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一名类风湿患者,买了很多药,里面都含有激素,大家有没有好点的药物啊?
要抄是一般的腿疼,应该很快就能好了,但是像你说的这种情况,可能你得去医院看一百看了 ,因为现在很多老年人容易得类风湿疾病,开度始的症状都是腰腿疼痛之类的,建议你带着亲知戚去医 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不要耽误了身道体,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呵呵
2、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哪些西药可以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西药治疗:如布洛芬、消炎痛、阿斯匹林等可用于急性期及以后各期,主要是减轻关节疼痛,中和毒素。近年来国内科研成果雷公藤片为一有效药物,可在各期遵医嘱使用(因有血小板减少和精子减少等副作用)。比雷公藤片更为有效的药物为雷公藤多甙,此药为雷公藤纯化而成,可以应用,但有副作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定期验血、查血小板是否正常,不可擅自服用。
另外,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疗效显著,但副作用较大而多,停药后症状反而加重,此点也应因人而异,根据医生意见进行。至于一些免疫抑制剂如氯喹等,因毒性大则更应根据专科医生意见决定。
3、请问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 开始一直用西药 含激素 只可以控制 停药又不见好转 胃口也变得很差 请老师帮忙
公立医院看医生,中药治疗才能解决
4、我老婆得类风湿有三年了,去年11月开始发作,吃中成药和西药还有激素差不多有3个月了,病情控制不了,
有种偏 方,叫尿疗,据说有人有效,可以试试,反正不花钱,没副作用
5、类风湿发时突然,很痛用激素药见效快,但易反复发作。现已吃药一年多病情更严重。
到大医院有风湿免疫科,输液,平时吃药。不过也有激素药。中医中有“蜂疗”法,说是两三次就可以治好。
6、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西药治疗方法?
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如布洛芬、消炎痛、阿斯匹林等可用于急性期及以后各期,主要是减轻关节疼痛,中和毒素。近年来国内科研成果雷公藤片为一有效药物,可在各期遵医嘱使用(因有血小板减少和精子减少等副作用)。比雷公藤片更为有效的药物为雷公藤多甙,此药为雷公藤纯化而成,可以应用,但有副作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定期验血、查血小板是否正常,不可擅自服用。
另外,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疗效显著,但副作用较大而多,停药后症状反而加重,此点也应因人而异,根据医生意见进行。至于一些免疫抑制剂如氯喹等,因毒性大则更应根据专科医生意见决定。
7、类风湿吃激素药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性的肿胀和疼痛,它均有很强的消肿止痛作用;对于各种发热它多有快速的退热作用;激素可以减轻许多临床病症,常有“快速起效”的功效。激素是临床应用最广的药物之一,几乎没有哪一个临床医生不熟悉激素的用法。然而,激素又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药物。其显著疗效和严重副作用,以及激素依赖性,使临床医生和病人对激素“又爱又恨”。有人称之为风湿病的“鸦片”。临床上不正确或不合理使用激素的现象非常泛滥,尤其是风湿科的病人,不仅给病人身体造成了损害,也给社会带来了负担。这里从激素的副反应、如何选择激素种类和如何给药等几个方面,来讨论合理使用激素的问题。激素的不良反应、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损害、骨质疏松与自发性骨折、对儿童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影响、诱发和加重感染、诱发和加重溃疡、无菌性骨坏死、行为与精神异常。临床上造成肾上腺皮质功能损害的原因有两个:1、长期大量用药和使用不恰当的种类和剂型,2、不适当的停药方式。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乏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糖尿病等。一般停药后可以自行消失。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大剂量长期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抑制了ACTH的分泌,从而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连续使用泼尼松(20~30mg/d)2周以上,可以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迟钝,如果突然停药,则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低血糖、低血钠、低血氯、高血钾、心律不齐、低血压等撤药反应。预防的方法是合理地逐渐撤药或给予一定量的ACTH。激素应用中有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例如:一位60kg体重需要用泼尼松每日0.5mg/kg的病人,有3种用法:(10mg,每日3次)、(30mg,每日1次)、(60mg,隔日1次),你能说谁是谁非吗?泼尼松10mg q.d (8Am)与地塞米松1.5mg q.d (8Am)一样吗?一位需要静脉注射激素的病人,是用地塞米松8 mg,还是用甲基泼尼松龙40mg?每月肌注1次康宁克通,代替每日口服激素,非常方便,病人感觉也很好,这种疗法对吗?在激素临床应用中,有许许多多的、似是而非的问题。不是每个医生都非常熟悉激素,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有许多的医生在错误地或不合理地使用激素。当一个病人确实需要使用激素时,我们必须非常清楚,激素的疗程计划有多长。如果该疾病只需要很短疗程的激素,如1~3天,最多不超过5天,如偶然发生的过敏性病变,则选用抗炎抗过敏作用较强的药物和给药方法,如每日3次口服激素,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不需太多地顾及激素的远期副作用。但多数情况下,临床使用激素需要一个漫长的疗程,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者可能会需要反复使用激素者,例如支气管哮喘等。对于这些长疗程的激素使用者,或可能反复使用激素者,需要注意保护病人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否则,不但造成日后激素减药和停药困难。而且出现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后,病人的应激能力下降,在遇到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时,会出现危险。选用哪一种激素?
