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风湿 > 风湿热痹饮食

风湿热痹饮食

发布时间:2020-04-17 09:08:53

1、类风湿关节炎的饮食?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注意事项有:1、少吃或不吃肥甘、厚腻之物,以免助长湿气,加重病情。海鲜可能加重关节肿痛,也应尽量避免;2、不过饱过食,避免损伤脾胃,导致体质下降;3、根据患者具体体质,选用合适对症食物。比如以风邪入侵为主时,常有关节游走性疼痛,可吃生姜、葱等辛温发散的药食同源之物。以湿邪为主时,可多吃薏米、黑豆、红豆等祛湿之品。偏于寒证时,可饮食姜、胡椒等温性食物。肝肾亏虚时,也可适量饮食枸杞,但其它证型,或在急性期时,则不能随便服用枸杞,以免加重副作用。

2、什么食物有去风湿的作用

风湿病的人吃以下这些食疗较好:
(1)生姜鸡:用刚刚开叫的公鸡1只,生姜100~250g,切成小块,在锅中爆炒焖熟,不放油盐。会饮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内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于关节冷痛,喜暖怕寒者。
(2)鹿茸鸡:以当年的公鸡1只,鹿茸3~6g,在锅内焖熟,不放油盐。吃肉喝汤,两天吃完。可根据情况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关节红肿疼痛者勿用。
(3)赤小豆粥: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湿热。
(4)苡米粥:苡米30g、淀粉少许、砂糖、桂花适量。先煮苡米,米烂熟放入淀粉少许,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湿热,健脾除痹。
(5)防风苡米粥:防风10g,苡米30g。水煮,每日1次,连服1周,能清热除痹。
(6)木瓜汤:木瓜4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白蜜1kg炼净。将两物调匀,放入净瓷器内盛之。每日晨起用开水冲调1~2匙饮用。能通痹止痛。
(7)葱白粥;煮米做粥,临熟加入葱白,不拘时食,食后覆被微汗,能解表散寒。
(8)生姜粥:粳米50g,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用砂锅煮米做粥,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加葱、醋。食后覆被出汗,能解表散寒。
(9)川乌粥:生川乌头3~5g,粳米30g,姜汁10滴,蜂蜜适量。将乌头捣碎研为极细末,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川乌头末改文火慢煎,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温服。患者有热性疼痛,在发热期间及孕妇忌服。本方不可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等中药同服。此粥能祛寒止痛。
(10)老桑枝煲鸡:老桑枝60g,雌鸡1只约500g,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喝汤吃肉。能温经散寒,清热除湿。
(11)猪脚伸筋汤:苡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用纱布包好,与猪脚1~2只,放于锅内,文火煨烂,去渣,不放盐。喝汤吃肉,分两餐食用。能祛风湿,补肝肾。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一般宜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之物。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要节制。饮食要定时、定量,食物的软、硬、冷、热均要适宜。不可因担心体质虚弱、营养不够而暴饮暴食,增加脾胃负担,伤及消化功能。
(2)饮食宜清淡。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常受病痛折磨,又长期以药物为伴。病发作时,更是茶饭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则可以保持较好的食欲,二则可以保持较好的脾胃运化功能,以增强抗病能力。
(3)饮食不可偏嗜。鸡鸭鱼肉,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视,应搭配合理。
(4)正确对待食补与药补。无论食补还是药补,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须根据病情及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来进行。如牛奶、豆浆、麦乳精、巧克力虽是营养佳品,但体内有湿热或舌苔粘腻者,多食反而腹胀不适,不思饮食;人参、白木耳、阿胶虽能补气养血,但脾胃不和或湿热内蕴者服之反而壅气助湿,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3、类风湿的饮食方法有哪些

