瓣膜病变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引起的症状,由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引起的最常见症状是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悸、咯血和乏力等。然而这些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症状亦可由其他原因和疾病引起,所以要详尽取得一切症状的特点,以对诊断提供更确切的资料。一、呼吸困难呼吸困难(dyspnea)是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症状,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根据发病机理,呼吸困难可分为心原性呼吸困难、肺原性呼吸困难、中枢性呼吸困难、精神神经疾病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及血原性呼吸困难六种基本类型。风湿性心脏病症状之呼吸困难是因心脏瓣膜病导致长期或快速的肺淤血、肺泡弹性减退、通气功能障碍、心排量减低、血流速度减慢、换气功能障碍等导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及肺循环压力增高,引起反射性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之故。二、胸痛胸痛(Chestpain)是风湿性心脏病症状中另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有时起源于局部轻微损害故无关重要,有时由于内脏疾病所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则往往有重要意义。根据胸痛的起源,可分为胸壁病变、胸腔器官疾病等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由心脏疾病引起的胸痛称为心原性胸痛。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病引起的心绞痛,胸腔或心包受损等致的胸痛均属此列。三、晕厥是风湿性心脏病症状中较严重的症状,是指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主要原因:心脏排出量减少(主动脉瓣病变)或心脏停搏(传导阻滞),突然剧烈的血压下降(大量的主动脉瓣返流)或脑血管的普遍性暂时性闭塞(血栓脱落)。心原性晕厥的严重者称为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症(Adams-stokesSyndrome)。心悸(palpitation)也是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症状,是自觉心脏跳动伴有心前区不适感觉,常见的原因为心律失常、心脏搏动增强等。
6、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怎么治疗?
概述:
急性风湿性心脏病(心血管内科)是风湿热最重要的临床表现,风湿热约60-80%病例有心脏炎征象。风湿同时累及心内膜、心肌和心包,称为风湿性全心炎。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心音改变、杂音和/或心包摩擦音。风湿热是与A族乙型链球菌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首次发作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易反复发作引起心脏严重损害,必须按正规的治疗以控制风湿热并预防其复发,否则最终形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后果严重。
症状表现:
1.发病前1-3周,约半数病人先有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史;2.发热、多汗、乏力、轻度贫血和心悸、气促等;3.心动过速往往与体温不相称,心脏增大,心尖搏动减弱,第一心音低钝,可出现病理性第三心音和第三心音奔马律,心脏杂音,可出现心包摩擦音和心包积液。
诊断依据:
1.发热、多汗、乏力、轻度贫血、关节疼痛等。2.心脏杂音、心脏增大、心包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3.链球菌感染证据。
治疗:
治疗原则 1.根治链球菌感染;2.抗风湿;3.防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4.预防复发;5.必要时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根治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疗程应足够,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治疗;2.抗风湿治疗应用阿斯匹林合用激素治疗,用量和疗程应足够;3.预防复发首选长效青霉素,预防用药至成年,若青霉素过敏或者长效青霉素无药,改用红霉素或者磺胺嘧啶;4.积极防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包括应用特需药物。
预防常识:
急性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最重要的临床表现,首次发病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易反复发作引起心脏严重损害,可因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最终形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后果严重。对于链球菌感染史者,出现心动过速、心脏扩大和杂音等表现时应高度警惕该病,诊断上还应与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心脏病相鉴别。该病还可以有关节炎等风湿热其他表现。链球菌感染是该病初发和复发的原因,年龄越小感染机会越多,根除链球菌感染是治疗和预防的关键。抗风湿应用阿斯匹林合用激素治疗,用量和疗程应足够,正规的抗风湿治疗能够控制风湿对心脏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