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人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五期,这样分期有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1)急性期(类风湿早期)。临床上起病急,关节明显肿痛,伴有关节周围组织轻度水肿,局部温度增高,压痛,可有关节积液征象,关节活动受限或完全不能活动。晨僵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或因疼痛而不表现晨僵。病程在2 ~ 6 个月至1 年之内,或已确诊的类风湿患者新发病的关节肿痛在1 ~ 6 周。实验室检查见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关节X 线见关节肿胀,关节间隙增宽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此期的病理学改变表现为急性滑膜炎。经有效治疗后关节的炎症可迅速消退、肿痛完全消失,或仅留关节微痛或酸困不适,可完全控制1 ~ 3 年以上或治愈。因此,此期是争取完全控制或治愈的关键时期,必须及早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但若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大多数患者在3 ~ 6 个月之内又急性发作,加重或恶化,逐渐转入亚急性期。
(2)亚急性期(类风湿中期)。临床上,多关节肿痛,缓解与恶化呈波浪式反复发作和交替进行;晨僵在1 ~ 6 小时;病程在1 ~ 3年;实验室检查见血沉持续性增快,类风湿因子多阳性;X 线检查,出现局灶性骨质破坏,明显的骨质疏松或囊性变,骨膜反应,关节间隙轻度狭窄。
此期的病理学改变为急性滑膜炎进展,出现血管炎和肉芽组织,血管翳开始形成。此期离不开抗风湿止痛药,当量小或间隔时间较长(6 小时以上)时,不能有效止痛和缓解僵硬症状;一旦停药,关节与全身症状迅速加重或恶化,血沉回升,类风湿因子转阳性。
但此期经有效而合理地治疗后,可控制3 个月至3 年。
(3)慢性期(类风湿晚期)。临床上,多由亚急性期转变而来。
多关节肿痛相继发作,几乎没有缓解期,但关节肿痛的程度可比较轻,不知不觉地逐渐发生关节脱位、变形和强直,形成典型的类风湿手或类风湿足。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全身情况不良,多有消瘦、贫血或严重内脏损害及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晨僵在6 小时以上。
病程一般在3 年以上,可持续十多年或数十年。实验室检查见血沉增快或正常,类风湿因子持续阳性。X 线检查见骨质疏松广泛。骨质破坏明显,且为多关节、关节面侵蚀、融合,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消失,关节脱位、变形、增生、强直。
此期在病理学上,见血管翳侵入软骨及骨,软骨和骨组织严重破坏,纤维性和骨性增殖。此期治疗较困难。离不开治疗,一般抗风湿药的效果多半不稳定,但经过强有力而合理地治疗,骨破坏可以修复。此期应强调综合治疗,以延缓和控制病变的进展。
(4)缓解期。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患者经过有效而合理的治疗,多数能进入缓解期。进入缓解期的患者,关节肿胀消退,疼痛显著减轻,可有轻微压痛,肌肉萎缩与关节活动受限好转,晨僵小于30分钟;血沉等实验检查指标降低或明显好转;关节X 线检查有所改善。
此期在病理学上呈静止或缓慢进展状态。临床上仍需要小剂量或间断性治疗。
(5)稳定期。急性和亚急性期的患者,经有效而合理的治疗,病变可稳定3 个月至3 年,部分患者可以痊愈。稳定期患者,关节肿疼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受限及肌肉萎缩显著好转或消失;晨僵偶有或无;血沉等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关节X 线表现同慢性期,但骨质破坏基本静止,出现修复和增生或完全恢复正常。
此期的病理学改变呈静止状态或正常,临床上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请问类风湿性关节炎平时应该如何保养?
