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8— 2009学年 第 2学期
2006年级 检验 专业 本科 层次《临床检验基础》试题B卷
课程代码 0510035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长 110 分钟
姓名 学号 班级
得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20题,每题1分,共 20 分):
1、成人毛细血管采血常用部位是( D )
A. 手背 B. 肘部 C. 足跟 D. 手指 E. 耳垂
2、哪一凝血因子不是内源性凝血途径中的凝血因子 ( E )
A .Factor XI B. Factor VIII C. Factor XII D. Factor IX E. Factor VII
3.凝血试验,首选的抗凝剂是:( E )
A、肝素 B、EDTA-K2 C、EDTA-Na2 D、草酸盐 E、枸橼酸钠
4、瑞氏染色法的染色作用: ( C )
A.物理吸附 B.化学亲合 C.物理吸附和化学亲合 D.化学结合 E.物理性结合
5. 下列何种物质被公认为是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 B )
A、白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γ球蛋白D、β球蛋白 E、胆固醇
6.门诊患者做尿常规分析,常采用下列哪种尿标本 ( B )
A晨尿 B随机尿 C清洁尿 D 3h尿 E 24h尿
7. 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血涂片可发现较多的细胞是:( D )
A.大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中毒变性 C.幼稚单核细胞 D.异型淋巴细胞 E.幼稚粒细胞
8. 血红蛋白的组成是由 ( A )
A.球蛋白和亚铁血红素 B.铁原子和原卟啉 C.血红素和铁原子 D.α2β肽链 E.血红素和白蛋白
9.下列哪种尿标本经加热后浑浊可消失 ( C )
A 脓尿 B菌尿 C 结晶尿 D脂肪尿 E乳糜尿
10.白陶土可激活的凝血因子是:( D )
A、I B、Ⅱ C、Ⅹ D、Ⅻ E、Ⅲ
11.临床判断消化道出血完全停止的最可靠实验指标结果是 ( C )
A粪镜检无红细胞 B无柏油样黑便 C粪隐血试验阴性 D粪胆素试验阴性 E粪胆原试验阴性
12.通过粪便检查可确定疾病 ( C )
A消化道恶性肿瘤 B消化道溃疡 C肠道寄生虫 D肝脏疾病 E消化不良
13.正常精液液化时间不超过 ( E )
A 5min B 10min C 20min D 25min E 30min
14.正常前列腺液镜检时可见大量 ( B )
A草酸钙结晶 B卵磷脂小体 C上皮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 夏科-莱登结晶
15.血小板计数是研究:( C )
A.止血障碍的重要指标 B.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 C.止血和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 D.毛细血管壁完整性指标 E.血管内皮完整性指标
16. 妊娠实验测定的激素是:( D )
A.雌激素 B.胎盘催乳素 C.胎盘专一性蛋白 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E.孕激素
17.正常情况下酮体的产生是在:( A )
A.肝脏 B.肾脏 C.胰脏 D.脑垂体 E.肾小管
18.肾小管蛋白尿是指:( A )
A.原尿中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回吸收 B.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 C.肾脏被动性充血D.肾血管痉挛出血 E.肾小球通透性增加
19.白细胞直方图上,单个核细胞区不包括以下哪种细胞 ( B )
A单核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原始细胞
20.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以飞升(fl)为单位,lfl等于( C )
A. 10-9L B.10-12L C.10-15L D. 10-18L E.10-20L
得分 阅卷人
二、填空题(共 8题,每空1分,共40分)
1.异形红细胞尿液异形红细胞常见的形态有:①大红细胞;②小红细胞,③棘形红细胞,④环形红细胞(面包圈红细胞),⑤新月形红细胞,⑥颗粒形红细胞,⑦皱缩红细胞,③影细胞,⑨红细胞碎片。
2.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 皱缩___、在低渗溶液中则__胀大( 变大)__、_ 血红蛋白_渗出,成为影细胞。
3.异常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Dvohie小体、退行性变。
4.正常尿中红细胞甚少,红细胞不超过 _3/HPF_ 。显微镜下红细胞_ >3/HPF_,称_镜下血尿_;肉眼见到呈不同程度红色混浊如洗肉水样或有血凝块,称 肉眼血尿 ,此时,每1L尿中含血量在 lml 以上。根据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将血尿分为3种,即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和混合性血尿.
