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辩证

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辩证

发布时间:2020-04-21 09:55:13

1、风湿关节炎中医治疗;谁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平时注重锻炼,起居要避风、寒、湿,劳逸结合,饮食结构要合理。了解正确的劳动姿势,注意劳动保护,1. 坚持健康检查:青少年或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于从事剧烈腰部运动工作者,如运动员和杂技演员,应该更加注意2. 改正不良的劳动姿势。3.避免体重过重。5.尽量避免久坐,久站,应适当休息或适当活动一下。日本的硫嵻不同于一般产品,其作用十分显著,被大家一致肯定,可惜了一处,不便宜呢。

2、请问类风湿中医是如何辨证的?

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根据症状,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常分为风湿热痹、风寒湿痹、痰浊痹阻型、肝肾亏虚型等证型来用药,如果关节红肿热痛,痛得十分厉害,并且遇到热的东西后肿痛加剧,冰敷后肿痛缓解,关节活动不方便这就是热痹,如果关节酸痛,不红肿,不发热,肌肤麻痹,患者手足沉重,舌苔白腻。那就要考虑是“风寒湿痹

3、风湿性关节炎是中医所说的痹证吗?

祖国医学中记载与论述的痹证,是指凡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肌肉、zd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内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依据这一定义,风湿性关节炎毫无疑问属于中医所说的痹证范畴。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亦从痹证进行辨证论治。中医痹证的范围比较广泛,除风湿容性关节炎外,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以及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也属于痹证。

4、类风湿性关节炎看中医好吗?

要是看中医的话,可以去海淀北京海淀中医疑难病研究中心,在海淀学清路汇智大厦B座1层,不用排队。

5、中医怎样辨证论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

现将行、痛、着、热痹的主证、治则及方药分述如下。

(1)行痹

主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

治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

防风、麻黄、当归、秦艽、肉桂、葛根、茯苓、生姜、大枣、甘草。

(2)痛痹

主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乌头、麻黄、芍药、甘草、黄芪、细辛、桂枝。

(3)着痹

主证: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川乌、麻黄、桂枝、当归、川芎、生姜、甘草。

(4)热痹

主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或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

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桂枝汤加味。

生石膏、知母、桂枝、甘草、忍冬藤、连翘、黄柏、海桐皮、姜黄、威灵仙、防己、桑枝。

6、中医怎样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1)风寒湿邪侵及经络

主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得温或活动后症状减轻。风偏胜者关节多窜痛;寒偏胜者疼痛较剧,遇寒冷加重;湿偏胜者肿胀明显,酸楚重着。舌体正常或胖大,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弦滑或弦紧。

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6g,姜黄9g,当归9g,黄芪15g,赤芍9g,防风6g,秦艽12g,茯苓9g,桑寄生15g,细辛3g,牛膝15g,甘草6g。

(2)湿热阻经,毒邪炽盛

主证:关节肿胀微热或红肿灼热,疼痛较甚,触之加剧,活动不利,筋脉拘急,得热痛剧,得冷痛减,身热,体重乏力,纳呆欲呕,舌红、苔白干或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沉数。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凉血。

方药:四妙散和犀角汤加减。

犀角15 ~ 30g(可用水牛角代替),栀子9g,黄芪9g,黄柏9g,苍术9g,薏苡仁15g,大黄6g,海桐皮15g,威灵仙15g,忍冬藤15 ~ 30g。

(3)痰瘀凝滞,筋脉痹阻

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僵硬变形,不得屈伸,关节周围皮色黯滞,疼痛较剧,停著不移,或肢体重着,麻木不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涩或沉弦。

治则:化痰祛瘀,舒筋通络。

方药:二陈汤合活络效应丹加减。

半夏9g,陈皮9g,茯苓12g,胆南量9g,当归9g,丹参15g,制乳香6g,制没药6g,五灵脂6g,全蝎6g,白僵蚕9g,大蜈蚣3 条。

(4)肝肾亏虚,邪气留恋

主证:痹证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肢体活动不便,筋脉拘急,形体消瘦,潮热盗汗,持续低热,或畏冷喜暖,遇劳遇冷加重。舌质淡或淡红,苔薄或薄白而干,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

治则:补益肝肾,祛风除湿。

方药:虎潜丸加减。

虎骨15g(可用狗骨代替),牛膝15g,熟地9g,当归9g,白芍9g,锁阳9g,鸡血藤30g,伸筋草30g,姜黄12g,威灵仙12g,秦艽9g,桃仁6g,红花6g,杜仲15g。

7、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疗法

西医西药在感染类疾病上占有优势,中医中药在系统类疾病上占有优势!
西药通过消炎、止疼、免疫抑制来控制类风湿,而类风湿不是单纯的炎症问题!西药的优势面对此类疾病变的捉襟见肘!
中医作为祖国的国粹,面对痹症,表现出了他强大的优势,辨证施治,治疗和调理兼备,大部分中药药物微小的的副作用,更是切合了类风湿的治疗特点!
唯一不足之处,中药很难达到速效!目前治疗类风湿的中药有片剂、丸剂、汤剂、药酒类、外贴类!片剂、丸剂,服用简单,但难以速效!汤剂服用烦琐,同样在治疗速度上很难另人满意。外帖类如果幸运没有过敏现象,可以兼顾配合使用。药酒类,借助酒精的走窜之性,酒助药行,迅速在提内扩散,达到了可以和速效西药一样的治疗速度,又避除了西药的副作用,达到了另人满意的效果,酒精被称为“百药之长”,传承前年,不是没有道理。所以,祖国两千多中治疗类风湿的中药中,药酒类占了一半左右! 患者如果没有酒精过敏现象,可以考虑选择成分安全的药酒类服用!

8、风湿病的中医治疗

9、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方是?

这个不是一个,有很多,丹都可以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使用。
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风湿顽痹屈能伸。

10、风湿性关节炎是否可以采取中医治疗?

可以。
其实,无论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能否治好或好转,都要看个人机遇。但是,正规医院的治疗,还是保险一些。

与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辩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