治疗原则
抗风湿治疗应尽早、联合用药。
治疗方针
抗风湿治疗应尽早合理、联合用药。根治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中医药治疗可缓解症状,急性期祛风清热化湿,慢性期祛风散寒化湿。
药物治疗
1.抗风湿治疗,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下:
(1)水杨酸制剂 是治疗急性风湿热的最常用药物,疗效确切。以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水杨酸制剂常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部刺激症状,可服用氢氧化铝缓解,不能耐受水杨酸制剂者,可选用氯芬那酸。
(2)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不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必要药物。只有在关节炎患者伴有心脏炎的证据,且水杨酸制剂效果不佳时,才考虑使用。
2.抗链球菌感染,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或乙酰螺旋霉素。
3.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急性期宜祛风清热化湿,慢性期宜祛风散寒化湿,能对症状的缓解起到辅助作用。
相关药品
乙酰螺旋霉素片
预后情况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最终发展成为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从而使一些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怎样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如累及其他脏器,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还可并发血管炎以及末梢神经损害等。
本病患者可出现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
关节症状的早期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红肿热痛,常见四肢小关节指间近端关节梭形肿胀,掌指(跖趾)、腕、膝、肘、踝甚至颞颌关节等肿痛。晨起关节僵硬,午后逐渐减轻,为本病重要特征。中、晚期表现为:随着病情进展转为慢性、迁延性,关节滑膜渗出发展为增殖、肉芽病变,关节活动受限,继而侵蚀骨、软骨,引起关节面移位及脱臼,加上韧带、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组织破坏,致使关节变形。
关节外症状表现在皮肤、眼部和骨胳肌内系统。部分患者出现皮下结节,多发于受压和受摩擦的部位。结节可呈移动性或固定性,无痛或稍有压痛,圆形或椭圆形,质地坚韧如橡皮,直径1~3厘米大小不等,一般有结节的患者,多示病情活动,预后较差。患者常见巩膜或角膜周围深层血管充血,视物模糊,表现为慢性结膜炎、巩膜炎、虹膜炎、脉络膜炎、角膜结膜炎等。还可出现肌炎、腱鞘炎、骨质疏松所致的病理性骨折等。
本病患者严禁风寒、潮湿等诱发因素,出汗后不可当风。根据身体状况,适当活动,可减轻症状,有利于康复。要保持情志畅达,避免消极情绪。
4、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要怎样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非化脓性多关节炎为主的全身性常见病,主要累及四肢大、小关节(以指关节为常见)。关节损害的特点是多发性、进行性和对称性。早期症状为受累及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长期不愈则可转变为关节僵直、关节畸形等。
5、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何鉴别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侵犯关节、组织还有滑囊这一类的组织。所以,这类疾病很多,但最常见的有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还有银屑病关节炎。特别是强直性脊柱炎,它主要侵犯中枢环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侵犯四肢小关节。临床上强直性脊柱炎男性比较多见,所以在临床上不难鉴别。还有个鉴别点是银屑病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分五种类型,有一个是外周关节为主的,也会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在临床中有病史,所以不难鉴别。骨关节炎不侵犯指间关节、掌根关节,在临床中它的类风湿因子检查是阴性的,血沉也不快,年龄都偏大,临床也不难鉴别。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也会引起关节的红、肿、热、痛,也会有类风湿因子阳性,但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不会变形,不会导致骨质的破坏,类风湿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临床中也不难鉴别。
大
6、怎样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
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时好时坏,当前并无彻底治好办法只能控制暂时病情,所以在饮食和生活上就要特别注意保健,以下几点即是对于饮食和运动来作些主张:
(一)饮食上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调办法应以清淡爽口为准则,少吃辛辣、油腻及冰冻的食物。
(二)多吃开胃的食物如大枣、薏仁等,特别薏仁具有去湿祛风的效果,煮成薏仁粥或和绿豆一同煮都是极好的选择。
(三)尽可能的减少脂肪的吸取,热量来源要以糖类和蛋白质为主,贵阳中医风湿病表示如果体重超过规范,要逐步减轻体重。
(四)身体若属热性,应多吃绿豆、西瓜等食物;若属寒性,则应吃羊或牛肉等,不过吸取量不宜过多。
贫血。
(六)恰当补足维他命A、C、D、E或含钙、铁、铜、锌、硒等矿物质食物,以增强免疫力及防止组织氧化或贫血。
(七)若服用类固醇药物容易形成胃口大增、钠停留和骨质疏松症,因而控制控制食物的吸取,避免体重急遽上升,而含盐量高的调味料和加工食物尽量减少食用,多吸取含钙食物如脱脂牛奶、传统豆腐等。
(八)减少长时间卧床,且在运动时不宜剧烈,可以选择坐着或卧床进行运动。若采坐姿,可将右腿打直、小腿与足部往上提,离地三十公分以上,继续五秒钟后放下,左脚也以一样动作重复,每日可多作几回,以能负荷为准则。
(九)冬季清晨起床时要注意保温,可以做些暖身运动。动作如下:将双手向前伸直,手掌向下,往下、往后作扩展划水的动作,或者将双手抬高至脸部,掌心朝向脸部,吸气后,双手向上、向外扩展,然后再慢慢放下。
