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中成药有哪些
?
2、清热燥湿的中药都有哪些?
黄连
[性味]苦、寒。
[功用](1)清心火:用于心火亢盛之烦躁、失眠及高热神昏谵语,常配栀子等。(2)清热燥湿:用于湿热下痢,常配木香(香连丸),或单味使用。兼发热者,配葛根、黄芩。用于胃热呕吐,配代赭石;反酸灼心,配吴茱萸。(3)解热毒:用于痈肿疔毒、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常配银花、蒲公英等。
[用法]2~10克。
黄芩
[性味]苦、寒。
[功用](1)清泻肺火:用于痰黄粘稠之肺热咳嗽,常配桑白皮、鱼腥草。
(2)清大肠湿热:用于急性痢疾,配白芍;用于急性胃肠炎,常配葛根、黄连。(3)清热解毒:用于痈肿、疔毒及毒热上攻之头痛、目赤、口苦、咽痛或其他热性病。配菊花、夏枯草可用于肝阳亢盛之高血压病。(4)清热安胎:用于胎热引起的胎动不安,配白术。
[用法]3~10克。
黄柏
[性味]苦、寒。
[功用](1)清湿热:用于湿热引起的痢疾、黄疸、带下、泌尿系感染、痔出血及皮肤湿疹等。治疗痢疾常配白头翁、黄连;治黄疸常配栀子、茵陈。(2)清虚火:用于肾阴不足,虚火偏旺之潮热、盗汗、遗精等证,常配知母。(3)解疮毒:用于热毒疮痈。
[用法]3~10克。
木瓜
[性味]酸、温。
[功用](1)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痛、腓肠肌痉。挛治风湿痛,常配威灵仙、防己。治急性胃肠炎吐泻所致的腓肠肌痉挛,配蚕砂、吴茱萸。(2)祛湿和胃:用于湿盛之呕吐、腹泻、消化不良,常配草蔻。
[用法]6~12克。
威灵仙
[性味]辛、温。
[功用](1)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痛。其性善行,能通行十二经络,故对全身游走性风湿痛尤为适宜。(2)消鱼骨:用本品30克(加醋)煎汤缓咽,治鱼骨哽喉。
[用法]5~10克。
秦艽
[性味]苦、辛、平。
[功用](1)祛风湿:用于全身性风湿痛,常配羌活、防风。(2)退虚热:用于阴虚发热,常配鳖甲、地骨皮。
[用法]5~10克。
络石藤
[性味]苦、微寒。
[功用]祛风湿,通经络:用于关节肌肉风湿痛、筋脉拘挛,常配独活、薏苡仁、威灵仙。
[用法]6~15克。
海风藤
[性味]辛、苦、微温。
[功用]祛风湿,通经络:用于关节肌肉风湿痛,常配威灵仙、桂枝、秦艽。
[用法]5~10克。
豨莶草
[性味]苦、寒。
[功用](1)祛风湿:用于风湿痛,常配威灵仙、防己。(2)清肝,安神: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及失眠。
[用法]10~15克。
千年健
[性味]苦、辛、温。
[功用]祛风湿,壮筋骨:用于风湿痛,手足拘挛、麻木及老年筋骨不利。壮筋骨,可配枸杞子、怀牛膝。
[用法]6~15克。
3、祛风除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原创)
。鸿茅药酒始创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历代传承至今已有270年历史,是一个在全国拥有广泛市场基础和消费者影响力的驰名药酒品牌。鸿茅药酒根据祖传秘方炮制,内含67味庞大中药组方,药用价值极高,对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有明显功效。自道光皇帝开始,鸿茅药酒成为被指定的御用药酒,历代进贡。若病人肌肉筋骨关节肿痛,而无局部冷热与皮色异常,亦无喜暖或怕冷等全身症状,则多属感受风湿之邪。则可选择以下中成药:散风活络丸、舒筋活血片、活络丹、天麻丸、风湿关节炎片、昆明山海棠片、雷公藤片、正清风痛宁等,并可外用追风膏、伤湿止痛膏。对于患者难以治愈的脚痛,最好给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这是解除病痛的有效渠道。最好的治疗原则是通过“通、排、调、补、修、活”,促进关节功能修复。[已过滤文章中的超链接]
4、活血,祛风湿的中药方
祛风活血散
【药物组成】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药1两,地百黄1两,赤芍药1两,连翘1两,防风1两,川椒1两,小茴香7两,肥皂角14个(重揉,度水滤净,将前药浸入水内1日后,取出滤去水,焙干)。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一一一。
【方剂主治】大风问癞,眉落鼻塌。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答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苏木、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5、求一活血、化瘀、清热、去风、除湿的中药方
不知你详细症状如何。你还是亲自到中医师那里开方子好
6、中药里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的区别是什么?
化湿具有造热的作用
利水具有清热并具有下泻作用
7、征求风湿的中药方
作为个医生,我真的很想帮助你,
但是现实中,在网上这样是帮不了你的,
因为我无法为你妈辨证啊
你就敢下确诊是风湿?
到中医院来吧,
先挂个号不用几块钱,
否则,
钱花了又看不好病
那不白花了?
如果在东莞的话
我可以免费帮你这个忙
8、治风湿的中草药有哪些
用于治疗风湿常用中草药很多,按其要要功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疏散风邪类:独活、羌活、防风、麻黄。 2、温经散寒类:桂枝、川乌、草乌、熟附子、细辛。 3、除湿蠲痹类: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苍术、蚕砂、猪苓、泽泻、滑石。 4、清热通痹类:忍冬藤、银花、连翘、黄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蓝根。 5、通经活络类:豨莶草、清风藤、威灵仙、络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节、木瓜、海枫藤、千年健、透骨草、鸡血藤、穿山甲、姜黄。 6、搜风剔络类:全蝎、蜈蚣、地龙、蕲蛇、乌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蚕、蜂房。 7、活血化淤类:当归尾、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五灵脂。 8、化痰散结类:半夏、茯苓、陈皮、制南星、白芥子、象贝。 9、益气养血类: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 10、补肾壮骨类:熟地、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狗脊、续断、杜仲、桑寄生、牛膝、仙灵脾、鹿茸、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
9、求一活血化瘀,清热祛风除湿的药方
朋友,中医讲究的是辩证施治,对待不同的患者,一个同样的疾病可能开完全不同的方,所以还是建议你去正规的中医院看看,不要自己随便乱找方,中药乱吃也是会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