类风湿已经是一种常见病,严重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于类风湿这种疾病,日常适当的饮食护理往往可以抑制疾病的发展。那么,?下面由专家为我们做详细的介绍。 营养丰富。类风湿患者的饮食营养要均衡,可适量选食富含维生素A、B、C、E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豆芽、紫菜、洋葱、黄瓜等。类风湿患者可适量多食蛋、鱼、虾、豆类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土豆、牛肉、鸡肉等富含组氨酸和胶原的食物。 注意饮食宜忌。类风湿患者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合理选择饮食,对于风痹者宜用葱、姜等辛温发散食物;寒痹者宜用胡椒、干姜专等温热食物;湿痹者宜用苡米、黑豆等利湿之品;热痹者,饮食要求清中能利,禁忌辛辣刺激食物。 合理饮食。类风湿病程长,患者身体虚弱,故饮食不可过量,避免加重肠胃负担,进食时间要规律。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量多餐,做到高蛋白、高维生素,脂肪、热量适中,低糖、低盐。 可适量选食富含维生素E、C、A、B等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萝卜、豆芽、紫菜、洋葱、海带、木耳、干果(栗子、核桃、杏仁、葵花籽)及草莓、乌梅、香蕉,以及含水杨酸的西红柿、橘柑、黄瓜等。 综上所述,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相关内容,希望给属您带来帮助。

4、风湿热痹者是怎样的 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饮食不可片面,正确对待药补、食补问题。瓜果、蔬菜、鱼肉、鸡、鸭均有营养,不可偏食。

5、我爸爸风湿膝盖经常很疼,听说喝蚂蚁,蝎子泡的酒有帮助,但是我爸还有高血压..喝这个会不会有什么冲突?

我真心的告诉你,类风湿(痛风)或者高血压,都要禁酒。所以你不要去泡酒。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食疗
(一)风寒湿痹
主要表现:关节肌肉疼痛,肢体屈伸不利,阴雨天加重,得热痛减。
食疗食物:白芷、肉桂、花椒、鳝鱼、鹿蹄肉、生姜、蛇肉等。
辣椒汤、酒炖黄鳝、肉桂花蛇汤
不宜吃生冷寒凉食物。
(二)风湿热痹
主要表现:关节疼痛,灼热红肿,身热口渴,烦闷不安,小便短赤。
食疗食物:银花、薏苡仁、旱芹、地龙、赤小豆、莼菜、丝瓜等
薏苡仁粥、蚯蚓炒蛋、莼菜丝瓜汤等
宜清淡凉性食物,以利清热除湿;不宜辛辣热性食物
(三)肝肾亏虚痹
主要表现: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腰膝冷痛,肢体屈伸不利。
食疗食物:鹿筋、海松子、枸杞子、虎骨、麻雀肉、葡萄、何首乌、桑葚等。
枸杞鹿筋汤、桑葚酒、附子首乌麻雀汤等
宜滋补饮食,不宜生冷寒性食物,以免伤阳气。

二、痛风营养治疗

1、限制总能量,保持适宜体重,避免和治疗超重或肥胖。

总能量一般20~25kcal/kg.d,如果与当前实际摄入量比较,相差不大,可以立即按指导量执行。如果差距大,分阶段执行。每阶段减少500kcal,并与实际活动消化保持平衡。

2、多吃素食为主的碱性食物。

西瓜、冬瓜等不但是碱性食物,而且利尿,对痛风治疗有利。

3、合理的膳食结构

蛋白质的热比10%~15%,每公斤理想体重0.8~1g,蛋白质不宜过多,高蛋白,高嘌呤

脂肪热比,<30%。饱和,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为1:1:1

4、多喝水

预防尿酸肾结石。每天2升以上,有肾结石3升以上,为了防止夜尿浓缩,夜间应补充水分。普通水、淡茶水、矿泉水、鲜果汁、菜汁、豆浆等。

5、禁酒

酒精可抑制糖异生,尤其是空腹喝酒,使得血乳酸和酮体浓度升高,而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使肾排泄尿酸降低。啤酒本身含大量嘌呤,可使得血尿酸浓度增高。

6、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要暴饮暴食,应定时定量,少吃多餐,少用刺激性的调味品,肉类煮熟后弃汤可减少嘌呤。

