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风湿十大误区
您好! 误区之一:风湿病只包括风湿热(含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新的认识:风湿病是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大类疾病;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行性或代谢性骨关节病及感染性关节炎等十大类百余种疾病。
误区之二:老年人才会患风湿病。
新的认识:不单是老年人,所有不同年龄的人包括儿童都会患风湿病,而严重的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在青壮年中更常见。
误区之三:风湿病是因为在潮湿环境中生活、工作所致。
新的认识:风湿病可发生在各种气候环境中,主要是与免疫相关。
误区之四:关节肿痛加上抗“0”增高即可诊断风湿热(含风湿性关节炎)
新的认识:风湿热目前是个少见病,不要轻率地滥下风湿热的诊断。抗“0”增高只是链球菌感染的证据之一,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也常见抗“0”增高,不能仅凭此诊断风湿热,一定要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排除其它的风湿病才能诊断。因为风湿热要应用青霉素治疗和预防,而其它各种风湿病皆不用。
误区之五:关节痛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就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阴性就可排除类风湿关节炎。
新的认识:类风湿因子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它并非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除了类风湿关节炎外,其它一些常见的风湿病和感染性疾病等也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甚至正常人也有4%阳性者,因此,类风湿因子阳性者不一定就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为70%,故也不能根据类风湿因子阴性就排除类风湿关节炎。是否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一定要看是否符合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不能仅凭类风湿因子。
误区之六:血沉、抗“0”、类风湿因子、风湿八项(抗ENA抗体)和其它一些免疫试验阴性就可以排除风湿病。
新的认识:上述的化验只能检测部分风湿病,而且阳性率并非100%,有很多风湿病患者的化验结果可能阴性,因此,不能仅凭上述化验结果阴性而排除风湿病的诊断。
误区之七: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是治不好的。
新的认识:近年现代风湿病学科的飞速发展使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只要能早期诊断,抓紧时机给予积极的正确的综合治疗措施,就可使病情好转,稳定或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否则,如果消极对待,不规则治疗,就有可能发展成严重残疾,或导致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误区之八:常规应用激素治疗风湿病。
新的认识:不可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的病种、病情而酌情考虑。如何应用激素治疗风湿病是一门艺术,在使用激素前一定要先熟悉激素的作用和毒副反应。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用激素并不能阻止关节炎病理过程继续发展,不能根治,长期使用或使用不当还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甚至比类风湿关节炎本身对人体的危害还大。
误区之九:风湿病用西药只能“治标”,中药才能“治本”。
新的认识:西医和中医治疗风湿病各有所长,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最重要的病变是骨关节侵蚀而致残,大量的临床研究已发现有些西药能达到控制病情进展,阻止发生骨关节侵蚀的“治本”作用;而中药雷公藤的远期疗效正在研究之中,尚未发现其它中药有阻止发生骨关节侵蚀的“治本”作用。
误区之十:抗风湿西药的不良反应大,中药无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轻微。
新的认识:抗风湿西药是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用药并严密监测不良反应指标,可保安全耐受。然而,抗风湿中药有些是毒性很大的药物,例如雷公藤可抑制生殖功能和出现急性粒细胞缺乏,如果麻痹大意不注意监测而盲目应用,可导致严重后果。
合肥黄山路446号
2、类风湿的治疗有误区吗
类风湿病治疗的误区是导致类风湿病难治的根源。
西药被大多数风湿、类风湿病患者乐意接受,因为西药在治疗风湿、类风湿病方面有其较好的止疼效果,大多数治疗风湿病的西药都具有副作用,而且副作用相当大如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等,远期疗效也不近理想。不知长期接受西医治疗的患者是否有此感受?
