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水泡手有什么好处
中医认为,经络对于血气运动、联系脏腑与体表及全身各个部位的通道。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阴阳’的作用。如果经络不通将会导致身体疾患,只有疏通才能让你健康。其实在寒冷的冬季不光泡脚能疏通经络,温水泡手对于疏通经络,温暖全身也很有帮助。 大家都知道泡脚的好处有很多,其实泡手也是有非常多的益处。手掌血脉也非常地多,且有六条经络到此过。通过泡手的方式来达到使外部受热刺激从而对经络产生影响,这对于缓解及医治人体疾患非常有帮助。 通过泡手,能使手部的温度上升,从而使暖血液回流心脏,这会使人体全身都能达到温暖的目的,而且血液还会流经身体的各个部位,达到提神明目、缓解失眠等多种疗效。 对于泡手其实在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尤其是对于阳气虚、畏寒或是手脚凉冷的人群来讲,其养生保健作用更明显。因为泡手能有驱寒的功效,加速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环,使气血运行更畅通。如配合泡脚,养生功效更佳。 与泡脚比较,泡手更为简单可行:只须一盆温度在40度左右的温水,将双手泡于水中十分钟。在泡双手的时候,最好应要做到全身放松,并配合呼吸,同时也可进行双手的按摩,以泡手完成后应要及时擦干双手,在寒冷的冬季,一天泡双两次,这对于大部分人群来讲,都能达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2、用热水和盐泡手有什么好处?
可缓解手指僵硬症状
方法:在一盆水中百加入30克粗盐,水温约为60摄氏度,盐溶化后度将双手放进去开始揉搓,然后十指交叉,揉搓手指头,每天问早晚1次效果更好。
另外,手指弯曲僵硬可以练答两套小动作。
模拟弹钢琴:将五指张开,并将手置于水平面上,回每次抬起一根手指,慢慢加速,然后换另一只手答,来回做练习,尽可能地做快做久。
3、每天热水泡手的好处
一、热水泡手是有好处的。
1、热水泡手是通过外部受热刺激对人体经络产生影响,达到治疗、缓解人体疾患的作用。
2、通过泡手,可以使双手血液升温,温暖的血液再流回心脏,人体内的全部血液都会变暖,血液经过分支血管会流经大脑、眼睛、双肩等部位,达到治疗肩周炎、失眠以及提神.
3、对许多阳气虚、畏寒的女士和手脚发凉的老人来说,热水泡手的保健作用更加明显。热水泡水可以发挥独特的驱寒作用,加快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体气的运行。
4、泡手时要注意双肩要完全放松,一边深呼吸,一边揉搓手掌的各个部位。泡完后要及时用干净毛巾擦干并注意保暖。一般早晚各一次即可,如果上班族中午感到疲惫,也可在办公室浸泡一次。
5、对于长时间埋首于案头工作,或天天面对电脑屏幕的白领来说,“手浴”也能对颈部及手部产生的疲劳起到很好的释放作用。
二、热水泡手也简称“手浴”。
(3)风湿病用热水泡手扩展资料:
1、与足浴相比,“手浴”的方法更简单易行:接一盆热水,温度大概在40℃—42℃左右,水量以全部浸没双手为宜。将双手张开,浸泡在水中5—10分钟。如果中间水温不够热了,可再加热水。
2、“手浴”它对手部血液循环会有帮助,经常用热水泡手,还能滋养肌肤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用热水泡手后,手部肌肤需要及时涂抹护肤品,这样才能不让水分流失,你的手部才能变得更加嫩滑。
4、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浸泡方法啊?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实用中医内科学》方)。 ②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 ③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鳖虫1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风、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药? 风湿性关节炎病在肌肉、关节、经脉,膏药外贴可使药性从皮毛而入腠理,通经活络,较服药更有有利的一面。现将常用膏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4)五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 针灸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吗?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肩关节痛,取肩前、三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三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甚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1.0ml。慢性期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温针或艾灸。除手法外,还可采用电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的新针疗法有哪些? 疗法1 (1)取穴:外关、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外膝眼、阳陵泉、血海、风市、环跳、条口、绝骨、昆仑、肾俞、命门、至阴、阿是穴。 (2)药物及方法:选用复方马钱子注射液,根据患病部位,每次选穴2~3个,每次注射0.5 ~1ml药液,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4~7日。 疗法2 (1)取穴:上肢取外关为主穴,配曲池、合谷;下肢取阳陵泉为主穴,配绝骨、解溪;腰背取大杼为主穴,配大椎、身柱、至阳、阳关、命门。 (2)药物及方法:用凤仙透骨草、骨碎补注射液,每次选3~6个穴位,每穴注药0.5~0.8ml。10次为1疗程,隔日1次,3个疗程后休息2~4周。 疗法3 (1)取穴:①膝眼、鹤顶、阳关、曲泉、委中。②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③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照海。 (2)方法:每次取各组的1~3穴,隔日1次,交替取穴。用28号毫针5~6寸及电针机。用捻转泻法,重刺激,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电针用疏密波20~30分钟,刺激强度以能耐受为度,10次为1疗程。 推拿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方法? 推拿法(一) (1)取穴;指掌关节取合谷、后溪、二间、中渚、劳宫、四缝;腕关节取曲池、天井、小海、手三里、等;肩关节取肩贞、天宗、肩井、臂;踝关节取昆仑、丘墟、悬钟、解溪、商丘、太溪、申脉;膝关节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委中、梁丘、丰隆、足三里;髋关节取环跳、秩边、髀关、承扶;下颌关节取下关、合谷、翳风、颊车、内庭;脊柱关节取病变部位相应的督脉和膀胱经有关穴位。 (2)操作手法 ①上肢:a.患者取仰卧或坐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禅推法,继用滚法、揉法,沿指、腕、肘反复施术,在受累关节处作重点治疗。b.捻指间关节;按掐四缝、劳宫;点阳溪、大陵、曲泽,拿合谷、曲池、肩井。c.屈伸、摇、搓、拔伸各受累关节。d.擦热患处再施拍打诸法,使热透入关节。 ②下肢:a.患者取卧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禅推法沿足太阳经施推、滚、揉、运诸法。b. 拿太溪、昆仑、委中;点承扶、环跳、秩边;擦热患处再施拍打诸手法,使热透入关节。 ③下颌关节:凡下颌关节受累者可推下关,颊车;按太阳、翳风、外关;拿合谷、内庭。 以上推拿隔日1次,3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期内嘱患者进行关节功能锻炼。1月后再进行下1疗程治疗。 推拿法(二) (1)病变在四肢者 ①取穴:以病变关节为治疗重点。常取八邪、阳溪、阳池、阳谷、内关、外关、后溪、小海、天井、曲池、曲泽、肩贞、天宗、八风、商丘、解溪、丘墟、照海、昆仑、太溪、申脉、飞扬、承山、悬钟、阴陵泉、阳陵泉、膝眼、鹤顶、血海、梁丘、秩边、环跳、承扶。 ②操作手法:a.患者取坐姿,术者按常规用滚法在患肢手臂内、外侧施治。从肩至腕部,上下往返3~4遍。b.接上势,术者循患臂上下循经用拿法,同时重点在肩、肘、腕部配合按、揉曲池、曲泽、手三里、合谷等穴。指间关节作捻法,然后在病变关节施以按揉局部穴位以痛为俞。最后再用揉法施于患肢,并配合被动活动有关关节而结束上肢治疗。时间约10分钟。c.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上方,另一手以滚法从大腿前部及内、外侧至小腿外侧施术,同时被动伸展活动下肢。随即在踝关节处以滚法治疗,同时伸展内、外翻活动该关节。再循髋、膝关节、踝关节上下先按揉伏兔、梁丘、丘墟、八风等穴。时间约10分钟。d.患者俯卧,术者以滚法施于臀部至小腿后侧,并重点施术于髋、膝关节,然后再按揉环跳、秩边、承扶、承山、委中、飞扬、悬钟、太溪、申脉、昆仑等穴。时间约5分钟。 (2)病变在脊柱者 ①取穴:以脊柱两旁肌肉为治疗重点。常取夹脊、大椎、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命门、志室、腰阳关穴。 ②操作手法:a.患者俯卧,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其两侧用滚法施术,并配合后抬腿活动,时间约5分钟。b.患者取坐姿,术者于后方用滚法、拿法交替施于颈项两侧及肩部,同时配合颈部左右旋转及俯卧活动,再拿肩井,时间约2分钟。c.接上势,用按揉法从颈至腰臀部循经施于上述穴位,先取夹脊,再取其余穴位,最后平推脊柱以热
5、手指上有风湿,可以用热水烫吗?会有坏处吗?
水加药?一般是用水把祛风除湿的中药浸泡半小时,然后大火煮开,改小火10分钟。等人体能够接受的温度时,进行熏洗。边洗边活动。
方子很简单的,随便上网查都一大堆。中药的量因为是外用所以量要比内服量大。
6、用热水泡手泡脚有什么好处呢?
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改善睡眠,还有益于疾病的缓解,比如风湿、关节炎、感冒等常见疾病,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冬天许多人尤其以女性居多,会感觉到手脚冰冷,怎么暖都不热,其实是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可以通过泡脚来缓解症状。具体方法如下:
1、每日泡脚20-30分钟,帮助身体排毒,加速血液循环,每天坚持泡脚,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式。
2、中医理论中,泡脚有益于缓解其他的疾病,比如说风湿、关节炎、感冒等常见 疾病,只要坚持每天泡脚,可以起到减缓症状的保健作用。
3、冬天许多女性手脚冰冷,其实是血液循环不畅通的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从而使热量循环到全身,手脚冰冷会得到改善。
注意事项: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于健康人来说,一般用清水或加一些盐、醋泡脚更简单方便,有利身体健康。
7、手半夜很痛,貌似是风湿,到底用冷水还是热水敷?
贴些膏药,我感觉还是用热水吧,风湿是内寒的。还是去医院看看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