5.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 540nm__。
6.尿液上皮细胞的来源:主要来自肾小管、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尿沉渣的上皮细胞一般以形态学分类,可分为:肾小管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其中移行上皮细胞按照细胞形态又可分为大圆上皮细胞、尾形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
7.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 流动 状态转变为 凝胶 状态。
得分 阅卷人
三、名词解释(共 5题,每题3分,共15分)
1、核右移: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若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象右移,(2分)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1分)
2、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中比正常中性颗粒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2分)有时颗粒很粗大,与嗜碱性粒细胞易混淆,有时又小而稀少,散杂在正常中性颗粒中。(1分)
3、渗出液:多为炎症性积液,(1分)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症介质作用使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1分)以致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和细胞通过血管壁而渗出血管外、组织间隙及浆膜腔所形成的积液。(1分)
4 颗粒管型:在管型的内容物中,内含大小不同的颗粒物,其量超过1/3面积时称为颗粒管型。(3分)
5、卡波环:在嗜多色性或碱性点彩红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有时绕成8字形。(3分)
得分 阅卷人
四、简答题(共 2题,每题5分,共10分)
1、异型淋巴细胞种类(5分)
Ⅰ型(空泡型)(1分):最多见。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圆形、肾形或分叶状、常偏位。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1分)
Ⅱ型(不规则型)(1分):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数足。核形状及结构与Ⅰ型相同或更不殊途同归,染色质较粗糙致密。胞质量丰富,染色淡蓝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1分)
Ⅲ型(幼稚型)(0.5分):胞体较大,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可见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0.5分) 。
2 加热乙酸法测定尿蛋白的原理?(5分)
流动_流动_加热煮沸使蛋白变性、凝固,(1分)然后加稀酸使尿液pH降低,并接近尿蛋白质等电点(pH4.7),(2分)使变性凝固的蛋白质在含有适量无机盐状况下进一步沉淀(1分),同时可消除某些磷酸盐和碳酸盐析出所造成的混浊干扰。(1分)
得分 阅卷人
五、问答题(共2题,共15分)
1、血沉增快的病理临床意义? (8分)
①各种炎症(1分):细菌性急性炎症时,血中急性反应物质迅速增多,主要有释放增多所致。风湿热的病理改变,结缔组织性炎病症,其活动期血沉增快。慢性炎症如结核病时,纤维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血沉增快。临床上最常用血沉来观察结核病及风湿热有无活动性及其动态变化。(1分)
②组织损伤及坏死(1分):较大的手术创伤可导致血沉增快,如无合并症,一般2-3周内恢复正常。心肌梗塞时常于发病后3-4天血沉增快,并持续1-3周,心绞痛时血沉正常,故可借血沉结果加以鉴别(1分)
③恶性肿瘤(1分):ESR加快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糖蛋白、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因素有关。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故常用血沉作为恶性肿瘤及一般X线检查等所不能查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恶性肿瘤病人增快的血沉,可因手术切除或化疗放疗较彻底而渐趋正常,复发或转移时又见增快。
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时,血沉常明显增快,各种原因引起的相对性球蛋白增高如慢性肾炎、肝硬化时血沉亦常增快。(1分)
⑤贫血:轻度贫血对血沉尚无影响,若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血沉可增快,贫血越严重,血沉增快越明显,乃因红细胞数量稀少,下沉时受到的磨擦阻力减少等所致。(1分)
⑥高胆固醇积压症: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血胆固醇明显增高者,血沉常见增快。(1分)
2、大便OB试验临床意义是什么?(7分)
粪便隐血阳性见于①消化性溃疡(1分)、药物致胃粘膜损伤(如服用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1分)、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及胃癌、结肠癌等消化肿瘤时。(1分)
②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肿瘤鉴别诊断(1分):在消化性溃疡时,阳性率为40-70%,呈间断性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后当粪便外观正常时,隐血试验阳性仍可持续5-7天,此后如出血完全停止,隐血试验即可转阴(1分)。消化道癌症时,呈持续性阳性。(1分)
③消化道肿瘤筛检(1分):消化道肿瘤阳性率可达87%,主要肿瘤有胃癌,大肠癌。(1分)
2、湘雅风湿考博内科试题内容
【展】蝎【展】原【展】肽【展】
【展】克【展】扣【展】1【展】
【展】风【展】扣【展】3【展】
【展】湿【展】1 【展】1【展】
【展】战【展】6 【展】4【展】
【展】肿【展】8 【展】6【展】
【展】瘤【展】5 【展】9【展】
【展】除【展】3 【展】4【展】
【展】顽【展】1 【展】8【展】
【展】症【展】2 【展】5【展】
【展】粉【展】8 【展】5【展】
【展】刺【展】1 【展】7【展】
012
3、My mother can’t get ___ because she has rheumatism (风湿病). A. about B.on C. through D. in
