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风湿病症的一个重要的体现,是我们可以判断风湿发病的一个重要的体征特点。患者晨起或休息较长时间后,关节呈胶粘样僵硬感,活动后方能缓解或消失。晨僵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最为突出,可以持续数小时,在其他关节炎则持续时间较短。
2、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你好,根据你情况,风湿检查一般抽血检查风湿四项就可以。 指导意见: 建议你平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及冰冷食物,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动态观察。
3、类风湿性关节炎需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1)滑液检查。外观呈混浊的草黄色浆液,黏稠度降低,黏蛋白凝固不全,可见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对类风湿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2)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ESR),可作为判断炎症活动度的可靠指标,其升降与类风湿的活动度相一致,也可作为判定疗效及诊断的指标。
正常值:儿童每小时< 10mm;成年男性每小时0 ~ 15mm;成年女性每小时0 ~ 20mm;类风湿轻度活动时每小时20 ~ 40mm;中度活动时每小时40 ~ 80mm;高度活动时每小时> 80mm。类风湿患者的血沉增快可不受抗风湿药治疗的影响,这一点可与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血沉迅速下降)相区别。关节肿痛明显好转,炎症现象已消退,血沉仍持续增快或不下降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时有可能复发或恶化,但也有血沉始终正常而病情复发或恶化者。
血沉增快提示组织的损害,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虽无特异性,但在疾病的鉴别与诊断及疾病活动度判断方面有一定价值。若患者表现为关节痛,临床症状很少,血沉尤其是多次检查正常者,则很难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3)抗链球菌溶血素“O”。简称抗“O”或ASO。正常值约250 单位~ 500 单位,此值因年龄、季节、气候、链球菌流行情况,尤其地区而有所差别。有人分析,类风湿患者中抗“O”升高占30%。菲丝等将类风湿的ASO 分为四种血清类型。
①抗链球菌溶血素型:ASO 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时,见于风湿热。
②凝集型:ASO 正常,类风湿因子阳性时,表示预后不良。
③混合型:ASO 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见于类风湿。
④正常型:ASO 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可除外类风湿。
(4)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身体内产生的抗IgG 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由滑膜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入滑液和血液中,另外,脾、淋巴结和类风湿性皮下结节的浆细胞也可产生。
检查类风湿因子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乳胶法,最常用,类风湿患者约有70% ~ 85% 出现阳性,15% ~ 30% 为阴性;致敏羊血球凝集试验(简称SSCA 或SCAT),此法较敏感,1 ∶ 64 以上为阳性,1 ∶ 160 以上有意义,类风湿患者约有70% ~ 100% 出现阳性,小儿病程久者为27%。
在评价类风湿因子的临床意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典型和肯定的类风湿患者的RF 阳性率仅在80% 左右,不典型和初患病例的阳性率较低。
② RF 阳性也可出现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其他慢性炎症及恶性肿瘤,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牛皮癣、结节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结核、慢性支气管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梅毒、麻风、矽肺、膀胱肿瘤、白血病等。
③正常人群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在5% 左右,老年人的阳性率可达20% 左右。
④类风湿因子多见于具有关节外病变的类风湿患者,如皮下结节、血管炎、心肺损害等。
⑤类风湿因子的滴度越高,出现越早,则病变越可能向严重方向发展,故RF 也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由此看来,把RF 阳性作为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绝对证据是不对的,而有些人看到RF 阳性的结果时忧心忡忡,以为自己患了类风湿,这显然也是不正确的。这一切都是“类风湿因子”这一名称造成的误会。我们知道,类风湿因子是一种抗IgG 免疫球蛋白,任何能引起抗IgG 的免疫球蛋白增高的疾病,都可以造成类风湿因子阳性,并非只见于类风湿患者。
(5)C- 反应蛋白。亦称丙种反应蛋白,简称CRP。正常人为阴性,类风湿早期和急性风湿时,血清中可达33mg,其阳性率为80% ~ 90%。CRP 的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是反映炎症的良好指标。
类风湿活动期明显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得早,消失也快。CRP 含量越多,表示病变活动度愈高。炎症恢复期,若CRP 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
CRP 阳性,也可见于肺炎、肾炎、恶性肿瘤及急性感染、外伤、组织坏死、心肌梗死、肝炎、菌痢、结核、疫苗接种之后等。但病毒感染时通常为阴性,故临床上可作为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指标。
(6)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测定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用于类风湿与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类风湿患者HLA—B27 为阴性,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0% ~ 100% 为阳性。健康人阳性率约为5% ~ 9%。
4、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检查出来吗
其实只要患者能够正确采用一些正规的检查方法,那么是可以有效的查出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的。一般来说,这种疾病可以通过几项检查及观察症状即可进行诊断,确诊这种疾病要到正规专业的医院,避免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查方法包括抗核抗谱、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抗磷脂抗体。
5、类风湿性关节炎去医院怎么检查?