中医中药治疗风湿、类风湿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因服用麻烦,喝起来比较难以下咽而被大多数风湿病患者拒之千里。实际中药治疗风湿、类风湿病有其独特的优点,我在临床中找出了一条无毒、无副作用、疗效好、疗程短的中药方剂,为无数例风湿、类风湿病患者从根本上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中医的精华和生命所在就是临床疗效,而良好疗效的取得与有效药物密不可分,但也与患者的密切配合治疗不可分割。引起风湿、类风湿病难治的根源:其一、与风湿病自身缠绵难愈有关,其二、与以下几个方面有直接关系。
1、某些医生的误导:
说什麽风湿、类风湿是不死的癌症,风湿、类风湿病是不治之症。
2、长期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风湿、类风湿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之后,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依赖性特别强。停用会有反跳现象。
3、反复应用解热止疼的西药:
有些风湿、类风湿病患者服用止疼药后,疼止住了也就不再看医生了。这样就延误了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4、经济困扰迁就思想严重:
有些患者早起症状轻不当回事;有些患者买些便宜的止疼药如炎疼喜康、布洛芬......不积极治疗,等到病情严重了再去治也就难治了。
5、观望思想:
大部分患者都有这种思想观念,比如一个患者在得到某种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后又告诉了另一个患者,这个患者就会说等你治好了我再去治疗。岂不知这样延误了时间,错过了最佳治疗。也是导致风湿类风湿病难治的一个根源
6、病急乱投医:
常说中药三两剂问问路,五六剂才能见效果。这对某些心急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考验,他们往往是在这吃几剂那儿吃几剂,最终什么效果也没有。这也是导致风湿、类风湿病难治的根源之一。
7、服药问题:
中药汤剂是治疗风湿病最直接有效的方剂,但服用起来比较麻烦、难喝等,被大多数风湿病患者所拒之。
望风湿、类风湿病患者在今后的治疗中能以此为戒,找出根源彻底治愈。祝广大风湿、类风湿患者早日康复。
3、膝关节炎有哪些科学的防治误区?
关节炎的治疗误区包括: 1、盲目按风湿治疗 2、关节疼痛是缺钙,补补钙就可以了 3、体重在治疗中无关紧要 4、关节炎是老人的事,我还年轻,不会得。
关节炎是一种骨科疾病,很多老年人会患上这种疾病。但是不要以为关节炎是只有老人才患上的疾病,很多年轻人也会患上这种疾病。关节炎的发病率是很高的,而且危害极大。在进行关节炎的治疗的时候不要陷入误区,一起来看治疗关节炎有哪些误区。
1、盲目按风湿治疗: 只要有关节痛就自认为是风湿病,到处求医服药,延误了病情,还产生了严重的毒副作用
4、治疗风湿骨病有什么误区么?
风湿骨病患者,治疗时存在的6大误区:
误区一:简单的消炎。
简单消炎,治标不治本。多数患者不明自己的病因,盲目的服用一些削炎止痛药物,不能完全消除骨关节及其周围骨组织炎症与体内的痹毒,只能暂时缓解疼痛症状。
误区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风险大,并且不除根。手术的方法只是对骨病进行器质性治疗,无法抵制风、寒、湿、邪对骨关节的二次侵袭,因而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误区三:止痛快的药物就是好药。
许多患者在治疗风湿骨病过程中,通常认为能够快速止痛的药就是疗效好的药,也就是过分的依赖止痛药物。造成服用的剂量越来越大,胃肝肾被止痛药的副作用伤的千疮百孔。众说周知。许多迅速止痛的产品含有毒性药物或成份,只是暂时缓解,掩盖来症状,并没有根本消除致病根源,长时间的服用还会导致胃,肝肾的损害。
误区四:以毒攻毒传统的方法。
通常是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清除痹毒和炎症,极易损伤胃、肝、肾等脏腑器官,严重者甚至瘫痪、致死!要么止痛不祛毒,要么祛毒伤肝肾;这是传统治疗风湿骨病的又一大误区。
误区五:疼了就治疗,不疼就不治了。
大多数风湿骨病患者都走不出“疼痛——治疗——不疼——停止治疗——再疼痛——再治疗”恶性循环的怪圈,其实,致使他们陷入这种误区的关键是对治疗的目标不明确,把止痛当成了治疗的目标,而不明白治愈风湿骨病的关键:必须彻底祛除痹毒。
误区六:变形的关节能够彻底恢复原样
许多药物都宣称能彻底能恢复变形的关节机构,稍有理性的人都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医学上也从来没有提出过这个奋斗目标。
5、风湿病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风湿病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该病主百要会造成关节、肌肉度疼痛,而且该病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制问性脊柱炎等多种疾病。风湿病是答一种致残率较高的回疾病,所以专家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早治疗,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答要避免以下的误区:
6、风湿病,懂的朋友就进来看看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玻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 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
7、风湿骨病能治好吗?