(十)冰冷的冬季,要注意保暖,关节痛苦时可以试试热水浴,减轻痛苦。
(十一)切勿恣意进行按摩、按摩、拔罐等传统关节痛苦的医治办法,避免形成病情加剧,形成无法弥补的损伤或延误医治的黄金机遇。
7、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何预防
预防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
一、要避免诱发的环境因素
长时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就会让大量的病原菌生长,所以一定要注意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通风,做好防潮保暖的工作,另外也要避免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和紫外线,因为会给身体产生免疫作用,从而导致了关节炎的发生。
二、合理的饮食
营养缺乏会加重关节炎,肥胖、营养过剩就会加重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所以一定要科学的合理饮食,减少动物内脏以及豆类禽肉海鲜食物的摄入量,减少吸烟和喝酒。
三、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远离疾病,同时也要调节好心情。保持积极乐观以及稳定的心态,这样可以防止因为自身免疫病而导致关节炎。
四、要保护好关节
不能让膝关节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姿势,不然会加重膝关节的压力,让关节处于超负荷状态,从而导致膝关节炎。对于中老年人患者来说,外出锻炼的时候可以选择护具,千万不能在气温比较低的时候让关节受凉,不然会引起关节炎。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也会降低,骨骼的承载力弱,一定要避免让关节长时间处于磨损和负重状态,多做一些舒缓的保健操。
五、平时可多吃以下食物预防风湿性关节炎:
1.富含ω-3的食物
许多研究证实,ω-3脂肪酸可预防和治疗体内各种炎症,也可预防关节疼痛。这类食物包括:深海鱼类,比如: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马鲛鱼; 一些植物产品,比如:亚麻籽、奇亚籽、核桃和鳄梨。虾粉、螃蟹粉、海洋鱼低聚肽粉、牡蛎粉、鲑鱼粉、大蒜粉、菠萝蛋白酶组成的成分。
2.黑豆
黑豆富含花青素,这是一种合成酶(COX-2)的抑制剂,且具有抗炎的作用。同时,黑豆还有另一种保护关节的抗氧化剂,那就是锰。黑豆中的锰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3.苹果
苹果富含槲皮素。槲皮素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其具有抗炎的作用,有助于产生和修复胶原蛋白。康奈尔大学的学者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尚未煮熟或加工的苹果比加工过的苹果保留更多的槲皮素。研究还发现,槲皮素浓缩在苹果皮中,苹果颜色越深,槲皮素含量越高。
4、活力捷虾蟹辅食营养补充品 :主要是由乳清蛋白粉、虾蟹粉、鱼骨粉、牡蛎粉、鲑鱼粉、大蒜粉、菠萝蛋白酶等营养成分。每日2次,每次次1280mg/片,饭后食用。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8、风湿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有什么区别
一、发病情况不同:
风湿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一种表现,其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类风湿关节痛则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虽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通常类风湿关节痛以20-50岁的女性最为多见。
二、受累关节不同:
风湿关节炎的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而类风湿关节痛的症状多从手指等小关节开始,例如手指、手掌、脚趾等。
三、临床表现不同:
风湿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常见疼痛由一个大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关节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患者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患者仅有关节无其它症状表现,急性期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治愈后不会反复发作。
类风湿关节痛早期症状多为关节疼痛、肿胀、发僵、活动不便,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症状多从手指等小关节开始。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为不同程度的关节强直和畸形。
四、实验室检查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抗O高,类风湿关节炎往往类风湿因子高,CCP、AKA会出现阳性。
五、其他合并症及预后不同:
风湿关节炎的朋友四肢皮肤伴有结节性或环形红斑,以及心脏病变,在急性期多有风湿性心肌炎,慢性期患“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痛系全身性疾病,多数有贫血,失眠,关节僵直变形,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锯峰齿鲛软骨粉对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可以起到消炎止痛、抑制有害新生血管,保护关节软骨不受袭击的作用,帮助您早日实现关节健康!
9、怎样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
1.个人中心点的评估加拿大作业治疗的评价表格,从自理方面生产活动和闲暇娱乐三大方面与病人交谈,找出病人最重要的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点
2.功能评估①日常活动问卷的评估(EDAQ),此评估包括102项,共分为11个领域,一个星期内完成此项检查,多是在患者家中完成②功能状况指数测量③Backman评价表,此评价表格缺乏可靠性和有效性,但对治疗计划有很大的帮助④家庭中ADL的评估,包括别人的介助量家庭和社区方面的环境