一般是抽血化验,查类风湿因子、血沉、抗CCP、c反应蛋白等指标,还有就是拍片子
6、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如果治疗得不好,可以导致关节畸形以及功能的丧失。类风湿病人来了以后,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如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检查。第二个,是关于自身抗体的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别于其它炎性关节炎,比如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标志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自身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环状瓜氨酸抗体、类风湿因子IgG以及AP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等抗体的检查。第三个,是要进行一些影像学的检查。X线片可以看到软组织的肿胀、骨质疏松以及病情进展后的关节面囊性病变、侵袭性骨破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等变化。因此,也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检查,还有一些特殊的检查,比如关节穿刺术,对于有关节腔积液的比较重要,可以通过抽取关节液来进行关节液的培养,类风湿因子的检测、抗CCP抗体的检测、抗核抗体的检测等。
7、风湿性关节炎要做什么检查?
◎血象检查: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增多为活动期表现。血沉加快。嗜酸细胞增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伴严重全身性并发症的象征。病变后期常发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高黏滞综合征: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可增加血浆黏度,以巨球蛋白(如IgG)最明显。血黏度增加,血流缓慢,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心力衰竭、腹痛、肠系膜动脉栓塞、皮肤紫癜和溃疡等。类风湿因子IgM和IgG复合物均可形成黏性聚集物,引起高黏滞综合征。
◎类风湿因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中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能产生大量的类风湿因子
8、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抗链O即抗链球菌溶血素O,是人体被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血清中出现的一种抗体。80%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杭链O增高,常在1:800以上。病情恢复后,这种抗体可逐渐下降。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除抗链O增高外,实验室检查还可发现如下异常: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多在l0×109/升(即10000/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高达80一90%,有的出现核左移现象。
(2)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是各种炎症的指标,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达90毫米/小时以上;C—反应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过后(约1—2月)渐渐恢复正常。
(3)关节液检查,常为渗出液,轻者白细胞计数可接近正常,重者可达80×l09/升(80000/立方毫米)以上,多数为中性粒细胞。细菌培养阴性。
(4)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均为阴性。
9、怀疑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应做哪些检查
冬季这是一个疾病多发季节,很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这个疾病感到不适,最终查出是类风湿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给影响关节,导致关节出现疼痛等症状,更严重时会导致关节变形,很的人出现了相似的症状,害怕患有此病。对于检查方法,患者也不是很清楚,那如果呢?下面我们请专家来介绍下吧。类风湿性关节炎应做哪些检查?临床上诊断这类疾病,更多地需要化验检查作为辅助,对于关节病变,则需要X线作为辅助。做化验检查时,除了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以及血、尿常规外,往往还需要检测其他一些项口.如血沉、c反应蛋白(用于判断疾病的活动性)、杭ENA抗体及多种自身抗体的联合测定分析(用于判断有无其他白身免疫病的存在)、血清粘度测定(用于判断有无高粘滞血症)、血清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醋侧定(用于与痛风、高脂蛋白症性关节炎的鉴别)、血清谷丙转氨酶、肌醉、尿素氮等的测定(用于判断患音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淋巴细胞转化的测定(用于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等等.类风湿性关节炎应做哪些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和判断关节病变程度最直观和最有用的辅助手段,常常需要拍X光片。以上是有关的介绍。总之,各种检查对于诊断、估计病情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判断预后、鉴别诊断等均有一意义,须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加以选择运用。
10、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都要做什么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从症状方面来说,如果患者出现两个手对称的关节肿胀、疼痛,甚至畸形,会对患者的关节部位做一些检查:一、验血方面的检查,类风湿关节炎比较特意的检查,包括类风湿因子、环胍氨酸肽的检查;二、C反应蛋白、血成检查;三、血常规;四、肝肾功能;五、影像学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