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gG免疫球蛋白-G和ESR血沉高是风湿还是类风湿?谢谢!
1、风湿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切勿忽视“对症进食”,特别是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量。低脂牛奶、奶制品和鱼肉是风湿患者的理想食品,特别是鱼肉可以缓解风湿病人由于关节肿胀带来的疼痛感。
2、风湿病人饮食一般以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总原则,加强营养,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生冷、油腻之物。禁止饮酒,宜多喝水。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受湿。任何诸如感冒等感染性疾病都会加重病情。居住的房屋应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在风口处睡卧。
4、使用膝关节理疗仪辅助治疗,现在市面上口碑比较好的就实惠商城的九耀理疗仪吧,一般情况下1个星期左右能缓解疼痛,适合受到寒气侵袭所导致的各种凉、痛、酸、麻。
2、免疫球蛋白g2.28算低吗
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检查现有的血液、生化、血清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虽无特异性,但有助于边缘病例的诊断、预后的判断及对治疗效果的评价。(1)血液检查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铁贮存正常,但其利用有缺陷,因此病人常见贫血;若服用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引起胃肠道出血,则更会引起贫血。②白细胞疾病活动期稍增多,少数病人有嗜酸性细胞的升高。③血小板在疾病活动期略有增高。④血沉活动期增快。⑤C反应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升高,在缓解期下降,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⑥免疫方面早期出现免疫球蛋白M(IgM)增加,以后免疫球蛋白C、A(IgC、IgA)均升高,但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升高与该病的病程或阶段,以及类风湿因子滴度无关。总补体、补体C3在严重病例可下降。⑦类风湿因子80%左右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液中呈阳性。类风湿因子滴度越高,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越大。类风湿因子滴度越高,出现越早,病变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⑧抗核抗体在10%—20%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有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似的抗核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的是,这些抗核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M型,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其部分抗核抗体属免疫球蛋白G。此外,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抗核抗体滴度一般低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2)滑液检查呈混浊草黄色浆液,白细胞计数(2~7.5)X109/升,约50%—70%为中性粒细胞。补体水平常有降低,类风湿因子一般阳性,黏蛋白凝固试验块松散。(3)活组织检查当须排除其他疾病时,可取滑膜活组织检查;类风湿结节也可进行活组织检查证实。
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哪一个免疫球蛋白增高
正确答案:B 解析: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增高的主要为类风湿因子(RF),RF主要为IgM型 。2 .寄生虫的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从而引发变态反应 。3 .IgA由黏膜下浆细胞合成,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类,分泌型IgA是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免疫球蛋白 。
4、免疫球蛋白E高,是不是有风湿
免疫球蛋白e高原因很多,大部分原因是风湿免疫性疾病,也有慢性肝病,血液病等建议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为好。
5、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都偏高,类风湿因子高可以诊断是什么病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初步考虑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可以参照类风湿诊断标准逐条对照。
类风湿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需要注意控制。另外,也不排除单纯的关节炎的可能。
建议:
1、规范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做针对性的检查,方便确诊;
2、如果确诊为类风湿,积极治疗,因为类风湿的致残率比较高,而且非常容易复发,痛苦系数高;
3、治疗时可以中医并重,治疗效果往往更加理想,尤其是中医的理疗,对类风湿病人非常重要。
祝早日恢复健康,请采纳!
6、在风湿三项检查中免疫球蛋白G偏高,补体C4偏低,抗0偏高是怎么回事
你这种情况确实是由免疫病引起的,而且,化验结果异常,IgG高说明异常免疫增高;补体C3低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沉高说明体内有炎症。应该进一步检查。建议查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是诊断结缔组织病的依据之一,而且相当重要,如果自身抗体异常,就可以断定是结缔组织病。结缔组织病又分好多种病,不同指标阳性代表不同的疾病
7、免疫球蛋白M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数比标准值高有什么临床意义
免疫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检测
(正常正 常 值各个实验室均不同,请参照检验医院提供的正常值)
补体C3
【正 常 值】
1.12 ±0.55mg/L(1.01-1.86)
【临床意义】
C3是补体系统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一个组分,它是补体两条主要激活途径的中心环节,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对C3的研究日趋重视。
降低:主要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关节疼痛等。
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及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肝癌等。
补体C4
【正 常 值】
0.553±0.109mg/L(0.16-0.47)
【临床意义】
C4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它的测定有助于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和病因探讨。
降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感染、狼疮性症侯群、肝硬化、肝炎等。
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多发性骨髓瘤等。
C4含量升高常见于风湿热的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综合征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等;降低则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在SLE,C4的降低常早于其他补体成分,且缓解时较其他成分回升迟。狼疮性肾炎较非狼疮性肾炎C4值显著低下。