3.疼痛评定可以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调查了解疼痛的性质,用目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了解疼痛的程度(表11-1-1)
表11-1-1简式McGill疼痛问卷
(1)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白纸上画一条10cm长的粗直线,在线的一端写上“无痛”,另一端写上“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某一点作一记号,以表示疼痛的强度及心理上的冲击,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长度也就是疼痛的量使用前治疗师需要对其作详细的解释工作,让患者理解方法的概念,以及此法测痛和真正疼痛的关系,然后让患者在直线上标出自己的相应位置目前多使用正面有在0和10之间游动的标尺,背面有0到10数字的视觉模拟评分尺,如果患者移动标尺,在自己疼痛的位置时,治疗师能够立即在标尺的背面看到具体数字,可以精确到毫米视觉模拟评分法,亦可用于评定疼痛的缓解情况,在线的一端标上“疼痛无缓解”,而另一端标上“疼痛完全缓解”,疼痛的缓解也就是初次疼痛评分减去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此方法称为疼痛缓解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P)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的疼痛强度相比,VAP更具优势,如所有患者的基线相同,且和原来的疼痛程度无关
视觉模拟评分法具有以下优点:①能有效测定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法与其他疼痛强度监测法之间的相关性良好②大多数患者认为视觉模拟评分法易于理解和使用,甚至少儿(≥5岁)亦能够使用③评分分布均匀④评分可随时重复进行⑤与疼痛口述评分法相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治疗效果更为满意⑥能对疼痛疾患的昼夜变化疼痛疾患间的区别及治疗作用的时间过程提供满意的结果
,特点是需列举一些词语,让患者从中选择形容自身疼痛程度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易于被患者理解,故该法能被医患接受口述描绘评分法包括4级评分5级评分6级评分12级评分15级评分,这些词通常按从疼痛最轻到最强的顺序排列,最轻程度疼痛的描述常被评定为0分,以后每级增加1分,因此每个形容疼痛的形容词都有相应的评分,以便于定量分析疼痛这样,患者的总疼痛程度评分就是最合适其疼痛水平有关的形容词所代表的数字
4级评分:包括无痛,轻度痛,中度痛,严重痛
5级评分:包括无痛,轻度痛,中度痛,严重痛,剧烈痛
6级评分:包括,无痛,轻度痛,中度痛,严重痛,剧烈痛,难以忍受的痛
12级评分:包括不引人注意的痛,刚刚注意到的疼痛,很弱的痛,弱痛,轻度痛,中度痛,强痛,剧烈痛,很强烈的痛,严重痛,极剧烈痛,难以忍受的痛
15级评分:包括无痛,极弱的痛,刚刚注意到的痛,很弱的痛,弱痛,轻度痛,中度痛,不适性痛,强痛,剧烈痛,很强烈的痛,极剧烈的痛,很剧烈的痛,不可忍受的痛,难以忍受的痛
应用口述描述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定具有许多优点:易于管理和评分;结果可靠和有效;评分结果与疼痛的强度密切相关,但与影响疼痛主观因素的相关性差;对疼痛病情的变化十分敏感;能较好地反映疼痛的多方面特性目前,口述描绘评分法已成为定量测定疼痛感觉最为流行的方法口述描绘评分法同样也可用于疼痛缓解的评分法
4.工作的评估工作评估问卷表包括:工作前的准备交通路线工作的建立和中断工作活动工作者之间的联系
5.闲暇活动包括过去感兴趣的活动和现在的娱乐方式,以及寻找能够给患者提供适合患者的新的娱乐方式的领域
6.上肢功能的评估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主要检查上肢及手粗大及精细动作,协调性灵巧性和速度的检查,此检查共包括10个项目,为了减少误差,尽量是同一个治疗师在同一个治疗桌上给同一个病人进行检查,并给予详细的记录
7.脚的评估提出简单的足部护理建议和有关联性的需要,观察患者的足部情况及行走情况
8.关节的防护支具和日常生活活动中的紧急保护措施的评估包括关节防护支具及措施,帮助人们识别需要改变的降低关节压力的移动方式和评价教育结果
9.心理的评估通常通过非正式的方式完成
10.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测量工具为量角器电子角度计皮尺X线片摄像机拍摄等,其中量角器及电子角度计较常用如果是疾病的活动期,只检查主动的ROM如果关节有变形,测量关节活动度时应记录开始时的肢位及角度,且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应以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为基础
11.肌力和耐力的评估通常用0~5级徒手肌力评定法
(1)握力:由于手指畸形一般握力计难以准确显示,目前普遍采用血压计预先充气测定,其方法是将水银血压计的袖带卷褶充气,使水银汞柱保持于4kPa处,让患者用力握充气之袖带,握测2~3次,取其平均值也可以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仪检测,前者临床广泛应用,后者需要特殊的设备
(2)捏力:主要测试拇指对指的肌力,约为握力的30%测量工具为标准捏力计
分为掌捏侧捏和三指捏
12.ADL的评价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移动能力进行评价,有助于治疗师制定出具体的康复计划当患者在做某些活动有困难时,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障碍情况,应进行活动分析,弄清在什么情况下活动时的哪个具体动作有困难,以明确患者在生活中所需要的帮助,有针对性地提供生活辅助工具主要使用Barthel指数
10、类风湿性关节炎怎样预防?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0.1%~0.3%,中年患者多见于病程的中、晚期,由于病程较长,故肢体功能障碍往往比较明显。本病愈后欠佳,致残率高达60%~70%,其中10%的患者在数年内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危害广大中年人的身体健康。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属我国传统医学“痹证”、“历节”的范畴。
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①加强身体锻炼,不断增强体质。
②保持精神愉快,遇事要防止过于激动、忧郁、要善于自制。
③日常应防风寒,随时增减衣被。
④炎热季节不宜席地而卧,尤其是水泥地及砖石之地,防止湿邪入内。
⑤应避免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与居住。