答案:A 【参考译文】我母亲因患有风湿病而不能走动。 【试题分析】本题为动词短语词义辨析题。 【详细解答】get about 表示“(尤指病后copy)走动,往来各处,(消息、谣言等)传开”;zd get on 表 示“进展;相处;上车;继续干”等;set through 表示“(使)了解;熬过;干完工作”;get in 表 示“到达;收获”。根据句意,选项 A 为正确答案。
4、免疫学检验试题
浙江省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试题
课程代码:01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免疫应答的识别阶段中主要参与识别、摄取、降解、递呈抗原信息的细胞是( )
A.B细胞 B.T细胞
C.NK细胞 D.巨噬细胞
2.沉淀反应中抗体过量的现象称为( )
A.前带 B.后带
C.等价带 D.带现象
3.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检测相应的抗体或抗原,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 )
A.特异性 B.比例性
C.可逆性 D.亲和性
4.制备O抗原对细菌的处理方法是( )
A.100℃加温2~2.5h B.0.5%甲醛
C.75%乙醇 D.1%氯化钙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佐剂先于抗原或与抗原一起注入机体,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B.颗粒性抗原多使用佐剂作皮内注射
C.超速离心法仅用于分离小分子抗原
D.采用盐析法分离纯化蛋白质可影响其活性
6.基因工程抗体对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优点关键在于( )
A.纯度高 B.产量多
C.容易获得 D.非异源性
7.下列哪项不是双特异性抗体分子的应用?( )
A.免疫学诊断 B.肿瘤放射显像
C.介导药物杀伤 D.介导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浊度试验是抗血清效价滴定的常规方法
B.絮状沉淀试验是抗血清效价滴定的常规方法
C.单向扩散试验是抗血清效价滴定的常规方法
D.双向扩散试验是抗血清效价滴定的常规方法
9.单向免疫扩散试验中,小分子抗原和较短时间扩散(24h)的结果处理宜用( )
A.Mancini曲线 B.Fahey曲线
C.海德堡曲线 D.直线
10.下列抗原抗体反应中不属于沉淀反应的是( )
A.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B.免疫电泳
C.肥达反应 D.免疫比浊
11.直接Coombs试验检测何类抗体?( )
A.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G B.游离的IgG
C.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M D.游离的IgM
12.关于正向间接凝集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抗原致敏载体 B.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体
C.出现凝集为阴性 D.敏感性高
13.CH50试验是以什么作为判断终点?( )
A.25%溶血 B.50%溶血
C.75%溶血 D.100%溶血
14.机体补体水平下降常见于( )
A.急性炎症 B.组织损伤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某些恶性肿瘤
15.关于酶免疫技术的特点,正确的是( )
A.酶标记物催化抗原反应,使其结果放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B.酶活性易受理化因素的影响,酶标记物稳定性差
C.选择高质量的标记用酶是建立酶免疫技术最重要的前提
D.底物以酶催化后的成色,使酶标记免疫反应结果得以放大
16.检测抗原抗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凝集试验 B.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C.ELISA D.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
17.PEG广泛应用于RIA实验作沉淀剂的原因是( )
A.非特异结合率低 B.其沉淀效果不受温度的影响
C.能非特异地沉淀大分子蛋白质 D.能特异地沉淀小分子抗原
18.下列哪种方法制备的胶体金是红色的?( )
A.白磷 B.维生素C
C.枸橼酸三钠 D.硼酸钠
19.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系统中常用的酶是( )
A.辣根过氧化物酶 B.β-半乳糖苷酶
C.碱性磷酸酶 D.A和C均是
20.淋巴细胞分离方法中的玻璃器皿粘附分离法是利用单核细胞的如下特点( )
A.贴壁生长特点 B.体积不同特点
C.形态不同特点 D.比重不同特点
21.评价B细胞功能的试验是( )
A.淋巴细胞的细胞毒试验 B.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试验
C.迟发型皮肤过敏试验 D.CD3检测
22.抗病毒活性测定常用于( )
A.IFN B.IL
C.TNF D.SCF
23.评估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程度,常测定( )
A.尿IgG B.尿IgM
C.血IgG D.选择性蛋白尿指数
24.I型超敏反应患者常表现( )
A.血清IgG含量增高 B.血清IgG含量降低
C.血清IgM含量增高 D.血清IgE含量增高
25.室间质量评价( )
A.是对实验室操作和实验方法的即时性评价
B.可以帮助实验室对自己的实验操作进行纠正
C.室间质量评价为室内质量评价的补充,属于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
D.可以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是经典途径、______和MBL途径。
2.弱酸性的离子交换剂随着______的增大,电荷基团解离增加,交换容量加大。
3.抗血清的鉴定内容包括效价、______、亲和力和纯度等。
4.补体滴定时,以发生______的最少补体用量为1个实用单位。
5.ELISA中最常用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______。
6.放射免疫技术主要包括放射免疫分析(RIA)、______和固相放射免疫分析(SPRIA)三种类型。
7.细胞因子检测最方便和可靠的方法是______检测法。
8.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的免疫学检验常用方法是人体斑贴试验,实际是对化妆品所致的皮肤______型超敏反应的检验。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抗原(Ag)
2.多克隆抗体
3.凝集反应
4.荧光猝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2.简述免疫浊度测定的基本原理。
3.简述凝集反应的实际应用。
4.对照RIA,分析IRMA的优缺点。
5.ELISA用于细胞因子测定的优缺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