8、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哪些西药?
(1)非激素性抗炎药物
这类药物通常称一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消炎、止痛作用。另外,这类药物尚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的cAMP 增加,溶酶体膜稳定性增加,减少酶的释放。但这类药物虽然能减轻症状,却对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反应不发生根本影响,因此不能控制病情发展,只能改善症状。
①吲哚美辛。开始剂量为每日75mg,分3 次饭后口服,其后逐渐增至每日100 ~ 150mg。孕妇、溃疡病、精神患者禁用。
②阿司匹林。每日3mg ~ 4g 口服,4 至6 小时1 次。
③吡罗喜康。每次20mg 口服,每日1 次,饭后服。
④布洛芬。每日1 ~ 18g,分3 ~ 4 次口服。副作用较少。
⑤萘普生。每次250mg 口服,日2 次。副作用较少。
⑥氟芬那酸。每次0.2 ~ 0.4mg 口服。每日3 次。
一线药物不主张联合使用,应用某一种药物3 周仍无效者,可更换另一种药。经半年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应用二线药物。
(2)缓解性药物
这类药物又称二线药物。其共同特点是作用慢,可影响疾病的免疫反应病理过程。
①金盐。可改善体液和细胞免疫,减少骨质的侵蚀、破坏,抑制滑膜炎症。每周25mg 的金盐制剂,静脉注射疗效较好。包括硫代苹果酸金钠和金诺芬。口服金诺芬6mg,每日1 次。持续15 年,类风湿因子可有37% 转阴。
②青霉胺。可使巨球蛋白的二硫键断裂,而发生解聚,降低RF水平。剂量为每日250 ~ 1800mg,病情好转后改为每日250mg 维持。
服药后1.5 ~ 2 个月起效。副作用有皮疹、肝损害、骨髓抑制等。
③氯喹及其衍生物。氯喹开始剂量为每日250 ~ 500mg,平均每日6mg/kg。有心肌病,角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者慎用。为减少副作用,每年只用10 个月。
④左旋咪唑。作用类似青霉胺。可中度改善类风湿症状,能增强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与一线药物联合应用,疗效较好。
用法:25 ~ 50mg,口服,每日3 次,每周单日用,双日停,12 周为1 疗程。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一般不首选此类药。其应用指征如下。
①常规治疗无效时,可与一、二线药物合用。
②严重关节外并发症,如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及虹膜睫状体炎等。
使用原则:最小剂量(如泼尼松每日小于10mg)。最短期限(因长期使用易发生无菌性骨坏死)。尽早减量以至停用。
(4)免疫抑制剂
此类药物又称三线药物。凡对一、二线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反应者可应用。
①环孢素。可抑制T 辅助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激活,或延迟引起过敏反应有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用量为每日10mg/kg,静脉注射。
疗程60 日,总有效率为54%。
②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免疫病理过程,并防治有关感染诱因,口服每日2g,症状严重时每日可用3g,疗程为两个月。对晨僵、握力、血沉、C- 反应蛋白均可明显改善。
③环磷酰胺。对顽固性类风湿有效。但副作用较多,不宜首选。
每次100 ~ 200mg,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每周1 ~ 2 次,疗程总量为3g。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
④硫唑嘌呤。最大用量为每日2.5 ~ 3mg/kg。如合用别嘌呤醇,该药减量25%。
⑤甲氨蝶呤。可阻断细胞的二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因而抑制类风湿,达到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每周用量25 ~ 50mg。每12小时口服1 次,连服3 次为宜。疗程不超过6 个月。对一、二线药物无效者作用显著。孕妇禁用,以免引起胎儿畸形。
(5)分子免疫
①γ - 干扰素。应用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生产的γ - 干扰素具有抑制DNA 和核糖核酸的复制,抑制T 细胞增殖,降低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每次1000 万单位,肌内注射。7 次为1 疗程。
②特异性抗体(McAb)。是通过人肿瘤细胞致敏的某个淋巴细胞单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它具有高纯度,特异性强的特点。用鼠的McAb 与蓖麻毒素蛋白A 链免疫偶联的IT(免疫毒素)特异地结合T 细胞亚群上,通过酶样作用方式重复灭活核糖核酸,破坏和杀伤这些细胞,IT 治疗量每日为0.05 ~ 0.33mg/kg,5 ~ 10 天为1 疗程。
结果有效率为50%。
(6)其他药物
①卡托普利。本品结构与青霉胺分子相似,能阻滞缓激肽的释放,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用法:12.5 ~ 25mg,口服,每日3 次。最大量每日200mg。一般2 ~ 3 个月症状明显改善,类风湿因子转阴率67%。
②锌制剂:硫酸锌每日10mg/kg。成人每天不宜超过700mg,儿童不宜超过每日150mg。一般认为对改善免疫指标优于症状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