7、选择低嘌呤食物。

一般人控制为600~1000mg,在急性期控制在150mg/d。

8、药物与营养素的关系

烟酸、维生素B1、B12,降低尿酸排泄,不宜大量补充,用秋水仙碱、丙磺舒治疗时,避免摄入大剂量VC,还有大量喝水。

三、高血压膳食原则:

1、减少钠盐;食盐、酱油、味精、咸菜、咸鱼、咸肉等少吃。

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肥肉、荤油不要吃。海产鱼可以降血脂可以多吃,补充蛋白质多吃鱼、鸡、兔肉、牛肉、大豆、牛奶

3、注意补充钾和钙;豆类、干果(大豆、蘑菇、银耳、桂圆、葡萄干、花生)含丰富钾;奶、田螺、发菜、榛子、黑芝麻、豆腐干、花生等含丰富的钙。

蔬菜和水果含丰富的钾,应多吃。含钾丰富的还有麸皮、赤小豆、杏干、蚕豆、扁豆、冬菇、竹笋、紫菜等;牛奶是钙的很好来源,对降血压有好处。

4、限制饮酒

5、减体重: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要多次水果蔬菜、粗粮、杂粮等谷物制品。

有时间你到我空间看看,祝身体健康。

6、类风湿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东西?

7、风湿病该注意什么和该吃什么好?_风湿病

1.营养要丰富,食物宜清淡。风湿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伴有发热、消瘦、贫血,应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风湿病患者的饮食不能过于厚腻,应以清淡为宜。2.食疗要对症,选食要正确。一般而言,风痹者宜用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寒痹者,宜用胡椒、干姜等温热这品而忌生冷饮食;湿痹者易用茯苓、薏苡仁等药品;热痹者一般是湿热之邪交织在一起,宜食黄豆芽、冬瓜、丝瓜等食物,不宜吃羊肉及辛辣之品。另外,阴虚者应选用生地,阳虚者应选用淫羊藿,贫血者宜选食当归、黄芪。3.烹调要合理,饮食要节制。凡是用来治疗的食物,一般不宜采取炸、烤、爆等烹调方法,以免有效成分遭到破坏。应该采取蒸、炖或者煲汤等方法,以保持食性不变。风湿病病人久病体弱,再加上长期服药,伤及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饮食要适量、多餐,不宜暴饮暴食。食物要软硬、冷热适中,易于消化。4.饮食宜忌口。风湿病患者应根据病情而忌口。一般急性发作期不宜食辛热之品;胃肠失健、脾胃虚寒者,少食生冷之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宜食肥肉;痛风患者不宜饮酒、食肉及动物内脏类,不宜喝酸性饮料;糖尿病性关节炎患者不宜过多摄入糖、淀粉等。对某种食物过敏者则不宜再食。

8、风湿热的饮食,食疗,风湿热吃什么好

1、秦艽桑枝煲老鸭。
配方: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鸭100克。
制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中药材一同入煲,加水适量,煲烂后,调味,吃鸭肉饮汤。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桑枝能祛风湿通络活络作用;鸭肉滋脾胃。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有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2、薏苡、木防已煲猫肉。
配方:薏米50 克,木防已10克 、猫肉200克。
制法:将猫宰杀退毛,去除内脏切成小块,与药材共放入煲内煲烂吃肉喝汤。
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肺、肾经,有利尿、化湿、清热作用,又有补脾胃之功效;木防已有祛风湿、止痛作用;猫肉味甘酸、性温、有祛风补血养血作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3、秦艽丹参煲瘦肉。
配方:秦艽30克、丹参30克、瘦肉50克。
制法:将瘦肉洗净切块与药材共入煲内,加水适量,文火煲烂。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丹参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有活血通络、祛瘀、利水、消肿、安神等功效;瘦猪肉性味甘咸,平,入脾、肾经,滋阴润燥,补肾益血,治热病伤津。本食疗方有祛风湿清热止痛作用,对风湿热痹型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

与风湿热痹饮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