在临床上并没有风湿骨病这一个诊断,风湿骨病,一般是我们老百姓的说法或者是一些广告语的说法,我们平时所说的风湿骨病可能指的是类风湿关节炎。 目前来说,类风湿关节是不能根治,我们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患者达到临床缓解或者疾病的低活动度,临床缓解是指没有明显的炎症活动的症百状和体征,患者在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时候,要早期达标个体化的治疗,同时要长期坚持用药,密切监测病情,减少致残率。 一般的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最为重要。患者药物治疗分为五大类,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植物度药和生物制剂等,具体选用哪种药物或者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以及对药物的耐受性来具体的选择。
8、关于痛风的六大常见误区,你知道几点
痛风治疗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发生障碍,血液和组织中积聚大量尿酸和尿酸盐而引起。症状是手指、脚趾、膝、肘等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变形。痛风,是由于长期在风湿寒的环境百下而导致的;因此,应该远离风湿寒的环境,生活在相对温暖干燥的环境下。痛风,度可以少吃酸性食品,少摄入盐;吃海鲜喝啤酒,会导致痛风。教学视频指出:中医的历节病,起因都是肝肾两虚,病在筋骨之间游荡,类似于西医的痛风、风湿病。临床上,按照症状分为三种:(1)风痹,症状是又麻又痛:风湿相抟,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2)血痹,症状是麻而不痛: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专风痹症,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3)历节,症状是但痛不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属针对膝盖痛。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毒性大,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使用,心脏病患者不能使用。可以咨询中医师:能否利用上面经方进行治疗。
9、怎么有效治疗风湿
如何预防风湿类风湿病? 1 、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加快血液循环减少局部血液和炎性物质淤滞。 2 、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规律,出汗后不要立即用凉水冲洗和吹电扇,久坐的人要适当运动。 3 、适当的减少性生活次数。 4 、适当加强营养,多吃含蛋白高的和易消化的及热性事物(鱼、蛋、羊肉等)。 5 、同时患有其它疾病时,可同时加用治疗其它病的药物,时间要适当错开 30-60 分钟。 6 、不要有病乱投医,乱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坚持按疗程治疗,不要随意停药 风湿病治疗误区: 风湿病治疗误区一:风湿病虽然难治,但并不是无药可治,有一部分患者道昕途说,认为风湿病是不治之症,往往背上了“死不了,活不旺”、“轻了是懒汉,重了是瘫痪”等思想包袱,产生悲观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了信心,到了谈风湿而色变的地步,不是积极的配合治疗,结果只是耽误治疗而错过最佳、有效的冶疗时期.致使疾病更进一步恶化、发展,增加残疾的程度。 风湿病治疗误区二:与上面的人相反,有些人认为关节、腰腿疼痛不影响吃、不影响穿。不是什么大病,疼痛厉害了,吃些止痛片即可,只能止住疼痛就算了,这种想法更是要不得,风湿病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疾病,得风湿病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使病情发生迁延。最后使风湿病一步一步恶化、发展而导致残疾。 风湿病治疗误区三:激索治疗是有严格适应症的。一般而言只有不足 5 %的风湿病病人才需要使用激素治疗。但在实际治疗中大部分病人曾经用过激素治疗。病人用药后,表面上疼痛、僵直稍减轻些,活动稍有改善,病情看似有一些缓解。而实际上.激素服用后有诸多毒副作用,如发胖等。长期应用激素,还会产生赖药性和抗药性等,一旦停药.