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
【正 常 值】
50~100kU/L(CH50)
【临床意义】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新鲜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具有酶活性的、比较复杂的血清蛋白。补体是一个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复杂系统。它除了具有溶血作用和一定的杀菌作用外,还可以促进炎症反应,参与一些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补体并不随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而升高,只有在疾病情况下才出现波动。
要机体发生炎症时,补体值可以增高,但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患和变态反应性疾患,补体值往往下降。因此,临床上动态观察补体值的变化,以这一类疾病的诊断、病因研究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血清补体值增高:可见于许多炎症疾患以及阻塞性黄疸、糖尿病、急性风湿热、皮肌炎、甲状腺炎、结节性结肠炎、菌血症、急性心肌梗塞、各种传染病、肺炎、肿瘤等。
补体减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休克、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痢疾的反复发作、桥本氏甲状腺炎等。
非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免疫复合物即是抗原-抗体复合物。机体内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即是机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也是免疫复合物形成的基础。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主要是指血液中免疫复合物,对循环免疫复合的检测、近年来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实验室工作者的重视。检测循环中免疫复合物的存在及其含量变化,对免疫复合物的诊断,病程的动态观察,以及对预后的判断都有其重要意义。
根据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抗原-抗体的已知或未知的将CIC分为两大类,前者为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如乙型肝炎的HBsAg-抗-HBs,甲状腺蛋白抗原-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后者为非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如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非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应用较广泛,方法也较多。
【正 常 值】
聚乙二醇沉淀试验:阴性
聚乙二醇-酚显色法:4.60±8.20mg/L
固相CIq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36mg/L
PEG沉淀—紫外分光比色法:吸光度≤0.12
单株类风湿因子沉淀试验:阴性(正常血清与mRF不形成沉淀线)
【临床意义】
免疫复合物增高的疾病有:血清病、药物热、肾小球肾炎、脉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慢性活动性肝炎、硬皮病、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G
【正 常 值】
IgG 8.44-19.12g/L
【临床意义】
1.年龄与血中Ig含量有一定关系。
2.免疫球蛋白异常
(1)低Ig血症: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二类。 先天性低Ig血症,主要见于体液免疫缺损和联合免疫缺陷病。一种情况是Ig全缺,如 Bruton 型无Ig血症,血中IgG<1g/L,IgA与IgM 含量也明显降低。另一种情况是三种Ig 中缺一或二种。最多见的是缺乏IgA,患者易患呼吸道反复感染;缺乏IgG 易患化脓性感染; 缺乏IgM 易患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 获得性低Ig血症,血清中IgG<5g/L,引起的原因较多,如有大量蛋白丢失的疾病(剥 脱性皮炎、肠淋巴管扩张症、肾病综合征);淋巴网状系统肿瘤(淋巴肉瘤、何杰金病);中毒 性骨髓疾病等。
(2) 高Ig血症 感染:各种感染,特别是慢性细菌感染可使Ig升高。如慢性骨髓炎、慢性肺脓肿,血IgG 可升高。子宫内感染时脐血或生后两日的新生儿清中IgM含量可>0.2g/L或>0.3g/L。 自身免疫病、肝脏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汗肝硬变、隐匿性肝硬变)患者可有 3种Ig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IgG和IgM升高明显。各种结缔组织病中常见Ig升高。SLE以 IgG 、IgA 或IgG 、IgM升高较多见;类风湿性关节炎以IgM增高为主。
M蛋白血症:主要见于浆细胞恶性病变,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免疫球蛋白A
【正 常 值】
0.6~3.4g/L (浊度计法)。
【分析变异】
浊度计法分析变异系数CV=8%。
【生物学变异】
1.升高 社会—经济学因素(黑色人种)约可升高20%~75%,60~80岁老人约升高15%~60%,雨季较旱季约高20%。锻炼约升高14%,冬季较夏季约高10%~14%。肥胖女性约升高30%,男性约升高4%~30%。
2.降低 新生儿显著减低达98%~100%,3~5岁儿童约低50%,口服避孕药约降低11%~40%,妊娠约升高20%
【药物影响】
L-门冬酰受酶通过增加肝脏合成IgA的作用约升高30%~60%,嗜酒者如继续饮酒可导致IgA 升高。
甲基强的松龙致43%病例的IgA明显降低。甲苯、二甲苯和苯的职业接触者其IgA明显降低,嗜酒者戒酒一年以后可降低。右旋糖苷导致IgA降低。
【病理学变异】
1.升高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α-重链病、良性低蛋白血症、酒精性肝硬化、活动性慢性肝炎、多发性硬化、风湿病、感染性疾病和接种。
2、降低 见于小肠病、肾脏病、癌、夸希奥科营养不良、医源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无γ-球蛋白血症。
免疫球蛋白M
【正 常 值】
IgM 0.5-1.96 g/L
免疫球蛋白D
【正 常 值】
IgD xx g/L
IgD的生物学功能未完全阐明。妊娠末期、大量吸烟者、IgD型骨髓瘤患者血清中IgD含量升高。
免疫球蛋白E
【正 常 值】
IgE xx g/L
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急性或慢性肝炎、IgE骨髓瘤、SLE、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gE含量升高。
C反应蛋白
[英文缩写]CRP
[参考值]速率比浊法:<8mg/L
[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是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其升高可见于:
1.组织损伤、感染、肿瘤、心肌梗塞及一系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血管炎、多肌痛风湿病等。
2.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指标:手术后病人CRP升高,术后7—10天CRP水平应下降,如CRP不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可能并发感染或血栓栓塞。
3.可作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大多数细菌性感染会引起患者血清CRP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则多数不升高。
4.近年来有研究指出用超敏乳胶增强法测CRP,提高测定的敏感性,可用于冠心病和心梗危险性的预测。
8、干燥综合症免疫球蛋白g高,类风湿因子529,血沉40怎么治
该病需要综合治疗。治疗药物有激素、免疫抑制剂、中医药、对症治疗药物等。到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