症状会璧新出现并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病人不要滥用澈紊。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实用中医内科学》方)。 ②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 ③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鳖虫1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风、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药? 风湿性关节炎病在肌肉、关节、经脉,膏药外贴可使药性从皮毛而入腠理,通经活络,较服药更有有利的一面。现将常用膏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4)五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
10、产后风湿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之一:产后风湿必须在百日内治疗
目前提倡母乳喂养,分娩后百日女性在哺乳期,服用内服药后会进入血液,通过母乳喂给孩子。治疗产后风湿的药物一般都会有补气补血或补阳补阴的中药,同时会加用活血化瘀的药,婴儿的身体不一定需要这些物质,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孩子为“纯阳之体”,可损其阳不可损其阴,产后风湿的患者多是阳虚,服用后不免对孩子产生影响。目前中药成分不能定性,如果症状不重,建议可以用常用中药做药膳(指同时可以当药物又可以是食物的中药服用)或使用外用药治疗。产后风湿可以在患者停止哺乳后治疗,从临床看不会有太大差别。
误区之二:产后风湿可以采用发汗的方法治疗
产后风湿多系感受风寒湿邪气导致,中医治疗外感病的一种方法就是采用发汗的方法,驱除外邪。但前提首先是患者的体质较好,否则在使用发汗药的同时加用补气、补血药。产后风湿之所以会发生,其根本原因是患者正气不足,气血亏虚,再感受外邪导致,如果只是一味地发汗,会更加损伤阳气。
有些患者使用大量的发汗药,全身大汗,甚至不能停止,有的能把被子湿透,这样更加不可取,很多患者大汗后关节不能活动,生活不能自理。中医认为汗为阳气所化,大汗后会亡阳,阳在外为守,会导致持续流汗不止。
误区之三:产后风湿一定要多穿衣服
很多患者来就诊时,穿很厚的衣服,即使是在夏天,这样不可取。产后风湿的患者阴阳不相协调,容易出现自汗,如果过分地穿衣服,大量的出汗,会导致身体更加虚弱。因此建议患者适当的穿衣,只要不觉得冷就可以。同时带上一件外衣,冷时穿上,运动和热时脱去;最好带上1 ~ 2 条干毛巾,如果出汗,把汗擦干,因为人体在出汗的时候,毛孔是打发的,风寒湿邪会随之进入,同时出汗后内衣会是湿的,用身体捂干衣服会更冷,导致病情加重。
误区之四:产后风湿一定要卧床休息
产后风湿的患者需要适当运动,提高体质。中医里有句话“久卧伤气”。人体需要运动,加强新陈代谢,一般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运动方法,每次活动不要太长。同时运动方式不限,慢跑,快走等都可以,一般运动后晚上正常睡眠第二天体能恢复80%为合适,如果比较疲劳,就降低运动量,反之增加运动量。
误区之五:产后风湿可以通过生第二胎治愈
在民间常有这种说法,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从理论上说是不太可行,多数患者病情明显加重,有一位患者特意怀孕5 个月后引产,结果术前本来还可以生活自理,术后卧床不起3 个月。在中医上,患者之所以出现产后风湿,系患者自身体质虚弱,如果怀孕,孩子的先天之气会不足,同时身体提供给一个人用尚且不足,再怀一个宝贝,岂不是雪上加霜(可能有第二胎好转的女性会有异议,医学上肿瘤也会有自愈,但需要了解它的概率)。
误区之六:产后风湿后发展成为类风湿关节炎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从西医的角度病因不清,同时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没有证据支持此观点。从临床上看,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无产后风湿的病史。
误区之七:症状缓解后马上停药
症状缓解或消失后马上停药,这是很多患者复发的原因,其实患者看到的只是表象,产后风湿很多是气血不足,肝肾不足等所致,需要继续服药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